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14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教師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14篇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

時光過得飛快,已經實習兩週時間了,從第一天到木廠口中學的興奮、緊張、期望慢慢的轉變為現在的平靜、從容、歷練。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在慢慢的成長。

記得第一天到的時候聽到學生見面時非常禮貌的打招呼,鞠躬稱呼"老師好",自己會覺得侷促不安和些許的自豪與開心,到第二週實習結束,自己已經能和學生們談笑風生,這一切彷彿都在悄悄平穩的發展中著,好像漸入佳境,這是一個由生疏到熟悉的.過程,只花了兩週的時間,就彷彿收穫了很多學生情誼。

孩子們很天真,甚至覺得很幼稚,但是每當看到學生的面龐,看到他們的行為舉止時,自己彷彿找到了自己國中時候的樣子,又彷彿看到了自己國中同學的樣子,感覺他們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相似,那調皮學生的樣子簡直和自己以前國中班裡調皮的同學一模一樣,這或許就是名人說的一切都是流轉的吧?當然,不管是調皮搗蛋的學生還是刻苦學習的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的對待他們,我也會將自己所有的知識,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有有意於他們的東西傳授給他們。

當然自己每次上之前的幾分鐘還是會有一點緊張與興奮,我期待與學生的每一節的交流,在他們天真的眼神中我能看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藝術的需求。這更會激發的教學熱情。

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讓我更想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教學能力,我想將我所有的知識傳授給我自己的學生。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2

在衡水中學,你隨處可見巨幅的宣傳畫,學校大門兩側、食堂門口、教學樓的牆壁上,甚至是廁所的門板上。這些宣傳畫大部分是學生取得的優秀成績,20xx年大學聯考的輝煌成績,在校門口醒目地掛著,清華北大學子的照片和事蹟介紹遍佈整個校園,連教學樓的柱子上也裹著優秀學生的勵志誓言,如:清華夢,燕園情,九天攬月,前人真不朽;衡中人,赤子心,五洋摘星,我輩重複來。一幅幅照片,一個個事蹟,一句句話語怎能不激勵著衡中學子積極進取的。心

評選年度“十大傑出學星”也是學校的一項激勵機制。評選結果揭曉後,學校會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並且將他們的事蹟用巨幅宣傳畫張貼在校園醒目處,放在校園網上,同時還將喜報寄給他們的父母,讓父母也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快樂。“十大傑出學星”,對於7000多人的學校來說,比例還是相當低的,許多班主任非常重視年級評出的傑出學星,有的.班主任自己給本班的學星進行頒獎,動員全班同學給他們寫頒獎詞。得到這樣一份獎勵的同學會感到無比光榮,從而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的熱情。衡水中學不僅評學星,他們還評選誠信之星、責任之星、勞動之星、節約之星、孝順之星,這樣多方面地肯定學生的優點,會讓更多的學生脫穎而出,也讓其他同學更好地向他們學習。走在校園裡,優秀的學生會倍感自豪、暫時落後的學生被這些優秀學生給包圍著,也會激起奮進的鬥志。

激勵功能是巨大的,一次表揚有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我們在這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大表揚的力度,我們要提高學生成績不僅要對優秀生進行激勵,展開競爭,加大獎勵機制,更要對中等生和學習困難生進行激勵;發現他們有一點點進步就應表揚,有一點點閃光點就應大力表揚,從而樹立其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3

我就讀於xx師範大學,畢業實習時在xx市第二中學任職實習。如今半年的實習期已過,我也可以轉正了,正式成為xx中學的一名老師,回首這半年來的辛勤工作,感慨良多。有喜,也有憂。我很高興能夠成為這些學生們的老師,也很高興能夠繼續與他們相處下去。看著他們每天在學識的海洋裡暢遊,聽從著我和其他老師們的教導,成績在一點點的提高,學習到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我感到很欣慰。

剛開始實習的時候,我只是每天跟隨者xx老師學習,xx老師是八年級xx班的班主任,教授著語文課。在她的管理下,xx班學生們的`成績每次考試平均分都是全年級第一,xx班也因此成為了其他班老師和學生們眼中不折不扣的“尖子班”。我很榮幸能夠跟隨xx老師,體驗上課時候的感受。第一次和班上同學們見面的時候,我拿把小椅子坐在教室後面,隨著上課鈴響,同學們熙熙攘攘的回到了座位上。這些孩子們個個都朝氣蓬勃,像個小大人。舉手投足間都有著青春的青澀與一絲成熟。其實想了想,我也沒比他們大幾歲,對他們來說,我更像是一個大姐姐一樣的人吧。

很快,有學生注意到了我,他悄咪咪的和同桌講話,時不時的偷偷往我這看。其實我都看在眼裡,只不過我沒有聲張。然後在他看向我這時,對他笑了笑。也許他是把我當做了別的班來聽課的老師,認真的聽起課來了。連他同桌和他說話,他也裝作沒聽見,別提多有趣了。

xx老師所教授的是語文,語文課裡最讓人覺得煩悶的就是文言文了。即便是我這樣的大學生來看這些文章,有時候都是半懂不懂,而想讓這些國中生來了解文言文,就更難了。我聽別的同學說,許多學生在上文言文的時候幾乎都在做一些別的事情,甚至是上課睡覺,因為聽不懂,而且枯燥無味。但在xx老師的課堂上,我完全沒看到這樣的情況,每個學生都在很認真的聽講,做著筆記,每個人臉上都神采奕奕的。因為xx老師講課的時候,是將文言文整個都翻譯了過來,先用翻譯出來的話講一遍,再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這樣學生們就有了三個版本的文章——原文、譯文、大白話。我發現學生們更喜歡xx老師用大白話講的故事,因為更加的生動有趣。完全沒有了原文裡透露出的那麼嚴肅的樣子。如何去引起學生們的上課興趣,對於老師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啊。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4

