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心理學讀書心得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學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學讀書心得

心理學讀書心得1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物件,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後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總的來說,本書對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心理學讀書心得2

樂觀、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這些關於未來的積極情緒,是我們最該學習和擁有的態度和品質,將快樂和積極情感擴充套件到最大並把痛苦和消極情緒縮減到最小,這樣我們的生活會充滿光明,未來也更為廣闊。

一、積極心理學與瞭解自我

很榮幸這學期選修了《積極心理學》這門課程,通過這幾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感慨很多,收穫也很多,體會也非常的多。在短短的一個學期的時間裡,符老師聲情並茂,運用發人深省的故事和道理,結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的經歷,為我們上了一堂堂生動深刻的積極心理學課。她絲絲的話語,有如甘露,沁人心脾。通過這次學習,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和洗禮,最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如何認識自我,瞭解自我。

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我是一個膽小自卑甚至有些憂鬱消極的女生,生活中稍有不順,就會有挫敗感,就會有失敗和恐懼的感覺,甚至是一帆風順時,我也總擔心失敗了會怎樣,即便是在陽光下,我也不能發現自身的積極品質,經常陷入一種抑鬱的情緒當中,害怕與人相處,不敢面對別人的視線。但是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的性格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改變。首先,我對於自我具有了肯定的態度,接納自我的不同方面,對生活感覺積極;其次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生活有了目標和方向感,覺得現在和過去的生活都是有意義的,同時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最後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有希望就有光明,只要心中握有這可貴的希望,就能夠自我激勵與命運抗衡!

二、案例分析 - -有希望就有光明

經過一個學期的積極心理學的學習,我獲益匪淺,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材中的關於布拉斯威爾的故事。布拉斯威爾是20xx年參加《美國達人》選秀的一名職業歌手,但是在一場離奇的車禍裡,他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大夫說他這輩子都別想再唱歌了,應該首先想著學會說話。失去了聲音的歌手無異於常人失去了臂膀,他開始從頭學習發音,學習說話,學習唱歌。之後的生活中,他的生活分外艱難,還要供養三個女兒。但是他沒有失去希望,他選擇去參加比賽,目標就是獲得獎金來改善家裡的生活狀況。初賽時,由於聲音的問題,他的表象並不出色,但是他沒有放棄,完全的投入到比賽的演唱中,動情處時眼睛透著傷感,甚至還閃著淚光。現場的評委都被他打動,大聲的讚揚了他的演唱和演唱中露出的真情實意,同時稱他“有著最美的笑容,還有一種可貴的希望從眼睛中透射出來,他激勵了所有人”。

這個故事是最令我精神振奮的故事,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堅強,也看到了期盼,又看到了不滅的希望,我更看到了一個男人的責任感。為了家人,他站上了闊別多年的舞臺,從咿呀學語開始,到自如的放聲歌唱,如果沒有驚人的毅力和對生活的希望,他不可能做的到,他的參賽,不僅僅是為大家唱了一首歌,而是演繹了一段人生的奇蹟,更是給大家上了發人深省的一課。在我們的生活中,人是不能沒有希望的,一旦希望破滅,人的精神便會崩潰,失去了精神支柱,人也就沒有生活下去的勇氣了,而只要一絲希望尚存,雖然未必能夠實現,但在充滿希望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希望和鼓勵而精神倍增,就會平添許多生活的勇氣。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尋找一份希望,或是得到一份有力的幫助,讓自己有充足的精神,足夠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從而克服困難,戰勝挫折,贏得生活的美滿幸福。

