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安妮日記》讀後感集錦15篇

日記2.41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安妮日記》讀後感集錦15篇

《安妮日記》讀後感1

從古至今,書籍便是文人墨客謳歌的物件。古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今有“書籍是飢餓的人的一塊麵包”的名言。作為一位惜書愛書之人,每天坐在柔和的燈光下,讀名家著作,是愉悅的享受,而總眾多著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族少女安妮·費蘭克。她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安妮被迫全家遷至荷蘭避難,二戰爆發後不久,在朋友的幫助下他一家人躲進了一間密室,密室成員後曾至8人。1944年8月有人高密,他們8人被捕並被關進集中營,最終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其父整理並出版了安妮的日記,即為《安妮的日記》。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鮮明感人的形象。安妮是一個性格活潑的花季少女,她的.父親謙虛隨和,母親語言誇張,缺乏理解能力,姐姐內斂端莊,溫柔懂事……,性格迥異的8個人,構成了這本日記式小說的主體,更觸動我內心的是,讓我對生命、對二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安妮的日記燃起了所有人對生命的熱情,使人們認識到大屠殺、反猶太主義,也使人們認識到人性內心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為現代業界的精神象徵。

《安妮日記》給我帶來了太多感悟,對親情、對友誼、對人生……

暢遊書海,愉悅心靈;寧靜歲月,唯願與書香常伴……

《安妮日記》讀後感2

今日無事,便翻起了《安妮的日記》。一開啟書,我便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這本書寫的是二戰時猶太人受德國的壓迫,過的艱苦生活。這本書內容與題目相符,寫的是猶太女孩—13歲的安妮在“祕密小屋”中的真實日記。看完後,我感觸很深。

在這樣一個艱苦的戰爭歲月,每一個人都艱難地生活著。先不說猶太人,就連安妮躲藏之國荷蘭那兒生活是人們,也都天天月月伴隨著戰火硝煙與滅頂之災。這一切的一切,又何況猶太人呢?猶太人雖然生活富裕,可卻遭受著抓捕與屠殺。

在荷蘭,有多少多少猶太人的生命毀在了希特勒手裡。他們的危險隨處可及,可想而知。統統都是,又何況一個13歲的猶太女孩。她從小就因為血統和種族的原因而生活在一片危險和歧視中。可是,小安妮卻不為此而傷感自卑,從不為此埋怨,而是堅強的面對社會的'不公平,頑強的同殘忍的做鬥爭。她雖然只是一個沒有成熟起來的小女孩,卻從不害怕與驚惶。從容不迫,使全家人在“祕密小屋”裡生活了三年。

聯想起我們,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和小公主。大家都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在他們的過分溺愛之下,我們都經不起挫折和磨難。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是不是在父母面前,手曾破了皮,頭碰一下,就會流出眼淚。連這麼一點點挫折都經受不起,如果我們處於戰爭中,後果將慘不忍睹!

同學們,讓我們也堅強起來,也勇敢起來吧!其實,逆境可以使人堅強許多。

《安妮日記》讀後感3

戰火紛飛的歲月裡,她,被視為異類,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猶太人,便令她死於非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對春天的憧憬中凋謝了。

安妮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運像是一幅帶著壓抑色彩的油畫,讓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給那個神祕的吉蒂寫信,透過一扇不常開的'小窗子來觀察這個世界並記述著她對一切的想法,還幻想著成為一個作家或記者,可惜的是還未等她走出這個牢籠,便被瘟疫奪去了生命。她的悲劇也是給每個人的一個警鐘,是一個凝結著太多太多鮮血的教訓。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著戰爭的結束,又像是一個真實的記錄員,不斷地從小窗戶中瞭解外面並一一記錄下來,她想用她的日記來告訴人們種族歧視的不該,在她的日記中也流露著憤怒與恐懼卻依舊寫道:“世界雖然這樣,但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裡其實是善良的”。也許她永遠也想不出自己會被出賣而進入一個永恆的噩夢吧,只留下這本日記,記載著她的痕跡。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也許戰爭早已遠離,但請每個人銘記這段歷史,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

《安妮日記》讀後感4

戰爭陰雲籠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給人一種沉悶的壓抑感,但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兒,卻能以樂觀的心態一邊自學,一邊保住生命!

她們的一家人躲藏在一間倉庫裡,13歲的.安妮收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安妮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名記者和作家,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安妮說:“二戰後我想出版一本書,叫《密室日記》,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裡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的日記更豐富的材料”!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純潔,率真,個性鮮明的安妮,我認為這樣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特別令我們感動是安妮看到理想破碎,醜惡暴露,世界正在變成荒漠而無比痛苦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她用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之手!

