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8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8篇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八年級歷史組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重點,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領先水平。

二、教材簡析

八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啟發性和生動性;(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內容敘述了從新中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歷史,共21課,每課一課時,另有活動課4課時,由提示、正文、閱讀、圖表、資料、註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教學的重難點以每單元、每課時的`重難點為重難點。

三、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八年級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初步具備歷史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掌握了大部分基礎史實。但是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在綜合運用方面,尚需要加大訓練力度。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課程標準中的三惟目標要求。

2.質量目標:合格率90%高分38%及格76%低分2%

五、教學措施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本學期,每2週一次的八年級歷史組會,組織學習學校佈置學習的資料文章,要在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學觀上不斷更新觀念,進一步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面謀求創新,深化教學改革,走創新之路。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我們要構建適應創新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利用好45分鐘,不斷提高4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堅持常規教學

八年級歷史組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好兩週一次不少於兩節課的組活動。備課組活動每週不少於2節。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提倡本組內教師互相聽課,鼓勵教師們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

電腦班的老師要採用電子教案。在學校的指導下設立教學資源庫優秀教案、試題庫和課件庫等。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要考全冊書的內容,複習時間特別緊,從12月26號至期末考試二週複習共3課時。從期會考試17個班的總體成績來看,在複習中要重點抓好46,49,50班、56,57班的中游學生,51,45班、59班的下游學生,44、45、60班的優秀生。各個層次的學生都不能忽視。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從平時課堂對個別學生提問及檢測情況看,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二、複習重點及難點概述:

1、第一單元: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黃帝、禪讓制。

2、第二單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襲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3、第三單元: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牛耕和鐵農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變法、屈原、扁鵲、孔子。

4、第四單元:秦始皇統治措施、陳勝吳廣起義、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與絲綢之路、蔡倫發明造紙術。

5、第五單元:三國鼎立、淝水之戰、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顧愷之的貢獻。三、具體措施:

1、以單元為複習單位,做好學生思想工作。

2、精心設計題目和練習,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複習中存在的不足。

3、組織小組在複習過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進。

4、及時檢驗當堂複習效果,以確保基礎知識掌握牢固。

5、加大對邊緣生及後進生的輔導和檢查,以確保他們能鞏固好基礎知識,對複習自覺性差,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嚴格要求,及時督促他們完成任務並隨時抽查、過關。

6、及時反饋檢測情況,查詢複習漏洞,及時彌補不足之處。

7、加大個人輔導力度,針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分層教學。讓各層次學生都各有所獲,各有提高。四、期末複習課時與進度安排:

5個單元分3課時複習,第一課時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第二課時是做題提升。

第一課時:依據課本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包括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精心設計好複習學案。上課時,先由教師概述主要內容,使學生形成整體知識框架,然後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鞏固記憶。教師規定記憶時間和內容,接著檢查提問或默寫,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時:達標檢測,及時反饋。做單元練習,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進行小檢測並及時反饋,使學生對自己的水平有正確認識,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也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做練習,從檢查基礎知識、培養能力、答題規範各方面入手,進行綜合性的複習。通過複習,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訓練學生的考試能力和應試素質。

第三課時:做檢測題,綜合訓練。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及補充、增刪、改進意見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五個單元,共二十五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二、學生雙基、能力、學習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

八年級現有學生104人,2個教學班。2個班綜合情況是130班、131班2班均有優秀生,並且他們的成績比較高,如131班宋平、湯銘輝。130班的晏強等,但是後進層也很多,在學習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2部分學生求知慾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3有些學生有偏科現象

4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

5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岳陽市平均水平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通過課上小測驗、提問,早自習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5繼續實行少講多練當堂掌握的這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動手和動口的能力,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6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讓學生系統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議一儀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課上講到、練到,課下輔導到、檢查到不丟掉一個環節以提高成績。

另外,本學期對於歷史學科將開展講歷史故事、講歷史評人物講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等活動,以達到增強學習興趣的目的。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

利用學校圖書室、校園廣播、網路及其它媒體開發教學資源。

六、教學時間安排:

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備註

1第一課

2第二、三課

3第四、五課

4單元複習測驗

5第六、七課

6第八、九課

7第十、十一課

8第十二、十三課

9期中複習

10期會考試

11第十四、十五課

12第十六、十七課

13單元總結測驗

14第十八、十九課

15第二十、二十一課

16第二十二、二十三課

17單元複習測驗

18期末複習

19期末複習

20期末考試

七、教學總結及反思的要求:

及時寫好教後記,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得失。主要從學生角度、從發展角度、從個性角度思考問題,以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我任教八年級的歷史課,為了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現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一般學習目的不明確,有偏科現象,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發揮。

由這些年的情況得知,科目多,特別是語數外佔據時間較多,學生在課外基本沒有花時間在歷史科目上;識記量太大,要學好不太容易。況且如今的學生學習心裡疲勞,相當多的學生厭學、不學,像歷史這樣的邊緣學科、需要大量記憶學習,很難保證大部分學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本冊共6個單元,共25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教參、教綱;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細緻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2、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教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3、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嚴抓紀律,採用多種教法。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八年級(1)、(2)班,共約90多名學生。歷史是他們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對新學科會有較濃的興趣。但學生的特點又使得他們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課只是聽聽而已,他們的記憶力、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尚處於較低水平,綜合歸納能力更是欠缺,況且還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不認真聽,學習欠積極不主動。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慣、行為習慣成為新學期的常規工作,而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成為今後教學工作的重點。