教了大半輩子語文,真正留在腦海裡的有印象的語文課卻很少很少,似乎什麼課也沒有上過。難道都留在了學生的記憶中?碰到昔日的學生時,他們就會如數家珍般說起我的某一節課某一句話甚至某一動作。是他們才讓我想起過去曾經上過的課,說過的話,有過的動作。

也許我的語文教學的一半意義就在這裡。

去上語文課,總想將課上得條理清晰、風趣幽默、講解恰到好處,使學生或如入山林、或如臨海洋、或如坐春風、或如沐雨露等等,可這樣的課似乎少而又少。一節課下來,回頭看看,往往或傷痕累累、或意猶未盡、或殘缺不全、或越俎代庖。真正行雲流水的課,常在意料之外。這或許也印證了古人說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之道理。

理想的語文課一定與文化聯姻,有人稱之為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

像國小生朗讀課文一樣來上語文課顯然要遭人唾棄,優秀的語文老師站在講臺上說上幾句就營造了氣氛,就烘托了課堂環境,講解形散而神不散,而那“神”就是文化。它是課堂的靈魂,主宰了學生的情感和才智。

誰叫我們所說的和所用的是有二千多年曆史的`漢語呢?

最差的語文課也許是這樣的:

將課文中稍難懂的句子寫出知識性的答案,上課前將這些答案全部注在課文的縫隙,上課時就一一將這些答案一字不漏地兜售給學生。沒有引申發揮,沒有情感滲透,沒有吶喊爭論,沒有心靈溝通。

學生為什麼要這個答案?這個答案有什麼價值?這個答案是不是答案?這一些,上課者似乎就根本不思考了。

用學生考試的成績作為衡量語文老師優劣的唯一標準是最荒謬可笑的。

聰明的語文老師也許會這樣做:將教科書內容整理成條條的知識,再分解成各種題型,然後就將它們炮製給學生反覆閱讀練習,這樣學生的考試成績就一定會令人滿意。但優秀的語文老師對此一定會不以為然,因為他總是相信,優秀語文老師的功夫全在課堂上,全在學生的心靈的感悟中,全在靈魂的打造裡。

有時,語文老師講解作品人物形象完全是無效的勞動。

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時,就始終沒有為這一人物所感動,或者說這人物壓根兒就沒有進入過學生的心靈。因而,不管這人物高尚也好,卑劣也罷,老師或人們的評價對於學生來說,就會是非常遙遠。

所以,讓學生先學會感動應是語文老師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講解大學聯考試題最省心也最痛苦。

最省心的是現在的市場經濟真是想人之所想,答案做得詳細而明確,不需你語文老師再化多少時間和腦筋,就可將答案販賣給學生。最痛苦的是此時已沒有濃濃的氣氛,沒有了心靈的溝通,像是商品買賣,像是完成任務,像是例行公事。

所以,高三的語文課總給不了人多少快樂。

有時將一節課比喻成爬山,往往妙趣橫生,並有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上課起始,相當於來到了山腳,於是說:同學們現在我們開始爬山吧,看誰爬得快。講解了一些內容之後,即鼓動道:同學們,我們已爬上了半山腰,此時看到了什麼?收穫怎樣啊?講完全部內容後,又豪氣十足地說:我們到山頂了,大家一覽眾山小,感覺怎樣?當然上課過程還可以結合具體問題插上些許俏皮話:這山不好爬吧,大家感到吃力吧?現在遇到了猛虎,我們怎麼辦?前面是絕壁,看誰能先上?現在風景這邊獨好,大家欣賞到了嗎?有誰不愛走山路,而想從棘荊中穿過?等等。

再比喻成吃飯、睡覺、寫文章、談戀愛等也當然有同樣效果。

淺入淺出與淺入深出有天大的區別。

淺入淺出指的是先有必要的鋪墊,或者說,先來個淺入,再不知不覺引誘學生入彀,然後再淺出,這樣的淺入淺出才顯水平;而淺入深出,關鍵是這“深”是怎樣的深,是單純的內容,還是引人入勝的使人想入非非的不答不快的問題?如果是後者,也可見教者之了得的教功。

相比兩者,淺入淺出可能更受學生的歡迎。

學生的優秀總常常在語文課之外被發現。

在街頭行走,發現前面有一個俊男或靚女,剛出聲驚歎,卻隨即發現原來是自己所教的學生;到球場看球,看一箇中鋒投球無比準,動作又無比機靈,才說“這個人哪個班的”,等他一回頭,卻發現是自己班級裡坐在後排的平時默默無語的忠厚學生;看校藝術節演出,聽一個學生將歌唱得字正腔圓,宛若某一歌星,正以為自己是在聽某歌星演唱會,就馬上有人補充說,剛才臺上那個唱歌的是你們班的學生某某。

顯然,諸如此類的驚喜之所以很少在語文課上被感知,大概是因為我們語文老師在語文課上缺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在語文課之外又缺了一顆溝通的心。

十一

語文的無限在哪裡?

常常因宇宙的無限而想到語文的無限,越想越覺得語文的無限其實不比宇宙的無限要遜色。一節課也許就是一個天體,執行方式雖像是十分有規律,其實卻是充滿變數,這種變數因學生或老師的不同而呈現出千變萬化,這種變化,有誰能預測?有誰能計算出它的類別和內容?

