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年齡一般在9—10歲之間,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由於孩子們大都來自農村,部分學生能博覽群書,涉獵各種不同資訊。少數學生除教科書外,幾乎沒有閱讀其他書籍的習慣。再加上家長的文化底蘊較淺,在家庭輔導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這是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一>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本冊教材在每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的內容和情境圖。

2、選文形式多樣,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型別的課文

本冊教科書繼承了前六冊教材選文形式多樣的特點。除了常見的詩歌、散文、故事、神話、傳說、寓言等體裁,又增加了說明文、科學小品、劇本等新的體裁,使課文的體裁更加豐富。

<二>注重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

1、教材重視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材注意了課文的導學設計,在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泡泡圖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

2、教材採取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主要表現在:一是課後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二是每篇課文之後都設有“詞語花籃”欄目。三是加強了朗讀、背誦訓練。

3、密切聯絡學生的閱讀和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隨著學生會認、會寫字的增多,進入四年級的學生動筆寫話的願望會日益增強。本冊安排了5次小練筆。

<三>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改進“語文百花園”的形式,豐富“語文百花園”的內容。

為了更好地體現整合,本冊編排了“語海暢遊”欄目,將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部分進行綜合,接著是“積少成多”、“閱讀平臺”、“筆下生輝”及“語文大課堂”。其中“語文大課堂”屬綜合性學習,使語文百花園的內容更豐富有趣。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與內容

本冊教科書繼前七冊之後,仍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8個專題、他們依次是:成長的足跡、秀美的山川、科學與環保、愛國精神、人間真情、故事的啟示、人與自然、中外文化。每個專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90個字,會寫200個字。

2、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學習聯絡上下文,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學習默讀,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練習複述課文。

6、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從生動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民族自豪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積極學習先進的課改理論和新的教學理念,收集並認真學習新的課改資訊,瞭解前沿的課改動向,認真及時、系統地做好學習筆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養成勤於質疑,善於思考的好習慣,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會思考,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勤奮好學、無私奉獻、熱愛學生為座右銘。

2、把握好教材的編排意圖和特點,整體設計學習內容和實踐活動,結合本班情況和自身條件,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使語文學習生活化。

3、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鑽研,掌握新的課改理念,勇於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努力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並及時深刻地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採取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積極的學習方法,讓他們樂學、善學、積少成多,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5、針對學生書寫不規範的問題,我準備憑藉教材把寫字任務妥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對少數不容易讀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加強課外輔導,及時轉化後進生,積極開發利用身邊的資源優勢,(校內圖書室、班內圖書角)拓寬課程教學渠道,讓學生從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從身邊學語文,從身邊用語文。

7、與家長、社會聯絡在一起,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關注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教給孩子們更多的學習方法,實施自我評價和互評相結合,師評、生評及家長評相結合,平時評價和期末評價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提高。

8、在閱讀中進行詞句訓練,要結合生活積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理解詞句不脫離語言環境,逐步地使學生學會善於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

9、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係,為學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礎。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學生們比較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有良好的課堂記錄習慣。但是,部分孩子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這部分學生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裡,特別是由於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許多學生的作業態度不夠端正。

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連結、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教材內容: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絡和整合。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蒐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啟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瞭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教材分析: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線語,將前後課文連線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

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連結,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裡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於複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

“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複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連結、語文園地裡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為了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並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情況分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八)”、“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

全冊課本安排了7個單元。每單元安排閱讀課文3-4篇,共23篇。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7篇。安排練習1個,共7個。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3篇。除古詩外,所有課文都是新編選的。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及其它)等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了語言文字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內容看,既有頌揚領袖和名人的課文,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也有表現少年兒童生活的課文,如《走,我們去植樹》、《我不是最弱小的》;既有記述古代人物的課文,如《蘋果裡的五角星》《最佳路徑》,有的課課文如《天鵝的故事》《生命的壯歌》生動地讚美了動物的可愛;有的課文如《“蕃茄太陽”》《第一次抱母親》,則熱情地刻畫了人間的親情;有的課文如《特殊的葬禮》《雲雀的心願》說明環保的重大意義,有的課文如《黃河的主人》《永遠的白衣戰士》,則謳歌了忠於職守、勇於拼搏的可貴精神。這樣安排,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從體裁上看,不但有記敘文,還有詩歌、童話、說明文及獨幕劇等。這些都有

有助於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

本冊課本安排時繼續採用了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236個,其中要求寫的168個,另外的68個只要求認識。課文語言規範,篇幅短小,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每篇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繼續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語感,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用鋼筆描紅,繼續以每課要求會寫的生字這內容,提供鋼筆書寫的樣子,讓學生紮紮實實地練好寫字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意在鞏固複習所學生字新詞,增加詞語積累,為今後的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閱讀訓練。包括聯絡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課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意在繼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進行區域性仿寫練習。這些作業均因課設練,不採取按單元設定重點訓練專案的做法。

二、教學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3)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熱愛生活。

(5)學習英雄人物的事蹟,體會他們忠於職守、勇於拼搏的可貴精神。

(6)認識環保的重大意義,爭做環保小衛士。

(7)認識思維的重要性,理解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往往是創造力的體現。

2.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準確認讀236個生字。能夠按筆順正確寫生字168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6)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7)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意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8)能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9)能當眾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養

成先想後說的習慣。

(10)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11)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兒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3.教材的'訓練重點、難點

(1)準確認讀236個生字。

(2)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3)背誦相關的成語、名言警句等。

(4)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知道課文的大意。

(5)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意境,

(6)能按要求預習課文,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7)能當眾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養成先想後說的?慣。

(8)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能按要求回答短文中提出的問題。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精心組織對話過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啟用語文課堂。

