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品]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數學教育概論》這本書是由張奠宙、寧乃慶主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數學系列教材之一,它帶附帶有一個光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一個關於數學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的概述,目的是幫助具有數學專業知識的學生獲得有關數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它不再只是“教材教法”的說明書式的記敘,而是闡述數學教育的規律,具有自己怕學科體系。全書分為實踐篇和理論篇。首先從觀賞、分析大量的數學教學案例入手,幫助學生編制教案,走上講臺。然後概略地介紹當代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論,探討數學教學的目的、學生應具備的數學能力、數學教學模式、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等基本課題,同時研究數學思想方法的價值,以及數學史、數學教育技術、數學教育心理等有關問題。書中設專章介紹和研究《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驗,並就數解題和數學考試、數學教育研究等問題進行闡述。

數學是人類文明的火車頭。古希臘文明時期的數學著作——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成為人類理性精神的典範。它在西方國家的印刷數量,僅次於聖經。當歷史經過中世紀的漫漫長夜之後,是笛卡爾、費馬、牛頓、一萊布尼茨創立的微積分,宣告了資本主義文明的科學黃金時代的來臨。19世紀發現的非歐幾何、高斯———黎曼建立的微分幾何進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締造了物理學革命,成為20世紀文明的標誌之一。現在,當人們在普遍享受資訊文明的時候,自然會想起為它奠基的'數學家的貢獻:馮諾依曼設計的電子計算機,連同維納的控制論、仙農的資訊理論,人類終於迎來了航天飛行和手機普及的時代。

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無往不利。人類的進步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數學。就單個個人而言,由於數的嚴謹與抽象,經過烽學的學習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就獲得一次昇華。學習數學,不僅為學習其他學科打下了紮實基礎,而且能夠培養人們不迷信權威,不感情用事,不停留於表面現象的思維品質,甚至從數學這無聲的音樂、無色的圖畫中,領略到美的崇高境界。也正因為如此,在世界的所有國家,數學都是主課,學生從一年級入學到中學畢業,一直不有離開數學。重視數學,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國家教育進步的標誌。

中國的古代數學曾經有過輝煌的成就,以劉徵、祖沖之、秦九韶為代表的中國數學學派,建立了與實踐聯絡緊密且以演算法見長的數學體系,但是12世紀之後就漸漸地落伍了。20世紀以來,中國數學家急起直追,努力為世界數學文明做貢獻。在當代的數學史上,可以看到陳省身、華羅庚、許寶祿、吳文俊等中華數學家的名字。20xx年8月,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舉行,這表明中國數學已經進入世界數學的主流,向著21世紀數學大國的目標挺進。

但是,中國還不是數學強國。中國數學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距離。在數學研究一線上中國數學家還要繼續努力,便更重要的是培養數學後備力量,提高我國公民的數學素質,加強科學技術領域的數學支撐。為此,就要從加強數學教育著手,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的數學培養抓起。

我從事數研究和數學教育幾年,對數學教育的重要和艱難,有深切的體會。1993年,西南師大的著名代數學家陳重穆教授親自到中國小第一線進行數學教育改革,使我十分欽佩。他提出“淡化形式、注重實質”的口號,一時成為國內數學界和數學教育界討論以至爭執的熱點。數學的一個特點是形式化,陳重穆教授自然十分清楚。他之所以提出“淡化形式”,並非針對數學本身,乃是對人們認識抽象規律過程,尤其是對兒童青少年學習數學而言,因此我認為他講得有道理。數學和數學教育是彼此聯絡又互相不同的學科,數學界應該更加重視數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張奠宙教授和寧乃慶校長主持“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數學教育概論》的編寫,當是21世紀中國數學教育的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2

6月21日至30日教育局成教科為中職學校爭取和安排在北京科技學校為期10天的來之不易的培訓專案。本次培訓聽了教授們的講座,深受啟發,他們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我們學到了許多最前沿的教學及管理理念,現就本次培訓內容談幾點感受。

一、培訓內容概述:

本次培訓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車老師、谷教授、胡教授、李教授等四位專家的精彩講座。6月21日上午學校的領導班子及教育局的領導們組織進行了開班儀式。下午車老師對3+2中高職銜接的專業開發與實踐。

6月22日全天聽了職業學院教授關於《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的探索與思考》的精彩講座,收穫很大。

6月23—24兩日,我們聆聽了全國職教課程建設專家、職業技術學院胡教授有關課程建設經驗的精彩講座。

6月25日,有幸聆聽了胡博士的《專業建設“二十步”》的精彩分享。胡教授從專業建設的意義、層次、內容、步驟等方面進行了精心剖析和闡述,使我們對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進一步的理解。

6月26日,全天聆聽了深職胡教授“關於建立能夠獲獎的技能大賽長效機制”的精彩講座收穫頗豐。胡教授從對職業院校師生參加技能大賽的認識、個人指導、研究大賽的動因、經歷、成果,深職經管類專業參加技能大賽的現狀分析,開展技能大賽的基本思路,建立技能大賽獲獎的長效機制等幾方面進行了精彩的講解。

