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熱】《安妮日記》讀後感

日記6.22K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熱】《安妮日記》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1

戰爭陰雲籠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給人一種沉悶的壓抑感。為了生存躲在衣櫥後面的猶太姑娘安妮,以樂觀的心態和無以倫比的勇氣折服了千千萬萬的人。

第一次比較詳細的瞭解安妮是在電影《幸運裡的錯》中,身患絕症的女主參觀了安妮之家後被安妮的勇氣所鼓舞。之後去看了《安妮日記》。這個姑娘在生死邊緣仍然寫道:儘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沒錯,戰爭永遠是被人們所厭惡的,但仍有人執意挑起戰爭,貪婪和慾望也許是罪魁禍首。安妮在日記中留給我們的,是對人性本善的信念,對人性醜陋的寬容。留給我們半個世紀的深思。

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打贏了戰役,穿過金黃的麥田,衣襟飄過夏秋,步伐輕快的走遠了。心靈永遠是最強大的武器。

《安妮日記》讀後感2

週日去了一趟圖書館,在書架上發現了安妮日記。對其有興趣,於是寫了一篇讀後感。

安妮是猶太人,在她13歲那年,由於納粹對猶太人的清剿,隨著家人開始了躲藏的生活。一開始,由於食物豐富,資源旺盛。安妮對這躲藏生活有點興奮。

但是,隨著德國與英國的戰爭,食物開始少的可憐。安妮的保護人有的不幸被抓,此時此刻,安妮是多麼需要一位傾訴者。於是她與有點自閉的男孩彼得開始聊天,最後,他們開始有了感情。當然,在安妮以前的生活中追求者有許多,但在躲藏生活中只有彼得一位年輕男孩,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日記的真實是它獨有的吸引力,它講述著一位少女的心。最終,安妮沒有成功脫險,但她用日記獲得了永生。

《安妮日記》讀後感3

上週我讀了《安妮日記》,知道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戰爆發。由於納粹德國實行反猶太人政策。在1940年5月荷蘭被德國攻佔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特也將排猶法律在荷蘭境內執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安妮日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她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安妮日記》中主要寫八個人在密室裡生活了兩年,他們只能依靠朋友提供的有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維持生活,以及獲知外界的一切。他們在密室裡生活很寂寞、痛苦、恐懼、貧窮,但安妮卻在密室中樂觀、快樂的生活,我要向安妮學習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精神。

雖然安妮只有十幾歲,但她表現出超越她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和震撼。

《安妮日記》讀後感4

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克的生活實錄。

安妮.弗蘭克於192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商人家庭,希特勒擔任總統後德國法西斯開始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移居到荷蘭,可是好景不長,德國又佔領了荷蘭,弗蘭克一家只能躲進密室裡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生日,她得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還給它起名叫“吉蒂”,從此以後安妮每天都給“吉蒂”寫信,他寫的都是關於信仰和宗教的信,這使我非常感興趣,安妮雖然呆在密室裡,但她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十分渴望去外面的世界,十分熱愛生活。安妮在密室裡呆了二十五個月之餘,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因壞人告密被捕,抓去集中營,後來染上傷寒失去了生命。

在這本書裡我學到了很多,安妮雖然年齡不大,但卻很成熟。她十分堅強,有勇氣,從容的面對一切。她的這種熱愛生活的精神,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5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著戰爭,聲討著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爭就是二戰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佔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場,又將數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麼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存在,而這一切都源於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裡因該銜著橄欖枝,而不是品著血紅的淚!

《安妮日記》讀後感6

我很是喜歡安妮日記,更喜歡安妮這一人物。我感覺她就是一個小天才,無心插柳柳成陰!在密 室寫了兩年多的日記獨白,最後經過爸爸的幫助下成了一本書!

在她的日記中,我看到的是安妮的坦率,透明,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無病呻吟,完全把自己的 心事告訴於日記朋友——Kitty!或許這就是我喜歡安妮日記,喜歡安妮的理由吧!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安妮伴隨著淚水,耐心與歡笑,在自己身上不斷耕耘,幸福而真誠地微笑 人生!我相信這微笑,即使在貝爾鬆,即使在她無力抗拒人類的虛妄時,也不曾失去過!有一句話 就是最好的證明: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 不幸福!