有兄弟兩人,哥哥叫樂觀,弟弟叫悲觀,兩個人一起洗手,一盆清水端過來了,兩個人洗了手,但水還是很乾淨,這時,悲觀說:“水還是這麼幹淨,怎麼手上的泥還是洗不掉啊”,樂觀卻說:“水還是這麼幹淨,原來我的手一點都不髒啊”。幾天後,兄弟倆又一起洗手,洗完了手,盆裡的清水變得很髒了,悲觀就說:“水變得這麼髒啊,我的手怎麼這麼髒啊”,樂觀卻說:“水變得這麼髒,瞧,我把手上的泥全洗掉了!”。一母所生的兄弟,面對一樣的問題,因為擁有不同的心態,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生活中的歡笑與悲哀常常源於一個人看世界的那雙眼睛。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很難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難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個快樂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樂的,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義情節,遇事冷靜,懂得控制情緒。人生中偶爾也有悲傷,也有失落,但悲傷、失落過後,陽光依舊燦爛,幸福的感覺依然存在。簡單的生活、給自己一個微笑,也是一種幸福!所以讓自己學會快樂,不讓悲傷包裹自己!

樂觀、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這些關於未來的積極情緒,我們要學習擁有這些態度和品質,將快樂和積極情感擴充套件到最大並把痛苦和消極情緒縮減到最小,這樣我們的生活會充滿光明,未來也更為廣闊!

三、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這學期符老師關於積極心理學課程的教導,我學會了很多,符老師講述的知識和道理是我的永遠的收穫與收藏,讓我獲益匪淺。以後要是有機會,要多學些心理方面的知識,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擺個好姿勢。如果可能,也可以幫助別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可是這門課程只開設18個學時,我覺得課程時間太短無法使學生學習透徹積極心理學,同時也不能滿足對心理學極為熱愛的同學的求知慾望,希望這門課程可以增加學時,希望積極心理學在每一個學子的心中延伸,希望每一個學子都能有一份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明天。

參考文獻: 《當代積極心理學》 主編 劉翔平第七章 希望

《心理統計》作者 韓昭

《人的價值與潛能》馬斯洛

《真實的幸福》白靈

《開啟積極心理學之門》麥斯威爾

心理學讀書心得3

心理學最初的定義是“闡述靈魂的學問”。而現代心理學的定義是:關於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可見,現代心理學是內外兼顧的,既研究內部的反映過程,也研究外部的行為表現。那麼,心理學的研究是不是科學的研究?科學的特徵是:客觀性,可驗證(重複)性和系統性。對照來看,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結論都是符合科學研究特徵的。 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如果用一個含糊的詞來說,就是“人性”。而人性是內隱的,對個體人性的研究是難以推論演繹的,情緒、思維等又是變化迅速、不穩定的,難以確定一般規律;而且在做心理測量時,被測量物件是可能有牴觸、迴避等大量潛在心理因素介入的。這些都是心理學研究的先天困難。 把“人性”具體來說,普通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有三:個體心理、個體心理現象和行為、社會心理現象。其中對個體心理的研究包括對由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構成的心理過程的研究,對個體傾向性(動機)的研究,對個體心理特徵(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的研究。對個體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研究主要是對於表現於外的行為現象的研究,它包括對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行為現象的研究。對社會心理現象的研究是指對於個人與社會群體互動作用時產生的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研究。 現代心理學體系形成的淵源有二:現代哲學和現代實驗生理學。所以你在學習《普通心理學》時,儘量將其與人的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聯絡起來,這樣知識就不單調不抽象了,這就是我學習的一點心得。

心理學讀書心得4

在教育與發展的關係中,如何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準度問題,朱智賢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於兒童原有水平,經過他們的主觀努力後才能達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適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飯要把握好火候,一個人不能太老實,但一個人也不能太精明……這裡我想說一說關於教師提問的“度”。提問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認為提出問題的難度最重要。提出問題的難度合適,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如何把握好問題提出的難度呢?下面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瞭解學生,把握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

布魯姆曾經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應該是我們教學的起點。在設計問題時,認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須的,但分析學生,瞭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學生在上課之前已經掌握了新課的知識,教師還在不停的問這問那,強迫他們從“零”開始學習,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

還清楚的記得我在教學4的分與合時,利用了教材的主題圖,讓學生操作小棒自己得出4的分與合,我想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一定學習很熱情,但面對我的提問,他們總是帶著懶洋洋的,不屑一顧的表情。課後經過了解,他們在幼兒園已經滲透了,怪不得他們上課時提不起勁。

