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蠶姑娘》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蠶姑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蠶姑娘》教學反思

《蠶姑娘》教學反思1

《蠶姑娘》這篇課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後生長、結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由於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已經養過蠶寶寶了,所以幾乎每一個孩子講起來都很熟悉,都能說出一二三點來。

課文第2--5自然段寫了蠶的`四次蠶眠,語句基本上相似。所以我重點教學第2自然段,出示表格,讓孩子通過讀,然後瞭解蠶的頭眠:吃——睡——脫——醒——變以及變化之前和變化之後的模樣。接著我請學生合作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這裡我重點讓學生體會了“就”和“又”的區別,學生明白了第一次要用“就”,第二次的時候就要用“又”了。並進行比較課文後的句子,瞭解前兩個句子寫的都是“蠶姑娘”,把兩個句合成一個句子時,可以省去第二個句子的“蠶姑娘”承接第一個句子,並要把句號改成逗號。

蠶姑娘從又黑又小到又黃又瘦,到又白又嫩,再到又白又胖,然後吐絲結繭,最後破繭而出。整個過程是多麼神奇!又是多麼漫長!“神奇”和“漫長”都是孩子說出來的,我想大概是他們也回憶起了自己養蠶的過程。相信通過以前的經歷和這堂課的學習,有一些“種子”已經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蠶姑娘》教學反思2

《蠶姑娘》一課是蘇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課文,介紹了蠶一生的生長過程。教學完畢,覺得課堂上有許多環節值得我反思。

一、找規律,抓線索,巧背誦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反覆鑽研教材,上網多方查詢資料。因為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跟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科學性較強,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特點是本文的重難點,怎樣化繁為簡,使學生輕鬆掌握這一變化過程呢?我收集了許多直觀的圖片,一開始我通過出示長大的“蠶”讓學生觀察,學生因為從來沒見過,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為上好這一節課打下了基礎。緊接著我趁熱打鐵抓住課文的第二段為切入口,讓學生反覆朗讀、思考:蠶姑娘是如何從又黑又小變成又黃又瘦的,她在這一過程中都有哪些變化?然後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把描寫蠶的一些動詞歸納在黑板上“吃 - 睡 - 脫 - 醒 - 變”。在此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看著板書複述課文,沒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練地背誦這一段。由於這篇課文段式迴環往復,結構基本相同,這一段掌握了,後面各段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不懂的地方相機給予指導。這樣一來,蠶的'生長過程和變化特點學生輕鬆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課時

下來,學生不看書就能根據板書大致把課文的內容背誦下來了。看來,只要肯動腦筋,引導學生找出規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些信任,多些機會

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對就課題質疑這一環節心存疑慮,認為孩子問出的問題大多是無效的,又何必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呢。但在學《蠶姑娘》的課堂上出現的一幕卻讓我改變了看法:

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蠶是什麼樣子的?

生:我想知道桑葉是什麼樣的?

又問了幾個,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我心想果然是白費時間。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舉了手。

她說:我想知道,為什麼把蠶叫蠶姑娘呢?

我眼前一亮。

師:你很會思考,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在後面畫個?。 生:我還有個問題,為什麼後面叫蛾姑娘呢?

師:你也很會思考。

我在標題下面寫上“蛾姑娘”,也在後面畫個?。

師:為什麼把蠶叫蠶姑娘,把蛾叫蛾姑娘呢?請大家讀書,到書中尋找答案吧。

學生讀書,提問。大多都說“把蠶、蛾當作人來寫了”,我追問:為什麼把它們當作人來寫?教室裡靜了幾分鐘,這個時候,有個學生

舉手了:我知道,作者把它當作人來寫,是因為她覺得蠶很可愛,像個小姑娘。

“你怎麼知道的呢?”我緊追不捨。

“我讀了就知道了,還有我看畫上也知道了。”

我鼓起了掌。

師:那蠶姑娘和蛾姑娘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一時答不出,便埋頭讀書。這也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一會兒有學生站起來了:蛾姑娘就是蠶姑娘變的。

我在黑板上寫上“變”字。

師:那蠶姑娘是怎樣變成蛾姑娘的呢?總共變了幾次? 學生接著便沉浸課文中了 ??