將語文進行到底?真是痴人說夢啊,我想。

十二

一定要讓學生從課堂上得到快樂!每一節課之前,我常這樣告誡自己。

一定要讓學生記住或懂得快樂的生活就在普通的交談或交流中!上每一節課時,我常這樣對自己說。

但願每一位學生都能把課堂的快樂帶向課堂之外!上完每一節課後,我默默地祝福。

十三

語文課最易發揮的似乎是寫作指導課!

講評學生習作,眾多學生以不一的眼光看一篇習作,我也可以跳入其中,和他們一起說三道四,那時,哪是老師哪是學生,已沒有明顯的界線了;圍繞某一作文細節,學生進行想象與聯想,我也隨即想入非非,然後販賣著自己的“傑作”,此時,誰是這個教室的授課人誰是被授課人,已沒有分別了;講述一個片斷,學生分成了幾個“派系”,我也成了其中一個“派系”的成員,和其他“派系”爭得面紅耳赤,這時,誰年老誰年輕,已難以辨認了。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5

還記得剛剛進入校園看到的一張張學生的笑臉,聽到的一聲聲的老師好,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不是一個學生了,而是一位可以影響許多孩子成長的教師。

剛剛來六中報到,就趕上一個老師家裡有事,“臨危受命”,接手了兩個班的語文課。第一次給這麼多孩子上課,緊張的手心直冒冷汗。在備課的時候,我把上課的步驟記了下來,孩子們也很聽話,因而順利的完成了第一節課。上完第一節課,後面的課程就好上了很多。第一週一共上了八節課,有了這八節課的實踐,再去聽指導老師的課的時候,發現了自己很多的問題。

各種語文知識點已經在學校學習過很多,講解也不成問題,但是真正困擾我的,是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傳達給學生文章的情感,讓學生理解創作的最終用意。身為語文老師,一定要引領學生思想積極健康。我的指導老師董雪朋老師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她在講解《安塞腰鼓》的時候,用短短几句話就能把安塞人的辛勞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安塞腰鼓之所以如此熱烈,是因為安塞人想要掙脫貧苦生活熱烈渴望,以及安塞人對美好生活的極度嚮往。在董雪朋老師的講解中,我彷彿也感受到了茫茫黃土高原,人們生活貧苦但又不斷激烈抗爭,奮鬥不止的精神。恰好在聽課的前一天,我也剛講過這一課,效果與董雪朋老師相差甚遠。我只是給學生展示了安塞腰鼓主題的PPT,幾句話帶過,沒有詳細解釋為什麼黃土高原要有如此激烈的鼓聲和舞姿,學生也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熱烈的敲鼓。

來這裡之前,我內心還有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覺得自己學了三年,也做過一些兼職,怎麼會連一堂課都教不好?但是真正認真聽了指導老師的課,和自己的課作了對比,才發現自己真是一隻井底之蛙,沉浸在老師的表揚中,看不到外面廣闊的世界中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學習、努力的地方。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謙虛好學。

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成長,師大已經為我們鋪就好了道路,我必將不忘初心,踏實走好每一步。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6

學一次,長一志,用一世,優秀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這是我對培訓學習後的感嘆。聽專家講座,感嘆他們的博學多思,驚人的創意和精闢獨到的分析。觀摩xx市一中、xx一中,xx學校的課堂教學及訓練,感嘆名師的教學水平之高,理論知識之精,訓練模式之神,訓練方法之奇!培訓短暫,但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結識了一批新朋友,接受了一些新鮮觀念,點燃了我們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們前行,激勵我們在教育這片沃土生根發芽。細細回味幾天的學習內容和多年工作的實踐,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理念引領,深入人心

對於一位老師來說,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價值的理念引領,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問題,有利於我們找準發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蠻幹。李海林博導論述“教學反思的五個層次”,吳軍老師講述“制定教學目標的四項原則”,馬衛平博士闡述的“五問快樂體育”等等這些理念,就可以在我們實際工作當中加以運用,讓這些理念穿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指引我們理論聯絡實際把工作做實做好。

二、認識提高,目標確定

培訓過後,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反思過去的教學現象,應該認識到一些不足,如: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不夠,要麼過於小步子教學,包辦代替現象嚴重,要麼放手難收,缺乏指導,小組合作交流處於形式化的狀態,耗時低效;學生學習缺乏規範;學生學習缺乏感悟體驗或創造;重活動輕技能……教師為了追求某個現象,而顧此失彼,使教學發生偏頗。面對這些問題,要“知不足,方進取”,要集思廣益,確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有目標,效率高,目標不明,辦事不行。我們要聯絡實際,確定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

每一階段要抓住某個重點,並持之以恆地實施推進,不斷給自己提出要求,化壓力為動力,不能混混而已,人要有所為,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邁進。

比如,這次在學校上研究課《少年拳》,我為自己確定:第一階段做到課前要充分思考,預設教案,做到沒有思考不進課堂(教學設計)。第二階段做到課堂上培養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學生(學生探究)。第三階段做到師生互動(營造氛圍)。第四階段做到注意收集資訊(教學反思)……以上各層目標可以綜合實施,也可以分階段,每一階段哪怕實施一種,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質效地提高教學。

三、結合實際,反思實踐

學習的關鍵是要能學為所用,要在聽中學,做中學,把學到的要做出來,做過的要說出來,理論聯絡實際,行為跟進,求真務實,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帶來一些行為上的變化,從改變自己開始,再來改變學生,並且不斷地反思實踐,提升自我,漸入佳境,做個具有專業化素質的`教師,心得體會《優秀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講究策略抓重點。