《安妮日記》讀後感7

今年暑假,姑媽送我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我認真地看了這本書,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安妮。

她是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孩子,她經常對別人說:“我很想幫幫你。”;她是個有禮貌的孩子;她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生活在不見天日的密室中,還不忘讀那些荷蘭朋友們不斷捎來的書,還有就是寫日記,把她想對一個親密朋友講述的一切都寫進去,她渴望重新回到學校;她是一個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的孩子,身在囚牢,還是在日記中寫道:“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後。”看著安妮談起自己、朋友、學校等等一些開心的和不開心的事,我決定也像安妮一樣寫日記,把自己的一些事記錄下來,如探望太祖母;學騎自行車;可愛的小狗小麗;學劃火柴……像安妮那樣把自己的成長過程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安妮日記》讀後感8

《安妮日記》是猶太民族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經濟大戰中遺留問題下來的一本中國私人銀行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進行躲避納粹主義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工作生活。

1942年6月12日,安妮13歲生日,她收到一本日記,開始寫。直到1944年8月,他們的祕密房間被德國警衛突襲。不久,16歲以下的女孩被傷寒殺死了。這本日記已成為人們深刻反思這場殘酷戰爭的寶貴材料。

安妮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應該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但只是因為她是猶太人,納粹德國的種族迫害,她失去了她的自由,她不知道有多少困難忍著,父母不知道爭論如何多少次,多少次傷心,她是一個十幾歲呀!

雖然對於安妮自己只有一個十幾歲,但她的表現進行超出她的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的感動和震撼!

《安妮日記》讀後感9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境況對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 而13歲的安妮呢?應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向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趣味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我的夢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完美的。”

所以,在閱讀了《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頭,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麼東西能比這個更歡樂的嗎?”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今天,我讀完安妮的日記了,老師讓我們寫讀後感,我今天才動筆,是最晚一個寫的。

安妮的日記裡寫了她的生活和經歷,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戰亂時期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過世了。戰亂真的非常不幸,因為戰亂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們四處逃走,他們找了一個十分安寧的地方住了下來。

關於《安妮日記》的讀後感範文5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私人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躲避。

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歲生日,她收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一直寫到1944年8月,他們的密室被德國衛軍查抄。不久,這個不滿十六歲的女孩便被傷寒。

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爭進行深刻。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我讀了安妮日記以後有很大的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妮·弗蘭克是德籍猶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她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營著一家公司,家中有母親和姐姐一家四口過著安寧的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13歲生日。這一天,他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她開始寫日記,並給日記本起了一個叫吉蒂的名字。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日記是安妮在遇難前兩年藏身於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記載。

它的特點是內容非常的簡練樸實。看完本書,希望安妮在天堂幸福快樂,一路走好。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她著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麼小的年紀,就被殘酷的戰爭逼著躲進了黑暗的小屋,整天提心吊膽的過著生活,每天她處處都受到拘束,卻一直沒放棄,可惜就在戰爭快結束時,她卻離開了人世。

比起安妮的生活,我們現在過得生活簡直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安妮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都能表現得如此樂觀,還能一邊學習一邊快樂地生活著,而我們,一群在天堂裡的孩子,卻還不知足於現在的生活,整天向父母要這要那的,父母也都順著我們的意思做;在家裡,簡直就是一個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人們忙得團團轉,而我們自己卻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新書,書名叫作《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內容是一位叫安妮的女孩在1942年到1944年裡寫下的日記。日記裡面的主 要內容是:安妮一家為了躲避迫害,就和凡、達恩家族和杜塞爾醫生在“密室”裡生活。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費蘭克在二戰期間遺留下的一本個人日記。她真實地 記錄了為躲避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兩個家庭在“密室”裡度過的長達兩年的艱難生活,同 時也記錄了她對戰爭、人性及未來的思考……堅強、樂觀的安妮雖然沒有親眼看到 戰爭的勝利,但她留下的日記卻成為為人們深刻反思那場人類悲劇的珍貴材料。

安妮的爸爸曾經對安妮說過去多話,最讓我感動的是“只要能在世界上活一天,你就 很幸福。”這句話,聽了這句話後我可以感覺到安妮那時的生活十分艱難,我認為我應該好 好珍惜現在的生活,這些和以前的時候還相差好多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安妮總說“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說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洩,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宣告,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說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裡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閱讀愉快!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作者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人,就是因為她是一個猶太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遭到了許多的歧視和排擠。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向吉蒂——她的日記本“訴說”了出來。她偷偷的躲在一個陰暗的小閣樓裡將她那段時期裡的所有遭遇都寫在了她的日記本上。

在日記裡,她寫出了:“我希望能夠完全信任你,因為我對誰都沒有完全信任過。”一個小女孩竟然不能完全信任每一個人,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啊!“現在,我盡了的努力,做到樂於助人,為人友善,態度和氣,所以對我的責備已經從怒不可揭變成和風細雨了。”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在沒有一個可信的人的環境中,她竟然抱著如此善良的心態面對他人,真令人佩服啊。

安妮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那時人們的生活根本不像我們現在那麼幸福,在她們那時,只有戰爭,根本就沒有幸福。更讓我明白了:要珍惜我們眼前的幸福,說不定那天它們就離我們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