6月27日,胡教授講授職業院校教研課題申報的基本技巧、教材編寫的基本方法和20個衡量標準。下午講授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與職業素養教育。

6月28—29日兩天時間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質量監督處處長李教授講授職業院校基於ISO9001的考評性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最後一天,學校帶領我們走近走進集團旗下水泥廠———一個1939年由日本人建廠,有著70年悠久歷史的老廠,讓我們感受到了現代水泥廠的風采。

二、培訓心得概述:

本次培訓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真可謂受益匪淺。四位專家的講座深深吸引著我,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幾位教授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了一種責任,讓我品味了智慧。專家的講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他們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聽了他們的講座,讓我覺得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除了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

就學校基本情況,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教學診改,要形成常態化的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教師管理的有效機制結合當地人才需求情況進行專業建設診斷與改進。

我們要學習教授的課改理念,堅持課改,做好課改工作,以技能培養為基礎,以技能的培養帶出知識點的教學,以知識點的教學影響學生素養的養成。專業建設必須要有一支堅強的專業師資隊伍。專業教師隊伍應該具備相應的職稱、學歷、雙師、專兼結構合理的基本條件。同時要不定期對老師進行教育理論、資訊化技術應用的培訓,不斷提升老師們的專業素養和資訊化素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願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總之,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作為一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再找任何藉口,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管理和指導學校各項工作,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隨著新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技術理論所呈現出的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人生觀、價值觀、認識觀等促使廣大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圍欄,探索出適合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認識觀不斷變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綻放出新光芒。

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要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結構、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物件的傳統教育思想與教學。結構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資訊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運用到教學活動設計中可以分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同學協作——課堂小結。

1、創設情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境,把創設情境看做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並作為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而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說到,教育應從具體經驗入手,逐步過渡到抽象,有效地學習方法,應該是首先給學生豐富的具體經驗。但我們都知道,如果所有知識都通過直接經驗獲得這不切實際,許多的數學活動抽象程度較高,變化精細、難於想象,這時,如果能夠以多媒體技術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給學生提供因不能操作而缺失的直接經驗。通過"替代性"的"可觀察"的演示活動,帶來情境性很強的"替代性經驗"——"觀察經驗",這同樣可以促進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經驗。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整合動手操作、板書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一種廣泛的',能通過觸、摸、聽、看等多種感官參與的數學活動情境,儘可能嘗試新穎的教學活動形式(如創設類似於"電視、電影"中的動畫情境,模仿"演戲經驗"的遊戲、實驗驗證情境等)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替代性經驗,以彌補直接經驗的不足。例如在上思想政治高一必修第一課"揭開貨幣的神祕面紗"這一框時,利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貨幣的交換過程"課件,通過演示從而使學生理解貨幣的產生,突破這一教學難點。

2、提出問題。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式,指導學生通過聯想、比較、批判等方法與學生自我設問、學生之間設問、師生之間設問等方式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所以創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3、自主探索。

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探索。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主動探索並及時地反省、評價、提煉、鞏固和提升,使最初獲得的感性特徵較為明顯的、沒有多少內在結構關聯的由一些情境、實物、感覺等元素組成的經驗逐漸轉化為具有相互關聯的心智影象、表象等能夠成為學生思維加工的新知識。

4、同學協作。

教師指導學生在個人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協商、交流、討論,即協作學習,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對主題的意義建構,並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由於個人經驗的領悟與轉化有時會受到個人學習風格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構建一個有安全感的保護學生自尊心、有利於學生合作與交流的"社會化"班級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充分利用討論、交流、榜樣學習等"社會"因素的積極作用,積極干預學習風格對個體經驗學習的不良影響。通過這種合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洞察。

5、課堂小結。

或由學生做或教師做或師生共同做,或由學生寫成小論文的形式來完成。必要時可以舉行論文答辯。就像這次的學習心得,學生在課後對指定的學習內容再進行進一步自主學習,其中可以查詢相關理論的資料來支援自己的觀點,寫成學習心得上傳到伺服器中指定位置,再由代表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自己的觀點,之後由教師或聽眾提問,從而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意義建構。我想這就是將建構主義理論運用於實際教學中。 以上就是我在學習後得到的的一些看法。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認識和把握好理論。同時,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認識和運用的正確與否。我想,當我走上夢寐以求的講臺,我會將這些學與教的方法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4

