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集合九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集合九篇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國小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我所帶的三年級1班,學生數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並且利用網路平臺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研討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

2 、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 、由於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正在修建中,實驗活動等只能在教室進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5 、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手段學習科學,吸收班級精英參加“勉縣實驗國小師生科學課研討”qq群,定期召開科學交流研討活動,從而擴充套件到班級科學交流研討活動,組織各種科學興趣活動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學只是競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七、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群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目標

健康教育是以傳授健康知識,培養衛生行為,改善環境為核心內容的教育,也是貫徹教育方針,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國小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成功起著重要作用。

二、制定教學計劃的原則

1、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紮紮實實的提高教育質量,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2、遵循兒童、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意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志趣、特長。

3、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搞好課內外結合,以課堂教學為主,重視並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

5、適當拓寬知識面,增加一些新的知識和實驗,力求課程內容難易適度,合理安排學生課業負擔。注意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三、具體做法

1、要確立“健康第一”的新觀念,認真上好每一節健康課。

2、引導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為鑰匙,從自己身邊的小事上,從日常生活中,如:保護視力、個人衛生、飲食、睡眠、游泳等鍛鍊運動、郊遊或旅行等行動中,去發現不正確、而且不利健康的問題和隱患,加以克服、糾正和解決,防患於未燃,以保障健康成長。

3、啟發學生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已知的範疇,發揮豐富的聯想去觀察發現問題,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特別是奧妙的微生物世界的興趣。

四、達到的教學效果

力求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提高學生在飲食衛生、儀表美、獨立學習、生活等到方面的能力。

(2)懂得消化系統的構造功能與保健及均衡的營養,對生長髮育的影響和幫助(3)初步瞭解常見傳染病、如肝炎、疥瘡、沙眼、眼結膜炎、腸道寄生蟲病等的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4)基本掌握簡單外傷、燒傷、燙傷的處理方法及無菌操作概念。

(5)瞭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作用,並且知道運動前、中、後的安全注意事項及保健常識。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良性發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社會性的良性發展,特制定本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有學生50名,其中三(1)班有23名,三(2)班有27名,年齡大多在9-10歲。課堂上他們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他們還處於兒童期,這一階段是兒童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他們剛剛進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這一冊的教育內容應當是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打基礎的教育,是學生由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自然銜接。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注意與三年級上冊教材相銜接,在內容上共設計了三個主題單元。在學生對自己學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從“讓校園更美麗”入手,培養他們愛校護校的精神。根據國家頒佈的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在這一單元中,還貫穿了學習辨方向和學畫平面圖的基本知識面。然後將學生的視角由學校擴充套件到社群,開始引導他們認識瞭解一個更大的社會生活環境—溫馨的社群生活。最後安排了“熱愛自然,珍愛生命”這一主題單元。

第一單元“讓校園更美麗”。在學生認識瞭解學校生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愛護學校環境、保護學校設施的思想品德教育,並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平面圖的知識,讓學生畫畫自己生活的學校,對學校的位置和環境有所認識,並進一步讓學生畫畫上學的路線圖。讀圖、識圖和畫圖是人們生活中一個基本的生活技能,人們常說“一張地圖在手,走遍天下不愁。”地圖知識技能在生活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國小中開展地圖知識的學習,是為學生的未來生存做準備。教材編寫從學習辨別方向開始,一步步引導學生認識平面圖、學畫平面圖,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讓學生掌握畫平面圖的基本技巧,並有遊戲中能夠靈活運用。教材編排了“為校園畫張像”、“學畫平面圖”“我們學習的場所”和“我為學校添‘綠色’”四個主題內容。每一個主題的學習,教師都要結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滲透。

每二單元“溫馨的社群生活”。主要通過對城市社群和農村社群的認識,讓學生了解社群的發展、變化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社群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事物,學生或多或少已經有了一些瞭解。教材通過引導學生到社群參觀、調查、訪問等活動,讓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有所瞭解,認識社群裡為大家服務的人們,引導學生尊重他們的勞動。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社群的文化、體育、教育、環境保護、社會捐助、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從小做文明的社群一員,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並引導學生為自己生活的社群建設獻計獻策。教材編排了“幸福生活的地方”、“多彩的社群活動”、“文明的社群生活”、“感謝社群服務者”、“願我們的社群更美好”五個主題內容。

第三單元“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從大自然養育了人類和自然災害懲罰人類兩個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同時對學生進行在自然災害來臨時的自我保護教育。針對近年來逐年上升的火災和一些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不玩火,居家、學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災的發生;一旦遇到火災,要懂得逃生的辦法和基本知識,儘可能地保護自己,減少生命損傷,學會大家在一起互助和互救。火災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水災和地震大多是自然災害,在自然災害面前,引導學生不要驚慌失措,要學會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教材編排了“認識自然”、“當災害來臨時”、“防止火災”、“模擬遊戲——爭取生存時間”四個主題內容。

