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參加國培的心得

參加國培的心得1

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月9號,對於一般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對於參加“國培”的學員來說——記憶猶新。

參加國培的心得

忘不了,我們在“班級討論區”,發帖、回帖、回帖、再回帖……大家暢所欲言,使我們無聲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更有溫暖。

忘不了,班級論壇上大家熱情洋溢的帖子,那是我們成長的腳步,更是我們豐碩的成果。那一張張寫滿獨到見解的主貼,無不飽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只有經歷的人才能體會。

忘不了,自己的主貼,因被同仁們的支援所感動;自己的主貼成為“精華帖”時,失態的大聲叫一聲:“哦!耶!”真是興奮到了極點。那一刻,心想自己心血的總算沒有白費。

忘不了,在這個寒冷冬天,我們的兩位輔導老師,為了審閱我們的“作業”,有時要忙到深夜,他們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的精神,怎麼不令我們感動?在這裡,我想對兩位老師真誠道一句:“老師,你辛苦了!

忘不了、忘不了……

如果有人問我:“國培”學習,你的感覺如何?

我會發自內心的說:“培訓的感覺真好,期待再次的重逢。”

“通過學習你的.收穫是什麼?”

我會真誠的說:“誰學誰知道,誰學誰提高。”

最後,祝:參加培訓和沒有參加培訓的老師們一切順利!願參加培訓的老師們都有自己的收穫,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我的感受:在這50天中,我也記住老師們的勤奮的身影,會記住老師們每一個讓我感動的時刻,會記住老師們嚴謹和精於求精的態度,會記住老師們精彩的字句,會記住老師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援,課程雖結束,但聚散終是緣,相信我們的學習在繼續,緣分在繼續,美好的回憶在繼續。

參加國培的心得2

  一、在學習中反思。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當我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感悟到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學到了自信,學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教師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還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矛盾,這樣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

二、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通過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與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專家與名師,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他們的最好寫照。作為一名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級培訓的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自己向專業化的發展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教育將更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聽了專家的報告,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社會的成員。“老師的能耐是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了”。因此,教師就應著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專家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應由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化,傳統型的教師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並逐步向專業化教師轉化。

2、努力轉變好角色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學生的學習從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3、教師要做好“言傳”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熱愛自己學生。

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因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教師要心胸寬廣,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冰心曾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一切。”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首先要愛學生。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活,一個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我們要把他當作一個能動的人,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平等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和他們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讓學生感到溫暖,增強自信,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更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此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上課是一門藝術,除了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師上好一堂課,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靈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學習、借鑑。國培活動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專家結合自身的成長給我們做的一場場精彩講座,為每一位潛心求學者提供了豐盛的教學營養大餐,為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願我們的教師像大海那樣敞開胸懷容納百川,像太陽那樣,不斷地進行新的核聚變,積蓄新能量,做一支永遠燃燒不盡的蠟,去照亮人類,照亮未來。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教育的與時俱進,也許這就是腳踏實地走出的第一步。

參加國培的心得3

這次有幸被學校推薦參加“國培計劃(20xx)——安徽省村小教師訪名校培訓專案北京師範大學培訓班”的學習,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期間聆聽了多位大師的教誨,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個人信念、教育理念、教育的行為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收穫。

一、 大師這樣做。

張國龍博士是給我們上課的第一位老師。他精神矍鑠、開朗陽光的形象讓我們眼前一亮,印象特別深的是他的鮮豔的紅圍巾和短馬靴,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這群老氣橫秋的教書匠,教育是高尚的職業,沒必要把自己搞的跟受氣的小媳婦,要有職業自信,要開心的工作、愉快的生活;錢志亮教授讓我們感受到大家的豐潤,他信手拈來的教育實踐案例,風趣幽默的話語,一下子抓住了全體學員的心。錢教授在與我們交流時,時而激情四溢,時而溫和體貼,他模仿動作惟妙惟肖,模仿聲音生動傳神,他教導我們說“老師在與學生交流時,一定要平視學生而不能俯視,這樣做可以使老師和學生的心離得更近”;海淀區教研員黃毅結合課例講理念的做法,使我深受啟發,原來教研可以這樣做。北京國小的吉春亞老師和張紅老師都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他們對教育的信仰和對人生的態度,一舉一動透漏出儒雅謙遜。

二、 大師這樣說

張國龍這樣闡述教育的意義:“文明的進步,乃以人文為根基”。他告訴我們文學與教育是溫潤的關係。張教授結合他的文學作品《一里路需要走多久》來闡述文學的力量。主人公是張教授鄰居的親妹妹,在距家一里路的地方被人拐走,她的家庭從此以後陷入悲痛的深淵。故事悽切感人,蘊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張國龍用這篇文章教育了頑劣厭學的侄女,藉此說明文學與社會、文學與教育之間的關係;他還認為人一生必備的幾種人文素養有:

