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歷史教學計劃10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教學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教學計劃10篇

歷史教學計劃 篇1

為了使自己的教學跟上學校工作計劃,各項工作順利有序地進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現制訂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為指標,切實把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結合高一年級師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於學生的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教學質量,真正起到示範學校作用,歷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營造一支勤學善思、文明禮貌、積極向上的學生群體,打造一個積極進取、和諧奮進的教師團隊,建立一個安全文明、務實創新、不斷追求的和諧年級。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主題是“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或發展程序中的重要內容”。基本線索是,從中國古代農耕經濟講到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衝擊,再到20世紀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與調整以及中國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結束於經濟全球化日趨明顯的現狀。在敘述中外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變遷程序中的重要內容的同時,本冊教材還重視了歷史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並著重分析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經濟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人類有了以物質生產為主要內同的經濟活動,才開始有了自己的歷史。因此,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並且,瞭解自古以來中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類為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對於進一步加深對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經濟與社會生活領域的認識,加深對經濟發展與政治革新、文化進步之間的認識,有著深遠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擔任高一2至五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有快班和平行班,工作計劃《歷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學生情況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提高,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好學習的內容,這給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

措施: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的重難點,熟練把握歷史事件的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課標。新課標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課標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歷史應用、重視唯物史觀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教材中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組織歷史實踐小組討論,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歷史知識的必要性。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歷史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多參加歷史教研活動,多向老教師進行請教,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歷史活動內容,加強對學生表演歷史劇等歷史教學機會的把握。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盡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

歷史教學計劃 篇2

本學期歷史教研工作要繼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中學歷史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繼續樹立與時俱進知難而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進一步確立 “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執行貫徹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結合學科特點,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歷史課程新標準》為契機,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探索。針對我市學科師資現狀,通過多種途徑,以研育師,加快提高教師素質,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而努力。為此,在歷史教研活動中追求以下四個原則:①教材培訓實效化;②教研工作課題性化;③教研活動專題化;④教師培訓能力化。從而充分發揮教研室積極指導作用。

一、教材培訓實效化

以課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實施使用為契機,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突出培訓工作,注意培訓的實效,把課程改革的實施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在實施時,必須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管理為保證,以質量為歸宿”。忠實地執行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好校本課程,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完整性;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課必中的問題,把握好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規程;加強管理,能把課程理想轉變為理想課程,把政策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的習得課程;按規律,紮紮實實抓好質量,使課程改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學骨幹的培養,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課改工作研究化,課改研究過程化。

二、教研工作課題化

歷史教研活動要立足於為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奠定基礎,立足於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立足於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基於這三方面的認識,尋找歷史學科師資狀況和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難點,按教育科研的規範和要求,開展課題研究,重視經驗的提升和規律的總結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種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通過專題和課題研究,來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這樣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水平。為使教研工作課題化,我們確立工作目標是:

①繼續以蘇州市級課題“中學歷史學業成績評價模式探索”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學校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將課題研究方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大教學時空,增強實踐性,力求突出課題階段性成果的實效性和示範性。

②針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工程,結合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要求吳江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人必須確立或參與一項教研教科專題研究,將課題由課題組輻射到全體骨幹教師,以骨幹教師來帶動本校本組學科教研工作,從而形成校校有課題,教師人人都參與的課題研究的氛圍。

③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課題化有一個階段性成果。近幾年我市歷史教研成果顯著,新人輩出。為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準備將具有實踐價值和理論水平的課題成果或教學論文彙編成冊,供全體歷史教師學習和參考。

三、教研活動專題化

針對以往教研活動存在著弊端和不足,本學期教研活動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都確立一個專題,注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堂改革、實踐性課題課程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教研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益。教研活動專題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 加強學習教育新理論,不管是哪一級的教研活動,教育理論學習是必備內容之一,尤其是現代教學方法、教育名家經驗、多媒體網路資料等,要創設學習研究的'氛圍,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和研究。

②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加強示範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新課型的研討課、錄影觀摩課的評議工作,組織教師帶著問題參加聽課和評議。本學期將三個問題列為每次聽課的必備內容之一,一是本堂課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處;二是本堂課有哪些不足之處;三是你認為本堂課最好的教法是什麼?

