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

一、(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 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料、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資料描述資訊、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 內的數、小數、簡單的 分數和常見的量;瞭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瞭解簡單幾何體和 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 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 的資料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 對有關的數字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 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

一、學生情況

一年級3個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10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材: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學習數學的興趣。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視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必須的興趣,能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中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可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的所有情景。僅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景。所以對這些學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堅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樂趣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必須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時也是今後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藉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麼方法不統一,自我怎樣快怎樣算,可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經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具體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絡。

3、第五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於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經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發展空間關念。

2、第四單元趣味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此刻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能夠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我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趣味的圖案。

(二)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後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釦子和填數遊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不一樣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空數遊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本事邏輯思維和觀察本事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教學重點是;100以內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構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應當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數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本事。

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觀察、數學的思維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活動。

2、認真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反思。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精講多練。教會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幫忙學生弄懂每一道題,到達計算熟練。

4、佈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認真做題的習慣。

5、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必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8、課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本事,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9、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10、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供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忙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絡實際的資料,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留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一)班級情景分析:

本班學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從上期期末檢測試卷分析,學生對解決題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先有多少的題型解決起來有必須的困難;對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把握還好。固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不錯,可是與優秀班級比較,還存在必須差距;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必須的愛好,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往。異常是一些動手操縱、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資料都比較感愛好。可是在碰到思考有必須深度的題目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所以本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愛好再接再厲的堅持,並逐步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愛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資料包括下頭一些資料:100以內數的認識、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認識鐘錶、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分類與整理、總溫習。本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全冊教材是以100以內數的熟悉和加減法為主要資料往聯絡各部分知識,不僅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有機結合的整體體現。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熟悉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熟悉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明白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熟悉鐘面、時針和分針,把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瞭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並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外形。

6、能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絡與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熟悉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題目,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回憶、類比和有條理思考的思維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資料並對統計結果進行歸類,體驗資料中蘊涵著資訊,逐步構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縱、回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練習。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留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題目,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4、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加強培優輔差,儘量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12課時第1—4周

2、位置5課時第5—6周

3、認識圖形5課時第7—8周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0課時第9—10周

5、認識人民幣3課時第11周

6、認識鐘錶4課時第12周

7、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17課時第13—16周

8、分類與整理2課時第17周

9、總複習5課時第18—19周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5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要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位置,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法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重難點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7)兩個班的數學教學,由於學生剛由國小升入國中,好多的習慣還不規範,導致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絡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為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週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紮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學計劃: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國小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

(二)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著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三)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記憶體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複習,後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後注意及時複習鞏固以及經常複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三、加強集體備課:

與本組的其他教師加強集體備課,突顯集體的優勢,作到進度統一。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7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二、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lt;”“gt;”,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四、課時安排:共計約61課時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8、認識鐘錶……………………………………………約2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總複習………………………………………………約4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8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國小數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領域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二)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瞭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9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50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孩子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比如進學校不穿拖鞋、不亂丟紙屑等都沒有養成習慣。由於年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他們對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領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瞭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瞭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2、數學思考領域。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資訊做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學生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解決問題領域。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初步瞭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情感與態度領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個方面的目標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比單純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更為重要。

四、本冊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教學素材來源於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現實的——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學生願意思考,樂於接受;引入數學問題(如P7例1、P18例1);引導學習思路(如P71第11題);激發學習興趣(如P26例1、P54主題圖)。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數學知識不宜以定論的形式出現,培養兒童的問題意識(如P10例1、P81主題圖);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自主探索搭建認知平臺(如P17第9題);體現開放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為學習行為與學習要求(P16第8題,P89第3題)。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喜歡數學,樂於學習數學;卡通、漫畫、圖片、表格為主,文字以對話出現。有利於學生“(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課堂活動:作用: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課堂活動與教學活動、練習活動的聯絡與區別;主要形式:操作、遊戲等。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個體與集體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P16第8題、P62第4題,認識周圍的數、我有一雙小巧手。貼近兒童生活,注意適用性與開放性;展現過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0