目前,有一些常規課教學容量不夠,教學重點抓不住,難點沒突出,節奏緩慢,負荷量不足,學生學習狀態不佳,導致效果不好。應該對這些現象進行歸因分析,不要課前少思考,一定要講求教學策略,吳軍老師強調的要善於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到媒體中找答案,到課外書中去找答案,在學生交流中找答案,這就是一種教學策略。教好每一節常態課,向常規課要質量,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課前充分思考,充分預設,做到智慧地教,讓學生聰明地學,培養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學生,促進他們可持續發展。

2、課例研習最有效。

教師不是教書匠,一流教師,教人;二流教師,教書;三流教師,教“應試”。我們要在教學中養成教研一體的意識,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多元智慧得到開發,特長得到發揮,並逐漸養成培養自己教研一體的良好習慣,課前多思考研究,天天動腦筋上課,這樣會有無窮的樂趣,課後多反思,在反思實踐中學會與自己對話,與同伴對話,與理論對話,與實踐對話。正如李海林博導談到的:學生學到了什麼?你實際上在教什麼?我看到了什麼?每個環節達成的原因是什麼?沒達成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改進?讓上課與自主反思交互發展,螺旋上升。長期下去,相信每位老師都可以成為一流教師,教出讓家長滿意的學生。

3、追求卓越求發展。

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否則慢進則退,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以避免不能適應新形勢要求。教師要追求卓越,應做一個愛學習的教師,更要做一個愛思考的教師,才能避免“學而不思則惘”,在思考的基礎上,努力實踐自己的想法,相信會有所收穫的!通過聽專家的講座,及在網上同學友們的交流,我再次認識到學習對一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無論從知識面的拓展上,還是專業知識與技巧的提高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做到。如果不思進取,滿足已有的只會固步自封,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學習是需要毅力和耐心的, 因此,無論是為了專業成長的需要,還是為提高自身素養,都要不斷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一個有思想的博學教師。那樣,教學生才會充滿自信,意氣風發,學生才會欽佩你,愛上你!從現在做起,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同時,也是為了磨練一下自己人生的鬥志,和鍛鍊自己在繁忙生活中擠時間的能力,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實,時時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和魅力!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的懂得,教師要追求卓越求發展,就得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於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從指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學會說話、學會合作入手指導學生參與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學會自評、互評,與學生平等相處,深入學習小組與學生合作、探究、互動,讓舞臺給學生、讓精彩給學生,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讓學生同樣追求卓越求發展。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骨幹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使自己具有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創新性的學生,這樣才能讓我們向卓越型教師邁進!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7

通過了這次遠端培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為我們繼續做好的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奠定了足夠的心理準備,這次的培訓和自己的認真學習,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並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的教師卻更是不易的,因為我們所要面對的是正在成人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學生。我迫切需要學習和認識別人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慶幸的是這次的培訓,讓我們能充分認識到了我們所要面臨的是怎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使我們瞭解到了能否成為一個好的中學教師,首先在於的是有無敬業精神,是否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就是在於有這樣一種無私奉賢的精神。所以作為教師,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自己愛生敬業精神,要鼓勵自己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畢竟你想要獲得教師的'榮譽不是那麼簡單的,是需要你自己付出一輩子的努力和追求的。

一、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援。在聽課之前,我總是認為新課標實施起來有些困難,畢竟各地條件不一樣,有些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功近利觀念太強,他們傾向於應試教育,認為兒女只要考取大學就萬事大吉。但我聽了各位教師的課後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會產生陣痛,只要是對人民、對祖國有利的事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並將它做好。我們人民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生,而且還有生我養我的祖國。如果不搞好課改又怎麼會培育得出高質量的創造性人才呢?只有實施課程改革,才能培育學生創造力,才能讓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二、加強科學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三、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作為新世紀的新型教師,就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要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群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權威型向民主型的轉變。但是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自身的風格,不要一味盲目的追逐別人的教育腳步,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我們要做個性化有才情的教師,一個現代型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關注課程的改革這些都需要我們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學習。

總之經過這次培訓,使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一些基本要求,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使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嚴格地要求自己,向標準的教師隊伍靠攏,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中學教師。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8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實習工作也漸漸步入正軌。各項工作也變得井然有序,仍然還記得剛開始接到工作時的手足無措。面對學生們那一張張青澀的面龐,才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已經發生了轉變,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最終讓我們脫掉了幼稚又不羈的外衣。

這短短一週的實習工作,我收穫頗豐。首先是教學工作。實習第一週,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於是我們小組決定老師之間互相聽課,在聽課的過程中,確實發現了一些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比如課堂用語等方面,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而此時的高中生正是心理髮展的關鍵期,作為老師,我們要以更加關切的態度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講課的過程中,課堂氛圍還不夠活躍,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磨練,不斷請教其他老師。其次是學生管理工作。我所帶的高一13班總體來說班級紀律不錯,但是在這一方面仍然要嚴厲管理,一刻也不能鬆懈。只有保持良好的班級紀律才能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一週最具有紀念意義的事情莫過於做飯了!從挑選食材到洗菜擇菜,從廚房小白到親自下廚,學會一種生活技能也算得上是一種成長吧。在合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崗友之間的情誼,這一段實習經歷將會成為我一生難忘的回憶。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做一名滿滿正能量的老師,做一名帶給同事快樂和溫暖的老師。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9

