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濱遜漂流記》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體會

這幾天,我看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是英國的丹尼爾。笛福的名著。主要講了魯濱遜在海上蒙難後,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一住就是27年2個月零19天。在島上,他患病了許多苦難,經受了很多驚心動魄的大事。最終,魯濱遜憑藉驚人的毅力和膽識,堅韌的自我愛護力量,豐富的生活閱歷,超人的才智和製造精神,最終奇蹟般地回到了闊別35年的家鄉——英國。

“我頭上戴著一頂樣子怪異、又高又大的山羊皮帽子,後面拖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這樣既遮陽,又防雨。上身穿一件山羊皮做的,長到大腿中部,又寬又鬆的短外衣。下面穿一條露膝羊皮短褲,羊皮上的毛垂掛下來,始終垂到小腿,等於是一條長褲。我沒有鞋襪,只有用山羊皮做的一雙似靴非靴的“鞋子”,鞋筒可以包住小腿,再用綁腿似的繩子繫住。”這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穿著,他在孤島上安置好“窩”後,又成了“裁縫”,為自己縫製了禦寒防雨的“服裝”。

其實,魯濱遜剛到孤島的那幾天,心情特別鬱悶。他深愛著自己的家鄉,卻又不能回去,這是多麼的苦痛呀!但最終他還是漸漸適應了孤島上的生活:在島上種了稻子,養了羊群,還挽救了一名要被土人吃掉的土人,並把他當作朋友與僕人。最終,魯濱遜靠著一顆和善的心,挽救了一艘大船的船長,在他的幫忙下才得以回國。

這使我想到了當今的獨生子女,他們受到長輩們的庇護,就像長期在母雞翅膀下長大的小雞,從不經受風雨,具有劇烈的依靠性。一次夏令營的午餐時間,孩子們都津津有味地吃著,只有一位男孩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苦著臉,好像在等待著什麼。教師走過去問他:“有什麼事嗎?”沒想到,這位高年級的大男孩竟然語出驚人:“我不知道這雞蛋殼怎麼翻開,它上面根本就沒有洞!”——這是一個多麼可笑的事,但又是那麼的令人深思: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麼剝雞蛋!

在一次日本孩子與中國孩子聯營活動中:日本孩子在吃飯前拾柴預備做飯,而中國孩子卻什麼都不幹——在等著食物的到來。這或許是國內外不同的教育觀念導致的吧!國外的家長賜予孩子的是信任和鼓舞,他們愛孩子,但不寵孩子,培育他們獨立生活的力量;而國內的家長賜予孩子更多的則是疼愛,甚至是溺愛,導致孩子長大成為一個任性、失去自理力量的人。

《魯濱遜漂流記》恰好說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長期在逆境中生活的人,只要能英勇地面對生活,樂觀地去面對困難和挫折,找出最正確的解決方法,就肯定會勝利,成為生活的強者。這本書真值得全部的同齡人和家長們看一看!

當我坐在沐浴在陽光下的長椅,翻過了這本書的最終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的故事。緩緩合上書本,閉上雙眼,一個面板烏黑髮亮,高大魁梧的男人出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才智與士氣兼備的魯濱遜。

魯濱遜懷著一個遊覽四海的航海夢,離開溫室,離開父母,離開朋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下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無人島嶼。他有過死亡的念頭,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他在無望的邊緣上的到了生存的盼望,在生命的道路上得到了人生的啟發,在孤島上便是過去了十幾年。他開開荒地,建了自己的屋子,建立羊場,建立農場,救出了要被野人生吃的人們,與殘暴的野人鬥智鬥勇。他最終帶著自己曾經挽救的僕人——星期五回到了那個生他養他的家鄉。

魯濱遜是個堅強剛毅的人。他說:“我的脾氣是隻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勝利,絕不放手。”他當時沒有助手,沒有閱歷,工具不全,所以做什麼事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做一塊簡潔的木板需要一整棵樹木,要花整整四十二天。有時,他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花了極長的時間,做出來的照舊是一個失敗品。但是他沒有灰心,沒有放棄,總結了失敗的閱歷又重新開頭。

魯濱遜用五六各月做個一隻獨木舟,做成之後發覺還要用十二年的功夫才能將它放進大海,他只好放棄。但他承受了教訓,正如老人所說“失敗是勝利之母”一般,在入海便利的地方花了兩年時間又造了一隻外形美觀,行動輕巧的小船。他偶然發覺一點稻穀,但種的不是時候,導致第一年自己兩手空空,但是他總結了天氣變化,重新播種,最終有了小麥。他最終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竹製品用,有兩處住宅······這些事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千辛萬苦,剋制了重重困難才得來的。他對任何一件事,無論大小,都不會灰心,因此魯濱遜也不厭煩勞動。他就是這樣與自然環境抗爭,才轉變了自己的境況。

對魯濱遜而言,一個人坐享其成,只是呆呆的坐著,不付出一點勞動,空想著自己想得卻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就是肯定真理。魯濱遜漂流孤島,滿船夥伴卻只剩下自己一人,他開頭也有埋怨命運的不公,但是他並沒有只想不幹,他憑自己一個人微缺乏道的力氣,沒有小船,沒有幫手,自己利用簡潔的工具把破船上的東西往岸上搬,是有困難的。但魯濱遜的真理就是行動的真理,是不怕困難的真理,他還是想出了方法把東西統統搬了下來。所以當暴風雨降臨將破船摧毀時,他可以覺得坦然,由於他沒有偷懶,將能用的都搬下來了。他說:“我生平沒有使用過任何工具,然而久而久之,運用我的勞動,勤勉和創造才能,我慢慢發覺,我什麼東西都可以做的出來。”這樣,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開拓了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是什麼讓魯濱遜有活下去,有幹下去的盼望?答案其實特別簡潔,就是平平凡凡的兩個字“堅持”。是啊,有堅持才有盼望。要是剛開頭魯濱遜沒有堅持,或許他已經餓死,或者葬身大海。假如在做工具的時候沒有堅持,或許魯濱遜一生只能呆在這個小島上。要是他遇見野人的時候沒有堅持活下去的盼望,或許他就像那些無辜的人一樣,被野人生吃。要是在“星期五”快被野人親自扼殺的時候魯濱遜沒有堅持,或許他就失去了一個好幫手,解悶的好夥伴。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絕不行能完善無缺,一路上會有風風雨雨擊打,會有寒冷燥熱。而我們,需要堅持,需要剛毅,飛過這一片雨,將來,終點,將是絢爛的陽光和漂亮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