教學目標 :以遊玩花果山為主線,使學生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 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夠解釋自己的

學情預測 :學生能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能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圖片若干張,信封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匯入(課件1)

小朋友,這是唐僧師徒四人,你們都熟悉他們嗎?老師猜你們最喜歡孫悟空,對吧?老師告訴你,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們連雲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今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遊玩花果山。要坐景區的專車,那就先搶答老師的問題。

二、互動探究,認識加法

1.創設情境(課件2)

談話:我們排好隊,過了檢票口,大約走5分鐘,就會看到平坦的大路左邊有個“花果山放生池”,裡面有很多的錦鯉。這是老師請得小導遊,正在等我們呢!

2.認識加法(課件3)

提問:小導遊手裡的魚食吸引了好多魚來到岸邊。大家仔細看,有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生說。

提問:瞧,又來了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學生說。

提問:誰能把剛才2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多找學生說。

剛才2句話都是你們說,現在聽老師說一句,一共有幾條魚?跟著老師說一遍。誰能把你們說的2句,和老師說的1句話,連起來說一遍?試試看!多找人說,可以同桌互相說。

教師檢查學生說的結果後,告訴學生:最後一句話就是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問題。

提問:一共有幾條魚呢?你是怎麼知道的?怎麼想的呢?

學生答案估計有:一個一個數,看圖的,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的,當學生回答是從合的角度考慮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並告之學生,可以從學過的合成來解釋,並用手勢表示合,讓學生多說。

教師講解:“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就是5條魚,”這句話可以用一種算式來表示,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算式。(引出課題,教師板書)

3 + 2 = 5

加號

讀作:3加2等於5.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其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它代表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意義是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多少。

3.理解演算法

誰再來說說,計算3+2=5時,你是怎麼知道是有5條的?

讓學生結合圖意,再互相說一說3+2=5表示什麼意思。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學試一試(課件4)

誰來說一說,這2張圖是什麼意思?用你的`話,告訴大家。引導學生仿例題說3句話,鼓勵說完整話,讓學生多說。

先來了1條魚,又來了2條魚,現在有幾條魚?

提問:要算現有幾條魚,就是把1條魚和2條魚怎麼樣呢?(教師手勢表示合)

追問:1條和2條合起來,可以寫什麼算式?

互相說說,指名口答,教師板書。要求學生說說為什麼用 計算,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結

“3+2”表示把幾和幾合成幾?“1+2”呢?可以怎樣算出它們的得數?

我們在魚池邊待的太久了,別忘了我們是來遊玩花果山的,還是請小導遊帶路吧

三、糾正反饋,遷移鞏固

(課件5)談話:我們經過山門,往上走就會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紹《西遊記》作者,並借用小導遊的話“想見美猴王嗎?那就接受我的挑戰吧!”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師指導學生看懂圖意,會用完整話表達,可以寫什麼算式?為什麼可以寫加法算式?你是怎麼想的呢?

引導學生從合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多說。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2 (課件7)

以前我們學過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認識數的分與合,那麼我們也可以用畫圓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數)

指導學生看懂題目要求,教師示範第一小題,要求學生說說老師先畫了幾個圓,再畫幾個圓,最後算出得數。其餘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找學生板書。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3(課件8-信若干封)

過渡:小導遊豎起大拇指直誇我們了不起哦,真是太聰明瞭!很樂意做我們的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三元宮,來到水簾洞口,她先進去跟美猴王打聲招呼,出來後:“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請我們稍等片刻,他給我們準備了好多新鮮的草莓呢。而且也給我們留了信,我們看看信裡說了什麼!”

