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彙編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彙編5篇

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篇1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型別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 ,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上級領導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的實際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絡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著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裡不一”走向“表裡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樣,途徑多條,關鍵是——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匯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裡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篇3

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研討課在##區黨校教學中心301號教室進行,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為第五期師資班(法學專業)的學員量身定做的精品課——《九個維度:增強教學實效性的教員角度》,吸引著來自全區各地市、縣級黨校的教師。隨著陶教授“九個維度”的層層遞進分解,隨著解惑、答疑、溝通式課堂研討及互動展開,我們不僅飽餐了一頓教學經驗的營養大餐,同時也讓我們的觀念受到了一次強烈的衝擊,下面談下自已的心得體會:

一、“持久敬業有熱度”,這是陶教授認為作為教師應該思考的一個維度

“敬業”,這是我們通常思考的問題,但“教師如何才能保持持久敬業的熱度”?我們卻沒有認真思量。陶教授從“利己”和“利他”兩個角度解讀了保持敬業熱度的必要性,讓我們直面正確對待教師目前在待遇、地位上遇到的不公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悟身為“黨校人”的責任:要把黨校教育教學工作搞好,就必須做安心於黨校,樂於黨校事業有心人。我們認為,保持強烈持久的敬業精神,是值得每個“黨校人”深省的一個深度話題。

二、“積累功底有厚度”,是陶教授講授的第二個維度

按照《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第七章第四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要增強黨校教學實效性,黨校教研人員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陶教授以自己的經驗啟發我們:一要放低身段,虛心學習;二要正視不足,經常反思,才能保證“積累功底有厚度”。為此,我們應該重新調整和正確對待學員對我們的教學評估,重新調整自我學習的態度,在打造學習型組織活動中,讓自己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紮實,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專業知識豐富,勇於理論創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能力”。唯有“積累功底有厚度”,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才成為可能。

三、聯絡實際授課,是增強教學實效性的必要因子,是提高黨校幹部培訓質量的重要原則

如何聯絡實際?怎樣聯絡實際才有效?我們在教學中由於主觀和客觀因素往往未能達到理論聯絡實際的最佳效果,陶教授在講授“聯絡實際有密度”這個維度時,以自身教學經驗引導大家把握聯絡實際的“密度”,啟發大家捕捉身邊的亮點。多角度、多層面、多途徑地獲得第一手材料充實自己的教案,為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篇4

如果說童年是一條清澈的小溪,那麼驚喜就是小溪裡蕩起的朵朵浪花;如果說童年是一本開啟的書,那麼驚喜就是書中最精彩、最難忘的一頁……

“老師,給您。”剛走進教室,小敏便把她的作業,高高地舉上來,瞧她那樣兒,就知道昨天的作業一定寫得不錯。我想著,輕輕把本開啟,一股清新的花香撲鼻而來,幾行大字映入眼簾:“任老師,我今天的字您喜歡嗎?這是我從家裡偷摘下來的,送給您!”字跡雖然有些歪斜,但仍看得出是費了好一番心思的。

看著這鮮花與祝福,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收到這份特別的驚喜,實在太激動了!“謝謝你,老師不但喜歡你的字,你的花,老師也很喜歡你,相信只要努力,你一定很棒!”她笑了,眼睛閃爍著光芒:“其實要感謝的應該是您,昨天,您在我的作業本上說您有些喜歡我的字,我好興奮。今天,您又給了我一份驚喜!我會努力,不會讓您失望的!”

學生多麼渴望驚喜呀,我的眼睛有些溼了。眼前又出現了她剛來我們班時的情景:那天,她低著頭,手扯著衣角,遊離而膽怯的目光,不敢正視我們,滿口的湖南口音,在其父親的翻譯下,才勉強聽懂。聽她爸爸講,由於生活所迫,一年級沒上下來,孩子已經轉了三次學,基礎很差,只是年齡已大,沒辦法……從父女倆的目光與話語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自卑與無奈。我知道,孩子需要老師的呵護與鼓勵。

於是,我走過去溫和地說:“孩子,抬起頭來,看著老師。”她微微抬起頭,我又鼓勵她說:“不要怕,你很聰明,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你一定能行!”短短几句話,如春風拂面,她的嘴角露出一絲驚喜。她挺直了腰,抬起頭,睜大眼睛望著我,我又一次把鼓勵信任的目光灑向她。以後的課堂上,我都用眼神與她“打電話”,送去關愛,送去期待,送去鼓勵,送去賞識,更送去驚喜。在我的.目光下,一個自卑的孩子抬起了頭,挺起了胸膛。

童年應該是快樂的,我們的教育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從快樂走向快樂,從充滿驚喜的今天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給學生一份驚喜,要求老師有一雙賞識的眼睛,善於發現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善於捕捉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善於肯定學生每一次大膽的創意,哪怕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教師要把賞識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孩子,溫暖他們稚嫩的心靈,讓他們快樂成長。

給學生一份驚喜,要求我們教師還要有一顆詩意的心靈,讓每一堂課都給學生帶來一點新鮮的感覺,而不是“似曾相識”,甚至“老生常談”。相信我們每一個別致的創意,會讓課堂“蓬蓽生輝”,讓課堂閃現生命的活力!我們努力為學生營造“驚喜”,也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無限“驚喜”。課堂上有了學生的嘖嘖稱奇,拍手叫絕,何愁群情不激奮呢?

多一份驚喜給我們的學生,讓驚喜陪伴著他們快樂成長!

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篇5

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和“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是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在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教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又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表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理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貼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知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到達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用心學習陷阱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略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用心參加。

有人說,“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就應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控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自己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最終目標!同時也祝願每位教師都能沐浴課改的春風,在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透過經典教育案例的學習,受益匪淺,真的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這麼一次機會,個性是透過這次學習發現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首先,經典教育案例使我更全面的瞭解了什麼是素質教育,使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只是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能夠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並且教師自身職業的特點是教書育人,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變化,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成為知識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擔當起科教興國的重任。

其次,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再次,透過學習,使我們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業務水平有了必須程度的提高。個性是對於一名年輕的教師來說,對我今後的教學進行理論性的指導,以至於不會偏離素質教育、我想我們雖然學到是理論,而最主要的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欲實踐,也就是說作為教師還是要將落實進行到底。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務必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好處,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最後,教師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應對著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長、特級教師吳昌順認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務必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教師在課堂上的最佳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著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應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持續樂觀開朗的態度,既能夠激勵自己,又能夠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透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職責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絡在一齊的。

我覺得學習不能是暫時的,也不能使強迫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資料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