三、教材目標

三年級的學生還處於兒童期,這一階段是兒童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他們剛剛進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這一冊的教育內容應當是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打基礎的教育,是學生由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自然銜接。

(一)、情感態度目標:

1、激發學生對辨別方向,學畫平面圖、路線圖的興趣,體會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培養良好的看圖、讀圖、用圖的方法和習慣。加深對學習環境的瞭解,更加熱愛學校的設施,熱愛和保護學習環境。培養樂於合作、認真做事的精神。

2、通過讓學生了解周圍環境、周圍不同人的勞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尊重並感謝勞動者,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通過學生對社群公益活動的瞭解和參與,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對弱勢人群有同情心和愛心,尊重並願意盡力幫助弱勢人群。自覺遵守、維護公共秩序,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通過為社群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群的建設,增強社會參與意識和公民責任感。

3、感悟是大自然養育了人類,要愛護、保護、善待大自然,初步認識自然災害既是客觀存在,又與人類的行為密切相關。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珍愛自己的生命,養成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的態度;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體會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二)、能力目標:

1、提高辨別方向的能力,訓練動手操作(畫平面圖、路線圖)的能力,讀圖、識圖和用圖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通過了解周圍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對不同社群環境的比較能力。通過學生觀察、瞭解、訪問身邊的勞動者,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能力,在公共場所中對一些人的不良表現做出自己的評價以及自我評價的能力。

3、學會遇到意外時,自我保護、自我救助的訪求,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學會與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處理資訊資料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1、瞭解和初步掌握辨別方向的基本方法,學會畫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並能初步運用平面圖和路線圖。

2、通過觀察、瞭解、訪問等活動,學習進行社會調查,並能夠了解周圍生活的環境和各種設施,懂得周圍環境、不同人的勞動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知道尊重並感謝勞動者。懂得自己對社會有一定的責任。懂得關心弱勢群體。知道遵守文明公約。知道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公共設施,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通過“願我們的社群更美好”的活動,使學生知道美化社群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3、知道火災的一些基本常識;瞭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巨大破壞性;懂得災害來臨時自我保護和互助的方法。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和奮鬥目標

1、教學重難點:瞭解和初步掌握辨別方向的基本方法,學會畫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並能初步運用平面圖和路線圖。知道火災的一些基本常識;瞭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巨大破壞性;懂得災害來臨時自我保護和互助的方法。

2、奮鬥目標:通過學習、實踐體驗、探究活動,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的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的主題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社會性的良性發展。

五、突破重點,難點的具體措施

1、全面準確地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不同於以往的思品課和社會課,也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該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在創造性使用教材過程中的依據是什麼?課程標準。

2、大膽選擇、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教學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社會參與,重視學生生活圈的逐漸擴大,注重社會性意義的發掘,如:民族文化、社會風俗倫理、歷史、地理、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面的整合。隨著活動形式逐漸複雜,涉獵的範圍慢慢擴大,文字資源、社會資訊、考察採訪資料等要綜合運用。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凡能促進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絡,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並且能增長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陶冶情操、養成好習慣的一切可用教育資源,都應成為品德與社會的有效課程資源。教師本身的學識、態度和價值觀,也構成了影響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的一部分。

3、綜合組織多種活動。

情感在活動中萌發,課堂在活動中生成。養成好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性情的陶冶是離不開課堂內外豐富多彩的活動的。活動使一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彷彿嫩芽無聲無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動的範例,如編劇本,角色扮演、小記者採訪等,然而教學總是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時刻挑戰教師的智慧。使活動更適合自己班級的學生,使活動更具操作性,及時調控活動程序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轉換。

當前學校的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過多,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於角色不同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需要在國小階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礎。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生活體驗,並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人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在根據不同的場合很好地進行著角色轉換,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要注意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5、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

發展性教學評價關注人的發展過程,課程標準將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與課程的發展融為一體。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六、專題研究計劃

根據本學期的教學重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專題研究計劃如下:

主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

方法:

1、引導學生不玩火,居家、學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災的發生。

2、教育學生多掌握一些自然災害的自救和互救知識。

七、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我班品德與社會方面的學困生有:程銘靜、張蕭、陳培高。主要原因是理解能力差,記得慢。轉化措施如下:(1)因材施教,課上提一些適合他們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回答,體能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2)課下安排學習組長幫助他們。

2、尖子生的培養

(1)重點培養,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安排一些有難度的題目練習。

(2)隔週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比賽活動,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八、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讓校園更美麗 10課時

第二單元 溫馨的社群生活 12課時

第三單元 熱愛自然,珍愛生命 8課時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學情況分析

學生剛接觸到英語,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習慣也不太端正,有待於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使之有所進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二、教學目的.任務

1、能聽、說、讀、寫英語字母Aa--Zz,並能按字母順序背誦、默寫二十六個字母.