2.探索素質教育新規律,實施課堂教學素質化,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提高整體素質。

3.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他們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和舞臺。

4.紮實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5.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運用範文的語言,學習範文的寫信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借鑑的藝術規律,結合學習生活和言語交際的實際進行表達訓練

6.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提高語文水平。

7.切實用好各種教學輔導用書、教具、學具。

8.把好寫字教學這一關,給學生定時間、定內容進行寫字訓練,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教材簡析

第七單元是國魂篇,是關於歌頌領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黃河的主人》、一個習作和一個練習組成。《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這篇課文寫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之間的相識、相處,到最後成為了朋友的這一過程,從而展現了一個不拘生活小節、潛心科學研究、富有童心並且樂於與孩子交往的這樣一位偉大而又平凡的人;《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既表達出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之情,又在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宋慶齡的深深懷念之情;《黃河的主人》是一篇含義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母親河——黃河那不可阻擋的磅礴氣勢,及羊皮筏子在奔騰咆哮的黃河上鼓浪前進的壯觀場景,進而讚頌了黃河艄公機智勇敢、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精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19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9個生字。會用“一面……—面……”“只好”“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以及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5、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6、通過閱讀例文,瞭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寫“我”和同學“護蛋”的過程的,進一步理解“體驗”的含義,即一個人的親身經歷就是一種體驗。激發學生參加體驗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體驗的事情,積極進行一次體驗活動。

7、將象棋和語文學習融為一體,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學會8個成語和《古今賢文》,並弄懂意思,積累語言。正確、美觀地書寫鋼筆字。培養學生運用口語與人溝通、談心的能力,學會善於排解心中的煩惱。

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1、朗讀課文。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2、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及表現的可貴之處。

3、瞭解羊皮筏子的特點和功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合作討論去感受、去發現、去體會艄公的形象內涵。

4、能有詳有略地寫出體驗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的發展變化,並能寫出自己的感受。

5、處處留心、口語交際

課時安排:

21、《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2課時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課時

23、《黃河的主人》 2課時

習作7 2課時

練習7 3課時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5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一、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我與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廣泛交流,還有以前的觀察,瞭解到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但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夠理想,反映出孩子們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據前任老師給我講:本班孩子打上課鈴以後遲遲不回教室,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裡,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著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連結,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四、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學生與文字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本學段課程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224個生字。

(2)能夠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143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得端正,寫勻稱。

(3)繼續練習寫毛筆,能寫得端正,勻稱。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並能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說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能閱讀適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6、習作。

(1)能用學習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寫出文從句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

二、教材簡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2課。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為7個單元。

3、“習作”共安排了7課。

4、“單元練習”共7個。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3課,指導學生讀書要有選擇,學會作讀書記號,留心觀察事物。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為7個單元。選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為學生學習祖國語文,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的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生字均安排在課文裡。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課文後的練習設計簡約、實用。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三是讀、抄常用詞語,鞏固複習所學生字;四是聯絡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課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等,學習分析自然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進行區域性仿寫練習,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習作”共安排了7課,“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形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各選擇,以利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習作,並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4、“單元練習”共7個,以綜合性為主,包括字詞句方面、朗讀背誦方面、寫字方面和口語交際。意在豐富語言教育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男生28人,女生13人。通過這一年多的教學瞭解到本班絕大多數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缺乏興趣,學習態度不積極。少部分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掌握常用漢字數量大,初步學會辨別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初步學會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檢索漢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並能複述。能正確朗讀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說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理解課文,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短文能靜下心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但因為學生學習態度,接受能力等差異較大,因此學習情況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怕吃苦,依賴思想嚴重,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動筆前的構思還不夠,作文缺少創意。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後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一、二年級。因此在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四、教學措施:

1、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1)聯絡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國小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為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後聯絡。如對《蘋果裡的五角星》中“循規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後,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麼切的,為什麼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為做法聯絡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特別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

(2)聯絡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為基礎,學生只有藉助已有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於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3)字、詞典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對於國小生來說,隨著年級的升高,在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頻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為這是自學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冊的課後練習設計,對此予以了應有的重視。如《三顧茅廬》第三題,“先說說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詞語”;《黃河的主人》第四題,“查字典,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詞語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抓住聯絡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篇課文是一個緊密聯絡的統一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必須從整體入手。過去的繁瑣分析,“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無助於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整體把握,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就必須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抓住課文的聯絡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步步深入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課題。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抓關鍵詞(句)。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是指概括文章內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等。因為是關鍵詞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抓住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抓課後問題。本冊課後問題大體分為寫字、朗讀和背誦(複述)、詞語積累和運用、閱讀思考和探究、遷移運用和資料蒐集等型別。編者在設計這類問題時,力求為老師們選擇最佳的教學切入口,並能通過這個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動情點,真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捕捉課文中的動情點,走進文字,與文字進行深層“對話”,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就是課文動情點之一。

3、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4、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閱讀就是吸收。而國小生閱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累語言。因此,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也應該是國小中年段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必須充分重視。

(1)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要落在實處。“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雖然只是要求讀讀寫寫,但不能只進行抄抄寫寫的機械訓練,更不能擠到課外不管,而應該貫穿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閱讀中體會、吸收;二是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三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吸收。

(2)養成閱讀摘記的好習慣。“閱讀摘記”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國小生寫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摘記的方法,又要培養學生閱讀摘記的好習慣。

(3)朗讀背誦仍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除了重視抓好上述的兩種形式的訓練外,朗讀背誦訓練仍是主要渠道。因為學生通過課文,不但積累了“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而且積累了這些優美詞句所在的優美語境,儲備了一些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反應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朗讀背誦訓練仍然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