二、問題難度要適度,不可太小或太大

我們以學生的學習起點為參照物,那在提問時就要和這個參照物保持相對適宜的“距離”。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個人面臨問題情景時,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當問題解決錯誤或失敗時會引起苦惱,可能阻礙進一步的智力活動;當解決的問題得到肯定,就會產生喜悅和自豪感,這種積極的情感能夠激勵人完成更艱難更復雜的任務。因此,如果問題的難度太小,就不能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學生不會好好的去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將養成懶於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樣無論對學生的成長,還是老師的教學都是極為不利的;問題的難度太大,學生會感覺高不可攀,產生畏懼心理,這樣的課堂提問就像花瓶一樣,只是一種擺設,只能成為教師的“個人專利”,只會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失去信心;只有問題難度適宜的,使學生經過一番努力後,“跳一跳摘到桃子”,這樣學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的信心,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以後的學習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把握問題的難度,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進行嘗試和研究。同仁們,好好加油吧!

心理學讀書心得5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於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鬱,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資料,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可以說,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一:學習心理學的動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執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後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係的矛盾,衝突,經常困擾著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說心裡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

二:心理學中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諮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諮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諮詢關係以外求得這些慾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諮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諮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裡,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衝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諮詢關係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衝突,不至於因為個人的問題干擾諮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諮詢師自己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且在生活中不懈奮鬥。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衝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2.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諮詢關係中給來訪者以溫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於助人”說起來容易,但並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諮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敘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祕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諮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三:完善的知識機構

做好心理諮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諮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願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說那些處於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鬥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諮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著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症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用什麼防禦手段來對付內心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後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並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四:熟練的諮詢技巧

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上面所說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說: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五:粗淺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為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瞭解了許多關於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啟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那麼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心理學讀書心得6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學前心理學》它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是陳幗眉老師主編,全書供13章,其中三、五、六和十三章,有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程學超編寫,第十一十二,有遼寧師範大學副教授鄒曉燕編寫,其餘各章,有北京師範大學陳幗眉編寫。我從這本學前心理學的學習上汲取了許多東西。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她敬畏和景仰有加。雖然,現在的我也只是為了考試,但是,我它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不管在教育我在教的孩子上,還是對教育幼兒方面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裡發生發展有關規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可以提高自己瞭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律。才能使自己“快速”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瞭解學前兒童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於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裡發展的年齡特徵”、學前兒童注意到發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麼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後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展的特徵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有意注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於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心理學讀書心得7

目前,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我覺得就面臨了缺少同伴間的交往,當然,幼兒在幼兒園時,都會有很多的同伴,在家裡就缺少了玩伴,對此,我看了《學前心理學》中的同伴交往,讓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義和方式。

現在的幼兒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與大人接觸的多,這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兒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有的家長甚至做到了包辦的地步,所有的事情都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參與,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很少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沒有形成。還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隱患,可能會形成小大人的性格。

看到這裡我就想起了我班的一位幼兒,他從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對他過於溺愛,所有的事情都是包辦的形式,而且這位幼兒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願意去分享,也很少和其他的幼兒進行交流!中班的他,連一件衣服都不願意自己去穿,總是等待老師來幫忙!在與幼兒一起遊戲時,總想讓所有的孩子聽從於他,不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一意孤行!由此看來,同伴交往對孩子是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過程中,同齡夥伴具有同步性,能夠促進身心全方位發展。這主要是由於同齡夥伴生理、心理和認知經驗的相似性決定的。有人說,只有兒童最瞭解兒童。確實是這樣的。有一次,我看到兩個媽媽分別抱著自己不滿歲的寶寶在一起聊天,此時發現兩個孩子也在用無聲的語言進行交流:一個寶寶笑了,另一個寶寶也笑了;一個寶寶發出聲音,另一個寶寶也發出聲音這就說明同伴交往認知的同步性,使他們的溝通非常容易,包括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也是這樣的,一次發現兩名幼兒在一起聊天,我比較的感興趣,於是就慢慢的湊過去想聽一聽他們在聊些什麼,來到他們跟前,聽了以後我根本就對他們聊的話題不懂,可是他兩卻哈哈大笑,所以,兒童與同伴交往更能促進其身心全方位發展。

