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彙編1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彙編15篇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

一、教學計劃的描述:

這學期繼續用PEP 《必修二》,共三章,分別是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

同時,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物理課程幫助學生繼續學習基礎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和熱情;瞭解物理學對科學進步和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和科學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瞭解物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研究物體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2)瞭解學習物理的基本思想和思路,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

(3)瞭解物理學的發展過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能夠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和問題。

2、流程和方法:

(1)學習運動合成與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3)通過物理規律和概念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中的作用;

(4)質疑、收集和處理資訊、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培養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渴求,樂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悅;

(2)具有堅持真理、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相關資訊是否科學的意識;

(3)有積極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與他人交流自己意見的願望,敢於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有團隊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拋運動》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單元第一節:描述物體曲線運動的條件和特徵。

第二節和第三節:講述了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合成與分解,並利用這種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重要內容。

單元一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

分析了勻速圓周運動和離心現象的例項。

第一單元第七節:圓周運動的例項分析。

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知識;

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四、五節:學習天體運動中關於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六節:學習經典力學的侷限性。

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二、三節:談工作和權力;

第四、五、六、七節:講動能和動能定理,引力勢能;

第8、9、10節:談機械能量守恆定律

首先,概念的介紹和解釋一定要清晰。所以要反覆強調重點內容,用更多的例子介紹理解重要概念,結合情境進行教學。其次,把握進度,不要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要符合學生實際。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高一的例子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應用。對於改善問題,因為主要面對的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所以可以以方法為主指導,而一般的習題一定要考慮大多數普通學生,結合起來。

2、及時反饋

課內課後都有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要及時進行反饋練習,主要是課後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同學要和他們溝通,瞭解問題,以便及時改進。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要經常交流。

3、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求之一就是讓學生注意課本。練習:直接在課本上做筆記,課後對習題給出完整答案,作為好的學習材料補充課本。

4、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確保這些學生掌握了自己應該懂的基礎知識,一發現問題就幫他們解決。我們應該正確引導他們,消除心理上的預防措施,適當放慢速度,讓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而螺旋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幫我把每一節課教好;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物理保持興趣。我們應該真誠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

6、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培養學生興趣,從興趣入手;

(2)指導他們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2

課次專題教學模組

一、運動的描述質點運動的基本概念

1.質點;2.時刻和時間間隔;3.參考系;4.路程和位移;5.向量和標量;6.速度;7.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8.速率;9.速度改變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0.位移-時間影象、速度-時間影象。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規律;2、平均速度規律;3、位移一時間規律;4、速度一位移關係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

1、關於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為恆定值、某段時間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等分運動時間、等分位移;3、自由落體運動

四、 三種力及相互作用

1、力和重力2、彈力3、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平行四邊形定則及合成步驟;2、三角形定則;3、合力與分力的關係;4、合成法求力

六、動態平衡(極值三角形與相似三角形)

1、動態平衡問題:極值三角形可以解決動態平衡中力的大小變化和極值問題。相似三角形找到一個空間三角形始終與力的`三角形相似,利用空間邊長與對應力的比值相等的性質來求力的大小或變化。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特點、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步驟

3、合成法與分解法在平衡中的應用

七、正交分解法

掌握正交分解法及其應用步驟

八、期會考試點睛

對重點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路,查漏補缺、拓展提高,為學生期會考試提供幫助。

九、牛頓運動定律一

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2、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3、慣性

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與力的關係

十、牛頓運動定律二

1、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步驟:確定研究物件;受力分析(一定要畫受力圖);正交分解;列方程:平衡的方向列平衡方程;不平衡的方向列牛頓第二定律方程。

2、瞬時性

3、向量性

十一、 牛頓運動定律三

1、瞬時性的實際運用;2、瞬時加速度的計算

十二、牛頓運動定律四

1、連線體問題;2、超重與失重

十三、 牛頓運動定律五

臨界狀態:1、相對滑動的臨界狀態2、分離的臨界狀態

十四、 動力學綜合(一) 專題訓練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五、動力學綜合(二) 專題訓練複雜過程的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六、綜合複習+期末測試 梳理鞏固所學內容,夯實基礎,查漏補缺,拓展提高,衝刺期末。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1、指導思想

