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

《快樂的節日》是北師大版教材國小二年級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

《快樂的節日》這首歌傳唱了近五十年,從建立新中國的喜悅,唱到社會主義新生活,唱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因為它傳達了時代的脈搏和氣息,又切合兒童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常唱常新。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做得比較好的:

一、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有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在這節課上,我利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快樂鳥”考同學生字詞;表演讀,背誦;讓學生隨著《快樂的節日》歌曲唱歌、做動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快樂的心情等情景的創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能力。

學習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學會知識了,而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會學,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自學自己喜歡的小節時,我出示了“學習小建議”,第一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順利地進行學習活動,第二是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是一個學法的指導。在學文時,穿插了說話的訓練和詞語的積累,學生說了很多的好句子:我聽見河水嘩啦啦地流著。小樹向我們招手。小草向我們點頭。星星在眨眼睛。太陽向我們微笑。……在快樂的氛圍中發散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從知識、能力方面進行學習。我還設計了全班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也傾聽到別人的想法。

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

學文重在情感體驗,然而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你想怎樣去讀?你心情怎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摸索、體驗。當學生說的不是老師認為的標準答案時,沒有批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保護,課上就出現了一隻只高舉的小手,一雙雙求知的慧眼,一個個創新的答案……

當然,這節課上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閱讀、感受、體驗、學習課文時,還需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了快樂,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品詞賞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昇華感情!在學文時還可以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從幼兒園到現國小二年級的一些快樂生活體驗,這樣能更好地渲染快樂的情感。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2

《快樂的節日》是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寫得非常優美動人,但是怎樣讓學生體會,感受文字的美妙是個難點。這課教學參考書上寫得也不詳盡,於是只好自己動腦筋。

我覺得詩歌中的比喻句用的十分精妙,於是抓住這個特色來教學。

教學第一、三小節時,我主要讓學生看看這裡把我們小朋友比喻成什麼?為什麼?

1、我們像春天

學生找出“我們像春天一樣”,並找理由:

生:“春天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我們小朋友也是這樣跑來跑去。”

師點撥:“春天是多麼充滿生機的季節呀!”

生:“我們就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師:“毛爺爺說過,你們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朝氣和希望,春天不也是充滿朝氣和希望嗎?”

(學生點頭)齊讀句子。

2、我們像花兒

學生找到“像朵朵花兒開放。”

師:“這裡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花兒多。”

師:“為什麼小朋友像花兒?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小朋友的衣裳很漂亮,紅領巾也很鮮豔,像花一樣美麗。”

師:“說得好,我們一起來讀讀句子。”

“請你說一說——我們像()。”

生:“我們像小草,正在出土。”

生:“我們像小樹苗,正在發芽。”

生:“我們像小花,正在開放。”

……

3、我們像小鳥

大家讀讀第三小節,覺得我們還像什麼?

生:“我們像小鳥一樣。”

師:“我們像小鳥一樣快樂自由,等身上羽毛長得很豐滿就要展翅飛翔。我們為什麼要勇敢地飛向高空?”

生:“可能飛行時會遇到困難,比如有老鷹或者獵人,所以要勇敢。”

師:“要不怕困難。誰能聯絡自己的實際說說。”

生(一位學習不太用功的孩子,竟有了體會):

“其實小鳥遇到老鷹和獵人這些

困難就像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一樣。”

師:“說得好,比如你的困難是?”

生:“我上課要不能堅持坐端正,要和同桌說話。”

師:“現在你認識自己的困難,有勇氣克服嗎?”

(學生點頭)

師:“誰再來說說。”

生:“我們要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好好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將來才可以實現理想。”

教學第二小節時,我遇到了困難。

4、花兒和白楊樹像小鳥?

這個環節我處理得不太好,我想讓孩子說說這裡用了什麼比作什麼,但是開始沒有學生舉手。

於是,我提示這小節第三行“它們”說的是誰?

