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論語學習心得

論語學習心得1

《論語》是孔弟及後人記述孔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它記述了孔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其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於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孔夫子的那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依然歷歷在目。

論語學習心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論語》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我們在平時學習中,不但要努力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通過學習《論語》後,使用明白了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論語》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本書分了7個部分來解讀論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

其中我感覺很多道理是在社會生活中比較實用的。《論語》強調人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夠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那麼這個事情一定可以成功。然而“盡人事而知天命”啊,如果個人已經盡力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結果,凡事還是要懂得知足常樂吧。

有人說過了三十歲就要給自己一種減法生活。這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拿我來說吧,我總覺得少一件衣服一個包一雙鞋,經常為了要買什麼樣式的而苦惱。這些也不算什麼大件的東西,但是說明我的心靈不夠平靜很空洞,所謂心靈之道即心中有什麼就看到什麼,我想人還是需要精神的更加豐富,而遠離物質的紛雜才是所謂的"減法生活”吧。不管是怎麼生活,人最終還是想追求快樂的。書中講過一個寓言故事說:三個工匠在造一所宮殿。有人問第一工匠:“你再做什麼?”他說:“我在砌磚”同問第二個工匠,他回答“你沒看到嗎?我在幹苦力。”而第三個工匠卻愉悅的說:“我正在造一個宮殿啊!”誠然,第三個工匠是最快樂的。第一個人很現實,目光也很短淺;第二個人是我們常說的那種“祥林嫂”,在他心中不會有快樂;而第三個人心中充滿理想和希望,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難處,而是憧憬著成功後的喜悅。我想這樣的人,不管成功與否,至少他的人生充滿了陽光和快樂,我想要這樣的人生。

再說為人處事交朋友這部分,這部分給我的提示和警醒最多。小的時候小朋友之間鬧彆扭我的父母總是責備我;長大了到社會上交往,他們總是讓我覺得我是欠別人的,如果有矛盾,那麼錯肯定在我。(當然,我不是責怪我的父母。我在孩子小時候教育他也是遵循這個原則的。按照黑格爾“正、反、和”的哲學理論,人生是要有這樣一個過程才好。這是後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這個哲學論斷。)這樣下來,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我就覺得十分苦惱,我很謙虛很低調了,但是反而有一些喜歡欺生的人會把矛盾引發到我的頭上來。經過幾年的滾打,我樹立了自己的處事原則,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而不是人們常說的“以德報怨”,“投桃報李”。咋聽起來孔子這麼告訴他的弟子,感覺有些出乎意料。其實孔子是告訴我們處世要把握分寸,他提倡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當然也決不贊成以怨報怨。而是用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態度坦然地面對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瞭解的這一點,我覺得為人處事彷彿輕鬆愉悅了很多。有了正確的處世態度,如果你又是個正直的人,那麼我想會交到益友的。因為真正的好朋友不會只聽得進去讚揚褒獎的話,更應該聽的是批評和反面的意見,因為坦誠實在的意見是人生進步的動力。

人生之道,對於我還是件任重道遠的事情。畢竟我剛剛踏入而立之年,經歷的事情還很少,我希望能到達書中所說的“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境界。他講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對自我的提升。我站在山頂,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這就是六經注我的境界,是三十歲這個年紀所應該具備的心靈自信的能力。我還在努力,希望好的學習能導致我的行為改變。

《論語》如波濤洶湧的大海,博大精深。從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是做人,只有學會了做人,才能去做事。做人,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永不不間斷地學習。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子曰:“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弊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弊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弊也狂”。孔子說:“愛好仁德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愚昧易欺;愛好智慧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放蕩;愛好誠信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傷害自己和親人;愛好直爽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論語能幫我們解決許多困擾已久的問題,那短短的一句又一句話,也許只要讀透其中一句都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幫助他下次完成作業,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

現如今,許多人工作壓力大,精神負擔重,憂鬱、牢騷多,工作生活樂趣少。像我們教師又何曾不是這樣呢?我幾乎天天看到老師的疲憊身影,天天聽到老師不滿的聲音。我一直困惑,為什麼會這個樣子,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有時還真有誤會和矛盾,心情同樣不佳。這些都影響了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生活的樂趣。最近看了于丹的心得,感覺很好,有修身養心,去鬱悶之效,使人心胸突然開闊。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現在的我們都有這等心胸嗎?人人有了,集體多和諧,校園多美妙!我得修煉。“人與人之間,事情與事情之間的比較,沒有單純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這種境界的標準就取自於“大道合乎自然”。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論語包含的東西,是精神上的追求,值得思考的,還太多。

論語學習心得2

對於《論語》,我們並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來閱讀它還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們對於《論語》中有很多經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從深處挖掘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最簡單的句子裡面蘊藏著最深刻的道理。