按照新課標新大學聯考的要求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以及本屆學生的情況,本學期將加強文科班學生物理基礎知識的複習,迎接3月份的學業水平測試;啟發理科班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為大學聯考物理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通過新課教學,使理科班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使學生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在講解規律時注意通過例項、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範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文科班學生爭取學業水平測試合格率100%。

二.課程分析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中緊扣考綱要求,注意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

1.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薰陶的過程;

2.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

3.注意加強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注意安排練習和習題,這是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必要手段。

三.主要措施及要求:

1.加強研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全面把握教材,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起點,讓所有學生都能跟得上,吃得飽。

2.加強集體備課,團結一致,群策群力,資源共享,智力共享。每週一大備,每天一小備,做到統一。

3.全面落實各項教學常規。做到不備課不上課,上課態度認真,教學方法靈活,認真瞭解學情,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

4.認真做好單元測試和講評。要讓每個同學都要達到教學的要求和目標。

5.在教學中配合班主任做好培優輔差工作的落實。

四.內容安排

2月份討論並制定本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教學內容

高二學業水平模擬測試及分析

3月份學業水平測試(3.16上午)

公開課安排、基本功研討

4月份組織好學校的公開課,認真做好聽課、評課工作

做好期會考試工作及考後試卷分析工作

5月份備課組活動

教研組公開評課活動

6月份做好期末複習工作迎接期末大市統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4

一、工作目標

1、加強備課組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

2、認真執行好“教學常規”中的相關制度,加強組內自查。

3、做好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和編寫合適的導學案、學科作業及考試題目。

4、重視“培優補差”工作。

5、積極開展課內比教學活動,加強對平時教學工作的交流、研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二、具體辦法

1、每週一次的`備課活動

時間:每週一下午

地點:一樓物理辦公室

內容:(1)講課、評課。

(2)當週的課時進度。

(3)上週存在的問題,下週注意的問題等。

(4)教學中的難點、疑點討論等。

2、每週集體聽課

時間:每週一(最好能夠調課到下午第一節)。

主講順序:zz zz zz zz zz zz zz。

3、導學案和練案的編寫

(1)分實驗班和平行班兩個層次,兩套人馬。zz zz zz一組負責平行班,負責人zz zz zz zz zz一組負責實驗班,負責人zz。zz負責火箭班教研。

(2)導學案和練案以周為單位,必須在前一週的週四拿出來,由稽核人稽核後印制,在下週一能夠與學生見面。注意格式,用16開的紙,頁邊距適當調整,在頁首處要標明使用的日期,每天一案。

(3)每週晚自習一測及週末作業的編寫另行分工。

4、再次組織組內老師學習教學常規,對照相關規定,我們定期檢查。比如教案、作業批改、上班考勤等等。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5

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他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在國中對彈力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進步深化對彈力的來由、性質、效果的認識,並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觀察思考歸納科學方法.

【教學用具】 鋼鋸條、彈簧、泡沫塑料塊、銅皮、麵糰、白紙、墨水瓶(灌滿紅墨水)、通過橡皮塞插有細玻璃管的橢圓形玻璃瓶、鐳射光源、平面鏡及支架(兩套)、物理小車、橡皮筋、小螺旋槳、小球、掛圖1:顯示桌而微小形變裝置示意圖、掛圖2:比較重力與彈力.

表1 比較重力與彈力

【設計思想】 針對高一新生正處於從國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階段的特點,本節教材在文字敘述上非常簡潔並配有大量的插圖.內容直觀、感性,較易為學生接受,加上學生們在國中對彈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與理論基礎,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學會很空泛.教師覺得沒戲可唱,學生則有炒冷飯之感.其實,對於學生,高中物理不僅因在知識內容上加深、拓寬而造成臺階,還因抽象思維、科學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學生倍感困難.所以幫助高一學生在初始階段跨好初、高中臺階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會他們學習物理的方法.根據本節教材知識內容學生較為熟悉、易學易懂的特點,我們可將教學重心放在對物理學研究方法的傳授上,使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分析與歸納.基於此,本教案根據教材要求,設定了3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以提出問題實驗與觀察分析與歸納總結與結論為認知程式,引導學生既研究物理規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全課設計了12個演示實驗供學生觀察與研究;全課以方法為根莖,知識為枝葉,板書設計亦突出方法的脈絡,使原本平淡的課堂教學變得充實、飽滿、有聲有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指出,彈力與重力一樣,是依性質而命名的一種力.告訴學生,本節課將圍繞彈力展開對3個方面問題的討論,以弄清彈力的.來由、彈力所遵從的規律.