個別學生學生舉手了:

“它們是‘花兒’和‘白楊樹’。”

師:“它們為什麼像小鳥?找找理由吧,自己讀讀。”

(許久,沒有舉手)

於是我只好自己講解:看,花兒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音,白楊樹在嘩啦啦地響,他們好象在和我們打招呼,在向我們祝賀,向我們唱歌。

說到這裡,孩子還是有點迷糊。我看到這裡難理解,就讓孩子反覆讀讀,讀中體會,然後說說它們在向我們祝賀什麼?……

反思:

課後我想,孩子畢竟不能光靠自己感知,雖然主體是他們,他們也能自己解決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但必要時老師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不可缺少講解。

當時我沒有提示好:比喻句就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但是有相似的特點,雖然“花兒”、“白楊樹”和“小鳥”看上去什麼關係都沒有,但是這裡是動態的,“花兒”、“白楊樹”在風中會發出聲音,會說話、唱歌,這個聲音是和小鳥有相似的,所以,這個比喻句很獨特。

看來這個“導”者難度很大,以後的課上還要多斟酌每個難點字詞句的講解啊!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描寫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節日氣氛,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上完課後,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教學反思。在《快樂的節日》的教學中,我的意圖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讀題、讀文後提出問題,並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鉤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但上完課後,我甚感沮喪和困惑。課堂教學為什麼會不理想呢?首先,對教材特點把握不透。課文是一首詩,詩不同於一般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敘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說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於生活閱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二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象、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臺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

第二,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還需要老師引導著,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走入課文,逐步完成與文字的對話。而我未作引導就把整首詩“扔”給學生,學生未深入感悟課文,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問題當然是成堆的'。雖說這一偏高的要求在二年級開始滲透也未嘗不可,但既是培養質疑問難意識,就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作指導,然後師生共同對問題作歸併梳理,確定本堂課著重解決的目標,再圍繞目標在教師引導下深入學習。而不是不顧學生實際、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一個勁地鼓勵學生提問,然後又讓學生讀文後討論逐個解決。第三,對教學理念理解不深。讓學生在讀題、讀文章後提出一些想了解的問題並以此組織教學,確實是一種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的好方法。但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並不意味著一定要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教學。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鮮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都有其適應性和侷限性,只有在適應的條件下,才能顯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則,便會黯淡無光。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繼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反覆讀詩,喚起生活經驗,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自讀自悟,領會詩意,然後把詩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最後也可進行質疑問難。這樣操作也同樣能體現自主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還更富有情趣。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於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教學內容、教師情況;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4

學習目標

1.認識“吹、祝”等14個生字。會寫“快、樂”兩個字。

2.能用歡快的語調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並有實現未來理想的願望。

教學重難點

學習本課生字,瞭解和學習漢字多種識字方法;能用歡快的語調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板書課題,配樂歌曲,生字卡片等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歌名就叫《快樂的節日》,現在就讓我們美美地聽吧! 師:歌曲中這快樂的節日指的是小朋友自己的節日,知道是什麼節日嗎?(六一兒童節)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受?(很快樂)那就讓我們懷著快樂的心情走進課堂,度過這快樂的四十分鐘吧!《快樂的節日》不僅是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是今天咱們要學習的課文呢!

師: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吧!讀課題。(既然是快樂的節日應該怎麼讀?引導學生讀出快樂的情緒。)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一)老師給大家讀一遍課文,請你們聽清每一個字的音。

(二)自由讀文,把生字圈出來自己讀一讀。

(三)檢查生字,識字方法。 1、小老師領讀帶拼音生字,師正字音。

2、去拼音讀生字。(齊讀,個別讀)

3、說識字方法:

偏旁歸類識字:祝、祖都是“示字旁”,敢、敬都是“反文旁”。

加一加:賀=加+貝、國=口+玉、羽=習+習

擴詞識字。

4、鞏固生字,搶讀。

5、出示詞語,讀詞語:祝賀、祖國、勇敢、豐滿、理想、度過、希望、羽毛

三、品讀課文,感受意境

過渡: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快樂的節日!請你把書本第107頁,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篇詩歌。

1、讀了課文以後,你的心情怎麼樣?你從課文當中什麼地方感到很快樂?

