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範文集錦5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範文集錦5篇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資料整理方法和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能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

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

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二、班級分析

執教的班級共有74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

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後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後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同時要還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5.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合作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創新意識,鍛鍊實踐能力。

2.智育目標:

期評及格率達到﹪,優秀率達到﹪,班平均達到分

二、數與代數:

(一)匯入新課

1.通過探索兩位數加、減的豎式計算,掌握簡便計算的寫法和運算方法。在操作中探索使兩個物體同樣多的方法,從而形成一定的解題策略。

2.經歷1~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學會用除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係。

(二)空間與圖形

1.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交流等活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等平面圖形。在折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之間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力。

(三)實踐活動

在“有趣的七巧板”“我們身體上的‘尺’”等活動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之間的聯絡;

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1.單元考試7次。

2.作業批改:詳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詳、略只要指作文批改,其餘學科均為詳批)

3.知識體系及其重點、難點

(四)知識體系:

①數與代數數的認識——乘法口訣、除法的含義,乘法口訣,並用口訣求積、求商。

②空間與圖形——直觀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線段,釐米和米。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為了實現《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教科書突出如下特點:

1.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築七點。

2.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所有數學知識的學習,都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並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問題,以展開數學探究

3.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上,還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設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包括歸納法則與方法,描述概念等。

4.演示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將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地信心。力圖採用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展開。

5.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課本中的習題分為兩類:一類面向全體學生,為他們熟悉和鞏固新學的數學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所設;另一類則面向更多數學學習需求的學生,即試一試中的題目,不要求全體學生都嘗試完成。

二.教學內容:

第一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三章 實數 第四章 概率的初步認識

第五章 平面直角座標系 第六章 一次函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三章 實數

第五章 平面直角座標系 第六章 一次函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六章 一次函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第一章第一節至第二節 第二週:第一章第三節至第五節

第三週:複習第七章 處理習題 第二章第1節

第四周:第二章第2節3節

第五週:複習第二章 處理習題

第六週;第三章14節

第七週:第三章5節6節 複習第三章 處理習題

第周:第四章

第九周:複習準備考試

第十週:第五章

第十一週:複習第五章 處理習題 第六章第一節

第十二週:第六章第二節至第三節

第十三週:第六章第四節

第十四周:第七章第12

第十五週:第七章第34

第十六週:複習第五章 處理習題 第十七週以後:複習考試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落實課標理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主動地進行學習。認真研究教材,體會新課標理念,認真上課、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同時讓學生認真學習。

2、通過介紹數學家、數學史和數學趣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建構,營造民主、和諧、平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發現快樂的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

4、通過實踐探索,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和多種途徑探求問題的解決方式。

5、培育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6、進行分層教育的探索,讓全體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7、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積極參加教改實驗和課題研究。

六、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

2、課堂上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的容易,學的輕鬆,學的愉快,注意精講精練。

3、佈置作業做到精煉,右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認真批改,同時注意分層教學。

4、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學好概念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的規律,並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對於規律,應引導學生搞清它們的來源,分清它們的條件和結論,弄清抽象、概括或證明的過程,瞭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範圍,以及運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5、對於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有計劃地進行。並要隨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逐步提高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內容體系分析

全書設計了多樣化的情境,著眼於不同地區學生的需要,有利與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絡,有利於認識數學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本教材共9個單元、2個複習單元。可分為3個內容,分別為:

1、數與代數:數的運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乘法的認識和乘法口訣、除法的認識和用口訣求商)。常見的量(元、角、分的認識)。

2、圖形與幾何:測量(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釐米、米的認識)。圖形的運動(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欣賞與設計)。

3、數學好玩:綜合與實踐(班級舊物市場;尋找身體上的數學奧祕)。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並能獨立解決其簡單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據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平

均分及除法運算的意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絡,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意義;正確認識各種人民幣及其換算關係,認識元、角、分以及相互關係,掌握簡單的元、角的計算。

2、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變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實際測量活動中,瞭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初步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測量,初步學會體測和測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人 人,男生 ,女生 。一年來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小朋友上課時能積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但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還沒養成這樣的習慣,經常上課開小差,作業不認真完成。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對二年級學生,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