《論語》是一本記錄聖人孔子言行的書。在讀了之後,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負,而且書裡面也記載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並且他也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後人稱為聖人,就是因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成了我們現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孔子的言論很多,而我在這裡只是把讀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觸的話想要拿出來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比如說:飢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這句話其實說著很簡單,但是在我們做起來總有一些困難,可能我們現在強加給別人的不是有形的物體,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一些情緒強加給別人,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想這個是不可取的,所以這句話依然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態度。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幹出政績不要急於求成。任何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在學習上我們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在工作上我們同樣要這樣,很多人都想著我們做到怎麼怎麼樣的業績,可是光想著怎麼樣能夠快點的完成目標,做出成績,卻忘記了很多事情基礎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只想著快點到終點,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我想這並不是成功。很多時候,我們要放平心態,規劃好,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這樣才會看到更美更長久的風景。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享受生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吃喝玩樂上面,等到年齡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實現,心裡就有很多後悔,可是時間卻在也回不去了。看著孔子說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都有如此感觸,說明無論世界怎麼樣發展變化,真理的東西還是永恆不變的,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這句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來後悔。

我讀了《論語》後,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們現今社會還是經典,而且也是我們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師說得:《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它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學習心得3

通過這幾個月讀書、實踐、成長活動的學習,使我增添了幾分自信,幾分沉穩。回想剛走上村官崗位時心裡的膽怯、迷茫、浮躁,真的好了很多。

記得剛看完于丹《論語》這本書,心靈就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其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我感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無論生活有多少困難,都要看到積極的一面,找個快樂的一面去接受生活中的每件事。于丹老師利用她獨特的個性視角,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來解讀《論語》。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記得於丹老師說記住《論語》中一個字,一生就夠用了,我覺得有道理。人想過的快樂,首先要學會寬容,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恕”,這個字包含了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心態,能夠學會“恕”,那麼這個人的一生一定是快樂的,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當然,想做到這個字是不容易的,能夠把所有的世事都用寬容的心來對待,那麼生活中就沒有什麼是快樂的阻礙了。在這個新時代,除了為生計忙碌、奔波之外,我們總是尋找一種精神的寄託,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心靈的家園。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種慾望,總會想為自己的心靈安個家。

在當今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在論語學習中的體會:

一、學為先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上起,每天都在不斷學習,成長,逐漸地完善自我。學習不僅是指在課本上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積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學習,就像臵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了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們不但要學,還要學以致用,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一定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從容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二、做為上

《論語》中提到,不在其職,不謀其政,其中就隱含著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是我們在這個位臵上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將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幹好。工作是體現自我價值的一個載體,當然也只有快樂地工作、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才能

夠真正地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這樣才能使自己有更多機會鍛鍊成長。“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從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業。工作意味著責任,崗位意味著任務,只要我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幹好每一項工作;培養健康快樂的生活情趣,平凡中體現不平凡,我想我們就是最優秀的。

三、和為貴

《論語》中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對自己的心去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樣”。一個人生命中有自信、有從容,有一種寬和,多體會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愛人。可見,讀透了論語,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內心的安寧,快樂就會常伴我們左右。

雖然自己只寫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遠遠不只這些。很多感動是心靈的觸動,用語言不能表達得很清楚。的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時常的反思、多一點靜靜的傾聽,少一點抱怨的聲音,多想想生活的快樂與感動,少一點不實際的言論。也許,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我慶幸有這本書伴隨我成長、生活,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時刻提醒著我。

論語學習心得4

《論語》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的弟.及再傳弟.對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記錄,其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於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臺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裡經常發生冷戰,電腦佈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溫暖”,悶得人難受。後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著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後寢室形成了統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於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論語》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裡,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暑假,我隨著我院三下鄉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儘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裡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裡,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的經濟、教育現狀。有一個鄉教學設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餘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課後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山裡的孩.國小畢業或是國中畢業後,他們就面臨著勞作或打工就業呢?當地的學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麼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論語》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論語學習心得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傳統上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關於交友的問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的是“關於胸懷的問題”。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與《莊子·天下》篇“百家之學”的“學”相同。“學”有作動詞用的“學習”,有作名詞用的“學說”等,這裡應為後者,指思想主張,對社會、人生的總體認識。“時”不應解作“時常”或“按時”,而應解作“時代”,也可引申為社會。“習”不應作“溫習”講,而應作實踐、採用講。下面的兩句與之相應,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實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這樣,《論語》首章孔子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思想:如果我的學說被時代(或社會)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悅嗎?退一步說,如果時代沒采用,可有人能夠理解我的追求,贊同我的學說,或者從遠方來與我一同討論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說,不但社會上沒人能採用,甚至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的學說,我也能夠坦然面對,不慍不惱,正確對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這句話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他如此博學,還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精神十分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還要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對於提高我們邊檢人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都是有益的。在我看來,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同時,這句話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加強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孔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出自《論語》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為思考,思維;“罔”讀wǎng,意思為迷惑,昏而無得;“殆”讀dài,意思為沒有信心。這一句話的意思為: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說明了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論語學習心得6