學校也是組織我們在這個假期裡面進行培訓,讓我們對於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同時也是聽優秀的老師講課,讓我也是知道差距,懂得自己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去走,即使之前有所成績,但是也是需要去繼續的努力,來讓自己是有更多的收穫,從而把教學做的更好才行的,而此次的培訓,我也是有些感觸心得。

以前自己也是有一些成績,覺得自己還是很優秀的,很多教學的方法也是懂得的,同時學生的成績也是不錯,所以也是有些驕傲,但是此次的培訓卻是讓我意識到,其實山外有山的,很多優秀的老師,而自己卻是不能自滿,還有很長的路要去走,老師講課的時候,我也是更感觸到優秀老師的一個從容,和學生的互動也是讓我羨慕,引導問題的方式也是讓我感覺到其實自己還有很多的方面要去學習,課堂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好,更出色一些,雖然自己也是還行,但是一對比,就看到了差距。這也是這次培訓我所最感觸的一點,學習是要持續的,同時也是不能覺得自己是沒有什麼需要再去學的,其實並不是如此,每一個優秀的老師也是在繼續的學習,而自己其實也是有很多還需要努力。

老師講課過程其實也是給了我很多的感觸,以前雖然我也是會和學生互動,但是做的其實還是不夠的,而且學生的積極性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好,我更多的也是花費時間去督促,去讓學生有壓力的.情況下學好知識,但是這樣卻是消耗了自己的時間,同時效果並不是那麼的好,我也是清楚學生的確要自主,但是之前覺得他們還小,很多的習慣不容易堅持,並且其實自己也是要多對他們有要求才行,但是聽了老師的講課卻是發現,其實學生比我們想到的還要優秀的,很多時候並不是需要監督,而是需要我們有正確的方法去做好引導,讓他們對於學習是產生興趣的,這樣即使沒有監督,他們也是會自覺學好,這樣不但是對於學生去養成習慣更好,也是節約了我們老師的時間,重要的還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我也是從此次的培訓之中感觸到。

以後的教學工作裡頭,自己也是要繼續的學習,多一些思考,更有效率,來讓教學做好才行,同時也是要多和學生去交流,更多的採用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的去學習,對學習是有興趣的,那麼自己的教學才能做得更好。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0

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我不想用那些濫俗的比喻。於我而言,教師是案頭的鎮紙,鎮住躁動的心;教師亦是案頭的山水,守住一方純淨。

我是一名走上工作崗位剛滿一年的教師,也許還能被稱作“新教師”,但我不算是剛接觸教師這個工作。因為我母親就是一名教師,她在講臺上站立了三十多年。我從小耳濡目染,被她指導功課,幫她做教具,也對教師這個職業有著很深的親切感和歸宿感。因此我大學聯考後執意把所有志願都填上了師範大學的中文專業,大學畢業後又順利地成為了一名教師。

xxxx年的初秋,我走上了工作崗位,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學生的活潑、校園的純潔,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自由。魯迅先生曾把頭腦比作“跑馬場”,只讀別人的文章卻不作思考是替別人“跑馬”,而中學的學習權當是“賽馬”:指定的線路和目標,號令一響,千萬匹馬兒爭先恐後的湧向一處,腦袋上戴著轡頭,轡頭連著韁繩,韁繩握在老師手裡。課堂上讓學生合作探究,自由討論,我彷彿看到學生們思想那一汪小泉,在枯涸了若干年之後,又開始咕嚕咕嚕湧水。而老師們適時的點撥是上佳的酵母粉,能使學生的思想像麵糰一樣膨脹,迸發出五光十色的靈感。

我上課採用新課標所倡導的組織教學方式,還常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第一年我受命擔任了班主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通過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成就每位學生精彩的人生。面對著比我小六七歲的學生,我心中感謝領導的信任,同時也感受到肩上的重擔。我認為,中學的學習,真的不只於書本,要讓學生學會做將來能被社會所接受的人,首先要做個有孝心的人。學校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時更注重孝道品德教育和創新思維開發。昔日孔子以“孝為德之本”“因材施教”“仁者愛人”等思想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優質教育的源頭。《論語》中關於禮與德的句子還要求背誦,但我們的教育常常忽視道德素質的培養。我看過一些中國成功人士的勵志演講,他們大部分人高高在上,通過一遍遍的演說渲染自己成功的軌跡,擴大自己名人的光環,那不算成功。因為他們缺乏憐憫,缺乏責任感。以巴菲特為首的億萬富豪在決定將自己的財產一半以上捐贈的協議書中寫道:“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位罪人都有未來。”可見教育的重點不僅在於教學生文化知識更在於德育教育。

很多時候我覺得教師的工作太過平淡,每個週一至週五,生活像一張張重複的幻燈片在放映,每天睜眼,掐指估算,當日將所遇種種,毫無二致的浮現腦海。於是,有人甘於平淡,有人不甘。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常會這麼詢問。大半沙漏時間被用於吃飯睡覺,而剩下的小半瓶,我們用於感悟生命中的微甜微辣——教育學生。我接手的班級是平行班。班上的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有的甚至國中時的德育檔案有不良記錄,要管好這個班並不輕鬆。但我從沒有放棄過他們,盡職盡責,總想著如何把他們導回正規。當班主任的這年,在我生命的木板刻得最重最深。那些日子,我都愛。無論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幸福的給我一絲微笑,一個閃亮的光環;痛苦的給我一聲哀嚎,一個血紅的烙印。還記得我剛來學校的第一個月,班上一名有嚴重抑鬱症的女生割腕,自殺未遂。我現在依舊不知當初自己是有怎樣的勇氣上前去奪刀,甚至被劃傷了手臂還未包紮卻堅持先通知女生的家長。其實我當時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認為這是做一個老師該做的。或許幾年後,傷疤會變成勳章,但也成為我成功的經驗。疼痛讓人清醒,讓人沉澱,它讓通往成功的路更堅實。