同齡夥伴認知的同步性,就決定了同伴交往影響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現有水平與同伴更為接近,在同一事物認知過程、情感體驗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極易產生共鳴。尤其是在社會化行為規範的形成上,具有同步程序。當孩子遇到矛盾時,我們成年人總習慣這樣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應該讓著小弟弟。這是兩種不同的暗示,可能對兩個孩子形成不同的影響和結果。一方會覺得我是大哥哥,我只好吃虧了,時間久了會形成性格傾向;而另一方會覺得我是小弟弟,他應該讓著我,久而久之,也會出現性格傾向。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利於兒童形成解決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響的有效性。

讀了這個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來孩子與孩子在一起不僅僅是隻有玩耍,在其中隱藏了許多能夠讓幼兒成長的地方,雖然有時你一言我一語,讓老師聽起來比較的吵鬧,但是孩子們卻樂在其中,這也提高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到不能夠不經意的打斷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談話!要做一位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促使幼兒點滴進步的教師!

心理學讀書心得8

學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之一。幼兒在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以遊戲為主的各項活動中,心理髮展異常迅速。作為幼兒教師學習心理學是自身發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過學習《幼兒心理學》,我深知: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啟蒙老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作為幼兒教師,首先是要做幼兒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使幼兒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鬆,讓他們感覺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讓幼兒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的慾望的能力與機會。

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為大家表演,這樣的是我們所倡導的。但有些孩子,他們在幼兒園裡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他們熟悉的環境,或家裡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蔘觀等等,他們便很膽怯,不敢說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為缺乏鍛鍊的機會,缺少表現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眾人面前講話,或說話聲音很小,為改變這種膽怯的性格,我們努力為幼兒提供“說”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慾望與自己的感情。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與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幼兒,作為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這些來容易的話,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包括幼兒自己的權利,所以做什麼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去引導幼兒去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使我們目標得以實施。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儘量多設計一些與教育內容相一致的遊戲。真正做到“在遊戲中學習”。

第三、抓住幼兒的閃光點。

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他進行讚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我們班有一個小女孩,小臉胖乎乎,可說話聲音比較小,別的小朋友幹什麼,她就跟著幹,很少主動自己做什麼。不過她很愛笑,每次她從我旁邊經過,我就會摸摸她的小臉告訴她,你真可愛。每次這樣的讚美,樹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動到我這裡對我說:“老師,今天我吃飯很快,能讓我帶隊嗎?” 我當時真是又高興又驚訝,同時也感到老師一些無意的動作與讚美,對孩子來說卻是很重要的,她會覺得老師是注意我的,老師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賴的。 因此,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朋友,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同時要認真學習心理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開展幼兒教科研,為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自的貢獻。

心理學讀書心得9

學了心思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認為學習這門學科是很有必要的,讓每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中始終完善本人,學好這門知識將助人也自助。現談談本人的幾點領會:

一、在日常生活裡,咱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衝突發生時,咱們常常墮入悔恨,自責或是責備別人及環境的苦楚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比如:與同事之間在工作上發生一些摩擦有時候各自都認為無道理或是沒必要,但就是由於誰也放不上體面,誰也不搭理誰,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氣氛很是緊張。如今我始終在學習中成長,能以溫和的心態去解決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二、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帶無情緒,這種情緒都被認為是負性的情緒。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環境裡不允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發生,或會面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這時咱們會無力去面對,在不經意間,就毀壞了辛勞建立的一段關係。比如:對“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這類情緒的發生,在很多時候是避開它,一旦不小心冒犯了它時,就會不知所措,要麼被“憤怒”操控,得到理智,做出許多預先讓我後悔的事,通過成長後,我才發現我的這種對於憤怒的態度及做法,完全是由於對“憤怒”缺少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致,以為“憤怒”是一個如狼似虎似的壞東西,如今才知道我的這些“憤怒”的價值觀於父母,因為父親的脾氣很怪,很小時的我常常看父親的臉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則捱罵,我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經驗裡學習關於“憤怒”和“膽小”的知識的,在學習心思學之前我甚至把我的這種經驗中學習的知識又反覆於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咱們要造就足夠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質量,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要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咱們心思成長,由於它是滋潤生命的最佳營養。在中國這種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卻素來不會,不具備造就親密關係的能力。比如:許多家庭,父子之間,母子之間,他們無奈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就由於他們之間不能視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談。導致許多家庭都把責任歸咎於孩子身上,卻從不在本人身上找找成績。這就闡明瞭一個成績,即“能力”缺乏。