經過這一次,我明白了給學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機會,我們的課堂才會有更多精彩!

《蠶姑娘》教學反思3

本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從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著幾乎一樣的結構,連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對這樣的文章,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點詞,訓練朗讀,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當無味的。因此, 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先教後放的方法,重點教學了第二自然段,後面幾個自然段讓孩子自學,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大了課堂密度,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也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找找蠶姑娘每一次蛻變,要經歷哪些過程,做哪些事情,原來以為孩子會把“不吃也不動”中的吃,動也作為動詞找出來,於是,我在提問的時候,多說了一句:“注意,蠶姑娘沒有做的事情你可不能畫進去。”這樣簡單的'一個提示,給了孩子們很大的啟發,最後,絕大多數孩子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成功找出了5個動詞,疏通了文章內容。可見,老師的提問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引領作 用,因此,我們在預設問題,分析教材的時候,都應該多從孩子出發,多考慮,爭取提出有效,實際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更加“嚴密,順利”。

《蠶姑娘》教學反思4

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從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著幾乎一樣的結構,連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對這樣的文章,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點詞,訓練朗讀,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當無味的。因此,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先教後放的方法,重點教學了第二自然段,後面幾個自然段讓孩子自學,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大了課堂密度,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也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找找蠶姑娘每一次蛻變,要經歷哪些過程,做哪些事情,原來以為孩子會把“不吃也不動”中的吃,動也作為動詞找出來,於是,我在提問的時候,多說了一句:“注意,蠶姑娘沒有做的事情你可不能畫進去。”這樣簡單的一個提示,給了孩子們很大的啟發。

最後,絕大多數孩子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成功找出了5個動詞,疏通了文章內容。可見,老師的提問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引領作用,因此,我們在預設問題,分析教材的時候,都應該多從孩子出發,多考慮,爭取提出有效,實際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更加“嚴密,順利”。

《蠶姑娘》教學反思5

《蠶姑娘》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文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後生長、結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文中生動形象的插圖體現了蠶不同時期的變化過程。在教學中,我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圖文結合,瞭解了不同時期的蠶的樣子。對本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孩子們雖然身處農村,但他們對蠶知之甚少,僅有的知識也是在課前蒐集資料獲得的。這篇課文通過插圖及文字介紹了蠶的一生。但對於孩子們來說,蠶仍是十分的陌生,尤其是蠶床、蠶山、蠶繭。因此,課前我就佈置學生先通過蒐集資料去了解,為學習課文時降低難度。

在新課伊始,我向學生展示了蟬的蛻變過程。學生在欣賞時,不時發出驚歎聲。抓住這個契機我問他們:“蟬的蛻變過程有誰親眼看過,能說一說嗎?”這時學生的'興趣來了,紛紛把蟬的變化說了出來。蟬的變化是他們能觀察到的,在不同的時間段,它的樣子也不一樣。這時我再引入到本課的教學,學生能很快的接受蠶也會變化,不同的時間他們也會有不同的樣子。降低了學生感官認知的難度。

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得知識。本篇課文第二自然段2——5小節有著幾乎一樣的結構,我選取了第二小節作為重點講解,教給學生解讀的方法,其他的小節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也能有模有樣的提煉出重點資訊,介紹蟬在不同時期的樣子。後面幾個自然段讓學生自學,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在瞭解每次蠶眠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多次朗讀,體會“醒了,醒了”的興奮,領悟到生命成長的快樂,感受到生命的音符,對生命充滿不盡的敬意。

《蠶姑娘》教學反思6

《蠶姑娘》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科普性小文章,形象地介紹了蠶一生的四個變化:卵——蠶——蛹——蛾,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瞭解,有幾個小朋友家裡正好養過蠶,說了不少關於蠶的'知識,然後出示了四幅蠶在不同階段的圖片,再讓學生用一段話說一說蠶的生長過程,在第一課時小朋友就對蠶的生長有了深刻的瞭解。課文的難點是瞭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時期的不同變化,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正是向我們介紹每一階段的特徵。