③教研活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及作用發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較適當的教學目標,畢業班確立知識能力坡度,加大綜合應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課上好的基礎上處理好“問題探究”的環節,加強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

④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緊緊依靠歷史中心組和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聯絡廣大青年教師,結合本市示範課活動和重點中學研討會,使課堂教學模式走“模仿——創新——實效”之路,完善提高吳江市原來三種教學模式,要求骨幹教師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師個個都參與,在此基礎上,形成吳江歷史教學研究的特色和風格。

四、教師培訓能力化

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發揮群體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體化地規劃教研網路,在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本學期要組織和協調好學校歷史教研組、中學歷史教改協助組、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歷史教學研究中心組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群體力量,搞好歷史師資隊伍建設。

①本學期要將教研組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指導教研組的業務工作,特別是在怎樣開展好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實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進教學,對新教師多聽課多鼓勵,注重師徒對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實。

②“中學歷史教改協作組”是新教師快速成長的搖藍,由於目前我市部分學校規模原因,跨年級上課教師較多,青年教師往往“單兵作戰”。本學期我們把上崗三年左右、業務水平基礎好的教師全部組織起來,確立學習和研討的主題,結合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組織集體備課的形式,讓他們瞭解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經驗,創設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給他們壓擔子,創機會,讓他們更快成長。

③繼續以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為骨幹力量,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圍繞課題研究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提高課題組老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求教師針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成績評價這兩個方面積極探索,以科研帶動教學,提高整體水平。

④“歷史教改中心組”要發揮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另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讓他們加入名師、特師後備的行列,同時把他們的教學經驗推廣到各個學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學期主要活動安排

1.精心準備和佈置好高三歷史複習計劃,提出在3+1+1考試模式形勢下,歷史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2月底)

2中學歷史課題組課題活動。(2月底)

3.高三歷史中心組活動。(3月)

4.國中歷史評優課(3 月)

5.高中歷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4月)

6.九年級歷史教學研討活動。(4月)

7.重點中學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4 月)

8.九年級歷史會考及閱卷工作。(5月)

歷史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思想為指導,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面向新課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高二年級共有6個班級,1個強化班,3個文科班,2個理科班。其中,本學期每班開設歷史課有2節,全年級12節,但只有1位歷史老師任教。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三),按課標要求,須36個學時,2學分。

高二年級在高一的基礎之上,在教與學的理念和習慣上學生與教師有比較好的配合,在教與學的方法上應如何突破,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經驗,探索過程中少走彎路,這是擺在我們高二師生面前的重要問題。

三、教學目標

1、要在高一歷史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文化發展歷程"的課程,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文化發展歷程"的課程,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四、本學期教學計劃和具體教學措施

本學期教學教任務是,完成高中《必修ⅱ 文化發展歷程》的.全部講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高中《必修ⅱ 文化發展歷程》的基本史實,並培養學生相關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綜合概括等能力。

本學期教學的具體教學措施是:

1、認真落實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本學期準備進行集體研討,統一教學進度、教學目標、重難點,做到教學案一體化,強調分工合作。

2、教師注重積累,使綜合素質提高。就歷史學科而言,知識編排較難,所以對於教師也在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不僅是史學最新動態,還是涉及其他學科,我們要不斷的在積累和學習。

3、關注課堂,加強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有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5、堅持採用學案導學,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自主學習的能力,具備終生學習的素質。

五、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

六、教學方法

(1) 以啟發誘導式教學為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 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

(3) 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爭取本年度採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達到20節以上;

(4) 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歷史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全冊,既抓住了歷史發展的主脈,更突出了與現實生活實際的聯絡。歷史付予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既要認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又要客觀面對未來社會的機遇和挑戰。這是《歷史與社會》教學應該培養的學生具備的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全一冊較以往的教材,突出歷史與現實的聯絡。靈活、實用、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九年級學生因為缺乏歷史學習的`興趣,所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就顯得更重要,由於課時少,內容多,課前教師的投入就更重要了。

三、具體措施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全一冊共六個單元19課,按學校每週2課時的教學安排,預計結束新課要到11月底。

第一單元: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4課時)

第二單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3課時)

第三單元:走向新世紀的政治文明(3課時)

第四單元:與經濟成長、科技進步同行(3課時)

第五單元:生活在國際社會(3課時)

第六單元:面向未來,揚帆運航

歷史教學計劃 篇5

學生們已經是九年級學生了,還有一個學期他們就要開始他們的會考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試,因此作為教師我一定會幫助他們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在將來的某一天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學期的歷史教學也是十分的繁重,因為歷史作為一門在會考中分數很低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加起來一共100分,所以學生們會不是很重視學習歷史,但是我還是會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努力的教學的:

一、指導思想

加強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瞭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況