活中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更加喜愛數學這門學科。

四、教學進度安排

(一)加與減 5課時 1――2周

(二)購物 3課時 3周

(三)數一數與乘法 5課時 3――5周

(四)圖形的變化 2課時 5周

(五)2―5的乘法口訣 7課時 6――8周 整理與複習 2課時 8――9周

(六)測量 4課時 10――11周

(七)分一分與除法 10課時 11――13周

(八)6―9的乘法口訣 4課時 14周 數學好玩 2課時 15周

(九)除法 4課時 15――16周 總複習 4課時 16――19周

五、教學內容檢測及評價手段

形成性評價:一是引導學習活動的方向。二是強化學生的學習。三是及時發現問題並提供矯正處方。它所藉助的手段有平常作業、日常觀察和形成性測驗等。終結性評價:一是考察學生群體或每個學生整體的發展水平,為各種選拔、評優提供參考依據。

二是總體把握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發展水平,為教師和學生確定後續教學起點提供依據。

六、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

本學期安排了1次綜合實踐活動,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將矢機行事開展活動。

2、實施策略

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角色,在物品交換中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所學數學知識,並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活動總結

通過活動要求學生用說出實踐體驗的樂趣。

七、完成計劃的舉措

1、必須按時備課,熟悉課本,吃透教材,對不懂的地方及時向老師請教;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必須清楚,能脫口而出。

2、 要求孩子上課必須認真聽講,向課堂要質量,根據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進行不同的教學,對個別慢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每位學生都緊跟著。

3、 數學要精講多練,做到思路清晰明瞭,環環緊扣。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再多多練習的過程中理解題意。對於每天所講的內容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到底還有那些學生不懂,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及時的糾正錯誤。

4、 做到多鼓勵少批評,採用比賽的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團結、積極合作的精神,特別是慢的學生更要對他們有耐心、愛心,鼓勵學生大膽的去嘗試,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現在我們的學生已經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了,和我一年級時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有所變化,一年級的國小生什麼也不知道們只能一切從頭開始教他們,而在他們進入了二年級之後,他們已經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了,我在教學上就要有所變化了。

我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為了使我自己能夠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和方法較好學生,我制定了新學期的數學教學計劃,內容有下:

一、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我們班共有學生58人,一年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後要加強輔導。

二、教材分析:

(一)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過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地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加強估算思路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難點是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關鍵是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決的計算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增加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遷移學習新知識,通過動手操作加強對算理的理解。

(二)角的初步認識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關鍵是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中,加強對角和直角的認識。

(三)表內乘法<一>

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重點是讓學生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2—6的乘法口訣。難點是“4”、“6”乘法口訣的學習。關鍵是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正確建立乘法的含義。採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記2—6的乘法口訣。

(四)長度單位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過“比長短”,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學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長短的基礎上,來學會一些計量長度知識的。重點是使學生初步建立長度的觀念,瞭解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進率。難點是讓學生認識線段,瞭解線段的特徵。關鍵是在教學中注意呈現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再讓學生親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中,瞭解1釐米、1米的實際長度。並初步認識線段、學習量、畫線段的方法。

(五)數學廣角

本單元包括排列組合和簡單邏輯推理。排列組合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重點是滲透排列組合,簡單推理等數學思想方法。難點是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是靠問題的意識。關鍵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學習。

(六)觀察物體

本單元包括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重點是指導學生觀察物體、建立空間觀念。難點是在學生“按對稱軸畫出另一半”等動手實踐活動。關鍵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適應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教學,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七)表內乘法<二>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繼續學習7、8、9的乘法口訣。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難點是使學生熟記7—9的乘法口訣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會分析數量關係。關鍵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訣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遷移學習7、8、9的乘法口訣。採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熟記口訣的興趣。解決問題時要聯絡生活實際,加強直觀操作。

(八)統計

本單元是在一年級學習簡單的統計圖表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重點是讓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難點是讓學生把收集來的資訊轉化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關鍵是根據實際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創新精神。

三、教學目的要求

1、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6、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7、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8、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3、多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4、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這學期我的工作任務更重了,一年級只是給學生們打好起碼最好的基礎,而二年級開始,數學就開始慢慢的變難了,這是難度的開始,有些學生就是因為在這時打不好基礎,以致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上始終跟不上節奏,學習很難上去。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的讓孩子們跟著我的思路,慢慢的深入,最後把數學學好,這是我的教學思路,也是學生們提高成績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相信我能夠把我的學生的數學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