我覺得,做班主任的日子因為時間緊湊,而顯得質密,紋理整齊,像一塊優質的樺木,清苦的味道,令人踏實放心。這樣的生活雖然內容枯燥機械,卻是達到目標的賬本。汗水和時間是支出,收入是成績和目標的實現。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們老師就扮演起了師長、父母、朋友等多重角色,形影不離,貼身相伴。每一個眀晗初放的清晨,我和學生一起站立著捧著書本讀書;每一個皎月盈天的夜晚,我和學生一起在燈下奮筆疾書;日夜操勞披星戴月但卻從沒有懈怠過,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的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回顧走過的每一步,讓我欣慰,我自豪。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是對我最好的回饋。

我曾經覺得教師的工作平凡得近乎無意義,現在我才慢慢懂得“教師”這個詞承載之重。記得幾年前看過的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一心想當記者的安迪來到紐約,卻成為雜誌主編米蘭達的第二助理。影片不斷強調,這是“千萬女孩嚮往的工作”,它可以使你與很多上流名人打交道,可以穿昂貴有品味的工作,也可以得到朋友們豔羨的目光——但安迪的內心是樸素的,她渴望以記者的身份真誠的剔除社會的弊病。最後她“拋棄”了這份工作,卻贏得了自己的`夢想。時代發展誕生快餐,開始追求速度和實效,人心亦不幸侵染浮躁,很多人只是單純追求名與利,但其中能真正捕捉生活神韻的人卻少之又少。名人和普通人的生活,都是由平凡和不平凡的生活組成的,名人的平凡生活不比普通人閃耀,普通人的不平凡生活也不比名人黯淡。有的只是次數、頻度的問題。而教師,就這樣簡單,僅是一種職業,在平凡中過不平凡的生活,教導學生熱愛生活,傳遞正能量。教師,要敢於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今年的xxxx月xxxx日是xxxx節,我亦打電話給我母親祝她節日快樂。她說,教師無疑是清苦的職業,但貴在堅守。沒錯,教師是平凡的工作,沒有光鮮的禮服,更沒有絕口的讚美。每一個走上講臺的人都應做好就這樣平平淡淡工作的心理準備。可“堅守”二字太沉重了,彷彿學校是捍衛高潔的陣地。而我,熱愛著這三尺講臺,不僅因為它是傳承母親和前輩的精神,更希望它能守護學生們最美好的學習時光。希望三十年後我能成為案頭一枚平凡而重要的鎮紙,默默凝視著學生們在人生的白紙上描繪出巨集圖,更是一座堅毅絕美的山水。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1

暑氣未盡,炎熱正濃。昔有魏徵十思以呈君王,今我以六思以慰數日所得。

一思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景明老師五十有餘,但說起話來激情四射,意氣風發,她說自己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職稱已評,年華老大,頤養天年,喝茶看日出日落。而是比年輕人更有幹勁,勇挑重擔,志在千里。由於一些原因,職業倦怠在我們工作中日益凸顯,我們開始了抱怨,得過且過地過日子。當我們還以無所謂的態度,在生活中停滯不前時,一些有夢想的人們已經開始迎著朝陽奔跑。努力是不分年齡的,年齡應該只是前行路上的一個數字,除了記錄走過的路,不應該成為我們懶惰的理由,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把握當下,勇敢奔跑,才是最好的開啟方式。願我們出走一生,歸來因為有夢而依然年少。

二思莫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樊香蘭教授給我們講授了翻轉式課堂背後的主導因素,其實是教師思維的轉換。我們要用於改變自己,雖然改變時常伴隨著疼痛。由於疼痛感的存在和我們本能的固步自封,導致改變步履維艱。思維的改變,說到底是對以往經驗和認知,以至於舊的自我的廢除。難度可想而知,可是我們並不能因為疼痛和艱難就止步不前,在課堂上要儘量的把時間還給學生,不做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道路上的絆腳石,不要以為只要只有通過教師的教學生才能獲取知識。要勇於發掘學生的潛能,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而不必勞神苦思,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

三思植杖耘耔,從容赴考。長期以來我們都存在著盲講的情況,一本鼎尖教案,幾乎壟斷了課堂,被我們視為萬能寶典。就是這樣,我們忽視了課標——這個有指導意義的法杖。可想而知。我們的課堂是怎樣的南轅北轍,劍走偏鋒,也可想而知,我們是怎樣的紙上談兵和敗走麥城,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因為忽略無數次的擦肩而過。當我們在景老師的帶領下開始熟悉這些內容時,一種熟悉而陌生的感覺瞬間襲來。其實講課和考試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只要我們熟知的課標要求在課堂上就可以滲透大學聯考知識。何勞苦我們在課下再去尋找成冊的大學聯考題?亦可以植杖耘耔,從容赴考。