二、研究問題1:什麼是形變?

教師指出,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從實驗入手,從觀察啟步.我們的研究也將這樣進行.關於什麼是形變,將演示一組實驗,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實驗中物體發生的變化和變化發生的原因.

演示實驗1:鋼鋸條在手的作用下彎曲.

演示實驗2:彈簧被拉長或壓短.

演示實驗3:泡沫塑料塊受力而被壓縮、彎曲與扭轉.

演示實驗4:銅片被彎成直角狀.

演示實驗5:麵糰在重力作用下下墜,形狀變化.

演示實驗 6:紙張被手揉皺.

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實驗桌,桌面有形狀變化嗎?

請學生再觀察,觀察物體形狀的微小變化,並講解觀察的方法把微小效應放大的實驗方法.

演示實驗7:玻璃瓶的微小形變效應.

演示實驗8:桌面的微小形變效應.

引導學生對眾多的實驗現象作出歸納這麼多的實驗現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當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會發生形狀的改變.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實驗中,物體發生的形狀改變有哪些形式.歸納出形變有拉伸、壓縮、彎曲、扭轉等不同形式,它們屬於兩類情況:一類是,受力發生形變,外力停止作用,物體可恢復原狀;一類是,受力發生形變後,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復到原狀.

至此,對什麼是形變的問題作一小結.

三、研究問題2:什麼是彈力?

這裡安排4個演示彈力作用效果的實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注意彈力發生的條件.

演示實驗9:彎曲的鋸條將小球彈出.

演示實驗10:壓縮彈簧將與之相毗鄰的物理小車推出.

演示實驗11:伸長著的橡皮筋將與之相連的物理小車拉過來.

演示實驗12:扭轉著的橡筋條使與之相系的螺旋槳轉動.

根據實驗現象,由學生歸納出彈力發生的兩個條件:(1)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必須直接接觸;(2)施力物體必須發生了彈性形變.教師指出,這是直接判斷有無彈力存在的基本依據.

作出什麼是彈力的結論.

四、研究問題3:彈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實驗9~12中的彈力實驗為據,逐一分析彈力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間的關係,由學生歸納出彈力方向總是指向施力物體形變恢復的方向的規律.

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的方向作具體分析,使學生一方面弄清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作為彈力的一種效果而得名,同時,掌握判斷它們的方向所依從的規律.

對於彈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瞭解與施力物體形變程度有關,不作詳細研究,並在國中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直接給出胡克定律的物理表示式:f=kx.

五、總結全課

採取將彈力與上一節課學過的重力作比較的方式,既總結了本課知識,又複習了前課內容.

最後,要求學生們課後不僅要回憶本課學到了哪些知識內容,還應體會本課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板書設計】

主黑板:

第一版

問題1:什麼是形變?

觀察思考再觀察

歸納: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都會發生形狀改變.進一步思考

歸納:

結論:見課本第14、15頁.

第二版

問題2:什麼是彈力?

觀察

歸納: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直接接觸;施力物體發生了彈性形變.

結論:見課本第15頁.

問題3:彈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歸納:彈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施力物體形變恢復的方向.

第三版

具體分析(壓力、支援力)

結論:見課本第16頁.

具體分析(繩的拉力)

結論:見課本第17頁.