安妮的故事像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我也要向安妮一樣堅強,努力學習,好好的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5

在陰暗的小房間裡,每個人都懷著恐懼,凝望天空。與外界比起來,這裡缺吃少穿的處境卻是“美好”。

孩子、大人們會依偎在一起,感受著對方的體溫,安靜地讀書、爭吵。與外界的紛亂相比,此處是多麼地安寧。對猶太人的排斥雖使他們中的不少人死亡,卻也最終讓他們獲得過一段不同的心的歷程。

因為沒有什麼亂的為生計奔波或外界的娛樂,這裡的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聊天、學習、讀書。長時間的危機感終會鬆懈,他們也能夠安逸地過自己的隱居生活。雖然常有飢餓等困難煩擾著他們,但最終風波還是會平復的。這一夥人在爭吵中暴露的人的貪婪、自私、悲觀,也正是戰爭的起因之一。

安妮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也邂逅了愛情。她在恐懼、鬱悶中對他人產生了相互依賴的.感情。這時她的情感,早已遠遠掙脫了“小屋”束縛。

她身處小小密室中,心卻仰望大天空。這也是書籍帶給她的豐厚食糧。她隔著佈滿灰塵的窗子看大自然,少年獨有的憧憬、希望也使她寫下聰穎的文字。

再困難,再煩燥,也仍舊是擁有仰望天空的權利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6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於“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裡並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於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後屋”。在後屋裡,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仍然堅持的活下來。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啊!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說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併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安妮日記》讀後感7

安妮是一個猶太女孩,為了躲避德國人的抓捕,她們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裡,暗無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安妮是不幸的,戰爭年代的兒童總值得我們留下同情的淚水。然而,我們在同情他們的同時,有沒有回過頭看看自己的'生活呢?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的恐懼,不會有性命之憂。與躲藏在密室裡的安妮相比,我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在廣闊的世界上,然而我們珍惜了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了嗎?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對得起辛勤勞動的父母嗎?對得起我們的青春年華嗎?

反觀安妮,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裡,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又是多麼令人敬佩,多麼令人羞慚啊!最初安妮也不會寫日記,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她就克服困難,由不會到會,一直堅持寫了下去,並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記裡記錄著一些平凡小事,然而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們深刻反思。當我們在挑三揀四,浪費著食物的時候,她們每天卻只能吃爛豆子。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滿著人性的光輝,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關。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內心獨白,更是德軍佔領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所以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

《安妮日記》讀後感8

放寒假的時候,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 記當做自己的一位朋友並常常寫信給日記(日記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溫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祕密小屋,同時小屋裡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出聲 音,以免被別人發現。小屋裡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生有趣的小事。

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 安妮的潛質和知慧啊!可到最後,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麼可惜啊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 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裡,我看到了密室裡8個人的性格,瞭解了他們,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心深處。

我們應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

《安妮日記》讀後感9

在混亂中,有一個聲音保留了下來——安妮。她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一切事情。

猶太人為國做了許多好事,卻被一句謊話變成了“千古罪犯”。而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把安妮誕生在猶太人族裡。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毀滅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幫他們安了家,於是安妮一家和範達恩一家“逃”到了“祕密後屋”躲避德國軍隊的追擊,經歷了許多事情。在這些事中,安妮和雙胞胎姐姐瑪格特的感情好了起來,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來越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並且喜歡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們8人生活了25個月左右。他們早上不能有動靜,包括洗澡上則所;連晚上都不能開燈。

但好運不長,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瑪格特和範達恩太太被送往貝爾森集中營。而被留下來的弗蘭克太太絕食死了。最後,俄軍救了弗蘭克先生,使他活了下來,但瑪格特和安妮——兩位花季少女先後死於疾病。那時的安妮還不到16歲。

安妮是多有個性的一個人啊!被祖國拋棄了,卻仍然愛著荷蘭,愛著祖國的`語言;就算到了祕密後屋,也把看書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放鬆身心的遊戲;當別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時,她只是忍氣吞聲,儘量改正;她還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無虛假的寫在了筆記本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後仍然繼續活著。”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願。我認為《安妮日記》會流傳下去。而安妮也會留在我們心中。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讀完德國作家安妮·弗蘭克所著的《安妮日記》後,感觸頗深。

黑夜裡我關掉燈,想象著我的小房間就是安妮曾經躲避猶太人所住的房間:“祕密後屋”。在這兒住上二十五個月,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晚上睡覺會被炮聲驚醒,被警察的敲門聲給吵醒,還會被小偷雜亂的腳步聲嚇醒……每天連上完廁所沖水都要膽戰心驚。

