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除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除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除法教學反思

除法教學反思1

首先,為了吸引學生們對本節課的興趣,我便設想準備了一些教具,時間緊,任務重,於是在午託的時候,藉助學生的幫助,動手製作了本節課所需的教具,學生們的細心以及熱情,也讓我從中感受到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對他們上課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在上課的時候,精彩教具的應用會成為一節課的亮點。其次是如何把控時間,本節課我把第六單元的例1和例2放在一起進行講解,起初我在糾結該不該放到一起,一是害怕學生一節課接受不了兩個知識點;二是擔心在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內講不完本節課的內容。最後,通過別的老師的一些上課視訊,於是我便合理分配兩個知識點的時間,在每個知識點完成之後都有一個小檢測,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我是否進行下一環節。

接下來我就談談自己上課的'一些感悟:

錄製這節課之前,我已經提前在另外一個班級上過一遍,在第一節課上發現的問題,便在第二節課有所改善,這也是帶兩個班級的好處,可以通過兩節課進行比較,而第二次會比第一次有所進步,比如在擺小棒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玩耍上,所以在完成既定目標之後,需要老師及時給予口令放在規定的擺放處,我也通過二班的學習情況,瞭解到學生是能夠消化本節課的知識的,於是在上優質課的時候我忐忑的心也靜下來了。

《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充套件,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絡,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6個草莓每兩個一盤,7個草莓每兩個一盤,能分幾盤?理解什麼是餘數和有餘數的的除法,再體會什麼情況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知道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通過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來發現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而為了讓他們真正的直觀的認識到這個關係,我便花費了一大部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動手中認識餘數,列有餘數的除法算式,整節課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真正參與了活動的全過程,但是這節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時,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二年級學生的注意時間很短,要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必須讓孩子們在課堂內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學生動手操作後,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說,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動手操作的流程。要在授課的時候學會等待學生,不要去打斷孩子們的話,對於學生概述不清晰的以及繁瑣的要學會慢慢去引導,而不是老師把話給說完,而孩子們卻沒有提高;本節課的動手操作的時間時間很長,在課前為避免學生出現混亂的現象,沒有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這也是本節課設計不到位的表現,在課堂中應該儘量讓學生去合作,去交流,而不是讓學生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習個體,因此,在今後的備課乃至教學過程中要本著認真、虛心的態度,塌實地搞好教學工作,從瞭解學生、研讀教材、教參、課程標準入手,多聽聽經驗豐富老師的課,讓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除法教學反思2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後進行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是被除數小於、等於、或大於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它們的商。

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而且是後面學習假分數、帶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比、百分數的基礎,所以,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單純地從形式上去教學分數與除法間的關係,學生能學得很紮實,但這樣一來計算3÷4=3/4的算理往往被忽視,為了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是這樣來組織教學的:

1.通過實際操作感悟新知識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把一張餅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讓學生拿一張圓形紙片代表一張餅,親自動手分一分,喚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接著出示要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四人一小組想辦法把3張圓形紙片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並讓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分的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申出兩種含義,即每人分得1張餅的四分之三,也可以說是3張餅的四分之一,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2、使學生清楚為什麼要用分數來表示除法算式的結果

在學生理解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之後,我有意識的設計了這樣幾道練習題。1÷3= 8÷9= 2÷6= 讓學生把計算結果寫在練習本上,比比看誰先算完。結果有的學生一兩秒鐘就舉起了手,而有的學生費了很長時間才寫出了計算結果。彙報之後,引導學生思考:1÷3=0.333……與1÷3=1/3 8÷9= 0.88……與8÷9= 8/9有什麼區別?學生最直接的回答是:用迴圈小數表示商計算太麻煩,沒有用分數表示快捷、簡便。這時告訴學生,以後計算兩個整數 相除的商,除不盡時或商裡有小數時就用分數表示他們的商,這樣既簡便又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錯。