我將始終的進步心思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始終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他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本人鋪路

心理學讀書心得10

有幸能在這學期修讀藺老師的《變態心理學》課程,讓我對變態心理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認為變態心理學是與實際生活關係很密切的一門學科,他能夠讓我學會辨別出一些異常心理障礙,以便及時的採取自助或助人的舉措。作為一名師範生,今後即將走向教師崗位,首先個人需要學會自我覺察,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需要積極關注每位學生的狀態,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做適當的輔導。而通過學習《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程,讓我具備了一定關於這方面的專業技能,我想,在今後的生活裡,我將終身受用。

對於《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程,內容比較多,一些心理障礙極容易混淆,且有的內容較難以理解,但是通過老師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以及生動實際的例子,深入淺出,讓我們不僅記憶的快,而且更容易理解。上課過程中時不時放一些關於課程知識的錄影,通過生動的影像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在通過課前發放案例的方式,讓我們在學習某一障礙之前就對其有了初步的理解,對我們後面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很喜歡老師每章節給我們推薦的關於某一知識點的電影,雖然有些影片已經看過,但是那時看的狀態與學習《變態心理學》後再去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現在的我能夠以一些心理學的視角去分析影片中某一現象的原因,同時從一些影片中學到關於一些心理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突然發現,原來觀看電影有時也能學到很多有關心理學的一些知識與應用。

關於這門課程的最後一次大作業,我們選擇了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一主題,雖然上課過程中老師對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講述,我們對創傷後應激障礙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但是通過小組的方式查閱文獻,並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以及小組內部的討論交流,我們對這一障礙有了更詳細以及更深入的理解。同時課堂上也有很多小組選擇了這一障礙進行研究並在課堂上進行了展示與分享,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又學到更多更深入的內容。

總之,通過這一學期科課程,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同時這一學期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是愉快的,我想,這一切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心理學讀書心得11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物件,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後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總的來說,本書對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心理學讀書心得12

心理學這一名詞,對於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心理學的瞭解不斷增加。

作為師範生,心理學是一門必修課。對於所有大學生在校期間及未來的職業生涯來說,也是重要的與終身的必修課程,學習心理學有以下重要意義:

1.有助於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明確各專業活動應具備的心理品質,有利於自我教育與良好個性發展;

3.掌握心理規律,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辦學效能;

4.有利於自我心理調節,保持個人身心健康發展。

人的心理是大腦的機能,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可見,我們正常的心理功能離不開我們的社會實踐。而人的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行為,對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作用。所以我平時要有符合實際的計劃和目標,用行動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學可支配的時間真的很多,我總不能將其浪費於睡懶覺、玩遊戲等。這需要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參與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豐富我四年的大學生活,否則只能浪費青春罷了。

學習這門課程,讓我瞭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記憶品質。通過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能增強記性,防止遺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過分緊張疲勞,要勞逸結合,兼顧娛樂,學會放鬆與緩解壓力;增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培養我們良好的思維能力,需要敢於幻想,敢於實踐,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不受定勢的干預,大膽的發散思維。

在除了學習課本內容,張老師還給我們觀看《心理訪談》的節目,豐富了我的認識。同時,這些節目都是關於大學生遇到的問題,如如何告別依賴、面試技巧,有關的心理專家給了很多方法及建議。在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值得我學習借鑑。