2、像春天一樣的你們快樂嗎?(師指板書)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那就快樂地讀吧!

(一)學習第一小節(出示)

1、誰願意再來讀第一小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哪個字沒讀準音,哪個字讀得特別好。

2、觀察插圖,圖裡畫了什麼?

3、引讀

4、齊讀

像春天一樣的你們快樂嗎?(師指板書)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那就快樂地讀吧!

(二)學習第二小節

過渡:小朋友們,在這快樂的節日裡,還有誰在向我們祝賀呢?(出示)

1.自由讀。

2.師生情境讀。

3.入情入境,理解“祝賀”。

4.齊讀:多麼快樂和自豪啊!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就讓我們快樂而自豪地來讀吧!

(三)學習第三小節

同學們,在這快樂的節日裡,我們該感謝誰呢?。

1、指名讀:誰願意讀第三小節?

2、理解句子“我們像小鳥一樣,等身上的羽毛長得豐滿,就勇敢地向著天空飛翔,飛向我們的理想。”

3、拓展:小朋友們,你們的理想是什麼?

4、齊讀:同學們,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想快樂地讀出對祖國的感謝吧!

(四)學習第四小節

引讀:快樂的男孩女孩們,讓我們唱啊,(跳哇),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夥伴),我們一起度過這(快樂的時光)。

(五)合作讀全文

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快樂地朗讀吧!

四、指導寫字

真棒!今天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很快樂,所以我想把這份快樂記錄下來,你們願意跟我一起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快樂”兩個字。

(一)指導寫“快、樂”

(二)學生動筆寫“快”、“樂”,老師巡視輔導。

五、學歌結束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快樂地學了十四個生字,快樂地讀了這篇優美的課文,還一起寫了“快樂”這兩個字,最後老師要祝同學們:生活得快樂,學習得快樂,每天都是——(指課題)生:快樂的節日!學唱歌曲。

七、板書設計

25、快樂的節日

我們像春天充滿希望

快樂的時光 感謝祖國

我們像小鳥自由成長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學期第六單元第25課《快樂的節日》是一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的詩歌,歌詞生動活潑,韻律歡快優美,充滿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在唱讀中,眼前彷彿看見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在盡情的歌唱、歡跳。他們向春天的花朵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花兒、小溪向他們點頭、祝賀、歌唱,他們在祖國的培養下快樂成長。兒歌中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反映了少年兒童歡慶節日時快樂、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達了他們長大以後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通過學習讓學生親身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學生更珍惜今天所有的一切。

我是這樣匯入新課:通過快樂歌曲,節日的.快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為課文的學習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接著,我直接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快樂的節日》,自然性的匯入,激發了學生愉悅的心情。因為低年級孩子們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所以我先進行教師範讀,教師範讀不僅能讓學生在老師豐富的情感朗讀中初步感受課文主要內容,同時通過情感渲染,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字三者間的距離。第二次範讀的時候,我讓學生輕閉雙眼,然後我再深情並茂地把課文朗讀一遍,學生彷彿一下子被吸引了,感受到快樂的“氣味”,同時喚醒了他們表現的渴望,學生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後,讓他們自己再去品讀課文。當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後,就讓他們進一步進行感悟與體會。

我有別於以往按順序講讀課文,這次我尊重孩子們的選擇,讓他們挑選自己認為讓他覺得快樂的小節來感情地朗讀,初步感受節日的快樂。我用“看圖聽老師讀——分節讀———細讀——欣賞音樂”這種方式讓學生反覆品讀,體會語言的內在情感,細讀細悟,讓學生體驗了自己生活的快樂,用“音樂語言”來醞釀愉悅情感,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薰陶。在課的末段,我再把這首歌放給孩子們聽,他們應該很快學會的,喜歡聽孩子歌唱的聲音,這是很好聽的童音。

最後要引起我注意的學生在學完課文後對比喻句的理解還不夠透切,在後面的教學中還要反覆講解。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5

春芽國小的陳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咋一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一聽她的課,給我的感覺卻是有一種與她年齡不符合的沉穩,老道。下面談我對她的課的幾點看法:

一、巧妙利用合作平臺

課堂合作的主體是教師,學生與文字。怎麼樣使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媒介:合作平臺。在《快樂的節日》的匯入部分,教師利用了“小鳥””和“花兒”這兩個道具,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再把本課要學的生字都寫在花朵上,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去認讀……小鳥象徵著自由,花兒象徵著美麗,他們成為了本堂課的合作平臺。因為,孩子們的原生態的快樂就來自於自由與美麗。而這兩樣東西又都是代表了文字,所以當教師出示了這兩個道具是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能幫助教師成功匯入進文字。

二、教師角色的靈活安置

讓我一直苦惱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與學生進行正面交流。我總覺得自己把握不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語。搞不好就會說出一些“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話,所以到後來就有點不敢隨便開口了。但陳老師在這個方面似乎把握的很好,她十分靈活地在課堂上轉換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小朋友與小鳥和花兒打招呼的環節,一個小朋友說:“小鳥你好!”老師馬上角色轉換成小鳥回答說:“你好,小朋友”。當另一個小朋友說“小鳥姐姐好!”時,她馬上回答說“小妹妹,你好”她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的問候,一下子就拉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當她讓學生自由初讀課文時,她的角色又轉換成了一位嚴厲的老師,她說:“聽清楚,我是有要求的:自己讀通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這麼一字一頓的提出要求,學生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了一起,開始認真地按要求讀課文。從可愛的小鳥到親切的花兒姐姐再到嚴厲的老師,陳老師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巧妙的角色轉換達到她的教學目的的.。看來教師角色的轉換對課堂的生成有很大的幫助。

三、不足之處

我覺得這節課有不足的地方在識字這個環節,老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認識生字,猜了花兒上字。這些過程都挺順暢的。但是接著老師讓學生猜生字裡面的祕密,學生開始猜是否後面還藏著生字?或者是生字後面有組詞?這些答案被老師一一否定掉後,學生開始亂說一通,課堂氣氛有點沉悶了。連聽課的老師都在下面議論紛紛,到底有什麼祕密啊?難道是14個生字能連成一句話?但怎麼拼好象都不像。後來終於有個學生說發現了有兩個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老師這才像找到了救命稻草般把這兩個字拿出來放在一邊,用來啟發學生繼續找其他關於字型結構的相同點,或者都是可以組詞的字,把字進行歸類。我覺得在這裡這麼大費周折地讓學生去猜字的祕密好象不大妥當,學生如果不能領會老師的意圖往往會走向另一面,本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得緊張起來,老師也會越問越急,失了陣腳。

所以我覺得以後當學生回答不出老師欲設的答案時,不如老師先來個師範,那麼學生也會依樣畫葫蘆地找老師的樣子去做,那麼就會少一些沉悶。多一些輕鬆。

通過這次聽課我看到了同年齡段其他老師的教學水平,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看來要當個好教師首先就是要不停地學習才會有不斷的進步。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的詩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生動形象,旋律歡快、活潑,是孩子們愛唱的歌曲之一。詩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隊員們歡慶自己節日時快樂、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達了他們長大後決心報效祖國的志向。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全詩以“樂”為線,心情之樂、成長之樂、理想之樂、場面之樂,貫穿全詩,生動地描繪了少年兒童歡慶節日時的快樂心境和歡樂熱鬧的情景。

這首歌是我小的時候也唱過的,讀著唱著都有說不出的.親切,課上讀和唱就佔了大部分的時間,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講解,活潑的旋律已深入心中。當文字與音樂默契地結合在一起,當學習和快樂相伴,這樣的記憶也應該是難以磨滅的。

當問學生們“為什麼把我們比喻成花朵呢?”他們的回答很精彩,有的說“我們穿著漂亮的衣服,就像花兒一樣美。”有的說“我們就像花兒一樣不停地生長著。”有的說“我們就像花兒一樣不斷吸收營養,競相開放。”在“七色花”的班級理念下,孩子們對於“我要開花”的意識已經越來越強。