二、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中國歷史》第一冊,主要包括四個單元的內容:即中華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統一國家的建立、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闡述了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歷史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

能力目標:在教學中,正確運用課本中的史料、圖片,課本中的動腦筋問題,活動與探究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日常檢測,加強學生歸納問題、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訓練。通過引導學生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使學生掌握評價歷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學會正確表述歷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鐘我展示”,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思想目標:在教學中,除了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還應充分利用歷史課堂的優勢,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學習中華文明的起源,青銅文明,使學生懂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不同朝代的歷史發展概況,認識到傑出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對歷史發展所起到地推動作用。通過不同時期文化成就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古代科學家、文學家們勤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勤奮好學、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品質。

教學重點: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銅文明;秦的統一和滅亡;大一統的漢朝;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晉的建立;不同時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學難點:主要是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教會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2、教學進度:

嚴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進度表進行。

3、具體措施:

(1)研究學生心理特點,抓好起始年級的常規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2)深入研討教材,提高駕馭教材能力;認真學習國中歷史教法、學法指導意見,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和業務能力;

(3)完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每一課的學案。備課做到實用性強,提高課堂效率;組織好每一次單元檢測工作;

(4)重視學生能力培養,以“我的三分鐘我展示”為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蒐集資料、表述歷史、評價歷史等方面的能力;關注全體學生和學生每個方面,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促進優生髮展,提高合格率;

(5)重視集體的力量,積極參加集體教研活動,開展好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優勢,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對學生的培養計劃:

1、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歷史課的優勢,引導學生探討歷的人物的優秀品質,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協助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經常深入學生,瞭解學生髮展動向,及時將學生不良行為加以改正;與所有教師一起,共同關注學生成長,引領學生沿著健康軌道發展;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對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以取得家長對教育的支援。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後學習奠定基礎。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東莞市平均水平。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歷史小論文寫作水平不高。上學本班學生歷史期末測試成績平均分為89。88,合格率為98.40%,優秀率為57.14%。高於整個八年級年級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一節課是四十五分種,再除去兩分種準備時間,實際只有四十二分鐘。我打算將課堂內的四十二分鐘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種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匯入新課;中間二十五分鐘教學新課;後十分鐘練習鞏固。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上一個學期,我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上做得不夠好,本學期我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讓學生掌握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6、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7

八年級新學期已經開始,為了在新的學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改進上學年教學中的一些不夠成熟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併力爭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特對這學期教育教學工作作了如下計劃:

一、教材、學情分析

1、教材特點:

八年級《中國歷史》是思想性與系統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思想性、科學性、可讀性強,圖文並茂,趣味性較強。

2、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歷史發展線索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經濟、文化的重要史實;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3、學情: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八年級,學生正處於上進心、求知慾望比較強烈的時期,這有利於我們很有效的組織教學,但較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歷史課的重視度不足,思維靈活性不夠,缺乏綜合歸納能力,少數學生學習仍然欠缺積極主動性,這還需要積極進行引導和調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即瞭解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瞭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向學生進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尤其是以發展規律教育。

2、能力目標:要求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良好習慣目標:通過有力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敢於發問、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4、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爭取在學期末的統考中,歷史成績有所突破。

三、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育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參、教學大綱;認真備好、上好每一堂課;細緻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

2、認真進行聽評課,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教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努力爭取發表教育教學論文。

3、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嚴抓紀律,採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啟發學生動口、動手和學會學習。

4、積極主動地參與集體備課,自己要先獨立備課,再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爭取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5、繼續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努力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堅持使用普通話進行課堂教學。

(二)基礎知識教學

1、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具體描述,講清線索。每課突出重點、基礎點讓學生掌握鞏固好。

2、聯絡時事、熱點,講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3、對課文重點知識進行歸納、綜合,讓學生系統掌握,教給學生學法、記法,提高教學效果。

4、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

5、通過嚴格要求、定時檢查、及時抽查、嚴格督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通過鼓勵、引導等方式培養學生勇於發問的良好習慣。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1、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提高認識,培養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史實,增強學生愛國認知。通過戰爭的破壞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初步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如評價革命戰爭作用及中國落伍原因。

3、進行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教育。歷史科反映民族關係史實、政策,如清朝時期民族關係及近代社會發展,讓學生了解國情和民族發展,樹立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觀念,提高愛國認知。

四、教育科研

積極參加學校和市教研室組織的教科研活動,努力在教科研活動中提高自己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能力。

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教學目標

1、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

2、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

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

4、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上期水平。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所教的八年級1至4班多數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以八2班學生為代表。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積極參加教研室歷史組、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6、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7、出好月考測試題,切實提高歷史學業成績。

8、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一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二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三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四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五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六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