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彙編六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心得體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彙編六篇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1、2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備課。

在備課時,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教法,根據教學學內容及學生實際,設計課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每一課做到“有備而來”,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二、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上課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儘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儘量多,同時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習能力,讓各層次的學生得到提高。

3、及時複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三、認真批改作業。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詢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後,仍給滿分,鼓勵學生獨立作業的習慣,對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

四、注重對後進生的輔導。

對後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與教學,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反思。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一定會和新課標同行,用新課標來指引前行。為以後的教學工作做鋪墊。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再次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絡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第一、讓學生體驗“再創造”。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第二、讓學生體驗“做數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為了讓學生理解變與不變的關係,讓他們每人捏一個正方體橡皮泥,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後,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係,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釐米,圓錐高几釐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於動作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第三、讓學生體驗“說數學”。這裡的“說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於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說數學”能更好地鍛鍊創新思維能力。

第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如簡便運算125-98,可讓學生採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25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員怎樣找錢?最後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員,營業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後的錢是25+2=27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

學習“圓的認識”後設計遊戲:學生站成一排橫隊,距隊伍2米處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學生體會到不公平,應站成一圓圈或站成縱隊才公平,更好地體會“在同一個圓內半徑都相等”。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春,我生了一場病,請假休息在家,起初,老師們說我出差了,後來孩子們知道我身體不好,到處打聽我家的住址,紛紛探望,一束鮮花,一隻千紙鶴,一句純真的問候,給病中的我帶來了特有的暖意。令我震撼的是一個男孩送來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寫真一行怯生生的字:劉老師,是我把您氣病的嗎?請您原諒,我以後再不粗心了,祝您早日康復!

我不能原諒的是自己,就是這個同學的一道數學題沒做對,那天我大光其火,並且幾天都糾住不放,看到這張明信片,我讀懂了一顆心靈的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善待孩子的過錯,學會寬容,因為,寬容,是一種智慧的胸襟。學習的旅途風光無限,有清溪孱孱,有楓葉如丹,有天高雲淡,有九曲迴環……教師應以海納百川般的胸襟為孩子開啟一扇扇寬容的窗子。多一扇窗子,生命就多一份溫暖的陽光,多一點成長的空間;多一份寬容,師生之間就會少一些心靈的隔膜,多一份溫馨的理解。這樣,教育才會真正成為師生詩意棲居的幸福家園。

寬容,還是一種成長的力量。學會寬容能使教師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讓我們每天把微笑帶進課堂,使課堂沐浴人性的光輝;把自信帶給孩子,讓他們天天在自信中成長;把尊重帶給孩子,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受到做人的尊嚴;把寬容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田,使他們也能夠學會用寬容來回報寬容,問人生的發展塗上亮麗的底色。

“玩”數學

五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倒過來想”的思維方法。單元后練習十六第10題,是道撲克牌遊戲題:把四張撲克牌排成一行,將第1張和第3張交換位置,再將第3張和第4張交換位置,翻開看到的結果,如圖所示,要求:(1)仔細觀察四張撲克牌位置的變化過程,說說這四張牌原來是怎樣放的;(2)拿出四張撲克牌,任意交換兩次位置,在翻開看結果,請同桌猜猜原來四張牌是怎樣放的,猜對的為勝。

以往學這道題,要麼是教師帶一付撲克牌進課堂演示一下,要麼是用課件演示一下,從課堂上學生的表情看出,學生們似懂而非懂,有隔靴抓癢的感覺,這次,我再教這一教材,課前佈置學生帶撲克牌,課上按題目要求玩撲克遊戲,邊玩邊說說自己的體驗,接著,同桌互相出題,玩出花樣,從課堂上學習的氣氛,從學生的情趣,我知道我成了最大的贏家,那一刻,師生心意相同,投入熱情,投入個性,投入情感,一起分享快樂,形成一個真正的“快樂共同體”;那一刻,師生共同體驗玩的快樂,感覺生命成長的意義, 享受自我實現的滿足,那一刻,孩子的笑臉無疑是世界上最明亮的星辰,孩子的笑聲無疑是世界上最動人的天籟。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感動的!“快快樂樂地玩,輕輕鬆鬆地學”,難道這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嗎?