總之,心理學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學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斷地學習。

心理學讀書心得13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本書第一部分:第一個是誰來管——學生管理中教師的定位問題,本文介紹第二個問題:如何管——學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

本書第二篇包含四到七章,第四章重點講如何對付“差生”,針對這個問題作者著重強調了一個認知法則:認知失調論,這個理論認為好人有好的行為,壞人有壞的做法,每個人都在尋求心理平衡,一個好人,做了好事心理平衡,一個壞人,做了壞事心理才平衡,否則會覺得不舒服。

所以,對於犯了錯的差生,教師的訓斥、苦口婆心、懲罰等等,往往換來學生的“無所謂”,多數教師面對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學生往往都是深深地挫敗感。認知失調理論告訴我們方法是:救活了再燙。作者認為批評一個人的前提是他有自尊心,有好人感,所以有經驗的教師批評學生是從讚美和認可開始的,當他有了自我期待、有了自尊心,他對自己的錯誤才會感到痛苦,這種痛苦是他改變的開始。

很多教師的做法恰恰相反,面對屢教不改的學生,總是當眾極力貶低他、羞辱他、否定他,其結果輕則換來學生的無動於衷,一臉不屑,重則引發激烈師生衝突。

第五章講如何利用情緒法則做好班級管理,作者認為,當一個人情緒激動,心跳加速的時候,是一個比較容易受別人影響的時候,這就啟發教師要善於各種活動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很多教師再談轉化差生經驗的時候,往往提到一個名詞:運動會。當一個在學習上毫無成就感的學生在運動會上得了名次,大家向他表示祝賀,他自己得意洋洋之際,老師的鼓勵語言就很容易轉化為該生進步的動力。其他的活動,比如藝術節、德育課、演講比賽等等都有可能給差生展示機會的同時給他的心靈開啟一扇窗。

這一章還談到教師教育學生要注意控制自己情緒和照顧學生情緒,遇到問題私下個別處理效果好,在學生情緒激動時當眾訓斥批評極易引發大的衝突,造成嚴重後果。教師情緒激動,往往失去判斷力做出錯誤決定,很多人在圍觀,學生顧及臉面,情緒會更激動,這個時候,事情本身的是非對錯已經沒有意義了,教師和學生無非都是在宣洩情緒,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六章作者重點講如何利用良好的人際關係教育學生。儘管本書作者認為教師不應該把學生喜歡自己作為最重要的職業追求,但是誰也不會否認“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作者分析中國人“恥感文化”,認為中國人自律性差,他律起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建立良好關係進而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作者強調了教師應該和多和學生私下交流,多佔用學生私人空間,這符合人際交往的認知規律。作者提出一個現象來證明這種人際交往的科學性:寄宿學生比走讀學生好管一些。

作者介紹了一個給學生提要求並且容易實現的“拒絕—退讓策略”,其原理是想要人同意你的一個請求,一個增加勝算的辦法就是先提出一個大的,對方極有可能拒絕的請求。然後再提出一個小的,你真正感興趣的請求。比如對於一個犯了錯誤的同學,教師直接說“讓你家長來!”他會很牴觸、很反感;教師說罰你背課文,他可能不去認真做。但是教師如果在拿起電話準備打給家長時,面色凝重,一言不發想了一會兒,然後放下電話:“先給你一個機會……”此時讓他去背課文一定沒有問題,而實際上教師壓根沒有準備讓其家長來學校。

第七章講行為心理學,本章作者介紹了教師管理的第七個武器:強化。作者認為對於學生而言不管是好的行為還是壞的行為,之所以養成都是這種行為得到了某種“好處”的結果。對於學生不好的行為,教師要找到其背後的“好處”,去弱化它。比如教師們特別討厭的“課堂小丑”現象怎們處理?課堂上往往有個別學生不停地的插嘴,甚至故意出醜引發大家鬨堂大笑,當老師批評時,他表現的不是愧疚而是洋洋得意,很是興奮。那麼“課堂小丑”行為得到強化背後的“好處”是什麼呢?是得到了眾人的關注、吸引了眼球。明白了這個道理,教師對付課堂小丑其實很簡單:冷處理,不理他,目光不與他交流,一旦哪節課他表現的很老實,就及時表揚他。