大小:

分析

結論: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6

【教學目標】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知道什麼是位移-時間圖象以及如何用圖象來表示位移與時間的關係;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s-t圖象的意義;

(4)知道公式和圖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間關係的物理工具且各有所長、相互補充。

【教學重點】

勻速直線運動s-t圖象;變速直線運動s-t圖象。

【教學難點】

s-t圖象的理解。

【教學過程】

1、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裡通過的位移相等,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應該是“在任何相等的時間裡面位移相等”的運動,現實生活中勻速直線運動是幾乎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點是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即位移和時間的關係是一次函式關係。

2、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

(2)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係:不是一次函式關係,其圖象為曲線。

(3)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均勻改變的變速直線運動。

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不是均勻改變的變速直線運動。

例1: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關於物體運動的以下描述正確的是(C)

A.只要每分鐘的位移大小相等,物體一定是作勻速直線運動

B.在不相等的時間裡位移不相等,物體不可能作勻速直線運動

C.在不相等的時間裡位移相等,物體一定是作變速直線運動

D.無論是勻速還是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位移都跟運動時間成正比

3、位移--時間圖象(s-t圖)

(1)描述: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係的圖象,叫位移-時間圖象,簡稱位移圖象。

(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3)座標軸的含義:橫座標表示時間,縱座標表示位移。由圖象可知任意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和發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時間。

4、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

(1)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或某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傾斜直線則表示其作勻速直線運動。

(2)s-t圖象中斜率(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體運動快慢,斜率(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3)s-t圖象中直線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著兩直線運動方向相反。

(4)s-t圖象中,兩物體圖象在某時刻相交表示在該時刻相遇。

(5)s-t圖象若平行於t軸,則表示物體靜止。

(6)s-t圖象並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7)s-t圖只能描述直線運動。

5、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為曲線

6、圖象的應用:

(1)求各時刻質點的位移和發生某一位移對應時間;

(2)求速度;

(3)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相信大家對於上文為大家所推薦的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模板,一定仔細閱讀了吧,祝大家學習愉快。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7

一、基本情況分析:

⒈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於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國中的認識水平。很多學生認為國中物理好學,從而輕視高中物理的學習。

⒉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課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20xx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為新大學聯考方案的實施熱身,按照新課程標準搞好高中物理教學,使每一個學生的高中物理素養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不讓學生在即將實施的新大學聯考方案中折戟。

2.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國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國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絡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4.加強教研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⒌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採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參入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我要學”。

⒍重視實驗,重視實驗能力培養。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方式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採取的措施:

1.認真組織集體備課,精編學案。編寫高質量的學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為此搞好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按教材的要求和考鋼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編寫出高質量的學案。設計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設計的習題題要緊扣考綱要求,典型性,針對性強,以基本題中檔題為主。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高效,精講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化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後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單元複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積極組織組內人員多相互進行聽課、評課,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新的學年我們要積極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認識物理課程的性質,領會物理課程基本理念,瞭解物理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通過學習物理課程總目標和具體目標,使我們的物理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規範化、具體化。認真學習新的物理教學大綱,明確必修物理課和選修物理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現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調整。學習有關教育改革和教學改革理論和經驗,從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基本點出發,根據各校、各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育教學計劃與目標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二、教學目標

通過新課教學,使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於物理概念,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瞭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對於物理規律,在講解時要注意通過例項、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範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達到大學聯考要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具體做法

1、以“本”為本,以“綱”為綱

“本”指課本,“綱”指《考試說明》。在物理基礎教學中必須分清主次,緊跟大學聯考動向、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2、因材施教,“生動活潑”

在教學中,為使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應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導以耐心的輔導,作業進行面批,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鼓勵和幫助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使他們達到更高的水平。總之,要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提高各種能力,做到每個知識點都掌握的紮紮實實。

3、集思廣益,精益求精

發揮備課組的作用,強化了物件的針對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學生。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9

1、以“規範、責任、細化”為基礎,一如既往的做好預習案,積極參與集體備課,集體教研,發揮集體的智慧,取長補短,整體提高。及時做好每次預習提綱和當堂檢測的質量分析,並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整改措施。多學習,多鑽研,多聽課,力爭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發揮好教學生力軍的作用。