黃全愈先生的著作《玩的教育在美國》,從中美教育的比較中,反思中國的教育現狀,把“玩”提高到“素質教育的搖籃”的高度來認識,在美國文化的字典裡,快樂——玩,同人生,同教育緊緊相連。斯賓塞《快樂教育》一書中也有一個精闢的觀點: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一個快樂的人。

玩,是兒童的天性,會玩的兒童是健康的,快樂的。願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把“童心”和“玩心”還給孩子。

感謝差生

本學期數學課隊師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就是探究“圓的面積計算”。

課上學生探索20多分鐘後,我請學生展示探索成果,甲學生按教材要求把圓平均分成16份,剪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並找到長方形與原來圓的聯絡,推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乙學生邊演邊說:把圓對摺,一直對摺下去,把圓平均分成32份為止,每份就是一個近似的三角形,根據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求出每一份的面積,再乘32就是圓的面積,聽完乙同學的回報我心中為之一喜,轉化的思想在這個同學的實踐活動中又一次得到了合理運用,“同學們,還有不同的探索成果嗎?”當我再次丟擲這句話時,課堂一片沉寂,這時我發現坐在邊排的一名差生丙,欲言又止,我欣然請他陳述,他慢吞吞的說:我在圓外畫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可以算出來,然後減去四個小塊面積,就是圓的面積了。我追問:“四個小塊怎樣求?”這個差生說:我把四個小塊當成三角形來求,學生丁立即站起來反駁:我有意見,這四個小塊不是三角形!差生丙出示他的圖,我可以再正方形四角分別畫一條線段,學生丁較起勁來:這樣計算出來的圓面積會比原來的圓面積大!差生丙臉紅了起來,不做聲,我及時為丙救場:丁同學說得沒錯,這樣算出來的`面積是變大了,但是丙同學想用畫圖的方法來研究圓面積的計算,值得大家學習!我為學生的精彩表現欣然帶頭鼓起掌來,教室裡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學期已經結束,但這節課差生丙的表現記憶猶新,讓我刮目相看,說實話,我自己對圓的面積的計算從來沒有這樣想過,這冊教材我教過好幾遍,唯有差生丙豐富了我的教學。

每每想起這節課,“感謝差生”四個字就會湧上我的心頭。

一學年一晃過去了,62名學生猶如62朵鮮花,每個孩子都帶給我不同的色彩,只要你用心,你就會從這一個個小花苞身上感受到更多:任性的黃也有聽話的時候,活潑的綠也有淘氣的時候,獨立的紫也有依賴的時候,調皮的青也有溫順的時候……

總有那一天,花苞會以不同的姿勢開放出自己的美,但只有等待過花開的人才知道——花開很美,但等待花開的過程更美!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9月2日至10月31日,懷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理想,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我有幸到xxxx中學進行了為期二個月的教學實踐。能夠進入這樣的學校進行教學實踐是我們期盼已久的。實踐的主要目的是,走進課堂,進行教學探討,提高自身的教學綜合能力,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上海市西林中學創建於20xx年8月,是由上海市朱涇中學國中部單獨成立的一所公辦初級中學。校園環境舒適優美,樹茂草盛充滿綠色,猶如天然的氧吧。校風學風純樸正氣,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獲獎層出不窮。西林中學形成了一支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戰鬥力的團隊。潛心鑽研、努力探究有效教學已成為這個團隊成員的自覺行為,教學比賽屢屢獲獎,每位教師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優勢潛能,崇尚著 樂教、敢教、善教、優教 的教風,營造著 學善、學實、學活、學長 的學風。我的師傅是西林中學的教導主任姚東夫老師,已經有十五年的九年級教學經驗。

在我實習的第一週,當我踏進實習學校時非常的緊張,不知道我即將面對的未來是怎麼樣了,有少許的恐懼。帶我的師傅是教導主任,平時工作繁忙,我只能在他給班級上課前見到他,想問他很多問題,可是師傅知識很忙碌,忙著準備下節課的上課內容,下課了就匆匆離開。雖然師傅很忙,但是在聽了他的課,我真的受益匪淺,在每次聽課的時候我都不自覺的被吸引過去,跟著他的上課思維在思考,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實習生,而把自己當成了師傅的學生。師傅也對我很好,看我辦公桌上沒有電腦就叫別人上午搬來了電腦,下午他過來看到電腦還沒安裝,就幫我一起安裝電腦,我用的是舊電腦,師傅怕我閒電腦的速度慢,還特地跟我換了辦公桌。我真的很感動。與辦公室其他老師三天相處下來還不錯,我很高興他們能交給我一些任務,因為我覺得這是他們信任我。三天兩頭跑政教處,教務處,那的老師都快認識我了。