數學教師是一種職業,是一種需要特殊培養的專業人士。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在古代,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大小小的官史、僧侶和文職人員。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統治者,“讀、寫、算”是最基本的。無論在古埃及、巴比倫和中國等文明古國,還是在稍後崛起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經世致用其所長數學都是學校啟蒙教育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進入20世紀,各國培養教師計劃中重視和加強教學法培訓的傾向更加明顯了,數學教育逐漸成長為一個需要具備一定特殊技能的專業。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幾個數學教育研究的案例。第一個案例中研究者使用的是訪談法,目的是想通過訪談,比較深入地瞭解學生是怎樣思考的,產生錯誤認知和差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克服它們的有效措施是什麼,等等。通過研究,希望提煉出可供教材編寫人員和教師參考的建議。訪談法是研究數學教育心理學的學者在瞭解和分析學生思考過程時常用的一種方法。 “讓學生在發現和創造中學數學”這是一個誘人的數學教學境界。布魯納認為“發現法”具有兩個效用:一是給心靈帶來愉快,二是促使能力獲得遷移。為了檢驗布魯納的這些看法,馬鞍山市第十三中學馮建國教師在七年級的.兩個平行班級的數學課中進行了兩次實驗。第一次教學實驗,甲班用發現法乙班用一般方法。第二次教學實驗則輪換一下,乙班用發現法,甲班用一般方法。兩次課的內容是連續的,一前一後依次是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根據這兩次實驗得出幾個結論:

(一)布魯納所說的“愉快”是存在的,這從兩次發現課舉手要求回答的總人次為238,而兩次一般課相應數學據為115,以及從課堂氣氛等教學現現象中可以看出。

(二)布魯納所說的“遷移”能力提高也是正確的,這從學生在完成B組題目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兩次發現課中,學生在B組得到的平均分累計為48.9,而兩次一般課的相應分數僅為33。

(三)發現法有得於對基礎好、智力好的學生進行教學,但也容易產生全班成績的兩極分化。比如,在A組題目中,兩次發現課得滿分的總人數和30分以下的總人數依次是58人和9人,相應的一般課資料則為53人和3人。

這個研究案例採用的是輪組實驗法,意在控制無關變數帶來的影響,是教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

課堂教學中語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種人際交流工具。然而,從學校的課堂教學實踐看,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似乎還難盡人意。教師課堂教學用語的現狀究竟如何,學生最喜歡和最厭惡的教師課堂教學用語是什麼,教師課堂教學用語在教師魅力諸方面中的地位如何,浙江方橋國中的張菊飛等老師就此進行了一番調查研究。

對學生來說,教師最大的魅力是什麼?教師課堂用語在其中的地位又如何?查結果表明:學生最搬弄是非重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其次是優美的語言、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感情和熱情的態度。所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是教師的首要任務,但是,優美的語言對於學生的情感、態度等也有很大的作用。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初冬季節,帶著憧憬與希望,肩負著學校的重託,我來到北京參加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國家級骨幹教師第三期培訓。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中層管理者和專業教師能參加這次國家級專業教師培訓,我感到非常驕傲、自豪和倍感珍惜,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高度重視,也進一步說明了職業教育對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培訓第一階段的內容主要是職業教育理論學習,通過理論學習,使我在思想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理念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現將第一階段職業教育理論學習總結如下:

首先,從認識上對“職業教育”的理解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以往我們總認為職業教育就是為企業培養合格員工的教育,通過培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不僅要為學生將來的就業著想,更要為他們長遠的職業生涯發展著想;職業教育不僅是面向少數弱勢群體的教育,更是一種面向大眾、面向全社會的全民教育。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發展、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服務。

其二,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通過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專家們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深深地認識到要想跟上新世紀的職業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特別是通過對多元智慧理論的學習,讓我認識到,職教學生並不是我們傳統觀念所認定的差生,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智慧領域,有自己的學習型別和方法,學校裡不存在“差生”,職業學校的教育功能應該定位在發現學生的優勢智慧,創造學生產生自信心的`環境,引導學生正面牽移,全面發展,這樣才能使“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成為可能。另外在技能教學中推廣行動導向的教學指導思想,改革傳統教學方法,使用“專案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情景教學法”等適合職教特點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動機,使學生真正學好一技之長,使我們的教學更貼近真實的環境,培養學生適應企業的能力,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

其三,拓寬了學習的視野。與培訓班裡的同學們一同交流和探討,許多的觀點在一起抒發和碰撞。每一次的研討,我們都積極參與,珍惜發表自己見解和觀點的機會,使自己能與他人有更多思維碰撞的機會。使自己能博採眾長、開闊了視野。 總之,通過第一階段的職業教育理論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把我國建設成世界強國,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通過學習,我們更加堅定了獻身職業教育事業的信念;通過學習,提高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大力改革課程結構、革新教學方法、更新育人觀念,把發展學生能力作為目標,為祖國培養合格的職教人才。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有幸參加這次的學習培訓,我感到十分幸運。這是我從教十四年來參加的最有意義,收穫最多的一次培訓。在為期兩週的學習中,我們中專一行十六人和技校十三人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在學校學習,在這次的學習培訓中,x的領導和老師不吝賜教,傾囊相授,我們如飢似渴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短短的兩週時間就要結束了,在x學習的這段時間,感覺充實而有意義,每天和學生一樣的作息時間,上課,作筆記,寫心得,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張校精彩的講座及素質教育課,以及各位老師精心準備的每一堂課,就像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張校長的第一個講座,他說:“用心可以創造一切。”在學校裡的所見所聞,無不體現了這一點,例如早晚自習,週會出操,內務整理等每一項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完全由學習會和團委會全權負責,這體現了x學校重視學校行為習慣的培養,重視學生幹部的培養,體現了x教師團隊的用“心“。