四思提綱挈領,以一持萬。以往對每堂課教學目標的確立,只是抄襲參考教案上人家制定好的目標,並未細想過此目標有何依據,或者是否適用於我們的學生,景明老師在指導中展示了《前方》的教學案例,對這樣一個很冷門的攝影散文,我在設計教學步驟時也是頗費心血,但當時由於時間緊迫,攝影作品和散文之間究竟有何關係,並沒有細想,導致散文和攝影作品兩個本不相關的東西,不能很好的勾連,當然也就導致本堂課教學目標無法有效地突破,看了景老師的設計,頗覺茅塞頓開,天朗氣清。她只用了一個綱性問題直接統領了全文,那就是:文章哪些部分是寫攝影的作品的?哪些部分是作者聯想的?這樣文章就很清楚了,困擾了很久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五思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有很多時候,我也只是單純的講課,不帶經歷,不帶情感,沒有將自己放入課本去真切體會作者的情懷。人類的情感,從古至今都若合一契,子安時命不齊,命途多舛;子長隱忍苟活,發奮著書;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雖是已逝之人,但不齊,多舛,苟活,被疑,被謗的處境,何人不曾有過?所以我們不分彼此,都是失落之人!因此,我們一定不能把悲傷惆悵的課文講的鬨堂大笑,一定忌諱把喜劇講成悲劇。縱然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對課文內容的尊重,是每個語文人都應該具有的素質和情懷。在這條路上,我們且行且努力。

六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這次學到的遠遠不止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專家老師們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質的生命形式,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反思以往的工作,更嚴肅的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該何去何從。

《詩經》有言: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理應做到不因文章小而不規範,不因能力弱而不教之,不因世事雜而棄研修,不因家事煩而怠育人。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2

春寒料峭之際,帶著滿心的好奇與疑惑,我們踏上了山東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之旅。走進校園,驚喜與震撼不約而至:雖然狂風四起,塵土飛揚,但依然整潔有序的校園;雖然人頭攢動,鎂光燈閃爍不停,但絲毫不受影響,熟視無睹地沉浸在課堂活動中的學生;雖然沒了講臺的橫亙,少了老師的講述,但思維碰撞不斷,智慧火花四溢的課堂;雖然不是華屋大廈,少有高科技裝置,但處處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的教室……點點滴滴,看在眼裡,沉澱在心底。這一趟算是來對了,因為這裡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實地表現在方方面面,時時處處……

一、別樣的見聞:

1、景區似的校園:走進校園,首先看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每人胸前掛著各種各樣的聽課證,帶著照相機和記錄本,人數之多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2、超市似的參觀:除在大門處,有校內的人員告訴我們,學校的基本方位外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自由參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沒有人陪同,沒有人安排,也沒有人做任何干預。想做什麼悉聽尊便。一切那麼自然,毫無做作。

3、會說話的牆壁與臺階:一面牆,一扇門,一草一木,都蘊含著教育人、激勵人的文化底蘊。更具特色的是每棟樓的每級臺階都寫有各學科的知識點、警示語、格言。樓道、教室的橫樑上也是宣傳標語和圖文並茂的古詩。學生自己擬寫,印有小作者頭像,班級姓名的“名人名言”隨處可見。

4、隨時接受檢閱的課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是同時開放的,24個班無論哪節課你可以隨便出入教室進行聽課,教室的前後門都真誠地向每位參觀學習者敞開著。

5、目不斜視、心無旁騖的學生:每天參觀的人數達到近千人,這樣多的教師穿梭在每間教室,還不時地“竊竊私語”,有時受學生感染還不免激動地“大聲議論”一番。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一定會擔心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學生怎能安心學習?來此之後才發現這樣的擔心是多餘,或者說是完全不必要的,因為這裡的學生學習可以“無視聽課教師的存在”,即使你殷勤的詢問,他們也不會回答。這與他們課上討論交流的熱烈和課下彬彬有禮的問好大相徑庭。這些孩子的定力連我們大人也望塵莫及。

6、自由貿易似的學習:課堂教學的形式真的如人們所說的:學生反了,課堂散了,老師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沒有插秧式課桌排放,變為以小組為單位對桌而坐,教室的三面全是黑板,也沒有講臺,使人分不清哪兒是前哪兒是後,室外走廊上還有一排白板。發言者不用舉手,不用請示,站起來就說,有時呼啦站起來十好幾個,誰的嗓門大,誰就算爭取到了發言權,但同時說上一句半句後就會有人主動讓出來;當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講解題目時,教室裡就更熱鬧了,站著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課桌上的,跑到前面蹲著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樣迭出,一個學生講完,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接著講,有題意的分析,有解題的思路,還有知識點的回顧,還有對自己或他人的點評;進入個人練習環節,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場,黑板不夠用了,一些學生乾脆蹲在地上寫寫畫畫……或表演,或辯論,或歌唱,或朗誦,或講解;小組展示,不拘一格,個人展示,獨具特色。

7、經常“失蹤”的老師:在隨意走動似的參觀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種錯覺,這個班這節課好像類似於自己學校的自習課。總是隻聽見學生的慷慨激昂,少有老師的侃侃而談。偶爾一兩句追問與點撥,才會讓你在學生堆或參觀流中找到老師的存在。

8、催人奮進的小寫字板:教學樓的走廊裡靠牆而立的小寫字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那是教師的教學反思,學科組一週的工作總結和安排,教師一週的單項和綜合工作排序,年級組對任課教師的課堂建議等等。據介紹,反思是老師們每週必寫的`,教師對自己教學上的得與失以及下次的改正措施寫出來,放在公開場合,讓老師們相互學習借鑑。而學科主任、年級主任花一點時間就能看到老師們的得與失,然後對本組和本年級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

二、深刻的體會:

乍一看新奇別緻、震撼人心的場景或細節,回頭細想無不蘊含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教育教學理念。