1、獨特、深刻的.情感體驗。

2、唯美氣質與詩性質感。

3、感知各種微妙關係。

4、燭照各種幽微情愫。

5、認可偶然與宿命。

6、葆有悲憫情懷。

7、達觀與通脫。

這些富含人生哲理的觀念對我個人而言,受益匪淺。錢志亮教授從教育教學的理念出發,教導我們要用理念支撐自己的教學行為。他從有效教學的角度告訴學員們要科學的理解,要做專業的教師,要精心的備課,要有效的講課,要全面的評課。錢教授通過兩個教學課例《麻雀》、《司馬光砸缸》,來說明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有效教學的必要性。這些接地氣的講座拓寬了大家的視野,提升了學員的品位。

三、 我們這樣做

聆聽了大師們的講座以後,我對教育的意義認識更加深刻:教育要包含人文性,體現成長性;對教育工作更加熱愛,熱愛這份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老師要想實現有效的教學活動,就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讀書學習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還要有自己的追求,有飽滿的工作熱情。使自己的人生精彩向上、富有活力、充滿意義。

參加國培的心得4

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國培,短短一段時間就使我感受到能獲得這樣的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與能力的機會,我有很多收穫,通過國培,我理解到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對建設教育強國所進行的不斷探索,特別是對目前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做出了巨大的改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刻苦耐勞練好基本功,用自己的真實本領來加速教育的良性發展,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認為自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擺正姿態,積極與專家互動

學習是燈,努力是油,要使燈亮,必須加油,這是我小時候記在日記本上用來鼓勵自己的格言警句,在現在這樣大好的環境下,有這樣能與全國各地的教育界精英老師一起來進行音樂學科的教育教學技能研修的機會,感覺到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我一定要擺正姿態,全身心投入,積極與專家教授們溝通與交流,多學本領,多搶佔目前教育教改的前沿,使自己成為一個不落伍的人,特別是看到專家教授們面對成千上萬的聽眾,能口若懸河講解教育的精華,滔滔不絕演說成功的經典,我完全陶醉其中,這是一種全新境界的洗禮,一次靈魂的昇華,我只好在心裡暗暗努力,給自己鼓勁,要多與他們這些處於學界高層的專家們交流,採取互動的學習方式,為自己加油,我相信未來的成功就在前面向我招手。

二是加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古新人勝後人。這是社會自然向前發展的規律。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才能獲得進步,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我們要講好課,做學生喜歡的課堂,只有讀書、讀書、再讀書;學習、學習、再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材只是工具,只有當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時,才有可能深入淺出地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在這個知識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還在追求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小國寡民的思想,這是一種失誤,更是一種失策。沒有人可以學會世界上所有需要學習的知識,但人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追求成功,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學習,有學到老活到老用到老的正確學習態度,這樣用終身學習來激勵自己的鬥志,那麼任何不利的因素就會在幹勁十足的情況下變得軟綿綿,造不成任何的經濟損失。

三學以致用,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學習是先導,實踐是履行。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訊錄象,並付諸於教學,實現理論與教學的完整對接。通過學習,幫助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特別是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加深了為師者的育人內涵,為今後從事音樂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這次培訓,我得到的不僅僅是新穎變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種帶著教育改革投身於教育事業的執著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更是道出了教師的工作對學生人生的巨大影響。因此,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要抓住機遇,在學習中成長,在感悟中昇華,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與理論知識運用於教學之中,善於捕捉教育良機,發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真正能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智慧,並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參加國培的心得5

在國培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

參加了這次遠端研修學習。我認為遠端研修的平臺給我們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一起學習的機會,我們相互學習、分享作業,共同研討,共同進步,促進課堂的駕馭能力。在此期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很多,如:專家們的教學理論,教師們課堂優秀的教學經驗等,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同時,我感受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自己離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條件還有很大的距離。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素養,與時俱進,不斷進取。要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我非常感謝遠端研修的平臺,特別感謝引領我們學習專家團隊。

雖然我工作很忙,但每天我都抽時間觀看視訊,觀看專家對有關教學專題的講座,並觀看專家做課,評課等,如:我們觀看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如何匯入新如何上好一節課,指導老師根據相關的內容給我們佈置作業。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並。因此,我有機會在網上讀到教師們們所寫的文章,,我懂得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經常反思課堂,反思自己,反思學生,反思教法、學法。