文章中的四個自然段是極其相似的,因此,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先教後放的方法,重點教學了第二自然段,總結了學法後,後面幾個自然段讓孩子自學,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大了課堂密度,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學完整篇課文後,我出示了一個填空:從()裡鑽出來()的蠶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第二次變得又();第三次變得又();第四次身體一天天()。它吐()結(),最後()開了窗,飛出了()姑娘。這樣的填空,等於給孩子們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讓他們在輕鬆愉悅中理解了課文。反覆的朗讀也為背誦打好了基礎,三堂課下來已經有不少小朋友能全文背誦了。

《蠶姑娘》教學反思7

本文是介紹有關蠶的知識的文章。文章藉助童話這種兒童感興趣的體裁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後生長、結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從我們班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都見過蠶,對於蠶並不陌生。在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自己來介紹看見過的或親自養過的蠶,我有意地稱呼其為“蠶寶寶”,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也和他們一樣親暱地關注過蠶的成長過程,這下,師生共同學習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起來。老師又發問:“你為什麼把蠶叫‘蠶姑娘’或‘蠶寶寶’?”讓學生區別“蠶”和“蠶姑娘”,激發出他們對蠶的喜愛之情。

本文沒有高潮迭起的段落,沒有優美高雅的詞彙,文章段落結構十分相似,和以前需要背誦的課文相比篇幅也較長。上課前,我也擔心自己引導不好,會讓學生感覺文章冗長而枯燥。為此,教學時,我從結果(蠶共睡了四回)匯出蠶的生長變化過程(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找出蠶蛻變過程的“吃、睡、脫、醒、變”的幾個動作,藉助板書,學生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瞭解了蠶“從蠶卵到蠶,經過四眠到蛹,最後再變成蛾飛出來”這一生長的過程,甚至在課堂背誦時,也有大部分學生通過看板書示意就能背下,很容易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蠶姑娘》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有獨到的見解。”學生因他們特有的生活經驗和精神視角,對文字進行著符合他們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的重新解讀,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體驗、思考,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但是在充分張揚學生閱讀個性的同時,對文字的意義要有大致的統一。不能把多元解讀理解為學生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它還需要有個尺度.

學生對蠶姑娘的情感只停留在對它短暫生命的深深惋惜,是不對的',曲解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意思。我趕緊丟擲一個問題:蠶姑娘的生命只有兩個多月,太短暫了,蠶姑娘她後悔嗎?一下子把學生的情感扭轉了過來,在交流中,流淌著對蠶姑娘深深的敬意,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扎跟在學生的心裡。

所以我覺得當學生的價值趨向有所偏離時,還需要老師作必要正確的引導,讓個性與共性達到和諧統一。

《蠶姑娘》教學反思9

師:蠶姑娘一聲也不響地化做了蛾姑娘,飛走了,留下了漂亮的繭子。知道繭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生:可以做成漂亮的真絲圍巾,我媽媽一直帶的'。

生:還可以做成夏天穿的真絲衣服。

生:還可以做成裙子,我夏天一直穿的,很輕很舒服。

師:對呀,這些東西都是蠶姑娘給我們帶來的。蠶姑娘變成了蛾姑娘,飛呀飛呀,過了些日子,生下一些蠶卵,便死亡了。

生:啊?

師:老師知道,你們肯定想對蠶姑娘說些什麼?

生1:我想對蠶姑娘說,你太可憐了,生命太短了。

師:是呀,在我們眼裡,蠶姑娘的生命只有兩個多月,太短暫了,蠶姑娘她後悔嗎?