他們用心去教導學生,用心去關愛學生,用愛心育人,用熱心融化冷漠,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關係融洽,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在用心教育學生上,x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傾注了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心血,事無鉅細,事事當心全身心的投入,老師們的付出沒有白費,我們的付出全部都得到了回報,學生們練了一身的技能,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結果嗎?這也正是我們學習的寶貴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不論在什麼工作崗位上,我們都應該用心去做,用心去付出,相信在這種付出與卒勞中也使自己的心靈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社會的進步,帶給我們職業教育全新的機遇,同時讓我們面臨更高的挑戰,如何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如何讓學生畢業後找到真正的出路,這些都是職業教育所需要面臨的問題,然而在我們x學校似乎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在這裡,學校提出了基本技能的五個一:即精一門專業,練一身技能,寫一手好字,會一種外語,奏一門樂器,跳一系列的健身操舞。在x學習的這段時間裡,我們真正的體驗到了學習這五個一的重要性,也參與到了學習操舞的行列中去,短短的兩週,經過兩位老師及張校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學會了兩操三舞。

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又加深老師之間的感情交流,終於明白了x為什麼要把這些全教給學生。真正的體現了x的辦學理念,樂學知識,勤練技能,潛修德行,環境育人。

還是那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張校長的講座,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讓我也收到深刻的教育,也改變了我的思想,來到世上幾十年,從來沒有去思考過人生的問題,聽了張校長的幾節課,真是收穫頗豐,懂得了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目標,並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去奮鬥。人的大腦要不斷的思考,才能找到方法,才能實現目標。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容易,我們因優秀而來,那又有什麼理由不繼續優秀下去呢?特別喜歡張校長所說過的這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懶惰也是一種習慣,優秀者常常把優秀當成自己的習慣。”

20xx年,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了咽喉疾病,不能過度用嗓,只能離開那心愛的講臺,從事其他工作,從此之後,課堂所有的一切似乎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了,通過這兩週的聽課,說課與評課的一系列活動中,看到老師們精彩的表現及他們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那種成熟感,喚起了那份遺失已久的感覺,多想再回到課堂中,回到講臺上,把在這裡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工作中。雖然這個願望實現不了了,但對於老師們精彩表現,也讓我學到很多知識,這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提升。

幾位老師的課各有特色,他們都能嫻熟的駕馭課堂,處理,把握教材及教學方法十分獨到,特別是衣鵬老師及鄭成竹老師的英語課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衣老師的課趣味性強,語言風趣,幽默,始終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到知識,而鄭老師的課則體現知識性,要求老師必須有紮實的基本功,還有幾位老師的專業課都上的非常好,做到了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看似平常的提問,卻吧學生的思路引向更高的層次的探索。

培訓學習結束了,我們學到為師之道,怎樣培養學生幹部以及幹部的作風建設與能力的提升,還學到了怎樣上好一堂課和評課,也學會了兩操三舞。在學習過程中,所獲所感很多,想表達的也很多,無奈寫作水平有限,不能把所獲所感以文字的方式顯然與紙上,但我將把所學到的知識裝進大腦中。吧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今後,我們將已x未榜樣,團結協作,為x的職業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最後,真誠的感謝x的領導和老師,為什麼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學習的平臺,在將來的日子裡,期待下一次的學習機會。同時感謝x的老師,您們為這次培訓卒勞的付出。在這裡給你們道一聲,您們辛苦了,感謝您們。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小班化教育絕非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簡單減少學額,而是在基礎設施建設、課堂教學環節、班集體建設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綜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小班化教育是一種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組織形式,是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採用的基礎教育發展模式。

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因為小班比較容易實施。另外就是班級管理應詳細制訂,給的知識可以相對多一點,細緻一些。小班化教學中,學生在課堂內所平均佔有的時間成倍增加。這樣,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有利於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是師生共同發展的動力。課堂教學中是否實現師生互動,是新課程理念對課堂教學的要求。 在互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達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充分發揮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的發展。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質疑、表達自己的獨立見解以及動手實踐,有利於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小班化為課程改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教育的變化總是和經濟社會的變化有著最直接的關聯,小班化的出現就是如此。 小班化的出現堪稱優質教育冀求和生源萎縮的現實之間一個最佳結合點,隨之而來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變,是教師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小班改變的不僅僅是班額大小,而是在逐步改變著教育本身。

小班化保留了傳統班級授課制的優勢,但是它避免了傳統的大班額必然帶來的不能充分適應學生個性差異,無法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受到忽視的狀況。由於小班化在教學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教育設計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變化,教育變得精緻了。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定製適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帶來的對個體受教育充分程度的關注體現了教育上的人文關懷,單純學生數的削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於實現以人為本,這為傳統班級授課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班學生數量的減少要求教師必須更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個別情況,更加關注教育細節的設計和教育環境的佈置,小班化教育精緻的特點要求教師必須“精心”。從周課時數分析,小班教學教師的工作量似乎減少了,但實際不然,對因材施教和學生個體受關注程度的強調使教師的工作總量有增無減,並且對教師加強自身學習和改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學空間和環境的設計變得更加“講究”,從教室前後空間的利用到學生課桌椅的設計和組合,都變得靈活豐富,課堂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課桌擺放方式,而同一班級在不同時間、不同課堂上也出現了不同的座次設計。小班教室的佈置注重培養學習興趣和孩子情趣,因此“讓每堵牆每扇窗都會說話”成為一些班級教室佈置的目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室在開展小班化實驗的班級和學校幾乎完全消失。