本章強呼叫表揚強化學生積極行為的辦法,“物質性強化”強調不要總是給學生獎勵作業本等學習用品,否則容易麻木;社會性強化主張當眾表揚(批評要私下進行),活動性強化方面作者不贊成給學生輕易“封官”,因為一旦因為表現下降再去“免職”,學生的失望情緒會特別強烈。等等。

本章還講了一個表揚時機問題,作者主張無論表揚還是批評,要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能讓學生找到教師強化的規律,如果表揚有規律,學生就會覺得受到表揚很正常,喪失了表揚的強化作用;如果批評有規律,學生就找到對付教師的辦法,有了心理防護,批評就難以奏效。

這一編的結尾作者非常務實的表達了一個觀點:如果教師最終用盡了辦法,對某些學生仍然無效,此時可以承認自己的無能,“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觀點只是一種教育理想。

心理學讀書心得14

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因素是影響組織管理中人的行為差異的重要心理條件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愛好、興趣及個性特徵,這使人眼中的事物被打上了主觀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對於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管理主要是針對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學必須涉及個體行為的管理問題。人的個性是個體行為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有瞭解了人的個性差異,做到人盡其才,管理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一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待人處世的態度,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工作行為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管理活動中,必須重視態度的作用。目標管理的概念擴大到整個企業,它是通過上下級共同參與制定企業目標,使個人從中受到激勵,共同為實現目標而努力,並檢驗目標實施情況和事實結果的管理方法,今天,目標管理已成為一種激勵技術,成為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一種有效形式。職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對於工作效率有重大影響,人的智力、體力的發揮,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作為前提條件,所以我們應該瞭解有關職工心理健康的知識,創造有利於職工心理健康的工作環境和心理環境,這是現代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自一個人時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律。現代社會是資訊的社會,資訊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資訊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調人際關係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合作、競爭和衝突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合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手段,同時,當人們具有不同的目標和利益時,對稀有資源的爭奪,就產生了競爭和衝突,如何管理和控制這些競爭和衝突,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管理活動中個體、團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它強調以人為中心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理念,協調組織與團體的人際關係,改善組織與環境條件,改進領導與管理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促進組織與人員發展。

合作有三個條件

合作格言:心靈共鳴,方能長久合作。

認識一致,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條件。

話說在原始森林中,三條飢餓的小狼狗見到一匹大斑馬,於是,他們一起撲了上去。第一隻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麼撞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一點不鬆口;第二隻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尾巴,無論斑馬怎麼踢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也一點不鬆口;這樣,龐大的斑馬前後都受到了攻擊,

已經喪失了自衛的能力。這時,第三隻小狼狗開始咬斑馬的腿,斑馬無力反抗第三隻小狼狗,只得任憑它嘶咬。不一會兒,斑馬倒下了。這時,三隻小狼狗就撲到斑馬身上,享受它們的美餐。可見只有利益一致,分工明確,緊密合作,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

香港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19年初意圖收購恆昌公司。恆昌旗下有七家全資子公司,資產70多億,主要經營汽車產業,年營業額三四十億元。但他面臨三大問題:一是集團內部有人不同意,力圖阻礙;二是沒有如此龐大的收購資金;三是恆昌公司有人反對,公開指責榮智健沒有管理能力,中資不可信,要搶香港人的飯碗等等。面對種種謠言,榮智健並沒有放棄他的理想,而是採取與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百富勤等人合作,最終以40多億元的成本淨額成功收購恆昌97.12%的股權。由於他們心心相映,到19年x月,中信泰富全資收購恆昌股份,恆昌易性。這次收購中,李嘉誠等合夥人共獲利7800多萬元,榮智健也因此巨集圖大展,大賺一筆。