通過一起學習,讓我認識到了教學始終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始終以學生為本,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動機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根本。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傳授知識的前提。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學生是教室的主角和中心。

通過研討,同行們都紛紛暢所易言,如如:對一堂課的匯入、如何整體設計教學目標、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如和上好閱讀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如何提高學困生,教師如何處理課堂上偶發事件等。對以上的問題,同行們各有各的教法,各有各的做法。我每天閱讀了數十上百條評論,分享同行們的作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教學有方,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就要求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段學習,不斷進步

通過培訓,提高了我現代教育的技能。原來,我對於計算機反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咧如在文件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寫。通過經常光顧我們的國培學習網頁,如今,我已經能熟練的利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方式的操作編輯出自己的檔案。國陪學習網頁,填補了我計算機操作的知識的空白。

學習期間,雖然時間有限,我的工作很忙,經驗也不足,但我基本上能夠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按時上線,閱讀了家大量的章和數百條評論,自己一共寫了篇文章。基本上完成了遠修的學習任務,

參加國培的心得6

11月30日,在縣教育局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參加了省名師專家來我縣的“國培下鄉”活動。兩天的培訓學習,觀摩了省名師及本縣骨幹教師各俱特色的精彩課堂,聆聽了兩位名師對本縣作課教師課堂上的精準點評,以及她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所作的接地氣的講座,收穫頗多,感觸很深。這次學習對我來說是一次提高,也是一種促進,更是一種鼓舞。現就此次聽課活動,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感受一:太原兩位資深名師對作課老師的精準點評,使我們看出每節課的精妙和欠缺之處,讓我深刻領悟到精心設計導學案的重要性。例如,聽了《商的變化規律》這一課,我初步感覺一節課重點突出,難點也有突破,覺得沒有什麼遺憾之處,感覺比較完美。張玲老師在評課中指出三條規律可以不同形式出現,她說:“這樣就有了層次性,也有所側重,不顯得重複還能壓縮出時間。”她這一指我們也恍然大悟,的確如此,這樣的設計別緻新穎,效果更佳。《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我們多數教師都習慣於標出圖形中相應的資料,張玲老師卻建議教師不給資料,讓學生去想計算這個圖形需要哪些資料,這樣就可以給學生的思維以開放的空間。他們一針見血的點評,使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每節課的知識點該挖掘到哪個地步,什麼時候需要我們拋磚引玉,什麼時候該重錘敲響,力求使課堂不僅是一種教學,更成為一門藝術。可見想要打造一節高效課堂,需要課前的幾個40分鐘去精心揣磨、設計啊!

感受二:作課老師多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如張玲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課始,她出現的一個挑選籃球選手的情景,然後依次出現三組資料,第一次僅有投中次數,第二次呈現投籃次數,最後引出投中次數佔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這樣有懸念的引入,環環緊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百分數的出現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一種需要,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在教學設計中,作課老師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重視學生的手腦結合,讓學生親自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崔秀娟老師講的《植樹問題》,通過讓學生親自在紙上畫出10米、15米、20米等的植樹情況,學生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比間隔數多1”的規律。之外,這次活動中,多數作課教師沒有用自己的思路牽著學生走,敢於讓學生提出問題,課堂駕馭能力很高。

感受三:彩璟學校學生們課堂上的精彩表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由此我聯想到自己所代的一年級,課堂上也是學生在爭著說、搶著說,但是下一位同學回答的問題和上一位同學所說大同小異,甚至原模照樣,學生欠缺認真傾聽的習慣,他們爭先恐後的發言僅僅是一種表現慾望。從劉建英老師點評時所舉的那個名師作課的例子中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今後一定要在教學中扭轉這種現象,使學生意識到認真傾聽不僅是一種學習習慣,更是一種思維能力的培養。

這次的培訓,留給我許多太深的印象。張玲老師整節課獨具匠心的設計,足見每個環節都是從學生接受知識的所需出發的。“優秀率50%表示優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50%——這句話對嗎”的連續追問,看得出教師是多麼注重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崔秀娟老師在植樹問題上對“這個1多在哪裡”的質疑,體現出教師對知識深層挖掘的到位。還有其他老師課堂上各自的閃光之處都深深鐫刻在我的腦海裡,這些會成為我教學積澱中永久的記憶。我認為觀摩學習是一名教師教學研討的必修課,更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

兩天半的學習中,凝神靜氣,專心致志,對名師的講座生怕漏掉了一句話,錯過一個環節。筆記本上密密碼碼的寫滿了學習重點,U盤上拷下了講座PPT。較差的體質,只因兩天的補水不足,口舌生瘡,咽食困難。但是想想局領導為推進全縣教師課改所作的不懈努力,教研室老師們跑前顧後的籌備忙碌,太原名師對我們的無私傳授、傾囊給予,本縣作課教師加班加點的精心準備,在校教師連續幾天來的蹲點看班,我渾身又湧出了一種感動,平添了一種力量。學習所汲取的營養讓我精神飽滿地再次走上講臺,這次的培訓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值”!