2、使聽課、評課常態化。認真學習教研組內公開課老師的課,並多進行組內相互聽課,每週至少一次進行聽課評課,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也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3、本學期仍然要放慢進度,教學內容方面,只安排完成必修二。由於大部分學生仍然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仍然沒有很好的養成,又沒有分文理科,學生仍然需要應付九門課程,所以綜合各方面情況,仍以放慢進度為宜,至於後續課程的按時、保質完成,再覓良策。

4、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本學期要真正做到降低難度,減少內容,加強訓練,反覆記憶,尤其在課堂上,要真正落實先學後教、精講多練的原則。要提高上課和作業的效率。

5、在學生管理上,一如既往的管細、管嚴,尤其關鍵學生、關鍵時段的管理。深入教室,深入學生,增加親和力,多找學生談心,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要在課上和課後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瞭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有必要時候要進行家訪。

6.儘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7、根據上學期各班成績情況,1、2班爭取保持現有名次,力爭優秀率,及格率再有提高,關注後進生培養,爭取整體進步。

8、本學期計劃多讀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多讀多寫,寫好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9、結合教育局“星火計劃”,做好教學科研工作,認真學習“有效教學”的理論,在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結合學校情況、學生情況,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爭取做到“每月一課、每週一課,努力推出更多的精品課,積極參與教學反思,教有所思,思有所得。

10、積極參與課標研究和大學聯考研究工作,多渠道獲得有關資訊,積極研究課標、研究大學聯考,正確把握教學方向,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本領。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0

一、教學計劃的描述:

上學期由於複習國中內容,這學期繼續學習牛頓運動定律,繼續使用PEP 《必修二》,共三章,分別是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共四章。

二、教學目標: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研究物體彎曲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2、方法目的:學習運動合成與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能量和守恆的角度培養學生處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曲線運動》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的第一部分講述了物體曲線運動的條件和特徵。

在第二單元的第二、三節中,闡述了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並用這種方法詳細研究了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重要內容。

第三單元勻速圓周運動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分析勻速圓周運動和離心現象的例子,分析圓周運動的例子。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知識;第二單元,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第三單元,第四節,學習天體運動中的萬有引力定律。第三章,《機械能》,可以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第一節,第二節,關於功和力。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講動能,動能定理,引力勢能。第三單元第六節和第七節講述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高一學期物理教學計劃5

1、腳踏實地準備每節課,為小組題目“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方法指導有效性研究”做好每一項準備,進入“課堂實踐、反思、提升”。

2、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踐,做好“學案導學”,精心設計學案中的各個環節,幫助高一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學習計劃的設計不僅要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還要結合學生知識庫和思維能力的實際情況,增加自我發展專欄,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索適合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包括新授課、複習課和試卷,以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加強課堂教學的日常管理,密切師生關係,做學生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加強課後輔導答疑、作業批改等教學環節,克服課多、學生多等不利因素,加強教學效果反饋調查,及時調整彌補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收穫更多。

4、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正確認識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課堂管理中要求效率。加強教室的設計和組織,確保杜絕無案上課現象;課堂提問圍繞主題,強調參與,提高提問的思維內容,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增強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

5、加強集體備課。根據學校要求,每週集體備課兩次,不要讓集體備課流於形式,充分發揮全組教師的智慧,深入細緻地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挖掘教材,保質保量完成各備課組制定的集體備課任務,備課堅持有主題、有中心,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好記錄。尤其體現了集體備課的相互促進,有利於教學實踐,有利於教學風格和個性的形成,有利於促進教研組良好向上的氛圍,有利於青年教師成長的隱形效應。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規範行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依據學生和教材的知識特點制訂教學計劃,狠抓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搞好基礎知識、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國中物理內容簡單,課堂容量較小,涉及的知識大多數直觀形象,記憶內容多,理解性的知識點比較淺顯通俗易懂,定量計算的問題較少,知識點單一,綜合性不強,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要求較低。因此大部分學生學習時學習方法單一,以記憶為主,不習慣於思考與歸納,停留在形象思維上,學生的邏輯性、發散性思維、綜合問題的分析能力還沒有初步形成。而高中物理概念、規律多,公式多,條件要求苛刻,問題的過程複雜,同時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記憶上,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戰。因此造成了很多學生一上高中學習物理物理心理上很不適應,找不到學習方法。為此,在開學初期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三、教學目標