3、藉機引申,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第一次向學生介紹分率與數量的區別。如①“把一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得這張餅的幾分之幾?每份分得多少張餅?”② "把2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長是這根繩子的幾分之幾? 每段長多少米 "③"把4千克鹽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量是鹽的總數的幾分之幾 /每份重多少千克?先讓學生明白這三道題第一問求的`都是“分率”,分率沒有單位,都是把總數看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是總數的幾分之一,都是用單位“1”除以平均分的份數得到,如前三道題的分率分別是1÷4=1/4 1÷7=1/7 1÷5=1/5。而第二問都是求每份數量是多少,每份數量是有單位的,都是用總數量除以平均分的份數得到,得數一定帶單位名稱。前三道題第二問的演算法分別是1÷4=1/4(張) 2÷7=2/7 (米)4÷5=4/5(千克)

此處學生理解了分率和每份數量之後,為後面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做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4、讓學生自主建構新知識

當學生髮現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於分數中的分子,除數相當於分數中的分母后,引導學生把數字換成它們的名稱: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這時候,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用字母a、b表示除法與分數的關係。多數學生寫下:a÷b=a/b,老師拿一名稍差學生的板書出來,故意表揚這位同學。正表揚卻突然轉身給這名學生作業後面一個大叉號。正當同學們都詫異的時候?問為什麼錯了?這時幾個思維靈活的先叫起來,說到:“b不能等於0!”我馬上抓住這個契機,追問:“為什麼b不能等於0?”。我繼續用課堂中的例題把1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這塊蛋糕的1/4為例,讓學生說說這個分數中的‘4’表示什麼?”“如果把‘4’換成‘0’呢?”學生恍然大悟: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份數,平均分成“0”份就沒有意義了。在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時----“a÷b=a/b(b≠0)”學生經常會忘記,這裡的b不能為0。通過這樣分析,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所以在分數中分母不能為0的道理。這裡並不直接告訴學生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除數相當於分數中的分母,所以分母也不能為0。而是通過分析一個分數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充分理解分數中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所以分母不能為“0”的道理。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雖然學生對分數與除法的聯絡學生理解的比較透徹,但是它們之間還有哪些區別沒有引導學生總結出來。除法表示兩個數相除,是一種運算,是一個算式,而分數既可以表示分子與分母相除的關係,又可以表示一個數值。

除法教學反思3

“認識除法”是學生在認識了“平均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除法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建立除法表象的重要環節。本節課我結合平均分的包含情況進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教學,教材以平均分的事例設計“除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除法。

以動手操作和語言表述為基礎理解除法的含義,我出示問題後,讓學生思考分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在分的過程中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重點說清楚分什麼、怎麼分、分的結果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手段不斷加深平均分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的相應表象,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在教學中,我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係,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含義。如學生按要求平均分物品後,讓學生思考:“剛才的操作活動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用什麼算式表示?”。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強化平均分的意識,幫助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幾個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寫出算式後再讓學生完整的說出除法算式的含義,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係。

除法教學反思4

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難點是用除法意義理解分數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會用分數來表示兩數相除的商,能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在引入課題之前,先複習舊知。課件呈現幾道簡單的口算題,以喚醒學生對整數除法的記憶,為探索新知做鋪墊。在探索新知時,課件呈現豬八戒化齋的故事,從想象中每人2個餅,到一張餅,把一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塊?有了剛才的複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來計算,學生很快會說出1/4,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麼是1/4?你是怎麼分得?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豬八戒又化了3張餅,每人分多少張?學生又拿出學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得過程,對分數的意義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是3/4。

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教學之後,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就國小階段的數學知識儲存於學生腦海裡的狀態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可以轉換的數學知識。

除法教學反思5

《表內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這一單元是學生在一、二年級的學習中,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有了計算乘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除法。它的重點是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決問題。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緊緊依靠課程標準,緊扣教學目標,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通過老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的體會是:

1、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對於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教師做到了能夠及時給予指導、啟發,對每個知識點的處理,能做到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因地制宜的去創造一定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我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情景教學融於課堂教學之中,藉助學生在商店購物的生活經歷來探討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增加生活閱歷,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3、我還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靈活的運用多媒體等現代資訊科技手段,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輕鬆、有序、和諧。進而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4、需要改進的問題:

(1)由於受學生年齡和實際生活體驗的限制,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為學生提供的素材較少,往往致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不夠好。因此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基本素質。

(2)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對部分的學困生關注還不夠,中等生還應儘量挖掘他們的潛力,多給他們參與的機會。

除法教學反思6

在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以往計算教學往往只重視計算技能的訓練,強調速度,使計算教學變得枯燥無味,這是與新課標理念相違背的,作為教師要努力改變這一狀況。在教學複習有餘數的除法時,要重視學生的記憶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重視計算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從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知餘數的意義,理解餘數和除數的關係,自主溝通有餘數的.除法豎式和表內除法豎式的聯絡,學會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有餘數的除法意義是指導計算的基礎知識,為了突出意義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從直觀、形象、具體的材料入手,讓學生經歷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觀察、猜測、操作和歸納等活動中,不斷強化學生的表象,不斷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相互交流、比較、吸引的基礎上逐步抽象出數學知識,形成學生的認知。在觀察、操作活動中,要注意訓練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操作規則,做到活潑、有序和高效。充分利用教學中生成的這些資源,讓學生在不同意見的交流、辯論和分析中認識到錯誤,自覺地訂正錯誤。在數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進行探索和解答,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數學的價值,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愉悅情感。在教學中還要注意運用好教學評價這一手段,讓學生在互動中進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優化演算法、把握實質,進一步鞏固和掌握好所學知識。

除法教學反思7

《認識除法》是二年級上冊課本中學生學習了平均分以後學習的知識,這節課的重難點之一是讓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除法運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模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與之聯絡緊密的數學知識入手,遵循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一個吸納新知的一個過程,利用動手操作後的結果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從而充分認識除法的意義。

首先,引發學生平均分的需要,讓學生自主尋求答案。我一個追問:“每輛車坐2人是什麼意思?”給了學生一個思考方向上的提示,這對中等往下的學生更有所幫助,他們可以藉助學具去分一分。對於中等往上的學生他們也可以直接在大腦裡想分的過程或者聯絡乘法的意義來尋找答案,平均分和幾個幾相加本質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學生的思維,在爭辯中完善知識結構。出示例題後,我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可以請身邊的圓片幫忙,也可以在大腦裡思考,這兩種方法都能夠找到答案,後者比前者的思維層次要高一些。在組織彙報交流時我溝通了這兩種方法相通的地方,“在這道題中是幾個幾相加是6人呢?”學生出現了意見的分歧,一方認為是3個2相加,一方認為是2個3相加,我讓學生舉手表決了一下,發現幾乎是半對半,隨後我說“有理走遍天下”,要說出自己的理由,此時有些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意義來解釋,有些學生知道想乘法來找到答案,但意義解釋不清,我引導這部分學生去觀察平均分好的圓片,最終是心服口服了,為除法的意義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後,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在說中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算式中的3個數分別表示什麼意思,整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經歷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加強理解。

其實,學生從平均分的角度用圓片去分一分去解釋難度不算大,而對於是“幾個幾人是6?”這是一個從直觀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箇中間的初步抽象過程,這是突破難點的重要紐帶,需要暴露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地去明晰、完善。

除法教學反思8

一、做好學習前的複習準備。

學生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商的書寫位置、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等,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了。教學前,可以安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和用整十數除的口算,並選取一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筆算的過程,為新課學習做準備。

二、關注例題側重點,提高探究針對性。

例1的側重點是試商方法、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例2的側重點是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教學中要圍繞重點組織學生的探究活動,凸顯思維主線,提高探究實效性。如教學例1時,應放手讓學生主動想辦法,重點引導學生藉助直觀圖說明商寫在個位上的道理,教學例2時,可以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對比,如13÷4,把學習經驗遷移過來,理解“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三、加強說理訓練。

