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三國演義日記

日記1.32W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日記

三國演義日記1

劉備歸附曹操後,每日在許昌的府邸裡種菜,以為韜晦。用張飛這個粗人的話講,就是“行小人事”。劉備乃當時豪傑,雖手下將不過關張,兵不過三千(當時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裡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劉備和劉邦一樣,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將兵之才,而是領袖群倫的將將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當然對劉備有很透徹的瞭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豐滿,劉備將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對手。

這場酒局,遠不是那種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歡聚,分明是一場政治試探和政治表態的會面。一見面曹操就問劉備:“你在家做的好事!”劉備當時已經暗受衣帶詔,當即嚇得面如土色。接著曹操拉著著劉備的手走到後院,說:“玄德學圃不易。”劉備才放下心來。曹操的耳目遍佈朝野,劉備每天做些什麼他當然清清楚楚。這兩位,一個暗地裡參加了反曹地下組織,另一個則派人每天監視對方行蹤,都是權謀機變之輩。

三國演義日記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的第32——73頁。

裡面的第11章闡述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起先,他聽到劉備的好訊息後,準備前往河北找劉備。曹操知道了此事,準備試試,讓他留下來,就用張遼與他聊天,關羽坦率地回答了,擾的張遼心灰意冷,曹操卻有法子,他和張遼一同迴避關羽,讓他不能告別,走不了。誰知,關羽留下了一封告別信就走了,他倆拼命追趕,見留不住他,便只好設宴送別。路中,遇到了胡華老人,並請他將一封信捎給他,關羽答應。來到東嶺關,守將叫孔秀,他非要放行文書才肯走人,關羽大怒一刀將他砍死,士兵們貪生怕死,幫他開啟城門放行。他馬不停蹄,來到了洛陽,與孟坦打了一仗,孟坦假裝逃跑,使關羽中計。過了洛陽,關羽到達祀水關,那裡的總兵民名叫卞喜,他準備殺害關羽,哪知普淨和尚提前有防備,早就把刺殺之事告訴了關羽。關羽發現大廳的屏風後有異常,卞喜使出流星錘,關羽大步一跨,殺死了卞喜,向榮陽出發。他們準備害死關羽,王植親自迎接,在三根半夜的時候,王植放火殺關羽。胡班率兵靠近,卻被關羽發現,胡班直言了放火之事,關羽衝了出去,遇到王植,便一刀兩斷。關羽和孫乾一同前往狀南路中遇到周倉,關羽收留了他。在古城,他們遇上張飛,張飛險些殺了關羽。來到冀州,見到劉備一起去找張飛。

三兄弟在一起慶祝,好不快活!

三國演義日記3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吳、蜀、魏在激烈的征戰中爭奪天下,許多的英雄人物都不幸戰死、病死,最後司馬炎、司馬昭統一了天下,創立了晉國。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很多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英雄,如劉備、關羽、張飛……,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山趙子龍和諸葛亮。趙子龍是英勇無比,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在孫權和曹操十萬大軍的夾擊下還是保護了劉阿斗,殺死了很多敵軍,逃回了蜀國。不幸的是他沒有和諸葛亮一起“六出祁山”,當時趙子龍病逝後,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臂”。我也認為子龍的病逝讓蜀國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諸葛孔明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被請出了茅廬,協助劉備統一天下大事,他計謀多端,深謀遠慮,他的病逝讓人十分惋惜、悲嘆,他的病逝讓蜀國不能統一天下,但是人們銘記他的品德、智慧。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話表達出了對諸葛亮深深的追思。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我還知道一首詞,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這本書的寫照。

三國演義日記4

今天是1月30日,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了1 —31頁。我最“欣賞”的是第一篇文章。

裡面的.第一章講述的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故事。一開始,漢靈帝昏庸無能,老百姓們個個叫苦,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他們無一不抱怨。張角祕密聚集了“黃巾教”,他與弟弟張寶、張樑一起,組織幾十萬人,在公元184年舉行了起義,龐大的軍隊使官軍望風潰散丟城棄池。劉焉見義軍聲勢浩大,便在各地釋出訊息,招募兵將。其中就有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劉備生活貧寒,和母親相依為命,看見了招兵榜,長嘆一口氣,確不想被張飛所見,他倆便來到酒館興致勃勃的飲酒。這時,關羽出現,劉、關、張三人就一同飲酒,來到張飛的田莊,商量舉兵投軍的大事。張飛提議,到莊後的桃園結拜為生死與共的兄弟。第二天,張飛的擺了一桌豐盛的酒菜,三兄弟對天盟誓,結為兄弟。