有句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別說半部論語了,就單單幾則論語就告訴了我做人與學習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裡面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話說某一天,子路來孔子家學習,穿著非常華麗的衣服,慢慢的走了進來,孔子讓他換一件衣服,子路聽到後連忙回家,換了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回來了。卻還是原來的樣子。孔子就對他說:“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我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班裡數學測試,成績出來後,我有一道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講過後,問我明白沒有,雖然我沒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說,怕老師說我笨,結果下一次考試又沒有答對,去掉了8分。

《論語》使我們懂得了很多: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會無往而不勝!

論語學習心得7

孔子的人才成長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也就是個人的價值觀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論語學習心得8

在這一週的學習過程中,自己真是汗顏,不學則以,一學才發現自己真的是才疏學淺,對於經典中的很多字的讀音不知道,有些字乾脆就不認識。幾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讀不順暢,反覆聽,反覆讀幾遍之後才算是能夠順利的讀下來。雖然有譯文,但對其原文的理解還是有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於是開始查資料,聽群裡各位老師的分享和導師的講解,才漸漸明晰其中內涵。

雖然我才剛剛開始瞭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自己是名中國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驕傲!

一週的學習下來,自己的感觸也頗多。在這一篇從學習到道德修養,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來,知識在於其次,最重要的在於做人。做一個有德之人,而這個不是從知識或書本上獲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體驗中以及做人做事上歷練出來的。

總結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養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現問題才開始反思,去了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才開始不斷地學習和自我修正,通過學習《論語》的學而篇,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踐行,而踐行也是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務大眾。也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提升,而非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系統。求同存異才是共同發展和進步的意義。

楊教授講到"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反覆讀學而篇的時候,我體會到:這個"仁"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的關係該如何相處。而這個關係最早的根源就是我們跟父母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和睦融洽了,我們跟世界的關係也就和諧了。所以孔子一再強調"孝悌".父親是天,是陽效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創造力的象徵。母親是地,是陰效能量的代表,是承載、接納的象徵。這兩種能量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與父母的連結順暢也就表示我們的陰陽能量的平衡。而這樣的平衡狀態下,我們對外,不管是和同學朋友的關係、還是和同事領導的關係都能自如應對。如此,人與人相處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當今很多人的財富、疾病、人際關係以及親子關係的問題,追根溯源幾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關係的問題上。可見,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經看透了這個問題。現在的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們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滲透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那我們國家必將繁榮昌盛。

當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個基礎,自我的修行還是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這個過程中也是需要不斷的反省和覺察自己的。這也是為了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心,因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生命中幾乎所有的痛苦都與"道"有關,萬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個維度。人人都應該行在"道"中。這個"道"在世間一切事物上執行,比如我們的身體,生命、做事,家庭、關係,施與受、財富、事業,心思意念,命運等等。我們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執行著。

如果我們沒有行走在道中,不論是身體、做人、做事、修行等各個層面就會出現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是來給我們找麻煩的,而是一個個的信使來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有問題了,需要去修正,他們只是生命的信使,萬物與宇宙之愛經由他們把資訊送給我們,好讓我們去看見問題處理問題,當我們能夠明白這些提醒並去修正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繼續回到了"道"中,一切就會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們每個人做人做事抓住那個仁德賢良的根本,讓它在心中豎立起來,才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有了這樣的一顆心,做事就會遵循事物的本質及規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這樣的德行之後也需要運用好,那就需要"禮",而這個禮以恰到好處為可貴,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個詞"界限" .有了這個界限,我們會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麼不是,這樣也就會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暫時不是合適的時機。而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自己也將同樣的承擔後果,而這個後果可能往往超過自己的承受力,傷人傷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義。"

總之,有了學習的方向和態度,有了德行的標準,接下來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只有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自己內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且穩定,那麼,接下來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務社會!

論語學習心得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

大意是:曾子說:“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別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溫習了嗎?”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當代社會我們也應當時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覺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有沒有對家人或別人撒謊;有沒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沒有做到給自己一定的'懲罰。這樣,就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原句有幾點要注意,“忠”字代表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信”字,有兩種含義,一是誠信,二是信用,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人處事立世之根本。

朱熹這位大儒家學者加註:日醒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講究修身。《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裡面所講的就是以修身來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成就。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背景:孔子所處的年代動亂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象已經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不重視道德的修養,傳統觀念出現危機,這是孔子不願意見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方法。

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則能成就大業。

論語學習心得10

暑假裡本是為了應付檢查才捧起丟在案頭已近乎遺忘的《論語》,最初總覺得上學時已經學過多篇關於《論語》的文章,感覺自己已經讀得很透,可是今天當我再以教師的身份去拜讀它的時候,卻有了另外一番的收穫。或許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習慣,我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被孔子的言行深深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該耐地去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

再說說“學而不厭”。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為了教育好學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採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論語》中孔子還提到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知新”的前提是 “溫故”,“為師”的前提是“知新”,不能知新,又怎能為師?