在實習的第二週,我上了一節新課。內容是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直以為第一次上新課應該是在準備非常充分的前提下去授課的,結果很意外的是,師傅臨時通知我上新課,還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準備,讓我很窘迫。一個上午我都坐在辦公室,腦袋裡模擬著上課的情節,包括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提問等等。原本以為上課時我會很緊張,但是真的到了上課,發現自己很鎮定。一節課上下來,我給自己總結了一些缺點:

1、板書有點亂

2、講解例題與習題很唐突,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提示是如何思考的,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3、問了很多無效的問題

4、沒有做課後小結

事後師傅將我整個上課的環節一一給我分析缺點與優點,還教我怎麼設定會好點,讓我學到了很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下次上新課我一定揚長避短。 課後我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到教室做資訊反饋調查。問他們上完我的課後有什麼感受,很多同學說出了他們心中的感受,學生說我上課比較緊張,有時候語言都沒有表達清楚。但是學生也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你比上次實習生上的好,我們都喜歡上你的課。在上第二節課之前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在下課之間對整節課做了一下知識點的.中總結。隨後,隨著第二,第三。。。。。節課的完成,我改進了許多不足之處,也開始變得放得開了,時不時也會開個小玩笑,調節一下課堂氣氛。和教學工作一樣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主持班級裡的管理工作。我現在覺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終如一要堅持一視同仁的標準,在處理班級事務時,特別是獎懲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如果處理偏頗,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和驕傲的情緒;壓抑後進生的上進心,甚至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給班級製造麻煩和混亂。班主任工作瑣碎且繁重!每天早晨7:35要準時到操場看學生早操,檢查他們的胸卡和紅領巾佩戴情況,中午11:15到教室監督他們吃中飯。除了正常工作外還需應對突發事件:打架,逃課,頂撞任課老師,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因為我是實習生,所以學生不是很懼怕我,我講的話他們也不聽,但是這種情況在一次午自修改變的,物理老師臨時有事讓我替她看一下午自修,剛開始我進去的時候班級學生很吵,我叫他們安靜也不管用,所以我決定是要出狠招了,我對班級同學說:你們再不安靜,我就拉你們去辦公室做作業。沒想到這句話還是很管用,班級立刻安靜了下來,也許是他們真的覺得我生氣了吧,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直到午自修結束班級都很安靜。雖然班中有些學生很調皮,但是幾天與他們相處下來,發現他們很可愛。

在實習第七週時,學校舉行了 班班有歌聲活動 ,學生在排練的時候唱的不是很好,這讓我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但一到比賽是學生一個個都精神抖擻,歌聲非常嘹亮。出乎意料的是我們班得到了 班班有歌聲 比賽的第一名。為了獎勵學生,我給每位學生髮了一包好麗友,以此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為班級再創榮譽。在班中我推行賞罰分明,別不偏袒任何一個學生。

平凡,瑣碎,緊張卻又美好,難忘的實習生活轉瞬間結束了。在這短短的二個月裡,我和同學們及指導老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實習期間,我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注意自己的言行,關愛我所教的學生。我也初步掌握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技能,學會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深深體會了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尤其是從事中學教育的一線教師的艱辛和不易,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對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體驗到了教師的苦樂酸甜,為我們以後的教師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一、關注學生,促進發展

1、理解和尊重是發展的前提

5月7日上午,聽了全國著名國小特級教師牛獻禮老師的一節精品課和課後的報告,他這節課的內容是《植樹問題》的教學,他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做到了理解和尊重學生,注重每位學生的發展,師生的互動恰到好處,學生的積極發言和老師風趣的語言,贏得在場的老師熱烈掌聲。我們都知道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渴望老師的尊重、理解、善待。所有的孩子都有巨大的潛力,有的尚未成熟,尤其是對後進生的.寬容愛護表現的尤為重要,而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幾乎很難做到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更談不上善待了,自然就達不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2、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教與學的質量,多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交流,多傾聽、少打斷、高尊重,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認真傾聽學生單想法並捕捉有效的價值。是成為師生互動思維的有效方法。而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甚至有的老師責令學生上課一定要看到黑板看到自己,結果課堂上看似成功,課後卻不盡人意。