生2:她不後悔,因為她為我們帶來了絲綢。

生3:我也覺得蠶姑娘不後悔,因為她帶給我們美麗,她自己覺得很高興。

生4:蠶姑娘像春雨一樣,做了好事不張揚,所以儘管生命短,但她已經為我們做好事了,她很高興。

《蠶姑娘》教學反思10

《蠶姑娘》這篇課文形象地描寫了蠶由“蠶卵→蠶→蛹”的生長變化過程的相關知識:從蠶卵裡孵化出來,四次蠶眠,蛻皮,上蠶山,吐絲結繭,變成蛾。全文結構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後貫通,易於學生閱讀把握。但學生沒見過蠶,不太明白蠶的生長過程,這時語言的講解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我想如果教師在課堂是用專業化的'詞語對學生來講解,學生聽得是霧裡雲裡。雖說這一篇童話,惟妙惟肖,從“姑娘”一詞讓學生明白本課把蠶當作人來寫了。教學我並沒有強調這一點。為讓學生一下子能理解蠶的生長過程,我直奔主題,在課堂中儘量用平實的語言敘述,儘量做到簡潔明瞭,只求學生能夠了解蠶的生長知識,就行了。

整課的教學應該說我的目標是達到了,通過讓學生的讀,教師的引講,從第3、4、5這幾個小節的對比讀中讓學生髮現蠶的生長髮展規律,抓住第二小節中一系列的動詞“吃、睡、一動也不動、脫、醒、變”,讓學生從老師詳細的板書中一目瞭然,並能根據板書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蠶第一次睡時的生長規律,同時也發現蠶四次睡的生長規律基本相同,由扶到放,然後讓學生自主地閱讀理解課文的第3、4、5小節,學生這時已能自主地對課文內容真正地理解了。

在本課教學快結束時,我讓學生根據板書完整地複述蠶的生長變化過程,學生掌握較快,因為他們真正掌握了學習方法、記憶方法,在這樣的基本上我引導學生去背誦,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基本上背誦,很多學生得心應手地較快完成了背誦任務。(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

《蠶姑娘》教學反思11

教學片段:

師:(板書“蠶”),領讀。小朋友們見過蠶嗎?請見過蠶的小朋友說說蠶的樣子。(大部分學生都說見過,並有不少小朋友還親自養過。)

生:蠶剛從蠶卵裡出來的時候是黑黑的。

生:蠶喜歡吃桑葉。

生:蠶慢慢長大,會變顏色,先是變成黃色,然後變成白色。

生:剛從蠶卵裡出來的蠶很瘦,吃了桑葉以後,會變得胖胖的。

生:蠶會吐絲結繭,過一段時間後從繭子中飛出蠶蛾,然後再產卵。

師:小朋友們對蠶的認識可真多!老師還沒教,你們都已經知道了。(板書:“姑娘”,領讀課題)你們知道“蠶”和“蠶姑娘”有什麼區別嗎?

生:“蠶姑娘”比“蠶”多了“姑娘”二字。

師:那課文的題目為什麼要用“蠶姑娘”,而不用“蠶”呢?

生:姑娘是長的`比較漂亮,而蠶在吃了桑葉後變得又白又胖,也很漂亮。所以稱它為“蠶姑娘”。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真不錯!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文章中是怎樣來寫“蠶姑娘”的?

師:學完了課文,你們覺得課文的題目用“蠶”好,還是用“蠶姑娘”好?

生:用“蠶姑娘”好。

師:為什麼?

生:這篇課文是把蠶當成人來寫的,所以要用“蠶姑娘”。

生:蠶兒會吐絲結繭,絲能織成漂亮的絲綢,並用來做美麗的衣裳,穿在身上特別漂亮。人們都喜歡蠶。所以稱它為“蠶姑娘”。

生:我一看到“蠶姑娘”這一課題,我就會想起那又白又胖的蠶兒,真是惹人愛。

師: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愛蠶,這蠶兒真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姑娘。

反思:

本文是介紹有關蠶的知識的文章,藉助童話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體裁來表現。針對我們的實際情況,學生們都生活在江南的農村,對於蠶並不陌生。在教學一開始,教師就讓學生自己來介紹看見過的或親自養過的蠶,這樣,課堂伊始,就把學生帶入了蠶的世界。學生眼前就出現了各個生長過程的蠶寶寶。當然,學習的興趣也就更濃了。教師在開始就讓學生區別“蠶”和“蠶姑娘”,學生們對蠶的喜愛之情就被激發出來了。到學完課文後,教師再讓學生來感受兩者的好壞,使學生對“蠶姑娘”的感情進一步深化,在輕鬆的氛圍中瞭解了蠶“從蠶卵到蠶,經過四眠到蛹,最後再變成蛾飛出來”這一生長的過程,很容易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蠶姑娘》教學反思12