三、快樂的為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裡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學習心得11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說:“那麼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於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論語》裡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這裡“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後行則太優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後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論語學習心得12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本意:氣質比理性強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氣質強的人則會慢條斯文。有理性,又有氣質的人,就可以成為君子。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 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 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 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 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 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 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 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裡能夠討論得清楚 的。

論語學習心得13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校領導的建議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交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該把握原則裡的分寸。我們今天總是在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是好什麼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斷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問過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裡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那裡是得到讚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人家的恩德呢?

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這裡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負於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但是你要留著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於你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老師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麼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而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 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老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儘量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著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後一定隱藏著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說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過是利用他的學說,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一定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著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說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說別人不瞭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己,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說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後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後行,而有的人卻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可以調節關係,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論語學習心得14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君子不爭》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說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在這一點上,孔子與老子觀點有相似之處。孔子的觀點是君子之人是坦蕩蕩的,光明磊落,他不與人一爭雌雄,即便是爭也要爭在明處,或者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生活中的好友。君子之人不與人爭高低,不與人為敵,待人以禮。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君子不爭利,若要爭,也是以切磋技藝為主,射場上的競技者,射場下的好朋友。有時就是最嚴酷的戰爭,也要互派使者,約時間,約地點,約人員,約回合,不以暗箭傷人。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禮。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樂適度》這則語錄本來是孔子用來評價《關雎》的情感風格的,《關雎》是《詩經》的第一首,是愛情詩,是男子追求心儀中的女子,心懷喜悅,充滿了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渴盼,這是“樂”,但又思而不見,追而不謀面,充滿痛苦,這是“哀”,但這首詩卻恰當地處理了情感的度,樂但不過分,傷感但不感傷,這是一種中道思想。

這個評論的可貴之處是它告訴人們怎樣去合理調控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難免,莊子想通過“逍遙遊”的方式告訴人們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聖人,只有擺脫功名利祿。范仲淹告訴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思想都告訴我們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修煉自己,寵辱不驚,樂觀曠達,恰到好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仁者安仁》孔子告訴人們應當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這是做人的目標,因為一個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長久處於貧困之中,不可以處於安樂的環境之中,他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會做出犯上作亂之事,會損害他人利益。

真正達到生命自覺的人,他會安於仁德,利於他人,他會以寬厚之風靈動之氣呈現自己高尚的人格,他能一貫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因貧困,不因利益,不因權勢。孔子認為自己的弟子中最賢德的人是顏回,就是因為他住在簡陋的街巷,吃著粗糙的飯菜,仍然能不改其樂,老師以有這樣高度生命自覺的弟子為自豪。孟子也說:貧賤不能移,就是處於困頓的境地不能動搖自己的做人底線,不做苟且之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安於仁,利於仁,行於義。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不失仁道》孔子的這則言論有兩個關鍵詞,即“道”和“仁”,其實在這裡“仁”是對“道”的闡釋,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要依從於道,不做背離道之事,到孟子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說“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就是說君子之人要保持一貫的操守。仁是對道的進一步闡釋,君子之人不能在很短時間和很困頓的時間違背仁,仁成為君子之人的道德底線,如果背離仁,那就違於道。

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具備人道之心,富貴不離道,貧賤不違道,時時事事將道存於心間,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做真君子。

論語學習心得15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論語》中對於教育思想方面的內容對我啟發很大。在教育物件的選擇上,他主張“有教無類”,不分貴賤、賢愚,機會均等。用今天的話來說,孔子非常尊重學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重視誘導式的啟發教育,觸類旁通,強調在實行啟發誘導的基礎上必須注意循序漸進。本學期我所教的課文中,講的就是孔子與學生的故事,再次重讀孔子的《論語》,讓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養目標上,孔子認為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淨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於培養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為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

讀孔子的《論語》,讓我想到了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實際,發現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被繼續沿用,仍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了,提出了“學”是“思”的基礎,“思”又能使“學”不斷深化和擴大,闡明瞭學和思的辨證關係,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學思結合。再如今天的因材施教、寫作參考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等這些教學原則、方法在《論語》中都能尋找到痕跡,除了教學,孔子關於做人也有自己的獨樹見解。他強調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他還強調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曰:“人

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做人還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後的一點感受,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面是多麼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今後,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