1、學習方法目標: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學習方式上轉變,包括課堂上看書自學方法、相互學習討論方法指導,記筆記、答題規範性的要求,一切從嚴要求學生,一切從規範做起,使學生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學習能力。

2、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新課學習,使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於物理概念,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瞭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對於物理規律,在學習時要注意通過例項、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範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並能在解題中有所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學習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切實抓好高一剛開始學習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2.研究本學期所用教材,深刻分析教材的知識體系,知識呈現形式,知識板塊之間的聯絡。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合理的處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的重難點,切實把握準教材的深度和廣度。研究掌

握新課標對學生學習知識、能力的要求。大學聯考、會考對該知識的要求,考查的知識點,包括知識點的呈現形式以及出現的頻率。

3.積極組織組內人員多相互進行聽課、評課,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4.努力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我校問題引領,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編寫高質量的導學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為此搞好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按教材的要求和會考、大學聯考考鋼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編寫出高質量的導學案。特別是導學案上的學習任務要求要具體明確,設計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設計的習題題要緊扣考綱要求,典型性,針對性強,總之要使導學案體現導讀、導思、導練的功能。同時認真批閱導學案,習題練習、作業,及時進行反饋,總結和歸納。

5.重視物理實驗的教學。通過物理實驗等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以實驗教學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突破口。

6.搞好課堂管理,要從管細、管嚴入手,深入課堂、深入學生,同時研究制定課上和課後的反饋機制和合理有效的評價制度。搞好學生學習的情況的反饋總結,包括課堂檢測、階段性檢測,做好學生成績的分析,強化學生的得分意識,大學聯考意識,競爭意識,有意識的選拔培養優秀生,加強尖子生的輔導,提高尖子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力爭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視具體情況組織集體的輔導,儘量提高他們的`物理成績。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增加親和力,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以

強化刺激學生持之以恆、努力學習的精神。同時不斷的做好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思、總結。

7.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多讀書,多進行教育教學理論方法上的研究,多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教育教學活動。

五、教材分析

本模組劃分為運動的描述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兩大部分,模組涉及的概念和規律是高中物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本模組設計到的學習物理的思想方法、解題的思路方法貫穿於整個高中物理,同時有關實驗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過這些實驗學習,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體會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及實踐在人類認識世界中的作用。可見本模組的學習決定著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成敗。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學科上學期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2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進入高中,物理知識還停留在國中水平。很多同學認為國中物理好學,從而忽略了高中物理的學習。

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的基礎。這部分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物理情境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有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1.認真學習20__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為新大學聯考方案的實施做好熱身,按照新課程標準做好高中物理教學,讓每個學生的高中物理素養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防止學生在即將到來的新大學聯考方案中受挫。

2.認真學習教材內容,深刻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注重研究學生思維特點、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等因素。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科學選擇教學方法。高一學習階段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避免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國中物理學習要逐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與國中生相比,物理課程的學習要求在知識內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了顯著的提高,因此學習上會有一定的困難。學生要經歷一個從國中到高中的`適應過程,作為老師要耐心的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其次,要注意聯絡實際,搭建學生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和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認真選擇課堂例題和習題,不求盡善盡美,不求難與豐,只求精準度和生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訓練的基礎。

4.加強教學和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我想學”。

6.重視實驗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再現知識發現的過程,對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採取的措施:

1.認真組織集體備課,認真編寫學習案例。令狀

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後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單元複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積極組織組內人員多相互進行聽課、評課,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3

總之物理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們必須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只有真正做到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相統一,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及時瞭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才能有效地調整教學活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學科背景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銜接,有助於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一)課程總目標

1.在認知領域方面規定“學習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知識及其應用,從物理學與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這一角度認識物理學的作用”。對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確要求。

2.在操作領域方面提出“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初步學會科學地研究物理問題,尋找物理規律的方法”。對能力培養和科學方法教育規定具體要求。

3.在情意領域方面規定“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團結協作、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課程具體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瞭解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規律,瞭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