信封裡裝有習題,要求算出得數,並說說是怎麼想的,突出用“幾和幾合起來是幾”來口算。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答對獎勵。

四、全課總結(課件9)

這個客人是誰呢?哦,原來是豬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們問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話,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麼計算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1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xx以內的加減法和xx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xx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2、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3、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4、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2

一 、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xx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x-xx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xx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三、學生分析

一年級新生剛步入校園,基本上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而且生源情況複雜。因此,我們要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下功夫,採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完成從幼兒向國小生轉軌,使他們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少一些呆板的練習,適當佈置有趣的作業,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3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知識與技能:

1、20以內的數。

2、加法的含義、減法的含義。

3、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解決問題:

1、把兩類圖形(物體)對齊著排一排,直觀地比較哪種圖形(物體)的個數多(少)。

2、應用加法的含義,解決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3、應用減法的含義,解決從總數裡去掉一些,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知識與技能:

1、簡單的方位――上、下,前、後,左、右。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解決問題:在拼搭物體的遊戲中,簡單應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點。

實踐活動:

1、有趣的拼搭(在拼搭活動中初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

2、豐收的果園(用方位知識、10以內的數、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3、愉快的週末(用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校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並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絡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裡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絡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4、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2、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3、初步認識並會使用上、

,前、後,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統計與概率1、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徵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資料時的重要方法。

2、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資料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並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係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係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演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演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資訊、處理資訊、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並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於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絡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並用數交流資訊。

6.通過交流演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演算法、交流演算法、選用演算法的空間。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4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10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退位的含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

1、聽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計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多媒體出示:根據已給資訊提問題,試圖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列算式。

2、板書:50-24

(1)首先列豎式要注意什麼問題?(相同的數位對齊)

板書豎式,從哪位算起?個位上0減4不夠減。怎麼辦?(利用小棒計算)

(從十位退一)也就是從十位借一,和個位上的0組成10,現在就可以減了,10-4=6,個位上寫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個1,還剩幾?4-2=2十位上寫2。

(3)四人小組討論:筆算減法要注意什麼?(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題目第21頁的第六題,分別讓學生說出個位夠減不用向十位借一,讓學生說出計算正確,但書寫不對,十位算得的0不用寫,讓學生說出最好打上退位點,防止忘記,出錯。

2、4人小組分工合作,解決第21頁的第7題,做完後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怎麼做的。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第8題,說明先寫上得數,再連線 。

四、課後作業:第11題,寫出豎式

教學反思:本節課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並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資訊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並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演算法的重要性,以後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5

根據學校教務處教學計劃的要求,結合高一分部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順利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全面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高一新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特制訂高中數學教學計劃(高一分部)。

一、教學內容

高中必修1及必修2的部分教學內容。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把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掌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導思想

二、學情及教材分析

高中教學內容深,學生接受起來很困難。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面對全體,因材施教,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以優待差,發揮學生群體的`作用。抓好三類生的教學,促進尖子生,帶好中等生,扶好下等生。順利完成初高中的銜接教學。

三、方法措施

1、本學期我繼續採取的教學模式是:四點------學知識點、抓重點、找疑點、攻難點。

學知識點-----學會本節課應該學會的知識點、本單元的知識點、本冊的知識點。熟知應掌握的概念、法則、定理、公式等。

抓重點--------抓住本節課本單元本冊的的重點。並靈活地運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則等學以致用,會做相應的習題,特別是重點習題。

找疑點--------每節課都讓學生找出自己的疑問、疑點,教師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解疑化難。

攻難點-------對於本節課,本單元的難點及重點,教師要集中精力對學生加強訓練,引導學生反覆練習,形成數學能力,化解難點。

2、總結學習方法。針對學生接受知識困難、又非常容易遺忘的特點,在教學中最關鍵的是要總結好學習方法。只有總結好了方法才會學有所獲。

3、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加強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興趣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於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努力提高學生成績。

4、照顧全體學生,提高尖子生;帶好中等生;抓住後進生。以優帶差,共同提高。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5、教師千方百計想出最直觀的教學方法,把課程講明白,直到學生弄明白為止。多使用直觀簡捷的教學方法,注重興趣教學。

6、根據學生容易遺忘的特點,要及時有效地搞好複習。課前提問抓住重點,每週的自習課搞好一週的複習鞏固,做好每個單元的訓練。

7、教師一定要有耐心、信心,相信學生會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