加強學生的說理訓練,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演算法,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準確性。如加強學生結合直觀圖說分的過程,進而更好地理解“92裡有3個30,所以商3”的道理,同時更清晰地理解“商寫在個位”的道理。

除法教學反思9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

教學完小數除法後,我發現學生原有的書寫習慣不太好,影響了計算的豎式,學生在移動小數點時,原來的小數點的位置和新的小數點的位置不確定,所以上商的時候不知道小數點該打在哪裡。當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時,有時候被除數就變了一個整數,就應該當作整數除法來算,當整數部分除完還有餘數時,應該先在商中間打上小數點,再添0計算。我改學生的作業時發現,很多學生移動小數的位數錯誤,導致了計算思路不清晰,影響計算結果!而商不變的性質是國小中高階段很重要的性質,它對於分數的學習也至關重要,但真正能把這個性質弄懂弄透,並不容易,很多學生不能體會這個性質的`內涵,當利用商不變的性質解題時,其實是將小數除法的計算過程進行簡化的,但是當被除數和除數發生相應的改變後,學生的思路跟不上,落於窠臼。另外,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小數乘除法是比較複雜的,懶與計算,喜歡使用計算器,我個人也認為,在科技告訴發展的今天,使用計算器是很普遍也是很實用的,學生使用計算機沒有錯,但是從訓練學生的思維來看,這是與新課程相違背的!

新課標要求數學課程不僅應重視教學的內容和要求,更應充分關注課程中的學習過程,創設有利於學生髮揮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條件。在學習小數除法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性質和常識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判斷商是否準確,比如被除數比除數小,商就比1小,被除數比除數大,商就比1大,被除數除以小於一的數,商反而大,包括之前提到的商不變的性質。可是學生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並不能很靈活的利用這些性質和意義,在求出錯誤商時,不注意檢查!

除法教學反思10

《有餘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的延伸,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以下三個問題:1,餘數要比除數小。2,餘數可能是什麼。3,餘數最大是什麼。

藉助學生喜歡的野營活動,以平均分食品、搭帳篷等素材,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中充分感受集體活動的魅力。

解決第一個問題餘數要比除數小,根據書上的情境圖提出問題,⑴ 14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怎樣分呢?⑵ 17÷4, 18÷4, 19÷4, 20÷4。解決這個問題時,是把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和怎樣處理除法豎式連在一起教學的,除法的餘數問題和除法豎式的書寫和理解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是難點,這樣教學,難點集中,學生不容易理解。

我在教學時,是把這兩個問題分開來教學的。我借用書上呈現的情景:14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怎樣分呢?在黑板上貼出14個蘋果,請同學來分。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很快就能解決,得到平均每人分3個,還剩2個。問題:還剩2個,還能不能繼續分呢?如果再繼續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學生說到:不能繼續分,因為這時只有兩個蘋果,而有4個小朋友。如果把這兩個蘋果給了其中的兩個小朋友,另外兩個小朋友就少一個蘋果,這樣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兩個蘋果是不能再分了。問題:剩下的蘋果數怎樣時,就還能再分。剩下的蘋果數怎樣時,就不能再分。學生回答:剩下的蘋果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蘋果數多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蘋果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

在這裡把解題方案轉化為算式,小朋友的人數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剩下的蘋果是除法算式中的餘數。14÷4=3(個)……2(個)。從這裡得到餘數比除數小。如果是15,16,17,18,19,20,21,22……個蘋果呢?