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和組織也在變化,教師備課不僅僅要備教材,還要把重點放到“備學生”上,要了解並指導每個學生的學習,分層教學具有了更大可行性,單獨輔導、作業面批、作業和測驗“分層”佈置更易於被教師推行。

小班化實驗促使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策略的出現,小班化讓教育變得更加精彩和豐富的同時,也使原本單一簡單的班級授課制變得更復雜了。傳統的粗放經營不得不被精耕細作取代,這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學生在小班化教育中得到的更多參與機會和被關注機會、交流機會,使學生在個性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上出現了更加積極的傾向。小班使教師的認知負荷減小,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人數少,教師不用花大量時間處理學生行為規範、課堂紀律等問題,能更好地集中精力關注教學與學生的發展;同時,小班有助於改善師生關係,教師更易於帶著積極的心態和情緒對待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教學方法教學,教學積極性普遍提高。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歷史時期,公眾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而學生們對自己的老師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這些天,我看了很多關於師德師風方面的書籍,一些調查統計資料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絃。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願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為師之道。他就是把學生當做人來看的,當做平等的人,堪與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像李叔同先生那樣,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為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薰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在有的人看來,教書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是一種成就名利的載體。拿多少工資,幹多少活。於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憤,有了名與利的多少之爭……。我個人認為,教書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教書應成為一種立業的根基,精神的寄託。要去尊重、去珍愛、去完善這份職業。回首十多年的教師生涯,我十分慶幸我能和一群有著淡薄和寧靜心靈的老師們朝夕相處,它讓我快樂、充實地生活著、工作著。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教師應是終身學習者,通過學習讓自己不斷“充電”,使自己成為不息的“源頭水”和“長流水”,並要使自己快速成長,務必要結合教學實踐,多學習多研究。要從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和思考問題,善於把教學中產生的見解、主張提出來和寫出來,讓人家討論,傾聽別人的意見,吸收人家的經驗,促進自己的提高,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研能力。關於素質教育,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心得。

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介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能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為一個資訊科技課的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教學物件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內容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啟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著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能力的反覆訓練。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著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說善說的課堂教學環境。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定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內容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慧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必須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通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責任,我們沒有推脫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一定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積極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緊張而充實的一個學期已經結束,在這個學期中,我班各項工作緊密圍繞“省級示範園複評”工作來開展,認真配合,踏踏實實做好班級的每一項工作,認真學習《綱要》貫徹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認真對待每一個幼兒,利用多種途徑,培養幼兒的各方面的能力,現在每個幼兒的能力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了很大提高。現將本班的各項工作做出了以下的總結:在本班兩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本班的各項工作都得以利完成。

一、教育教學情況

本人作為一位班主任,在園領導及各位老師的支援與幫助下,與班上的另一位有孕在身的李老師配合。我們常利用業餘時間,做有關主題的環境佈置,讓幼兒能直接地感受主題的內容。雖然我們老師的工作任務繁重,但在教學工作上,我們堅持創新的原則,在網路以及其它資料查尋有關主題的好教材,再進行備課、製作教具等,嘗試著新的教學方法,所有活動開展以幼兒為主體,我們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傾聽者,真正意義上做到師生平等。縱觀一個學期以來,幼兒反饋的學習情況告訴我們,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各種遊戲都是適用於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的。同時也是他們喜愛的、感興趣的。為了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我們從多種途徑進行學習,如:外出觀摩及在網上查閱等。在本學期我班的《愛動的動物》成為省級示範園複評的推薦課,效果教好。

二、保育、安全工作情況

我們在注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一個學期下來,在生活方面,對幼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幼兒得以健康茁壯成長,同時在我們的細心引導下,幼兒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並養成了良好生活衛生習慣,我們每天都能支援搞好室內的衛生,並把區角提教玩具擺放整齊;餐具、毛巾等都能按時清洗、消毒,確保幼兒的生活質量。同時還特別注意在一日生活中滲透安全自我保護教育,時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在各式各樣的安全教育中,幼兒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得到了較好的預防。

三、幼兒發展情況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課堂上,幼兒能積極舉手發言,積極參加各種遊戲,語言表達方面,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常規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在自理能力方面,幼兒的進步最為明顯,大多數幼兒學會了自己整理衣物。同時我們也注意培養幼兒社會性意識。幼兒升入中班,自我中心仍較突出,在集體或自由活動中常常會發生爭搶玩具的現象,很少有幼兒願意退讓。本學期我們將幼兒的社會性培養有意識地整合在各個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小組合作或想辦法解決爭搶的機會,如提供數量不足的操作材料或需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的小任務等,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懂得輪流玩和友好合作,有初步的謙讓意識。