安妮雖然也害怕這種恐怖的'生活,但她從不曾絕望過。她堅持讀書學習,希望將來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盼望著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裡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麼堅強,儘管挫折一次次向她進攻,但她毫不退縮。猶太人——最聰明的民族,常常讓人嫉妒,所以安妮——這陽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著幸福的到來……

這時,我才感到我是那麼的幸福,從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被父母呵護著長大,就像溫室裡的花兒,經不起風吹雨打。

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的女孩,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不斷激勵著我們堅強、勇敢、快樂地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裡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著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放寒假的時候,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記當做自己的一位朋友並常常寫信給日記。

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溫暖的家,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祕密小屋,同時小屋裡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出聲音,以免被別人發現。小屋裡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生有趣的小事。

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安妮的`潛質和知慧啊!可到最後,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麼可惜啊!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裡,我看到了密室裡8個人的性格,瞭解了他們,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心深處。

我們應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安妮日記》的書。

起初,我對安妮弗蘭克略有耳聞,聽說她是一個猶太人,出生於1929年。基實聽到這兒,我已經能猜到她將是如何悲慘的命運了,讀了《安妮日記》後,我才更加真實地體會安妮那可憐的命運。

安妮剛寫日記時,只是想在日記中記錄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思考,卻不想成了納粹滅絕人種的罪證。上臺後,安妮一家逃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當德軍入侵荷蘭時,安妮一家被迫逃到父親奧托掌管的`公司樓上的儲藏室,除了安妮一家四口外,還有範達恩一家和牙醫塞爾組成的避難大家庭,在這“祕密後屋”裡生活了兩年,白天,誰也不敢發出一丁點勹的聲音,到了晚上,“祕密後屋”裡的人才能活動。每天還要提防盜賊和飛機的襲擾。但安妮並沒有對“祕密後屋”的生活絕望,依舊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做一名作家和記者,同時也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就當和平快來的時候,由於知情人告密,“祕密後屋”於1944年8月4日陷於納粹魔爪,八位避難者全部被捕,除安妮父親外,其它人均被納粹所殺。

是啊,這悲慘的一切都是因為戰爭,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世界上的幾處硝煙,至今未熄滅。為了世界的和平,讓我們一起來徹底宣告戰爭的末日。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是《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很受啟發。書的主人公是安妮,她1929年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市,是個猶太小姑娘。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一家1933年被迫逃到荷蘭避難。在1940年德國兵侵入了荷蘭,要將猶太人趕盡殺絕。安妮一家不得不換一個躲難地方。設在了父親工作的公司樓上的`“祕密後屋”。在那一共有8個人,除去安妮一家人,還有父親同事範達恩及他妻子和兒子,還有一位牙科醫生。這8個人在“祕密後屋”度過了兩年的時間。每天不能發出一點兒響聲,生活在黑暗之中,十分難熬。

雖然生活艱辛,但是沒有打破安妮的夢想,她希望自己長大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於是她發奮讀書,希望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她堅持寫日記,沒有停過。安妮從一個可愛天真的小女孩到成熟的少女,一共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日記裡有寫開心的,傷心的……安妮通過日記來表現德國兵的殘忍。最終由於有人告密,那8個人1944年8月4日被抓。只有安妮爸爸是八人中,唯一的倖存者。

讀了這本書,我的啟發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環境中,衣食無憂,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大家有想過那些還在戰爭中度過的孩子,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在學校中快樂地上課。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安妮的日記陪伴她走過了少女成長的幾個年頭,然後戛然而止,就像她的生命一般。

故事的開始,或許不是在6月14日的那個星期天——安妮得到這本日記的時候。而是從她出生開始,作為一個猶太人的身份開始。

當你——我親愛的安妮,開始寫這本日記時,你才13歲,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年紀,你開始變得成熟,卻還有著小孩的童趣。在你的生活中,一切都那麼輕鬆,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讓你格外驚喜。

但好像有些人不想讓你這麼輕鬆地長大,他們抓捕同你一般的'猶太人。一時間,猶太人四處逃竄。

你現在大概有些不自在,不自在地生活在密室裡。你在這必須小心翼翼,卻好像被人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你開始反抗父母,或自詡自己為“神經病”。但你還是沒有忘記學習,創造著內心世界的財富。“擁有勇氣和真誠信念的人,永遠不會在不幸中消亡!”這是少女內心的獨白,卻又是不幸之人死守的堅強。

我從來理解不了戰爭,它只會讓我們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少。侵略戰爭的背後,是侵略者一方的貪婪,如果他真正擁有了什麼的話,卻失去了人性。希特勒的做法,大同小異罷了,他只不過為了自己的利益,使猶太人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一個有著無限可能的15歲生命,扼殺在納粹的手下,更何況,不止這一個安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