1、重視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校的每個角落都散發出獨特的個性化的文化韻味。感受到鋪天蓋地的文化薰陶,知識與情感的激烈碰撞,積極向上的輿論力量的震撼,讓育人功能在這種立體式的全方位的文化浸潤中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

2、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預習、展示、反饋,學生始終是主角,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學生的主動學習已然成為一種習慣,將學習作為快樂的享受將成為他們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其中教會學生預習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把課堂還給學生,並不意味著簡單的“領地轉讓”,也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作為,而是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絕對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

3、真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分小組學習不是擺設,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中。從預習到展示到反饋,小組學習討論一直是課堂的核心組織單元。學生之間強強、強弱、弱弱,師生之間,組別之間相互質疑,相互探究。尤其是通過立體式接觸,實現了優秀生的自尊,中等生的自強,薄弱生的自信,真可謂皆大歡喜,合作共贏。

4、讓不斷地總結反思這種校本特色教研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便捷之路。這種以最適合學校校情特點和階段需求而開展的頻繁的總結反思,可以時刻敦促教師自我加壓,奮力上進,尋找差距,以更高更嚴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推動教師天天有學習,天天有思考,天天有進步。

5、重點關注待轉化生,真正實現“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學校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是以每個班後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要內容。這也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發展的特點。

三、積極的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既要努力借鑑,更要科學創新。就是根據本校的實際把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方法、技術、管理等“拿來”,加以創造性的利用。

1、應該弘揚不破不立的精神,敢於向有礙學校發展的傳統想法和做法宣戰。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反思我們的教學,有些教師爭搶時間,對學生實行“車輪戰”、“題海戰”,在時間上的打拼可謂達到了極限,要從時間上突破已經不太可能。要想進一步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只有提高課堂效率,走課堂改革之路。

2、應該轉變觀念,真正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理念,調動起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他們好學、樂學,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改的最大阻力不是來源於學生,而是我們老師。老師對學生的不放心,不信任,導致我們總放不開學生的手。“其實給他一個機會,他會還你一個奇蹟”。

在新課程標準下,一節好課的標準應該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另外,合作討論式的學習模式,可以“以優帶差,以差促優”,實現共同發展整體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再次可以避免學生課堂違規,聽課效率低下等問題。

3、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基礎。

4、樹立終生學習意識,爭做反思型教師。“反思三年成名師”。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聲譽的葉瀾教授曾提出這樣的觀點,同時新教育實驗的領軍人物朱永新教授也開辦了“教育保險公司”,公開承諾,一個教師堅持寫十年教學反思,如果不能成為一位名師的話,教師可以向他索賠鉅額保金。只有不斷的總結反思才能迅速地成長進步。

教學改革的實驗應該是百花齊放的。因為唯有百花齊放,才能帶來教育改革繁花似錦的滿園春色。我們要學習借鑑杜郎口中學“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育人理念,更要結合自身實際,遵循教育的科學規律,走出特色獨具的育人之路。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3

中國素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教師的職業是神聖而光榮的,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艱鉅任務。不僅要有廣博的學識、優秀的教學方法來授業解惑,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而且還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傳道,培養學生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品德,成為學生求智、做人的楷模。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教師獻身精神的生動寫照。教師的工作不僅歷盡艱辛,而且默默無聞,一生清貧。“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為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過得卻是清苦的.生活。甘於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教師精神的核心,是為人師表的體現。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奉獻者之歌。

如今,廉潔文化進校園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反躬自省,我的身份是人民教師,做的是教書育人的事情,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更應始終堅持一面廉潔的大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當前形勢下,要特別強調“廉潔從教”,我們每位老師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

因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做到:

第一、獻身教育,為人師表

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正是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論財產教師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二、公正執教,關愛孩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慧、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轉化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

我班上有50位學生,這些孩子是可愛的,我要愛他們;這些孩子是可敬的,我得欣賞他們;我得幫助他們。因此,他們思想困惑了,我促膝談心;學習上遇阻了,我傾力相幫;經濟上,家庭上少溫暖了,我給以溫馨的關懷。這是我的職責,澄清了自己的靈魂,擺正了位置,奉獻,其樂無窮,精神的富有比什麼都能使人快樂、欣慰,讓人崇敬。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

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 篇14

暑期,我們進行了理論學習,還聆聽了十幾位教育專家、名校長的報告。這段時間裡,我的心始終是充實的,因為這裡有熱情的夥伴和老師,有先進的理念和知識。專家們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都使我這次暑期培訓之行受益匪淺。

一、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發現自己教學上有缺點有待改進。回顧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做得多思考得少。幾個星期的培訓,我的體會之一就是要與自己的昨天告別,要多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1、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資訊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2、加強文化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如果一個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缺乏理論的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低下,談得上反思教學嗎?一個課上得好的教師,缺乏理論的指導,不善於總結,更談不上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才能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行為,才能成為反思型教師。

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4、豐富反思內容,提高反思能力。教師應根據實踐情況及時地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反思,可以是一堂課,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內容的反思,可以是對成功的教學;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今後,我將盡可能地使自己的反思落到實處。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新課程改革以來,好多教師包括我,換湯不換藥的把自己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教學,整個課堂完全在老師的思維指引下一問一答,表面看好像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其實學生很少有自己思維的空間。我們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得更累。那麼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專家們的講座大多圍繞一個主線:那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做好教學設計。作為老師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生易懂易學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自主探究知識。這樣才有利於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2、讓學生積極討論。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讓不同的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解決疑難問題。討論過程中要避免“優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當聽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