參加國培的心得7

我榮幸地參加了“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十天的培訓,這些時間進行了了聽了五天半的專家教授的講座、一天半的小組討論、一天的學員實驗一天半的小組專題研討。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對於來自農村的教師,理論方面的知識比較欠缺,這次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使我們在教育理論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課改理念方面,有許多認識不到位的地方,影響了教學中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而這次培訓使我們的教育理念有了根本的轉變,對今後教學中貫徹實施課改精神及個人教育教學能力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次培訓我體會到:

1.以實驗室為陣地,開發和利用條件性資源化學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陣地,也是重要的條件性資源。學校應重視實驗室建設,保障常規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也要鼓勵師生進行實驗改進,自制微型化、環保型教具,發揮廢棄生活用品在化學實驗中的替代作用,如用飲料瓶、注射器、易拉罐做反應容器、集氣瓶、眼液瓶做滴管、香皂或牙膏盒做試管架等。這樣既豐富物質儲備,又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師應積極倡導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進實驗室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2、教材中的重點和疑難實驗需要探索和改革所謂疑難實驗就是教材中規定的課堂演示實驗,但是按教材中介紹的儀器藥品方法去進行操作時,這些實驗常常會有困難,或是做不成功,或是費事費力,或是可見度差難以獲取理想的`效果。

國中教材中用木炭還原氧化銅做這個實驗時,就得(1)事先把木炭和氧化銅烘乾;(2)木炭必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3)所用的氧化銅20%為工業品80%為化學純。如果全部用化學純,雖能生成銅粒但需要高溫而且時間很長。也不能全用工業品,否則生成物中有氧化亞銅;(4)木炭和氧化銅按一定的比例(最好是1:10)用酒精,且充分混均,然後塗在試管壁上加熱(時間大概需要2分鐘)。

總之,通過這十天的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這必將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骨幹教師培訓物件,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參加國培的心得8

教育部“xx國培計劃——中西部地區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專案”於12月20日至29日在廣西師範大學舉辦,由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承辦。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的國培計劃骨幹教師培訓,成為了國培小數班的一員。能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充實和完善自己,我深感自豪和榮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

廣西師範大學非常重視這次培訓活動,學校提供了優質的培訓環境,成立包括吳剛平、王枬、高金嶺、孫杰遠、陳時見、王尚志、熊宜勤等知名專家、教授在內的培訓團隊,選定豐富的形式多樣的培訓內容,有集中培訓、分學科培訓、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有外地專家和地方專家相結合進行的專題講座。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剩在這10天的學習中,我時常被各位專家及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折服。希望自己能加強學習,不斷實踐和反思,讓我的孩子們能夠更多的感受到數學的精彩和成功的喜悅!

這次培訓給我們提供了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師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通過這次培訓,收穫很多,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此次培訓安排了9場專題講座,每一場講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拓展了我們的視界,提升了我們的認識。

特別是12月24日下午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熊宜勤教授給我們作了《課堂觀察與聽課評課》專題報告,熊教授的報告給我的觸動非常大。

我從第一天走上講臺做老師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地參與聽課評課活動。但是往往去聽課的目的卻並不明確,甚至很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任務,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完成教研組長的任務而去聽課的,而很少想到“我在他人的課堂中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在評課的時候,往往是三、五分,講講幾點優點,講講幾點缺點,就算完了。我們也感受到了這樣的聽課、評課活動,不管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課的老師,都起不到什麼促進作用,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形式,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是卻找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聽了熊老師的報告以後,我明白了怎樣的聽課、評課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我們去聽課,要有明確的目的,不是去批判上課人的缺點,而是去學習他人的'課堂經驗,去發現他人課堂上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優點;去探索與學習上課人取得課堂優點的原因,通過對上課人取得課堂優點原因的移植,來優化和改造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與情境,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優點更多而缺點更少。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人們對課堂教學有了空前的重視,人們對一堂好課的評價有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手段的先進性等因素,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更多的是關注教師如何教。其實,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教得怎樣,最終是看學生學得怎樣,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衡量課堂有效的一面鏡子。