15÷4=3(個)……3(個),

16÷4=4(個),

17÷4=4(個)……1(個),

18÷4=4(個)……2(個)

19÷4=4(個)……3(個),

20÷4=5(個),

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呢?餘數總是比除數小。

這時同學們還發現:餘數要麼是0,要麼是1,要麼是2,要麼是3。感覺太有趣了。我順勢問學生,如果除數是3,餘數可能是什麼?最大的餘數是幾?如果除數是5,餘數可能是什麼?最大的餘數是幾?這樣我這節課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1,餘數要比除數小。

2,餘數可能是什麼。

3,餘數最大是什麼。就落到了實處。

總之,這堂課的課堂效果好,學生知識掌握到位,並且學生有興趣,在思維上給了學生延申的空間。規律是學生自己發現的,有學習的喜悅。從已有知識平緩的過渡到新知識來,學生接受起來容易。

而且,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完全可以自主發現並掌握餘數的概念以及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當然和諧的課堂氣氛需要老師去建立,我和學生是師生,是研究的夥伴,更是朋友。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很民主,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交流,都體現了這一點。

除法教學反思11

學生前面已學習了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對學好本課時內容有一定的幫助。八年級學生有一定邏輯推理能力、代數式的運算的能力。但數與式的差別也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特別是分子、分母為多項式的乘除法運算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

在分式的乘除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類比的方法,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分數的乘除法的運算方法,提示學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則與分數的乘除法法則類似,要求他們用語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則。學生反應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講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則。

利用類比的'數學方法教學分式的乘除法教學,學生理解並不難,但在運算上要以練為主。

1、學生對於法則的運用不難,但是基礎較差班學生在運用法則計算時遇到單項式乘單項式,單項式乘多項式或多項式乘多項式即整式的乘法運算時,情況較差,另外在結果的化簡上存在問題,化簡意識不夠,應該在複習分數的乘除法時複習分數的約分,通過對分數的約分類比分式的約分,加強化簡意識和能力。還有因式分解的基礎知識不紮實,這些直接影響這節課的學習,這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是相關相聯的,所以課前有必要鞏固整式的乘法運算和因式分解這兩方面的知識,進行有針對的練習。

2、類比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新知識的好方法。

除法教學反思12

《除法》的教學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中除法的初步認識中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何為平均分的基礎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知道除法。本單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基礎,而本課的內容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因此孩子們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學習,所以本課的教學至關重要。本課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了解除法的兩種意義。

除法有兩種意義,因此本課我分了兩個課時進行教學,將兩種意義分開教學。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動手操作,對自己動手操作得到的結論印象也更深刻些,所以為孩子們準備了小棒作為學具,第一課時是除法的第一種意義,等分除法。孩子們在學習平均分的時候,已經瞭解了平均分的多種方法,讓孩子們分組將12平均分成4份,孩子們在組內操作都很活躍,選擇了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達到平均分成4份的目的,緊接著就引入除法算式,將12平均分成4份可以寫成除法算式“12÷4”,這種除法的意義孩子們掌握的.很好,也知道了把一個總數平均分成幾份可以用除法來做。

但是引入第二課時除法第二種意義的教學時,難題出現了,孩子們對於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5盤的結論能輕易得出,但是卻不甚理解這種包含除法的意義,可能受了第一意義根深蒂固的影響,在我要求說出包含除法的意義時,不少學生仍是用了第一種除法意義。因此我結合例題對例題所給的數學資訊及得到的結論各個數字的意義都又做了詳細的解釋,並找很多孩子對數字代表的意義,20是竹筍的總數,4是每一份的個數即每份數,我們所求出來的就是可以分成的5份,並就把20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的意義讓孩子們反覆理解記憶,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思想的轉變,能夠分析出題目所給的資訊每幾個為一份求份數的可以用除法計算。

我們學習除法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我發現運用例項更能讓孩子們加深理解,所以在例項中分析,融入知識的學習,並還給孩子空間,讓孩子們自己說,是很好的方式,就部分孩子對這兩種除法意義的瞭解還是不夠清晰的問題,仍需要在生活實踐中給孩子們不斷滲透。