到了下課,我們還沉醉在動聽的旋律中,這份節日的快樂已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7

《快樂的節日》採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表達了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本來在我的教學構想中,我是打算分小節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圖展開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深情朗讀與背誦。可是,上下來,發現效果沒有預期的好,主要問題體現在:學生對於有些文字無法理解,想象空間比較狹窄,所以整堂課上得比較僵硬,不夠活潑。

認真反思下來,我覺得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1、對教材把握還不透。這首詩我們小時候就接觸過,也唱過《快樂的`節日》,但是如果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多加了解一下,我想在備課的時候,會更加用心思考幫助學生理解的輔助手段。同時,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詩歌,本身自己對詩歌的特點等還了解得不夠,所以課堂中為學生提供的學習臺階也不夠,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詩句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再加上鋪墊有限,所以孩子們理解起來更加有難度,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潑。

2、對學生關注還不多。在課堂中,對孩子們的關注還不夠多,因為課堂氣氛不夠好,孩子們的理解想象等有侷限,所以,可能自身的情緒受到影響,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把重心放在了知識重點上,急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些知識重點,而忽視了孩子們的掌握程度與課堂需求。

與前面幾課較之,這一課無疑是比較失敗的。儘管後來重新補過,但是效果還是沒有那麼好。我想:以後碰到這種特殊體裁,有較深遠的寫作背景的文章,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反思是磨礪自己的過程,樂於反思是不斷進步的前提。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8

《快樂的節日》這篇課文實際上是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的詩歌,語言很優美,是極適合一年級學生朗讀的,所以本課的重點便是指導朗讀和背誦。詩文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隊員們歡慶自己節日的快樂、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達了他們長大後決心報效祖國的志向。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

上課伊始,我先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的節日有哪些?你們最喜歡的節日又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熱議”,教室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我適時引出另一問題:你們在幼兒園是怎麼過兒童節的呢?在小朋友們回憶“節日趣事”的時候,我又問:過兒童節,你們快樂麼?生:

“快樂!”接著,我就直接揭題。在國小裡的第一個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天我們就提前來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板書課題)。

這樣的匯入比較自然,而且學生把快樂的回憶拿出來了,快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為學習這篇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互動合作中,我設計了教師範讀,自由讀,全班齊讀,小老師領讀,男女對讀等一系列的朗讀方式。當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後,就要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和體會。然後,我又讓他們挑選自己認為讓他們覺得最快樂的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再次感受節日的快樂。在這樣反覆朗讀過後,很多學生都已經做到了熟讀,接著讓他們背誦也就更輕鬆了。

但本首詩篇幅較長,章節聯絡不大,學生背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展示交流中首先為學生設定背誦比賽的情境,接著引導學生從章節再至整篇詩文的背誦,並交給學生背誦法,逐步讓學生體驗背誦成功的喜悅,培養背誦的興趣,堅定背誦全文的信心。經過這樣的訓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一二章節了。

課後,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反思。教學中,我意圖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自由選讀課文小節,並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勾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

因為課文是一首詩,不同於一般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敘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說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於生活閱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象、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臺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

對於這點,我在課堂中有所忽略,而是著重於詩文的背誦,這是本次教學的不足之處。

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於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年齡、知識、能力、興趣等)、教學內容(課文的體裁、語言特點、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等)、教師情況(文化素養、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等);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的彌補不足之處。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9

本課是一首圖文並茂、充滿童趣的詩歌。課文配有兩幅插圖,採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歡度節日的場面,歌唱了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表達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在教學中將“讀”的練習貫穿在整個過程,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等活動環節,學生由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在教學第一節時,我抓住“像春天”、“像朵朵花兒”等詞語,引導學生去想象並體會大家穿著節日的盛裝,戴著鮮豔的紅領巾,迎著撲面而來的和煦的春風,在小鳥的帶領下趕來節日慶祝活動時的歡樂、幸福的情景。第二節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祝賀”、“歌唱”等詞語,認真朗讀體會,並進行討論、交流,(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古詩題目)