②認識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能獨立完成一些物理實驗。

③初步瞭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④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知道影響與物理學相關的應用領域,能嘗試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①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②通過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展中的作用。

③能計劃並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物理問題,尤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④參加一些科學實踐活動,嘗試經過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⑤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能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樂於探究自然界的奧祕,能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悅。

②有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勇於探究於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③具有敢於堅持真理、勇於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資訊是否科學的意識。

④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敢於堅持正確觀點,勇於修正錯誤,具有團隊精神。

⑤瞭解並體會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並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第五章、曲線運動

1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學進度表

20xx.09.01

周次 時間 備 注

1 09.01----09.05 初高中銜接,緒論課,1.1——1.2

2 09.06----09.12 1.3——1.5

3 09.13----09.19 單元小結,第一章複習測試、評講

4 09.20----09.26 2.1——2.3

5 09.27----10.03 2.4,運動會,國慶假期

6 10.04----10.10 軍訓

7 10.11----10.17 2.3--2.4複習(習題課)

8 10.18----10.24 2.5—2.6

9 10.25----10.31 單元小結,第二章測試、評講

10 11.01----11.07 3.1——3.3

11 11.08----11.14 期會考試,

12 11.15----11.21 3.4——3.5

13 11.22----11.28 單元小結,第三章測試、評講

14 11.29----12.05 4.1——4.4

15 12.06----12.12 4.5——4.7

16 12.13----12.19 專題

17 12.20----12.26 第四章測試、評講

18 12.27----01.02 5.1—5.3

19 01.03----01.09 5.4—5.7

20 01.10----01.16 單元小結,第五章測試、評講

21 01.17----01.23 期末複習

22 01.24----01.27 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四、具體實施:

1.精講精練

精講:

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覆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

教學時應注意:

①明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實依據。

②只有明確、掌握概念的定義,才可能明確掌握被定義的概念。

③瞭解概念的種類(向量、標量、狀態量、過程量、特性量、屬性量,某種物理量的變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較法教學。若這種概念屬首次學習,就必須著重使學生明確抽象概括的方法。

④理解概念的定義、意義和跟有關概念的聯絡與區別。

⑤定義的語言表達形式可以不同,但數學表示式應該相同。

⑥注意從定義式匯出被定義的物理量的單位。

其次,把握好進度,且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對於程度非常好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超前性的習題,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在高一階段的例題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也就是說例題也要分層。而習題的講解也絕對不能只管數量不管質量,要和例題一樣講透,將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滲透到講解中。

精練:

本學期的習題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獲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尤其體現在習題的練習和講解中。剛剛已經講了練習的講解計劃,下面是練習的計劃。本人此次作業和課堂練習題都打算在歸類的基礎上分層,做到有縱有橫。課下作業保證每一次都能讓學生認真仔細的完成,決不盲目圖多。本學期屬於知識內容第一輪教學,所以平時作業以這樣的比例佈置:60%基礎題,25%一般難度題,15%選做題(提高題)。並且課堂練習一般也按此比例進行。適當時候稍加調整。

2.及時反饋

本學期要在課上和課後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瞭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3.分層教學

從高一開始分層,A類學生的選擇標準有3條:①物理基礎好。②各科發展較均衡,成績都比較理想。③在可選的+1課程中,物理是強項,起碼對物理的興趣要是這些課裡最濃厚的。這樣就可以以大學聯考要求來要求他們,而普通學生就以會考要求來要求。這樣可以避免大鍋飯端不平的現象和好學生吃不飽的現象。還有就是為學生將來所要參加的考試提前打好基礎,做到教學有的放矢。

4.對於學習最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會考必考內容弄懂。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幫助我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要用真誠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原理,理解紙帶中包含的物體運動的資訊(時間和位移)

會安裝並使用打點計時器,理解利用紙帶測量速度的原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己看打點計時器的說明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通過實驗得出物體的運動資訊,用物理的方法表述出來.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體會處理問題的方法,領悟如何間接測量一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體驗實驗中理性思維的重要,即要動手,又要動腦

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體的運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打點計時器的巧妙設計思路,體會物理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指導作用,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

經歷實驗過程,體驗科學實驗過程的艱辛與喜悅,並樂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祕

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並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打點計時器的使用。

難點:對紙帶資料的處理,會通過紙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能通過紙帶知道物體何時做勻速直線運動,何時做變速直線運動。

三、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設計

(一)新課內容

1.打點計時器的認識

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1)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其工作電壓為多少?