四、家園共育方面

我班利用家長之窗每週向家長公佈周計劃、主題計劃、並定期向家長宣傳有關育兒知識,還在外牆開展了主題活動,以便家長能及時瞭解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並且方便了家長的參與。本學期的主題活動,家長配合得非常好,而且參與積極,使得我班主題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平時在幼兒的教育問題上,我們經常與家長進行聯絡,有的通過電話聯絡,有的進行面談,有

的進行家訪,這樣有利與雙方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處理,以便達到家園共育目標的一致性。通過一學期的家長工作的開展,我們的工作已經得到了家長的好評和肯定。

五、存在問題

1、我班有些孩子表現太自由、自我約束能力差,而有個別幼兒膽量太小,不能大方與老師交談。

2、進餐存在兩極分化,個別幼兒吃得特別快,有的則很慢。

3、生活自理能力整體上發展不平衡,有的很能幹,有的依賴性很強,愛等待而不去嘗試學習鍛鍊。

4、存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不會當時找老師解決,而是過後讓家長告訴老師的現象。

六、努力方向

在本學期作做的好的方面我們會繼續保持。但我們也會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以上問題進分析、解決,在生活常規上還須加強幼兒的訓練,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努力把今後的班級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

教育管理理論學習心得體會教育管理理念

光陰荏苒,轉眼間我們即將結束教育管理學課程的學習,在內心歷經百般錘鍊破繭成蝶洋溢著喜悅的同時,亦感到有一絲不捨。欣喜的是孫綿濤教授的每一堂課,所講授的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獲益匪淺,憂傷的是孫綿濤教授在我們研究生三年學習過程中所主講的兩門課程——《教育政策學》與《教育管理學》也即將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還記得孫綿濤教授在一年級伊始的學術論壇上講過研究生學習要“上得來,下得去”,我想如果沒有孫綿濤教授諄諄不悔的悉心教誨我們這些“入室弟子”是斷不會取得學術研究上的成績的。孫綿濤教授三十餘載如一日,孜孜不倦耕耘在三尺杏壇,細語瓊漿教導自己的門生,在老邁花甲之年仍筆耕不綴,時常工作到深夜。正是孫綿濤教授的勤勉勞苦,身教重於言傳,才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學術磁場吸引著絡繹不絕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孫綿濤教授卓越深厚的學識及其獨特的人格魅力無不在他的一言一行中時而如涓涓溪水流淌滋潤心田,時而又如同萬丈瀑布應聲而落給人以心靈震撼。此般學習了《教育管理學》課程後,使我在思維品質提升、智慧人格養成上以及對人生真善美的理解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第一,個人思維品質的提升。從孫綿濤教授的'《教育政策學》到現如今的《教育管理學》,在經過一年的蛻變的疼痛後,我逐步有意識的培養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提升自我的思維品質。孫綿濤教授每上一堂課總會指定一些參考書,正是從這些參考書中汲取知識的養分,反芻孫綿濤教授課堂所講授的內容,反思其內在的邏輯關聯,嘗試獨立的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特別是孫綿濤教授課堂上別具特色的課堂複述環節,一方面使自己掌握了課堂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我內在的邏輯思維以及學術言語表達能力。孫綿濤教授的《教育管理學》看似將紛繁複雜的教育管理現象凝練為教育管理學科論、活動論、體制論、機制論、觀念論以及人論,然而孫綿濤教授的六論恰如一面巨大的鏡子,透過教育管理學六論,社會其他現象也能一一呈現其中,我們通過孫綿濤教授的相關理論也能找尋出社會現象的諸多理論範疇。

第二,智慧人格的養成。孫綿濤教授認為智慧人格是人在智慧形成發展過程當中,在心理和行為上的一種穩定的結構。智慧人格的核心就是個體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感到自由、愉快、幸福,而不是被他人左右,孫綿濤教授就是典型的學術和諧發展的人。通過智慧人格的學習,讓我更好的瞭解自己,同時也明白了人活著的目的之一就在於不斷追求智慧人格,在智慧人格中保持自我和發展自我。一段時間我曾經遭遇到一些挫折,是孫綿濤教授在關鍵時刻提醒我,告誡我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我想正是有舍才有得吧,選擇自身也是一種智慧人格的具體展現。問題的關鍵在於通過求知和踐行,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智慧人格的昇華,豐富和完滿自我的人生境界。