使學生懂得把花兒、白楊樹和小鳥當人來寫的,採用了擬人的手法,用這些動植物來烘托出孩子們愉快的心情,通過朗讀讓學生們盡情表達自己的喜悅。對於“它們都說有了我們,可愛的祖國就更有希望。”這句的理解上花的'時間比較多,學生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祖國有了我們就更有希望?我就聯絡學生長大後,你能為祖國作些什麼呢?祖國的以後的發展靠誰呢?讓學生間接地知道自己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學習第三節時,著重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要感謝祖國?怎樣向小鳥一樣等身上的羽毛長豐滿就勇敢地飛向自己的理想?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談談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感謝之情,努力之心通過朗讀充分表達出來。最後一個小節,又和學生一起回到節日那熱鬧歡快的場面去,讓學生可以加上動作地讀一讀。看到學生這麼快樂,自己也跟著很開心,希望他們永遠這麼愉快。

本課是一首歌的歌詞,我結合歌曲教學,讓邊欣賞邊體會,有興趣的學生可跟著唱一唱,便於背誦。

在教學中也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學生不理解為什麼“它們都說有了我們,可愛的祖國就更有希望。”教學時花了很多的時間,也繞了個大圈子才理解明白。教學生字“勇”時,我已經提醒學生注意第四筆是橫折,而不是橫折鉤了,但學生在自己書寫時還有少數人沒注意寫錯了,可能是我在教學時還不夠詳細。以後還得多多注意,一些細節講授時還要細緻些。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0

今天按原計劃上了《快樂的節日》的第二課時,這首詩歌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歡度節日的熱情場面,歌唱了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這樣的快樂似乎沒有感染我們班的.孩子們,對於我提出的問題,還是那麼的“木訥”。

當我這麼提問時:你們覺得春天美嗎?你是從什麼地方感覺到的?(生答)那麼,課文中怎麼會說我們像春天一樣呢?提到這個問題時,班級裡頓時鴉雀無聲,難道這個問題真得就那麼難嗎?可能有點抽象吧,最後還是選擇我來講解,才結束了這個冷局。在今天課上,我也反覆強調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要講完整的話,同學把不符合要求的同學逐個把關。習慣是慢慢培養的,只要堅持不懈,你們會養成回答問題全面、通順、連貫的好習慣的,期待著……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1

【教學內容背景材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5課,由我們熟悉的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改寫。

【教學目標】

1、認識“吹、祝”等14個生字。

2、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重難點】

識記生字。

【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首優美的兒歌,在設計片斷教學前,我讓學生事先充分預習課文,感知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在預習時熟讀課文,自我探索識字,然後再進行課堂教學,檢測學生預習效果,逐步指導歸納識字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播放歌曲)

2、你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

(學生回答)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改寫的。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通過韻律歡快優美,充滿喜慶的節日氣氛的歌曲的引入,激發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

二、檢測學生預習效果,識記生字

師:課前,老師已讓小朋友們熟讀課文,並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寶寶,現在讓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預習得怎麼樣:

1、出示所有生字詞(帶拼音),指名讀後齊讀。

2、去掉拼音,打亂次序,你認識嗎?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3、你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呢?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識記方法。

4、現在我們來做一個遊戲,看看蘋果上的字你記住了嗎?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學生摘蘋果,交流識記方法。)

課前充分預習,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通過多讀、聽別人讀,預生字常見面等方式來識記生字,增強學生課外識字,自主識字的意識,逐步指導歸納識記方法。以遊戲形式檢測預習效果,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三、整體感知課文

這些生字寶寶躲到課文裡去了,你還認識他嗎?