除法教學反思13

有了分數乘法的學習基礎,學生們能夠很快適應這一課的學習方式,我從現實中的分數乘法問題和找一個數的倒數引入,幫助孩子們複習前知,當學生體會到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係後,由學生提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出分數除法計算的必要性,為後續的學習架好了階梯。

本課如果僅僅關注學生是否會算了,那是不夠的,在設計中,還應有另類關注。如:學生們對算理理解了嗎?他們的思維是否得到了實質上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否得到增進?他們是否有學習的積極態度?等等。因此,在本課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我的著眼點是不僅使學生會算,更是通過對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們深刻認識這樣算的道理,突出“過程性目標”。讓學生經歷塗一塗、畫一畫、算一算、說一說的過程,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形成一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態度,獲取一種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基礎。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經歷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充分藉助圖形語言,將抽象變直觀,幫助學生體會一個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以及“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於乘這個整數的倒數”方法的合理性。

接著變換探索的角度,呈現一組算式,在運算、比較的過程中再次使學生驗證操作活動中發現的規律。給學生表達學習過程中體驗和感悟的空間,如:誰來說一說這種演算法是怎樣的?你的想法是怎樣的?學生在自主表達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原始體驗,再通過教師的適度點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除法教學反思14

這節課學習的“認識除法”這部分內容的直接基礎是乘法的含義以及剛剛學習的平均分的含義,重點是讓學生學會聯絡平均分的含義並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列出除法算式。在建立表象的基礎上,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認識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掌握除法算式的讀寫方法。

二年級的國小生,喜歡動是他們的天性,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的特點。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

在今天的課上,我讓學生準備了小棒,但並不要求一定要用小棒操作,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通過前幾天的學習,平均分已經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識除法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本課的知識,我首先出示情境圖:6個小朋友坐纜車,每輛車坐2人,要坐( )輛。讓學生觀察圖,瞭解圖中的數學資訊,然後讓學生思考:怎樣知道要坐幾輛車呢?學生用六根小棒代表6個小朋友,兩根放入一輛纜車,放了3輛正好放完,這樣很形象,學生也很容易理解,能清楚的看出來了要坐3輛車。這時,教師引導:6個小朋友,每輛車坐2人,問要坐幾輛車。我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從而自然引出本課課題:認識除法。接著通過兩道例題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已知物體總數,每幾個一份,

求可以分成幾份或已知物體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在動手分一分,畫一畫,最後在列式算一算,這樣做我覺得更能讓學生從動手中感悟平均分豐富的表象,並從動手操作中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絡,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只有讓學生體會和了解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才有利於學生最終去理解除法的含義。

除法教學反思15

今天是一週一次的校本研究時間,今天輪到我上公開課,我準備的是二年級數學第四單元《表內除法》的《初步認識除法》這一節課。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帶領學生認識除號、被除數、除數、商;通過分一分,擺一擺列除法算式,並且理解除法的意義。

上課流程:首先,我帶領學生通過手勢複習乘法口訣、快速算表內乘法以及平均分。然後進入新內容學習。通過兩個例題,讓學生認識了除號、被除數、除數、商,並且會讀除法算式以及通過一些習題列除法算式。在列算式的過程中滲透除法算式的意義,反覆練習,讓學生全部掌握。

課後,數學教研組的老師都給予了中肯的評價。

老師們認為本節課的優點是:

1、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

2、教具準備的簡單多樣,很好的幫助到課堂學習。

3、師生互動充分,很好的發揮了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動性。

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1、每個訓練環節訓練的不夠充分。

2、學生對於除法的意義理解不夠透徹,訓練有點少。

3、時間把握的不夠準確,提前10分鐘講完。同事們的建議使我受益匪淺,感覺二年級數學雖然知識簡單,但教起來卻不簡單,需要提前預設好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法,還有怎麼把簡單的內容深入淺出得讓學生學會理解到位,這都需要老師充分備課,精準把握教材重點內容,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這也是教研的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