2、根據實物、圖片說出所學單詞要求讀音正確。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4、能在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三、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

1、能聽、說、讀、寫英語字母Aa--Zz。。

2、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範、整潔。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教材難點:

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四、主要措施

1、考慮到國小生好動愛玩的特點,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附: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週:Unit1

第二週:Unit1

第三週:Unit2

第四周:Unit2-3

第五週:Unit3

第六週:Unit4

第七週:Unit4-5

第八週:Unit5

第九周:Unit6

第十週:Unit7

第十一週:Unit7-8

第十二週:Unit8

第十三週:Unit9

第十四周:Unit9-10

第十五週:Unit10

第十六週:Unit11

第十七週:Unit11-12

第十八週:Unit12

第十九周:ReviewUnit1-Unit5

第二十週:ReviewUnit7-Unit11

第二十一週:Test

第二十二週:Examination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國小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共有6個平行班,每班學生均為3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1、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2、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本班有30名學生,14個女生,出現頭小尾巴大的情況,為了更好的搞好本學年教學工作,現將三年級第一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要點

做好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尤其是針對少數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加以糾正。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

教學育人,把課堂教學作為德育的陣地,結合學科特點,有機滲透德育。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如“雛鷹爭章臺、安全形”等,營造良好的班風。

組織好每節晨間談話及班會。

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絡。

培養學生愛護公物,自覺保護公共財產的意識。

二、具體措施

1、40分鐘要質量,積極開發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養成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針對上學期作業質量、及完成率低的情況,制定作業發負責制度。由小組長負責催收交給學習委員,監督作業情況,統計未交人名單,再交給學習委員彙總。每次作業未交者都將做紀錄,展示在作業完成情況表格內。並扣除相應五角星作為警告。讓學生明白按時完成作業的重要。並要求作業完成上的認真、工整。

2、養一批由能力的.小幹部,能做老師的小幫手,並在班級開展“值日班長”。給每個學生體驗一下自主管理班級的辛苦,增強自己的責任心。

3、用班會,晨會等時間,深化文明禮貌教育,同時與各科教學相結合,促進講文明,講禮貌習慣的養成。

a)每月進行一次個人衛生評比。評比包括學生每天穿戴整潔,勤剪指甲和勤洗手,不亂扔垃圾,看見紙屑要撿起,保持教室地面整潔及整理自己書包和學習用具等。

b)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做好家訪工作,教師與家長共同合作,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學習習慣。

c)鼓勵學生自帶跳繩、毽子、橡皮筋、棋類等有益的健康運動器具,培養學生課間文明休息的良好習慣。

d)針對出現課桌、掃帚、撮箕等損壞現象嚴重,在班級實行物品認領。負責到底,對愛護的好的主人給予適當獎勵,讓學生自覺養成愛護公共財產的好習慣。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共107人,兩個班。這些學生是新課改的第一批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課改前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書25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科學在我們身邊:(1---5)課,以學生玩玩具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展開,拓展到了解身邊熟悉的、常見的事物,教材中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探究活動,通過親歷活動,使學生“走近科學",初步感悟到身邊處處有科學,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道理。

2、我們怎麼知道:(6---9)課,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物體,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祕,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3、天氣與我們的生活:(10--14)課,以“學生對天氣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製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4、水的科學:(15---19)課,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佈、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瞭解水的三態、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瞭解、認識水的特點。

5、秋去冬來:(20--23)課,一觀察秋冬季動植物和星空的變化為指向,引領學生 親歷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

6、研究與實踐:(24、25)課,以“學生對玩具的認知’’為線索,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形象、直觀的具體問題,包括較為簡單的器具的拆卸與組裝,簡單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種養,植物外部特徵與生長情況的觀察,以及生活中其它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的初步調查、瞭解等,初步培養學生“模仿與製作’’、“拆分與組合’’的動手能力,及認真細緻、善於思考、善於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聯絡。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目的:從科學課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重點:《我們怎麼知道》、《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水的科學》、《秋去冬來》四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⒈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簡析

這門學科依據全日制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為著眼於學生科學素養的逐步形成,把知識與能力為一體。全面體現課程標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為一體,全面體現課程目標,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認識規律,由金及遠,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逐步加深學習內容,逐步開放學生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的多樣化地學習。