(2)我國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使用這種電源時,每隔多長時間打一個點,即相鄰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

(3)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可以記錄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能不能記錄時間?

(4)說出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構造?工作原理?如圖1—4—1所示。

(5)解釋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如圖1—4—2所示,它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相比,哪一種誤差小?原因是什麼?

2.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問題1.電磁打點計時器中怎樣安放複寫紙和紙帶?

師總結:將複寫紙套在複寫紙定位銷上,推動調節片可以調節複寫紙位置.將紙帶從複寫紙圓片下穿過即可.

問題2.振針打的點不清晰或打不出點可能有哪些情況?

師總結:(1)調整複寫紙位置或更換複寫紙。

(2)調整打點計時器。(可能是振動片的振動幅度太小了,可以調節振動片的位置;可檢查壓紙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阻礙了振動片使振針打不到紙帶上,可將壓紙框向下調節到原來的位置;可能是振針的位置太高,調節振針直到能打出點為止)

(3)可能是選擇的4—6V的電壓太低,可適當調高電壓,但不得超過10V

問題3.為什麼要先開啟電源讓打點計時器先工作1—2s再鬆手打紙帶?可不可以先鬆手再開啟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師總結:打點計時器開啟電源後要經過一個短暫的時間才能穩定工作,所以應先開啟電源讓打點計時器工作1—2s後才能鬆手打紙帶.這樣做可以減小誤差

問題4.打點計時器打完點後要及時關閉電源,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師總結:因為打點計時器是按照間歇性工作設計的,長期工作會導致線圈發熱而損壞

指導學生動手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要讓學生按步驟有序操作,並打出幾根紙帶。

(1)怎樣從打出的紙帶中獲取資料?指導學生用列表格的形式把資料列出。

(2)怎樣根據紙帶上的點跡計算紙帶的平均速度?

(用紙帶上兩個點之間的距離除以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即根據,求出在任意兩點間的平均速度,這裡S可以用直尺測量出兩點間的距離,t為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數與0.02s的乘積。)

(3)在打出的B、C兩個點的時間間隔中,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如果紙帶上的點跡分佈不均,那麼,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運動的速度較大還是較小?

(在紙帶上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0.02s,所以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紙帶運動的速度很小)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5

一、教學要求

(一)教材處理: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課時計劃》和最新頒發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高一物理上學期講授高中物理Ⅰ類必修1物理教材,為貫徹新頒大綱精神,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編排特點,同時滿足將來大學聯考“3+X”的實際需要,在不增加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高二選修課的開設的前提下,對高二物理的教學作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側重文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側重理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加選修)第二冊和第三冊的部分內容。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中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二)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週2課時計算,共34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為:

開 篇 激動人心的萬千體驗 1課時

第一章 怎樣描述物體的運動 5課時

第二章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7課時

中期複習與練習

第三章 力與相互作用 8課時

第四章 怎樣求合力與分力 3課時

第五章 研究力和運動的關係 10課時

期末複習與練習

二、學生現狀分析

對高中一年級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國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國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絡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教改措施

1. 新課階段應把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上,並完成課本習題及相應的補充題,每章結束,進行一次單元自測。

2. 認真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組織好集體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好難易標準。

3. 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和專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的內容要逐一落實,並有所創新,另外,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教法上以“講授性為主、自學型為主、訓練型為主、開放性為主”的`四大系列進行對比實驗。並找出它們的最佳結合點。

4.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和興趣,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特別應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師應開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價值和思想教育內容,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專題研究。

5. 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加強實驗教學。對演示實驗要求全做,對學生實驗有條件的學校要全做,條件暫不具備的學校至少要在課堂上演示,所有學生實驗要有實驗報告。

6. 加強對聯絡生產、生活和現代科技成就的習題以及跨學科綜合習題的訓練。

7. 搞好課題研究,落實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