以劉備為兄長,關羽排行老二,張飛排行老三。他們各自打造了兵器,分別是:雙股寶劍、青龍偃月刀、點鋼矛。三人招募鄉兵,踏上投軍之路。

三國演義日記5

初讀《三國演義》,是在國小的時候。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那麼多大道理,帶著一份天真,去閱讀了這本名著。看完之後,也是懵懵懂懂,只知道劉備有兩個兄弟叫張飛、關羽,有一個特別聰明的人叫諸葛亮。僅此而已。初讀《三國演義》,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收穫。

復讀三國,是在國小升中學的暑假之中.那時的我已漸漸懂事,明白了一些道理,再讀《三國演義》時,也明白了其中所蘊含的一部分道理。會佩服諸葛亮的機智,羨慕劉備的成功,敬佩關羽的仗義。也會為諸葛亮的.逝世而惋惜,為關羽的友誼而流淚......復讀《三國演義》,給我帶來了少許收穫。

再讀《三國演義》,更是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會為孫權的聰明而佩服,會為曹操的文武雙全而敬佩,會為周瑜的才智而驚歎。我不再侷限於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幾個人,而是將其擴大,去了解每一個人的性格,每一個人的優點。再讀《三國演義》,我的收穫甚多。

三讀《三國演義》,三種感悟。關雲長的義薄雲天,曹操的文武雙全,諸葛亮的聰明機智......在《三國演義》中,我找到了他們,瞭解了他們。

不一樣的年齡,不一樣的《三國演義》,不一樣的感悟。

三國演義日記6

20xx年2月2日 星期:星期六 天氣:多雲(寒假)

今天我看的書名是《三國演義》,我看了129—175頁,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走麥城關羽遇難》一篇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孫權接到曹操的來信,召集大將們協議,所有人的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奪回荊州的好機會。於是他命呂蒙為將軍,一舉奪下荊州。

呂蒙率兵裝成商人,一下奪回了荊州。這時,徐晃領兵趕到,他用計打敗了關羽,關羽撤回了荊州,哪知荊州也被佔領,他一邊叫人向劉備求救,一邊打算重新奪回荊州。荊州的士兵們紛紛隨關羽去攻打樊城,荊州的士兵都當起了逃兵來。關羽又氣又急,只好帶著5、6百名士兵堅守麥城。有個謀士自告奮勇,讓關羽寫了一封信後,送到上庸交給廖化,請關平把廖化送出重圍。廖化殺出重圍,來到上庸,劉封得知關羽戰敗的`事情,正準備去救他,卻被孟達給挑撥,無論廖化怎麼求救,劉封就是不肯出兵救援,廖化一邊哭一邊罵,到成都去求救。關羽那邊的糧草也用完了,5、6百名士兵也全部受傷,東吳派人來勸關羽投降,關羽不答應。呂蒙在北門設下陷阱,並加強其他門的看守,自己率領大兵,從北門進攻。關羽和關平率領兵士從北門衝出。突然山中鼓聲響起,朱然逼關羽投降,關羽不投降,敵人就用繩子絆倒了赤兔馬,活捉了關羽,用捉拿了關平,並將兩人殺死,曹操知道了此事,厚葬了關羽,且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為他送葬。

三國演義日記7

20xx-08-26 20:37:03

今天,我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心中感慨萬千。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結義後為國效力,但忍受不了別人的恥辱,便自立蜀國,招賢納士,招兵買馬,準備與吳國和魏國抗爭但因後來魏國國勢強大,蜀.吳相即滅亡,魏國便改國號為晉,中國又統一了。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為中國統一而高興但我又陷入了沉思:劉備.關羽和張飛那個時代是軍事時代,只有武將有用,而文人沒用嗎?經過一番思考過後,我覺得武將和文人差不多,武將是因善用兵法,經常打敗敵人,所以武將有用。文人讀的是詩經,且目光長遠,能分析天下戰勢,為國家做長久打算,也是有用的`。這樣分析後,我便看出了武將和文人對國家的價值相同。這使我為自己感到自豪,認為自己的分析能力很強,在戰國時代,也許能當個軍事家。想到這,我不禁沾沾自喜,但想到諸葛亮打了多少勝仗,卻沒有驕傲,我和他比起來,簡直是大相徑庭。