本期我任教九年級年級4—8班共5個班歷史課。各班學習基礎不平衡,有些同學基礎差,所以本期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以利他們能夠順利畢業。由於以前部分學生對歷史不重視,基礎差,學習不太紮實,對於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學生有點偷懶,但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因為是畢業班,為了使會考總複習能提前進行,贏取更多更寶貴的複習時間,教學進度應大大加快,以便世界歷史下冊授完後有充裕時間複習。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材分析

結合歷年會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後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學期講授的《世界歷史》下冊餘下內容。

1945年9月“二戰”結束至今,是世界的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兩極格局形成—演變—解體,隨之向多極化過渡。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

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加強。這給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和平和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五.教學措施:

1、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歷史教學環境。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分析回答問題,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探索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各種課堂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製作歷史課件,輔助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活動。

5、認真搞好會考歷史複習,確保學生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6.加強課外輔導和晚自習指導,協調班級發展,以便每個學生順利畢業、升學。

六.教學進度安排:

本期教學共約18周,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新課教學:其中

第1—3周12課時講授《世界歷史》下冊餘下部分

第二階段:總複習,其中:

第4---6周,12課時複習中國古代史

第7---10周,20課時複習中國近現代史

第11---13周,14課時複習世界歷史

第14——16周,13課時講授會考說明

餘下時間,10課時綜合複習,考前強化訓練。

餘下的時間也已經不多了,現在學生們也都意識到了時間的緊迫性了,都在努力不停的學習,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學習努力就代表著不斷的進步,我為他們感到高興。不過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的幫助學生在精神上和學習上共同進步,這是我所注意的,我會盡力工作的!最後祝願學生們在會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績!

歷史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對國中三個年級的所有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和世界史、湖南鄉土教材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複習。每週三課時,全期16周,共計48課時左右。除去放假與月考的時間,每本教科書複習時間大概是5課時左右。

二、班級現狀分析:

本年度我任教的班級是27、28、29、30班。絕大部分學生有興趣,但懶得記,每次考試對老師的依賴性特別強。

三、本學期所作要求及力爭達到的目標:

1、認真研究 《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和《20xx年湖南省國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深入研究和領會畢業考試中各種題型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練習。

2、在教學中貫徹系統性、準確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做到精講精練,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讓其掌握考綱所要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做到畢業考能順利通過。

3、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途徑的多樣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四、具體做法:

1、系統複習,夯實基礎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複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複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時間大約在3月——4月,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考標》規定的考試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複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第二階段是專題訓練,時間是在5月。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模擬測試,時間大約在6月——會考,根據列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2、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重點是什麼呢?就是《考標》裡的考查內容及要求,複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每次周練、月考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3、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大學聯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儘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歷史教學計劃 篇7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四個班的歷史課教學工作,為了有效實施教學過程,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特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關於對教材地位的認識和課時的安排。

本冊教材承繼了上冊中國古代史的發展脈絡,介紹了我國隋唐至明清時期的歷史,共22課時,另加八節活動課。

二、關於教材知識體系及重點部分的分析。

(一)、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隋唐兩代)。

⑴隋唐科舉制。

⑵“貞觀之治”與唐太宗。

⑶“開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則天。

⑷唐與吐蕃等民族關係的發展。

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宋元兩代)。

⑴宋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⑵宋代社會生活。

⑶遼、宋、西夏、金的並立。

⑷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明清兩朝)。

⑴明請兩朝加強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

⑵鄭和下西洋。

⑶戚繼光抗倭。

⑷清加強邊境地區的管轄。

⑸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及歷史影響。

三、認知能力及情感、教學目標的培養。

⑴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使學生知道中國古代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⑵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閱讀普及性的歷史讀物、釋讀歷史圖表、知道古代紀年方法、正確計算曆史年代、描述歷史事件、初步瞭解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過學習,增強學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

四、教學對策與措施。

1、針對學生普遍反映出的“歷史無用論”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的`穿插聯絡取證歷史學習的“慢性化作用”。

2、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大膽創新的課堂教學。列如:歷史劇表演、歷史漫畫比賽、歷史詩歌朗誦、歷史歌曲演唱。通過這些活動的深入開展,不斷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針對學生學習態度浮躁、懶散的不良習慣,在課堂上加大練習、提問的力度,強化複習頻率。

4、針對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狀況,開展組織“歷史人物大家談”的課堂3分鐘演講活動。

5、發現愛學歷史的同學,及時吸納到“歷史興趣小組”進行更高、更深、更廣的素質訓練。為將來歷史才能的發展提高打好基礎。

歷史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和目標:

高二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已基本適應,初步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且學習方法上有了改進,高二是高三提高和衝刺的積累階段,必須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高二學生在歷史認知上的層次,鍛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逐步掌握歷史演進的規律,學會用聯絡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拓寬他們的歷史思維,為高三鞏固提高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將學習人教版歷史必修3的內容,主要呈現了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思想文化活動都是在繼承前人基礎上,概括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經歷了由低階向高階的發展歷程。

(2)在世界不同地區,由於自然環境的不同,歷史發展有別,思想文化、科技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構成了人類思想文化發展史的多元化特徵。

(3)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同特色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相交融,共同發展。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1、重點工作:本學期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夯實基礎基礎知識永遠是大學聯考的“本”和“源”,夯實基礎知識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雖然現在大學聯考以能力立意,但在現實的教育背景下,不可能脫離對基本知識的考查,只是對知識考查的方式在不斷創新而已。高二年級是學生知識積累的關鍵學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反覆強調夯實基礎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真正意識到這一點,要求學生重視研讀教材,準確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要用足教材,高度重視對歷史教材基礎知識的教學。

(2)深化理解對歷史現象的理解,實際上就是明確史實的基本含義、與其相關史實的具體關係以及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進而掌握具體史實的基本概念。有些學生不知道這些知識的基本含義和與其相關史實的具體關係以及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不會運用這些知識的,也就是沒有理解就不會應用。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講清基本的歷史概念和史學理論,同時注意各學科知識間的滲透,引導學生把前後知識聯絡起來分析思考,來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構建比較科學的知識結構。構建知識結構的關鍵是全面理解每一個知識點,任何一個歷史事實,都有它發生的時間、原因、條件、過程、性質、意義和侷限性,每個知識點之間又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絡,對這些知識點分別加以分析,多角度理解,掌握細節,這樣就可以形成知識網路。學生在整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會在知識的連線點上產生出一些新的生長點;同時通過對知識橫向、縱向聯絡、比較,還可以揭示出知識的內在聯絡與規律。

(4)多研究一些習題,選擇適合我校學生的習題,紮紮實實的做題,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使之掌握考試的方法。

2、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我們努力做到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個人充分準備(吃透教材、大綱和教參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注重各自特點的同時,力爭做到“五統一”(統一主要教學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主機板書、統一練習和統一作業),集思廣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縮短教師間差距,為最終取得整體優異成績共同努力。

(2)堅持採用學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學案均能包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延伸學習的基本內容,要考慮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有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引導。每份學案均圍繞下列幾部分編寫:課標內容、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知識整合、學習延伸、同步檢測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編寫的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做到詳實、有可操作性。一節課一份學案一份教案。

(3)課堂教學要以夯實基礎和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為基點,每堂課的具體安排1+2+1的模式。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當堂解決,提高課堂效率。探索推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既要師生互動,更要生生互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加強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比較問題的能力,歸納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每學習完一個單元要進行單元複習,引導學生概括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並及時單元檢測,把本單元所複習的主要內容考查一遍。考完要及時進行試卷講評。

歷史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在全面推進試教教學的指導下,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建立高效課堂、注重自學能力為目標,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a)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國小升入國中,表現為:好奇、主動、上進心強、學習積極性高;但是他們不能聽課,不能自學,不能做筆記,有些學生不交作業,上課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各45人左右,每個班的班級風格和學風都有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的學習。雖然大部分學生上課都能把老師的思路轉過來,但還是有學生答非所問。由於學習態度不當、習慣差、理解不足,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般來說,有很多人不願意學習,智力低下。因此,從年級開始,就要注意定期的課堂管理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下大力氣備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和消化,爭取每一節課都能取得實效。

(2)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點

這學期第一天的第一冊歷史是人教版教材,集思想政治科學知識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增加了很多有趣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的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四個單元,講述了從祖國古代中華文明的起源到魏晉南北朝的興衰過程和經濟、民族融合、文化的歷史,共22節課。

本教材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文字有特色,色彩豐富。克服了重教法輕學法的弊端。注重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有趣。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人類文明的起源,從最早的人類講座到華夏民族的形成,共三課。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展、衰落和社會變遷,讓學生深刻理解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遷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讓學生從學習中瞭解秦漢對後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政權分離和民族融合。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材側重於與歷史發展線索相關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掌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趨勢。培養學生閱讀歷史資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組織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完成七年級語文日曆。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總結每個階段的歷史特點,尋找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這學期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們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歷史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課改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新教育教學方法為指導,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通過學習中國古代史,瞭解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發展的線索;能夠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學會社會調查的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歷史問題。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歷史,表現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國中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1課。單元複習佔4課時,期中複習佔2課時,期末總複習佔4課時。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五、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優化課堂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多媒體、網路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