李嘉誠說: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合作:

1、一種聯合行動的方式

2、書法名詞

1、合作(co—operation)

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合作的基本條件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主要有:①一致的目標。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標,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標。②統一的認識和規範。合作者應對共同目標、實現途徑和具體步驟等,有基本一致的認識;在聯合行動中合作者必須遵守共同認可的社會規範和群體規範。③相互信賴的合作氣氛。創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賴、互相支援的良好氣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條件。④具有合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定物質基礎。必要的物質條件(包括裝置、通訊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順利進行的前提,空間上的最佳配合距離,時間上的準時、有序,都是物質條件的組成部分。

合作的型別按合作的性質,可分為同質合作與非同質合作。同質合作,即合作者無差別地從事同一活動,如無分工地從事某種勞動。非同質合作,即為達到同一目標,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藝流程分別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產。按照有無契約合同的標準,合作分為非正式合作與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發生在初級群體或社群之中,是人類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這種合作無契約上規定的任務,也很少受規範、傳統與行政命令的限制。

合作是指具有契約性質的合作,這種合作形式明文規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通過一定法律程式,並受到有關機關的保護。按合作的參加者分,有個人間的和群體間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質而言,雙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實行不同程度的聯合。

2、合作

書法術語。唐代孫過庭《書譜》稱:“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舊時行家們習慣於將書寫得理想和精彩的作品稱為“合作”。如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張懷瓘、二王等書錄:“(王)獻之嘗與簡文帝十紙,題最後雲:?下官此書甚合作,願卿存之。?”

吸收

解釋

①把外界的物質吸到內部:海綿吸收水分|滴在紙上的墨水被粉筆吸收了。 ②

接受;接收:吸收新會?員|吸收眾流,匯成大川。 ③獲取有益的成分:吸收營養|吸收外國的先進經驗、新技術。

心理學讀書心得15

如果你想要戰勝拖延,那麼從拿起本書的這一刻開始改變吧。翻開這本書,引入眼簾的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

拖延,並不僅僅是一個貶義詞,他可能指一種有用的習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及因衝動而損耗的精力,他也可能指一種有害的習慣,是在完成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中懶惰的表現。開始我以為拖延只是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問題。一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感到,拖延,大部分的時候只是我們問題的冰山一角。

深層的原因才是需要引起我們真正重視的。比如:心理障礙、生理缺陷、價值觀衝擊等等。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扯出諸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庭的態度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願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仰或真相。

我的生活存在了太多拖延的事情。例如想要減得肥,肉永遠長在身上,想要練習的瑜伽,身體總是拉不開筋,想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拓展人際關係等總是遲遲不能邁出第一步。

總是告訴自己,沒事,還有明天。可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由於從小隨性慣了,害怕固有的圈子被打破,不習慣改變,懶於創新,喜歡成功,害怕失敗,對失敗的恐懼,害怕自己固有能力的失去,害怕別人的評估,深層的不自信貫穿了我的生活,這些原因造成了自己的裹步不淺,淺嘗輒止,對事情不認真,不追求,沒有生活目標,不能做到創新,很快接受新事物。

學習了這本書,我覺得自己的目標太含糊,想法總是說來就來,計劃不具體,具體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造成拖延。我們可以通過誠實地對待自己,分析自己,來明確自己生活的目標。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分析哪些只是人云亦云,哪些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必須要做的。我們大部分的精神生活都發生在自己的意識以外,這幫助我從外在的原因轉到對自己內在精神的尋找,從而保持不斷成長的心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收穫。我還學會了一種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溝通的方法。

如快樂來自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健康的生活,來自於和他人和跟自己內心深處的溝通,來自於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改變了自己的世界,讓自己時刻保持正念,保持對自己內心的關注,關注自己的意識以外的精神形態,充滿了對世界精神的敬仰。

希望您聽到我的分享,雖然不能很快的戰勝拖延,起 碼可以更清楚的審視自己,從今天起,開始喜歡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瞭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