二、讓學生享受智趣數學

5月7日下午聽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汝萍老師的一節課《1000以內數的認識》,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了智趣數學的理念,智趣數學包括三層:第一層次,“情趣”讓學生的心智走進數學課堂中來;第二層次:“樂趣”讓學生的心智慧常駐數學課堂之中;第三層次:“智趣”讓學生迷戀數學,時時處處樂於研究數學,然而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讀懂兒童的需要了嗎?其實兒童真的需要幫助,不需要指令,需要鼓勵,不需要責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覺得好玩了嗎?課堂上提供了多長時間讓學生玩數學的?這些問題是否會引起教師的共鳴與深思。其實數學學科本身是充滿魅力的,能引起學生持久興趣的,當你成功做出一道百思不解的難題時,那成功之感、愉悅心情是無法形容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將數學和生活聯絡在一起,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到數學不是枯燥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感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價值。

三、超越教材的底氣和勇氣

5月8日上午,聽了江蘇省海安縣特級教師許衛兵的兩節課《認識小數》和《李白喝酒》。下午聽了他的專題報告。在他的報告中提出了教師如何超越教材的底氣和勇氣,並用案例向我們闡述瞭如何超越教材,他那激情的語言,淵博的知識、真實的事例,讓人領略到了他的熱情,率直、純真的人格,尤其對教育的一腔熱血讓人感動。三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意義是深遠的,聽了專家的報告的確是一種享受。他們循循善誘,列舉了大量的教學例項,言辭誠懇,讓人不由得不被感染。也讓我懂得了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有一種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需要一顆對待學生真誠坦然的心,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愛與陽光。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4月15日,我參加了在泗縣一中舉辦的高三數學研討會。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

1、觀摩試卷講評課、專題複習課;

2、解讀20xx屆新課程大學聯考數學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

3、20xx屆皖北協作區聯考數學科試卷分析;

4、結合考試說明,解析20xx屆全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文、理科數學試題命題思路;

5、提高高三數學教學效率及備考質量的經驗介紹;通過此次研討我有這麼幾點收穫。

一、解讀考綱,及考試說明為我們今年的大學聯考指明方向。

高中新課標數學情況分析:大學聯考考試大綱,出現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

1.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重視考查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考查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對應用意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力度。

2. 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教學活動經驗、基本數學思想的考查,重視對數學本質的考查;在重視對演繹推理能力考查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對歸納推理能力的考查;注重把握數學知識和能力的結合、常規題與創新題的比例等方面做出很好的探索。

3. 大學聯考大綱的要求,必修五個模組與選修Ⅰ(文科),選修Ⅱ(理科)為考查主體,函式、幾何、運算、演算法、應用、統計和概率等主要脈絡,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關注考生對中學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注意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考查;強除錯題背景,閱讀量加大,加強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對如演算法、概率統計等新增內容,自始至終堅持重點考查,考查範圍和難度逐漸遞升。

4、試卷的特點:總體上,立足基礎,努力創新,拓展能力,追求發展; 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 重視數學通性通法的考查; 重視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考查;“把關題”也淡化技巧。

二、泗縣一中的老師為我們指出二輪複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 一)明確“主體”,突出重點

第二輪複習,教師必須明確重點,對大學聯考“考什麼”,“怎樣考”,應瞭若指掌.只有這樣,才能講課講透,講練到位,以下列舉各章節的重點,供我們參考的。

 1.函式與不等式(主體).代數以函式為主幹,不等式與函式的結合是“熱點’”。

(1)關於函式性質.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常以三角函式為載體)、對稱性及反函式等處處可考.常以具體函式,結合圖象的幾何直觀展開,有時作適當抽象。