《三國演義》讓我學會了分析,讓我學到了人物可貴的品質,這本書值得每個人去讀。

三國演義日記8

在《草船借神箭》中,諸葛亮料事如神,在大霧天巧借曹操箭,讓周瑜心服口服;在《獻書詐投降》中,周瑜的苦肉計也只有諸葛亮一人識破了,這也體現出了他超凡的聰明才智。他謙虛有禮、顧全大局,簡直是個完美的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我們身邊不需要諸葛亮這樣神機妙算的高人存在。如果有諸葛亮謀算的能力,知道了一件事情最終的結果走向,那麼就會失去自己在過程中探索、成長的樂趣。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有一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海南的`七仙嶺,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爬到山頂要多少時間,三人都信心十足、氣勢滿滿的向上攀登。

走了將近一小時,雖然有點累,但我們堅信離山頂已經越來越近了。再繼續走,遇到山頂下來的遊人,得知爬到山頂需要四個小時,媽媽看看時間當即表示放棄,我們就返回了。如果在山腳下時就知道要爬四小時,可能我們連開始的一小時都不會爬,就不能看到沿途的熱帶雨林景象,不能看到樹叢中我以前從未見過的紅色的奇妙的小蛇了。

三國演義日記9

在《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個性是因人而異的,作者羅貫中妙筆生花,濃墨重彩地把每個人物的個性描繪得淋漓盡致。堅韌不拔、心胸廣闊的劉玄德;義薄雲天、忠肝義膽的猛將關雲長;粗中有細、英勇善戰的張翼德;“上識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孔明;狡詐多疑、被稱為一代梟雄的曹孟德……這些人物交錯在一起,演繹著一個個膾炙人口、扣人心絃的故事,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生死鬥爭,情節跌宕起伏,令人驚心動魄。

空城計,諸葛亮鋌而走險,用兩千五百名將士來抵禦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他坐在城樓上,身旁站著兩名童子,神情自若地彈起琴來,開啟城門,讓二十名將士偽裝成老百姓,在城門下掃地,結果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被諸葛亮的空城計所嚇退。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看到這裡我不禁地為諸葛亮捏了把冷汗,讓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走麥城關羽遇難,就像天空中一顆巨星墜落,得到訊息後劉備張飛悲痛欲絕,廢寢忘食,下令攻打東吳,從而我體會到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情誼,回想當年,桃園英雄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日死。”兄弟情深,讓劉備熱了頭腦,讓他的性命,國家斷送在冷靜與衝動之間。

三國演義日記10

在國小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了《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日記11

今天,我看了杜老師也沒有佈置什麼作業,於是就拿起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看著看著,忽然有一種想法,就是我要生在三國時期,那該多好。我想如果我真的生在三國時期,可能是這樣的吧。

有一天,我覺得很悶,於是把買來的火藥搓成小圓球,放在一根鐵管裡點燃,只聽“砰”的一聲,正好擊中牆角的'一個蜘蛛。蜘蛛被燒焦了。我不覺驚喜的叫起來,心想,如果改造一下,它在戰場上肯定有很大的作用。於是,我又將火藥球和鐵管改造一下,然後帶著改造好的火炮投奔了劉備。見了諸葛亮軍師,我就跑過去對他說:“軍師,雖然我是個‘下等兵’,但近來我發明了一種火炮,殺傷力很強。”諸葛亮試了下,覺得果然厲害。劉備、諸葛亮非常高興,決定要重用我,把我從“下等兵”提到了兵馬大元帥。在一次大戰中,我們用火炮把魏國的那名曾經與蜀將馬超大戰三百回合的大將許禇炸成重傷。就連魏國的司馬懿臨死前也佩服地說:“此乃神槍也!”在劉備和諸葛亮去世後,我和姜維終於完成了蜀國大業,蜀國統一不久我又回到了現在了。歷史書上寫蜀國大將姜維完成了蜀國的統一大業,嘿嘿,其實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製造火炮的大將軍吳昌鋒。

三國演義日記12

三國演義第一回讀書筆記

主要內容:東漢末年,由於桓、靈二帝寵信宦官,禁錮善類,使朝廷一片混亂,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張角藉此機會,組成了黃巾軍,舉行了起義。朝廷命各地官兵消滅黃巾軍。劉備、關羽、張飛為了讓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在張飛後院的桃園裡進行了三結義,他們起誓說:“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後來,他們三個兄弟,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從此威名遠揚。

文中主要人物:劉備 張飛 關羽 張角

最喜歡的詞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劉備身長八尺,兩耳過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詩讚張飛、關羽------- 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易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吧姓名標。

詩讚劉備-------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讀書收穫:人不能只聽好聽的話,要聽信良言和忠言,一定要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