按進度,今天應該上《蠶姑娘》的第一課時了。說實在話,初讀這篇文章,我並不太喜歡。可是多讀幾篇以後,隨著對課文的理解的深入,慢慢的喜歡上的這篇課文。本文用擬人的方法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後,生長、結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課文語言生動,段式迴環往復,句末注意押韻,符合兒童的心理。

一上課,在學生讀好課題後,我簡單的抽查了孩子們預習生字的情況,一切都很順利。接著該分段讀課文了。我打算在這個環節中達成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二是結合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讀第一自然段,我出示了“暖洋洋”這個詞。讀準這個詞後,我問:“你們什麼時候有這樣的感覺?”第一個孩子說:“春天出太陽的時候。上週我們還去放風箏,我覺得很舒服。”孩子們的理解是到位的。另一個孩子說:“我躺在媽媽的懷裡也有這樣的感覺。”呵,他把這個詞理解得更到位。我抓住時機說:“難怪蠶姑娘想快點出來呀!誰再讀這一段?”孩子們讀得很投入,特別是“鑽”字也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讀二三四五自然段時,我抓兩個詞“蠶床”“變成”。“蠶床”這個詞離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是比較遠的,在讀完課文後,我讓孩子們看圖,找找哪裡是“蠶床”,孩子們只要看到21頁下面的圖就能很快得出答案。但是並不能到此為止,我知道圖上的東西也許很多孩子是沒有見過的。我說:“你們在哪裡看到過這樣的東西?”孩子們紛紛說開的,有的說看到外婆家用這個來晒糧食,我問:“為什麼把它叫蠶床?”孩子們說,蠶姑娘在這裡吃飯睡覺,當然應該叫蠶床了。第二個詞語我結合課讓孩子們理解。課文的二三四五自然段結構是比較相似的,在孩子們讀完了這幾個自然段後,都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樣的蠶姑娘變成了什麼,這樣既理解了課文內容,也理解了“變成”這個詞語。

第六自然段中我也用結合圖的辦法弄清“蓋新的房”,至於“一聲不響”這個詞,我想要留到第二課去解決了。

反思:楊再隋老師說:“本色語文要克服雜的問題。由於語言文字訓練不落實,語文活動沒有很好地開展,因而另一種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頭,即以犧牲工具性為代價的所謂張揚人文性,成了課堂上另一道風景。”高林生老師也提出了語文低段教學的四個必須,其中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要把理解詞句和課文定位在適當的程度。我覺得我節課中把目標定位於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結合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目標比較單純。對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的理解,我定位於結合生活實際和結合課文插圖進行,應該是符合低年級孩子年齡特點和閱讀教學要求的。

《蠶姑娘》教學反思13

課文雖然富有童趣,語句也比較整齊、和諧,但幾個生疏的詞還是使部分小朋友犯了難,在教授完課文指導背誦時,由於蠶蛻變的過程比較抽象,接受能力慢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識記。

我就按課文的語言特點讓孩子們找規律,還利用相近段似中少量詞語變化的方法幫助記憶。課後,我專門查了有關蠶整個蛻變過程的圖片資料,拿到班上給孩子門欣賞,這次,有了圖片幫助記憶,第二次我再抽查背誦時,他們已基本掌握了蠶的蛻變順序並能很好地背誦。

《蠶姑娘》教學反思14

蠶,對於城市孩子來說,是不易接觸到的昆蟲。這對教學《蠶姑娘》這篇知識性較強的文章來說,是一個難以迴避的缺憾。學生沒有感性認識,再是費勁口舌,也無法體會到課文的精妙。但學校的多媒體教室一天都有人在上課,如何解決這棘手的問題呢?上課鈴一響,靈感幾乎也由此催生:用簡筆畫為孩子們畫出蠶的生長過程吧!