(自由讀整篇課文後齊讀課文。)

四、小結

1、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學生聽歌曲,感受生活的快樂和幸福。)

2、想學唱這首歌嗎?等課文學完我們在一起來學吧。

【教學反思】

設計此教學片斷,源於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時,斯苗兒老師說的一句話: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告訴學生上課的'內容讓學生自學,在測出學生自學情況後再設計教學。我想數學課如此,語文課是否可以效仿呢?於是,我事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並想辦法記住生字。課堂教學時,以遊戲形式檢測學生預習效果為主,逐步指導歸納識字方法。然而此次的自我教改以失敗告終,深感遺憾。所以,當新課標浩浩蕩蕩的向我們湧來時,教師更需要一種理智,冷靜面對,這是我的最深感受。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2

《快樂的節日》這節課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學生感受節日——這一特殊意義的日子,給我們帶來的無限快樂。通過課件讓學生觀察節日中有特點的快樂場面,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水平和課堂的時間分配問題,尤其是國小生初次接觸刮蠟版畫,不能要求過高,而且要把人物形象表現的快樂的對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把內容指定為表現一個簡單的人物形象,同時為學生提供了較多的.參考資料,通過課件供學生觀看,這樣學生在表現時不會顯得無所適從的樣子。

不足之處是在引導學生欣賞節日場面時,沒有讓學生帶著問題來感受,應該重點看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色彩方面的問題,所以這個環節顯得比較匆忙,不夠深入。在評價環節也是匆匆結束,應該再一次引導學生感受刮蠟版畫的魅力和問問學生在表現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等問題。另一個就是應該建議學生購買刮蠟專用的紙張,這樣繪製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總之,通過這節課讓我明白了不少,對美術課要求完整性更好的思考。備好課首先要是瞭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美術課的教學中還要紮紮實實的教會孩子們一些東西,要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教師只做適時的引導。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3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裡,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著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4

許多老師常說,當低年級老師容易,教材內容淺顯,根本無須備課,只要在課前花上幾分鐘看看教參就能搞定。我想,如果持這種思想上課,教出來的可謂是真正的“低年級學生”。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須站在學生髮展的角度,從大語文的角度,認真地研讀教材,做到“深入”繼而“淺出”,引領學生在文字的世界徜徉,在語文所創設的人文的世界走一個來回,何愁你的學生不會給你意外的回報!

在教學《快樂的節日》學生識字學文之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節日的快樂。學生或讀或畫或演或唱,語文與音樂、美術有機結合起來,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得到較好的培養,實現了語文教學的目標多元化。

學習在現在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學會知識而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會學,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課上自己讀書的同時,我出示了相關的學習小建議,讓學生們在讀書時明確目標,清楚重點,知道現在的讀書任務是什麼,然後按照建議中的步驟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效果顯著。在初讀課文時,我在小組學習之前出示了“學習小建議”,第一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順利的進行學習活動,第二是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是一個學法的'指導。在學文時,穿插了說話的訓練和詞語的積累,在快樂的氛圍中發散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從知識、能力的維度進行學習。遺憾的是,我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一要求提得稍高,以至於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自然預設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由此我深刻的體會到,課堂上老師要根據學情靈活地及時地修改教學設計。

每一次開課前的準備都是痛苦的,每一次的磨課過程都是辛苦的。上完課有輕鬆,也有可惜,知道了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和需要探討的地方,也看到了課堂上的閃光點,足以讓我開懷了。課堂常常不會完美,可我們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我以歌曲《快樂的節日》開始,試圖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然後開展識字教學,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圈出生字,這樣學生對生字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這個環節我缺乏對學生的檢查,其實這一步可以放在預習中去做,在家裡可以讓家長幫忙檢查,這樣還可以節省課上時間。接著老師範讀課文,目的是幫助學生正音。隨後用白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讓部分學生領讀。這個時候由於相容性的問題,出了一點小故障,下次一定要注意。接下來是重點內容,歸納總結識字方法幫助識字。在這個環節中基本是按照我的預期進行的,但是我也發現了一些學生獨特的想法,比如有的學生還想到用換一換的方法記生字,我也應該把它板書上才對。接著就是對課文的'理解,由於備課時時間把握不好,這段時間就顯得倉促了,學生對一些句子、一些感情的表達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這節課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太少,對學生的課上習慣培養欠缺。我也多次反思這個問題,也曾嘗試過,放慢講課的腳步去組織課堂,也有收效,但是時間不長。看來,如何去調控課堂,讓教學與管理兩不誤是我要用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