12月25日上午,我們國培小數班在XX市桂嶺國小組織了一次關於數學課堂教學現場觀察活動。在這次觀察活動中,我帶著明確的目的,把關注的視角對準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觀察學生是如何學的。這次的聽課活動,我發現了自己的聽課感受開始與以往有點點的不同。在觀察中我發現課始學生的參與度比較高,這與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有關,年級越低越是如此,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抓住最佳時段展開教學,教學設計上宜緊湊、不拖沓。另外,學生在進行練習時參與度都很高,這說明在課堂中重視練習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參加國培的心得9

轉眼間,短短的培訓時光便悄然而過,回首這次國培,感觸頗多,獲益不少。這次培訓從20xx年的7月份開始啟動,我便在上級安排之中“被動”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端培訓。說是“被動”,實在是因為工作的事太多太雜,作為一個農村教師,擔任學科多,上級業務檢查資料多。對很多的培訓學習總是漠不關心毫不在意,甚至無暇顧及,開始時還要在指導老師和同事的告知下學一學。後來才發現開始培訓時的不舒服不願意僅僅是一個短時間的錯誤。這次培訓我發現:

培訓中學習的不是任務,學習是一種興趣的培養,是一種理論知識的攝取,在漸漸的培訓學習中我發現原來我們守著的還是那些陳舊不適應學生髮展的理念。作為教師,我們在這個發展的社會應該是不斷學習攝取新知的,不斷從專家的理念到個人實踐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自我的過程,更是教師發展成長不可少的過程。培訓中我發現只有理論的教師終究要陷在文字之中,成為“本本先生”;而只有實踐的教書匠也只是在盲目的反覆操作,沒有實際教育意義。只有聆聽專家並選擇適宜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教學環境實際,才是一個最為有效的自我發展的途徑。

有幸的是,在參加網路培訓之餘,我還發現面對面交流更讓人獲益不淺,從省內外教授專家的實踐理論中深刻認識到“教育不是理論,也不是實踐,而是兩者在合適的群體、環境中的結合。”更為有感觸的是在專家的培訓中不僅僅從文字上學到他們的理念,得到知識。同時在比較中發現我們所備的課和他們的差別相當的大,理念更不相同,在討論中大家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哪怕那見解是“農村理念”的。最為較深感觸的是,這次培訓不只是一種理論培訓,還是一種實踐過程培訓,有專家講座,有課堂實踐,有小組合作交流,有連環愉悅。略一思考,教育學生不也是這樣嗎?我們的學生難道僅僅是學習我們給的知識嗎?我們要讓他們學會合作,在交流合作中成長。更應該給他們樂趣,在快樂中成長,這不是教育的宗旨嗎?

回味時光,冉冉而去,培訓不再是一紙合格證,真正的合格證是看在學習中培訓中得到什麼?我想作為一個教師,一個飛速發展時期的教師,應該積極參加網路培訓,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理論,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所以我認為:

一、教師者更應加強專業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專家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所以我認為語文老師不應固守在語文的圈子了,應該跳出圈子獵取知識。懂得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向學生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越通俗易懂,學生便更於接受。要認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二、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聆聽專家理論,做課程改革的.踐行者,帶頭人。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些天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踐者。我想只有經過老師群體的合作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因而,每個老師都應該多聽專家理論,爭做課程改革的踐行者,帶頭人。那教育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當然收穫有了,困惑也相應存在,培訓之餘我又有幾點思考:

1、各種培訓形式應該同行並舉,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2、加強培訓長效學習機制,一位優秀教師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

3、感受教育壓力之重,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必不可少。

培訓結束了,學習才開始。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活到老,學到老,的確,不學習的話,人就要落後。未來的教育生涯我會認準目標,持之以恆,懷著一顆享受幸福的心,時時去“旅行”,處處去“收穫”!在平凡中演繹出精彩。

參加國培的心得10

研究工作對教師而言並不受什麼神祕莫測高不可攀的東西,更不要一提到研究就感到可怕。今天,我聽了宋海英主任精湛的講解,使我對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迪。

在宋主任講解的基於問題解決的.教學行動研究中我理解了教師的研究關鍵不在於能力,而在於態度,從事教學研究對教師發展非常重要。

以前我認為教學只要研究好教材就可以了,也可能是頭腦中理論知識儲備不夠的原因,所以無形中排斥研究。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對教材、教法、學生都要進行研究,要研究數學的本質、基本理念,要學習大觀念。我覺得宋主任講的艾略特行動研究模式對我很有幫助,我會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實際中。現在才感覺到自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課堂交流太單一了,沒有注意到交流的有效性,課堂交流不活躍。今天通過聽宋主任的“有效交流”使我學會了多向互動交流,並在交流中培養優化意識。

通過與專家的接觸中,深深感覺到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以一種開放的、積極的心態嘗試行為研究,不要做一個教書匠,要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