最後,我還想說在孫綿濤教授的課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孫綿濤教授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陶行知有句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孫綿濤教授就是這樣的一位最真摯、最樸實、最可親可敬可愛的學者形象。一方面他是大學者,有著令人敬畏的一面,然而卻又有諸多與常人一般質樸、真摯的情感傾注其中。如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獲得博士招生權後的喜極而泣,每當講課講到精彩激動之處不禁吟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有與同學作詩吟唱的雅趣,還有講到某種不好的現象也會當頭棒喝予以嚴厲的斥責……,關心學生的學習也關心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感情世界,孫綿濤教授就是這樣一位有血有肉,有著豐富感情以及遠見卓識的學者,思維邏輯深邃而又風趣幽默,卻也談笑風生皆學問;孫綿濤教授是一位可敬的長者更是一位可親可敬的父親,在他的學術世界裡學生全然都是他的孩子……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對於這樣一位可親可敬可愛的人生導師,我自是萬分欣喜若狂。我愛真理,但吾更愛吾師。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謹祝孫綿濤教授身體康健,萬事順意。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尊重個體差異是多元智慧的核心理念。重要的是一種多元地認識、理解和研究智慧的方式。素質比智慧更重要,一個人很聰明,但不用這些智慧來服務社會,那是無益的。教師不應為智慧而教,而是用智慧理論來促進教學。兒童的多元智慧是在他們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間接得到發展的。智慧本身是中性的,智慧不是人人多少都擁有的一般能力或潛能,而是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能力,同時,每種智慧都必須受到至少一種社會文化的重視。多元智慧代表著每個人不同的智力潛能,這些智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慧,即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音樂智慧、身體運動智慧、空間智慧、人際關係智慧和內省智慧。每一種智慧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同等重要性,全面的教育應該是開發每個人身上的這些智慧。

就教育而言,教師必須考慮想要解決的問題和教學內容是什麼。多元智慧只有幾種,教學內容卻千千萬萬,多元智慧不是也不應該成為教學內容的本身,對學科的理解、公民意識、適應競爭社會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藝術修養等才是教育的目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大量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如何從不同角度強調同一個概念,好比讓學生從不同的門進入一個房間,這時你會發現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一是你可以從不同方面更多地理解學生,二是你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一個概念,讓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教學要建立在兒童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沒有必要創造全新的東西去教給他們,而這些內容卻和他們的知識基礎有很大距離,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即可,別讓理論成為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點綴。

數學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儘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從開學到現在,我已經工作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月中,辛勤工作和幸福交替地充滿了我的心。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告訴自己:努力發現學生的優點,儘可能地鼓勵和表揚他們,儘可能地理解他們的錯誤,並嘗試通過指導影響他們。然而,現實是,儘管我和每個學生都相處得很好,但在他們眼裡,我沒有老師的權威。因此,我對許多頑皮學生的管理不善感到頭痛。我也諮詢過一些老老師,讓我一開始就建立自己的權威,把紀律和要求清楚地告訴學生,如果我不能,就嚴懲他們,只要你開啟你的頭,你身後的教學和管理就會很容易

你如何建立自己的權威?帶著這個問題,我認真學習了《做這件事是學生中最權威的》系列,學習了教育教學理論,受益匪淺。讓我談談一些最讓我感動的經歷:

首先,用個性影響個性。俄羅斯教育家烏辛斯基曾說過:在教育中,一切都應該以教育家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教師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具體、最深刻。人格魅力是家庭、社會、生活、知識等積極健康因素的凝聚和綜合。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將成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這也讓我意識到,在學生面前,老師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重要。如果老師在晚上自學時玩手機,他們不能責怪學生也玩手機;如果老師上課前沒有做好準備,他就不能責怪學生上課無精打采;如果老師抱怨每天的跑步練習,他們不能責怪學生總是請假逃避練習。教師的言行正顯示出他們的'個性。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我們的人格魅力。在紮實研究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文化、科學、新興網路甚至幽默知識的各個方面,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親吻老師,相信自己的方式。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忙碌了一個學期再一次和我的大學同學相聚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生活。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這十天的學習又讓我倍感緊張,緊張我的畢業論文。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教育科研方法》。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我進一步瞭解到了一些以前從沒有知道的內容和好處,瞭解到在國小進行教科研的意義,特別是在劉毅偉老師的引領下,我從思想上打破了“教育科研是專家的事,研究人員的事,與我們這些普通教師無關”的認識,教育研究無處不在,就看我們用不用心。認識到課題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創造性實踐活動。即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總結工作,找出一條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科學方法。 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也是一個優秀老師的必經之路,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理論進行研究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收集文獻資料和篩選資訊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研究資料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於新的教學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也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急需。歷來人們都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認為只要有點文化知識就能夠做教師。不認識也不認可教師的專業地位。我們教師不只要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專業的教師,更應該把自己定位到一個專家教師的地位。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要求。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可以為教育科學提供大量的實踐經驗,為教育學提供"源頭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把這些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發展應用教育技術科學,為教育學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作為一線老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不僅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還是對教育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加入到科學研究的行列來。做好教育科學研究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博覽群書,博採眾長

要教好書,必須得有紮實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支撐,在教學業餘時間,要多閱讀有關教育理念的書籍、報刊,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還要多上教育網,多看教育頻道,吸取其精華,以此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正如培訓中老師提到的,要教到老,學到老。

2、要做個有心的教師

工作中做個有心人,可以從自己的課堂,學生的作業,家長的反饋中發現很多問題,通過自己的琢磨和反思,很多問題就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堂,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出形成問題的原意,因此可以總結合理解決問題的策略。