本冊學科共分理處22課,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生活中的.食物

第二部分(8——14)飲用水

第三部分(15——18)身邊的玩具

第四部分(19——22)家養小動物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本冊通過科學的學習著眼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著眼與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主動發展,全面體現科學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行和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本質及科學技術和社會責任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本質及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用感官觀察不同種類的動植物,比較總結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2,探索各種材料的物理性質。

3,對液體,固體和氣體進行系統的比較,觀察。比較認識水,空氣,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發展願意與他人合作,樂於交流的學習態度。

2,形成尊重事實,重視證據的科學態度。

3,形成珍愛生命,保證生態的意識。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通過教學進行細緻的觀察和研究性地使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針對問題作出假設,設計研究方案,再進行實驗,再進行實驗,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最後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

四、班級現狀分析

三(1)班共有人,有80%的學生科學觀察方法,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都比較強,有20%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吃力,方法欠佳還需教師和同學進行輔導幫助。

五、教研專題

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

課題

節次

合計

時間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9

本學期備戰會考,為了搞好九年級政治複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公平意識,堅持社會正義的良好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初步瞭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根本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瞭解黨的方針政策、樹立民族精神,位學生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制定此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九年級1——4班230多名同學組成,學生學習的程度不同,部分學生熱愛學習,心理素質良好,能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端正學習態度適應特定的環境;有些同學雖然活潑開朗,熱情大方,性格外向,但自我約束能力,行為習慣過於懶散,缺乏吃苦精神,遇到問題推託責任;有些學生沉著冷靜,小心謹慎、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缺少集體合作的觀念,自私自利,有嚴重的心理偏差,如性格孤僻,嫉妒心強。這些性格各異的學生都需要樹立熱愛集體,關心社會,認清時代的發展趨勢,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知法、懂法、守法觀念,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自己,使自己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二、教材內容分析:九年級政治全一冊。書的內容都圍繞著第一單元“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第二單元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第三單元關注國家的發展------、第四單元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內容編排逐層遞進,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書的內容編排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具有時代感,力求體現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創新精神,加強實踐環節等推陳出新進素質教育的理念。

三、具體措施:

1、針對有的學生行為習慣差,自我約束能力,學習動力不足,嚴重缺乏集體觀念,作為任課教師應積極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管理,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再管理學生方面,探討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管理特殊學生的能力。

2、做好日常教學工作,針對學生的情況,配合學校的措施,在優秀生的培養上下功夫。

3、學習昌樂二中的教學經驗,在細節上下功夫,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履行好教學常規,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

4、改進教學方法,每一課上課之前教師出示所講內容的提綱,學生根據提綱要求預習,然後教師根據提綱講解。

5、課前佈置學生到生活中自己收集相關的例項,帶到課堂教學法中進行交流。

6、由於九政治所涉及的內容注重培養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內容相對於原來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注重對學生健康心理和道德情操的培養,現在主要接觸國家的大政方針,擁護中國共產黨等方面的教學,對學生來說較抽象,對課文中的理論闡述很難理解,所以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關注時政,關注身邊的變化,用所學的理論去解釋,調動學生的'熱情,樹立信心。

7、充分利用課本中的“說一說”“議一議”“想一想”“寫一寫”等欄目進行討論,歸納,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8、每上完一單元后,利用練習中的活動材料組織同學討論,交流,教師指導對此單元進行課外輔導。

9、對學習差的同學做好思想工作,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多進行課外輔導。

10、每上完兩單元后,利用學校月考的機會進行檢測,及時獲取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11、教材滲透教育現代化氣息,改變了以往教材枯燥的教學說教,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教學眾多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提高上課的效率。

四、教學進度計劃第一週:

第一單元

第一課時:我們嚮往公平

第二課時:為正義高歌第三課時:責任對於你我他

第二週: 第二課:

第一課時:面對責任的選擇

第二課時:讓社會投我贊成票

第三課時:複習

第三週:第二單元

第三課

第一課時:感受共和國鉅變

第二課時:黨是我們的領路人

第三課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周:

第四課:第一課時: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第二課時;一年一度人代會

第三課時:獨具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

第五週:複習、檢測、講評

第六週:十一放假

第七週:第一課時:試卷講評

第二課時:發展是硬道理

第三課時:講述春天的故事

第八週:第一課時:時代的選擇

第二課時:創新是關鍵

第三課時:可持續發展——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第九周:第一課時:我們在行動

第二課時:民族精神耀中華

第三課時: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十週:複習、測試、講評

第十一週: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使命

第二課時:奮鬥成就未來

第三課時: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

第十二週:第一課時:在競爭中和平發展

第二課時:直面升學擇業

第三課時:人生追求無止境

第十三週:複習、檢測、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