在黑板的正中央寫下課題,開始了授課:蠶姑娘從哪裡鑽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這個問題簡單,孩子們很快說出是從蠶卵裡鑽出來的。我隨即在課題的上方畫了一張紙,紙上點了很多小點兒。根據我童年的記憶,蠶卵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孩子們不知我要來這一招,立刻睜大了眼睛,想看看下面還有什麼奇妙的事發生。課堂進入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這讓我想起竇桂梅的“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這句話,更激發了我把課上好的鬥志。於是,開始領著孩子們用朗讀走這一趟蠶的生長過程。而我手中的粉筆,則隨著孩子的朗讀畫著蠶從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到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直至結繭成蛾的狀態。此時再看黑板,圍繞著課題,已有了六個小圓,用箭頭把這六個圓連起來,就成了蠶的整個蛻變過程。告訴孩子,這時蠶又開始周而復始地繁殖起來。孩子們更吃驚了,對這未知的`昆蟲充滿了興趣。

在興致勃勃的圖解完全文後,我給了學生一分鐘,讓他們試著背誦。居然大多數同學都會背了。假裝誇張地問他們怎麼這麼快就會背了呢?孩子得意地回答:看著圖背,一下子就記住了。

反思這一課的教學,雖然教學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也沒有多媒體把形象直觀的蠶呈現給孩子,甚至我的沒有經過訓練的簡筆畫還顯得那麼拙劣,但學生卻很感興趣的接受並很快的內化。想起思維科學家張光鑑先生在《相似論》中指出:“客觀物件只有和大腦中已有的概念和存貯的資訊(即相似塊)相互和諧共鳴才能產生美的感受。”本節課,架起這兩者橋樑的便是這圖了。當學生聲音、影象合成一體時,在他們頭腦中產生了相應的意象,也就進入了課文的情境。

《蠶姑娘》教學反思15

看過很多課例,對就課題質疑這一環節心存疑慮,一直認為,孩子問出的問題大多是無效的,又何必花時間在這上面糾纏不休呢。但朋友的建議和縱容,又讓我對自己的思考產生懷疑:不試過怎麼知道?沒給學生鍛鍊的機會,學生又怎能從課題找出有價值的東西來?

於是,在學《蠶姑娘》的課堂上,便出現了這樣一幕:

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蠶是什麼樣子的?

生:我想知道桑葉是什麼樣的?

又請了幾個,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我有些蔫了,心想果然沒意義。這時,鍾玉花舉了手。

她說:我想知道,蠶就是蠶蟲,為什麼叫蠶姑娘呢?

我眼前一亮。

師:你很會思考,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在後面畫個?。

生:我還有個問題,為什麼後面叫蛾姑娘呢?

師:你也很會思考。

我在標題下面寫上“蛾姑娘”,也在後面畫個?。

師:為什麼把蠶叫蠶姑娘,把蛾叫蛾姑娘呢?請大家讀書,到書中尋找答案吧。

學生讀書。提問。請了好幾個,都說“把蠶、蛾當作人來寫了”,我對這樣的答案並不滿意。追問:為什麼把它們當作人來寫?教室裡靜了幾分鐘,這個時候,有個學生舉手了:我知道,作者把它當作人來寫,是因為他覺得蠶很可愛,像個小姑娘那麼可愛。

“你怎麼知道的呢?”我緊追不捨。“我讀了就知道了,還有我看畫上也知道了。”

我鼓起了掌。

師:那蠶姑娘和蛾姑娘有什麼關係呢?學生一時答不出,便埋頭讀書。我知道,他們是企圖在書中尋找讓自己也滿意的答案的。

這時有學生站起來了:蛾姑娘就是蠶姑娘變的。

我在黑板上寫上“變”字。

師:那蠶姑娘是怎樣變成蛾姑娘的呢?總共變了幾次?

學生接著便沉浸在蠶的人生起伏裡了。

經過這一次的嘗試,我知道自己原來一直在犯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我想,也許因為這個低估,不知錯過了多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