3、要學會合作

一個老師做科研有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畢竟我們自己的資源有限,而且平時的工作量很大,其實在我們自己的身邊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我們的領導,和同事都可以幫助我們。因此要學會和同事合作。這樣我再做科研的時候將會減少很多麻煩。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做出貢獻,並有所收穫。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從開學到現在,工作已經兩個多月了,其中的辛苦和幸福交替充斥在我的內心。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告訴自己:要儘可能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和表揚他們,對於他們犯的錯誤多去理解,儘量做到以引導來感化他們。然而現實就是雖然我與每一位學生都相處融洽,但在他們眼裡,我沒有具備教師的威信,因此對很多調皮搗蛋的學生管理不善,讓我有些頭疼,也請教過一些老教師,都告訴我:開頭就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把紀律、要求明確地告訴學生,如果做不到就嚴厲懲罰,只要把頭開好了,後面的教學和管理也就容易了。

怎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認真學習了教師技能提高叢書《這樣做在學生中最有威信》,學完其中的教育教學理論,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一談對我觸動最大的幾點體會:

一、用人格影響人格,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最直接、最具體、最深刻的影響。人格魅力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來自家庭、社會、人生、學識等方面的積極、健康因素的凝聚和綜合。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這也讓我意識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師在晚自習的時候玩手機,就不能責備學生也在玩;如果老師在課前沒有備好課,就不能責怪學生上課時無精打采;如果老師都對每日的跑操抱怨連連,就不能責怪學生總是請假逃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展示著自己的人格,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紮紮實實研究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各方面的文化、科學、新興網路、乃至幽默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二、藝術性的處理問題,做個有智慧的老師。作為資訊科技老師,課堂上讓我焦頭爛額的問題有很多型別,比如上課遲到、沒有帶鞋套、上課把手機帶去充電、做練習時沒有耐心、課後不及時關電腦……,各種型別的問題都要區別對待,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向班主任告狀,那隻會讓學生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尤其對於正在叛逆期的學生,以後的管理會更加困難。因此我總是儘可能地尋找一些獎懲措施來約束他們,比如遲到的同學我不會記名字,但是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道歉,要額外多的完成一個我佈置的任務,課下要把所有學生的凳子推到桌肚裡,帶著手機去充電的同學我也會直接沒收,但不是交給班主任,而是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確定歸還的日期;當然,對於表現好的學生,我也會有獎勵措施,比如大家集體都表現好的話,我會給大家播放電影短片調節一下課堂氣氛,事實表明:

我的抑揚法還是有成效的,至少他們告訴我:很喜歡我的一點在於,我不會向班主任告狀,很多時候,這一招是失去學生對任課教師信任的最大忌諱,因此藝術性地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非常重要,也利於樹立教師的威信。

以上只是我兩點粗略的見解,很多收穫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地實踐,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踐行教育者所需要的人格魅力,那就是:

激情教育者的一種狀態,讓自己始終保持初出茅廬時的工作狀態;

愛心教育者的一種品質,讓自己包容學生的一切和一切學生;

創新教育者的一種能力,讓自己的每一天都不是昨天簡單的重複;

時尚教育者的一種魅力,讓自己緊跟時代的脈搏而顯得永遠年輕;

溝通教育者的一種武器,讓自己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敏感教育者的一種機智,讓自己把握住每一個教育契機;

反思教育者的一種習慣,讓自己不斷挖掘成長的潛力……

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學習,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在學生中擁有威信的教師,一名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老師。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我,認真拜讀了《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教育書籍。一本本教育書籍,一句句教育同行真誠的話語,使我很受啟發。現就學習過程中感觸較深的談點自己的感受。

首先,"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應該是作為一個老師的首要條件。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否能被學生樂於接受,關鍵要看這堂課是不是一堂好課。嚴謹的治學態度,風趣幽默的話語,新穎的授課方式,化繁瑣為簡單、死板為生動的能力必將使學生聽起來輕鬆而易掌握。這是大多數老師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種境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能簡單理解為傳授道理講授知識解答疑難問題,而是除此之外,更應注意學生的思想教育。傳道授業解惑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老師的根本,不具備這些能力的人當然不應該走上講臺的。關心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學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必備條件。按理說現在的學生在家裡是小皇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與其父母相比,我們再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豈非多餘如果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在學校裡的學生當然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時常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會讓學生感覺到長輩的關懷,集體的溫暖。不關心學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現在犯罪低齡化,大多是因為其心理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所致。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教育就得尊重、理解、貼近他們;還要建立正確的學生觀,瞭解學生的需要,做一個服眾的威而有信的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老師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個心理有問題的老師我們怎麼能寄希望他把學生教好。近年來的大量調查資料表明有相當多的老師有心理疾病。資料表明,老師把學生打成殘廢有之,讓學生互相打耳光有之,罰學生抄作業幾十遍者有之,等等,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老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失聲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老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會使其在智力、情感、一直等方面機能都得到正常的發揮,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應該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上課,不應該把絲毫對他人或領導的不滿情緒帶進課堂。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調整自己的心理,維護和提高心理健康,從而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狀態去影響學生。

第三,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世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將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襟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