(2)關於一元二次函式,是重中之重,有關性質及應用的訓練要深入、廣泛.函式值域(最值),以二次函式或轉化為二次函式的值域,待別是含參變數的二次函式值域研究為重點;方法以突出配方、換元和基本不等式法為重點。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佈與討論,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討論二次曲線交點問題,都與一元二次函式,息息相關,在訓練中應占較大比重。

(3)關於不等式證明.與函式聯絡的不等式證明”,與數列聯絡結合數學歸納法是重點。方法要突出比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對於放縮法雖不是大學聯考重點,區歷年考題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放縮法,放掌握幾種簡單地放縮技巧是必要的。

(4) 關於解不等式。以熟練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綜合題型為目標,突出靈活轉化,突出分類討論。

 2.數列(主體).以等差、等比兩種基本數列為載體考查數列的通項、求和、汲限等為重點.關於抽象數列(用違推關係給出的),並練界限要分明,只限定在“歸納一證明”之類.

 3.三角(非主體).“調整意見”“對和差化積、積化和差的8個公式,不要求記憶”.1998和1999兩年大學聯考試題採取了繪出公式的解題模式,考題難度不降.訓練中要抓基本公式的熟練運用,突出正用、逆用和變式用一

4.複數(非主體)大學聯考必考題,題型、方法、難度等達到教材水準即可。

5.立體幾何(主體).

突出“空間”、“立體”.即把線段、線面、面面的位置 關係考查置於某幾何體的情景中。幾何體以稜柱、稜錐為重點.稜柱中又以三稜柱、正方體為重點;稜錐以一條側稜或一個側面垂直於展面為重點,稜柱和稜錐的結合體也要重視.位置關係以判斷或證明垂直為重點,突出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的靈活運用。空間角以二面角為重點,強化三垂線定理定角法。空間距以點面距、線面距為重點,二者結合尤為重要.等積轉化、等距轉化是最常用方法。

面積、體積計算,解答題涉及稜錐(特別是三稜錐)居多.因為三稜錐體積求法靈活,思路寬廣。

 6.解析幾何(主體).

以基本性質、基本運算為目標.客觀題照顧面,解答題應綜合,突出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交點、弦長、軌跡等,突出與函式的聯絡.

(二)教師要研究大學聯考,科學安排

近幾年,大學聯考數學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求新.其特點是:穩以基礎為主體,變以選拔為導向,能力離“靈活”之中.鑑於此,複習安排要做到:

 1.客觀題要加強速度和正確率的強化訓練。大學聯考採取了客觀題(選擇與填空)減少運算量、降低難度,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完成解答題,充分發揮選拔功能的敞法。這就需要第二輪複習要在速度,準確率上下功夫。定時定量訓練每週至少1次,總量不得少於8次,達到大部分學生一節課完成,“優秀生”用 30-35分鐘完成,失分不多於2個題目分的目標。題目設計,數形結合(4-5個),組合選(2-3個),“估算”或特值法(2-3個)。

 2.突出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就是能力” 。大學聯考試題總體分析來看,基礎性強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強能力考查的途徑之一就是提高知識的靈活運用.讓“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硬套模式”的下去,讓重視分析、注重選法、思維靈活、學習潛力大的“上來” 。

 3.突出學生閱讀分析能力訓練。試題敘述較長,部分學生就摸不著頭腦,抓不住關鍵,從而束手無策。這在應用題中較為普遍,其原因就是閱讀分析能力低。解決的途徑是,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作圖、設圖,強化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題中的指導性,強化變式,引導學生認識“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另外,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閱讀材料,如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題,利用所給資訊解題等 。

 4.要訓練學生的規範答題,以提高得分。

(三)克服五種偏向

1.克服難題過多,起點過高.複習集中幾個難點,講練耗時過多,不但基礎沒夯實,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過快.內容多,時間短,未做先講或講而不做,一知半解,題目雖練習,卻仍不會做。

3.克服只練不講.教師不選範例.不指導.忙於選題刻印.

4.克服照抄照搬.對外來資料、試題,不加選擇,整套搬用,題目重複.針對性不強。

5.克服高原現象.第二輪複習“大考”、“小考”不斷,次數過多,難度偏大,成績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礙;或量大題不難,學生忙於應付,被動做題,興趣下降,思維呆滯。

以上是我這次研討會的收穫,寫出來與同科教師分享。

20xx.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