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

十分有幸參加了本次江蘇省新課標國小數學教師網路培訓,本人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開闊了視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體驗。《課標》修訂中在繼承我國數學教育注重“雙基”傳統的同時,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認識事物、學習數學的基本依據,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最終通過自身的學習轉化為創造能力。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沉澱,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觀察、重操作,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體驗性經驗。其次要注重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有效地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經歷學生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下面本人就結合國小數學的日常教學進行淺淡。

例如,數軸的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學舉一個箭頭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學作為原點位置,把o寫在大卡片上,掛在相應的同學的胸前。各人代表數軸上不同的整數點。由教師發出3,1、大於2的數等指令,符合教師指令的同學要舉手,比賽各個小組的正確性高低。學生通過扮演實數,合作成數軸這一遊戲,既掌握了知識,對數軸的數和點有了深刻的瞭解,又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節課時,本人先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配合演示,給學生視覺的刺激。整個過程不是僅僅為了回憶,而是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知。這樣發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促進知識內化,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多讓學生參與一些數學活動的體驗,遠比我們老師口頭說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認為我們老師應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活動,這是獲得基本活動經驗的前提和核心。沒有經歷數學活動,就談不上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2

5月8日我校數學組的老師們參與了“20xx年中招數學教學研討會”的線上學習,本次中招研討會內容豐富,既有專家對數學會考備考經驗的分享,又有專題複習課例的展示以及教研員對備考方向的預測與指導。可以說本次研討會就像一場及時雨,為在新課標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滲透了新的教學理念,為九年級的數學備考指引了方向。

在這次線上學習時,專家以《基於素養立意,提升複習教學》為題的講座,讓老師們認識到數學課堂要有“文化”味,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數學課堂應讓學生在生活背景中、做題的感悟中提煉數學思想和方法,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掌握數學公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滲透數學思想,在雙減背景下應及時改變“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注重方法的總結,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教學,在會考複習過程中正確認識“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的道理,複習備考時精選試題,把握好考試放向。

下午的兩節優秀課例,授課老師分別從學情、講授內容、考試要求做了詳細的分析,從這裡可看出,要想精準做好會考複習備考,首先要把握考試方向及考察重難點,然後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複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並能引導發揮學生的主人公作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兩位老師都非常重視做題方法的歸納和總結,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即使是做題的細節授課老師也規範要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針對我們學校的實際及線上學習內容,我們準備充實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學生閱讀分析、審題能力的教學,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學生準確審題的好習慣。

2、加強對學生做題規範的要求,勤批勤該,爭取每天有適當題量的課時檢測,及時批改,及時糾錯,認真規範學生的過程。

3、老師們認真閱讀《解析與檢測》的考試要求及考試內容要求,多做多看,複習面做到廣,全,細,準。

4、課堂上避免滿堂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不動搖,動員學生互幫互助。

5、分層佈置作業,分層要求。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3

實踐表明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有目的地將數學問題提煉出來,再將數學知識迴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於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無疑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的活力源泉。

1、生活中充滿數學。平時能讓學生把身邊的例項融入到數學課堂,讓教與學跳出教本,走到現實生活中,使數學課堂大起來,超市的價格標籤,銀行的利率,校園面積的`估計及食堂菜譜的調查統計表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習數學的源素材,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慾的內驅力,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2、數學問題迴歸生活。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對國小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的鞏固理解。比如要教學完《相遇問題》例題後,教師問:“現實生活中只有例題這一種情況嗎?”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列舉出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合情合理的實際情況後,教師可讓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重新編成應用題,自己探究解決;又如《元、角、分》教學中,開展模擬購物活動,給你10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文具?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既對數學內容進行了拓寬,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達到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的國小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遞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學習”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鏡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使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難道這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課堂魅力嗎?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4

我參加市教育局國小數學新教材、新課標學習培訓,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1、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是清閒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育低下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教師應喜出望外、讚歎不已:“科學的發現總是屬於孜孜不倦、頑強探索的.人”;面對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應不恥下問:“這麼新奇的想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呢。”同時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

3、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國小數學新課標和新教材培訓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5

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和創造性學習。讓他們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我通過對數學新課標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用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國小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二、轉變教學方法

恰當的教學情景創設,不僅為學習數學拉開成功的序幕,而且會成為他們主動探索數學領域奧妙的動力,因此,教學情景的創設,不僅要有激趣的作用,還要求情境與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知識背景,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絡起來。如果僅僅為了追求時尚而繳盡腦汁,捏造教學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為教學服務。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空間與圖形”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摺疊、討論,進一步瞭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間,認識一些常見的幾何體與平面圖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想象,體會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逐步發展空間觀念。

3、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學段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氣息不要喧賓奪主

“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時下頗為流行的提法與做法,但在實踐中教師常常不能處理好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有的為聯絡而聯絡,或牽強附會,有的不加選擇,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氣息濃郁了,但數學思維的培養缺失了。

我認為,數學生活雖然與生活關係密切,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個不同的範疇,適度而恰當的聯絡生活,對於數學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難以數學化一樣,如果數學教學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償失的,數學課的“主角”永遠只能是數學本身,數學學習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來為生活服務,也可以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數學能力,但不能走失數學本身。

5、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過程。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每天接受大量的資訊,電視、報刊、網路等都是學習數學的場所。這要求我們打破課堂侷限,把周圍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大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並引導學生運用各類資訊,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正如新課標指出的: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教師就應利用數學美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去感受教學美、去追求數學美。

就“數學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提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研究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知情統一規律,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他們從創設情境,驅動探究數學現象的好奇心;調動情緒,產生探究數學規律的樂趣;交流情意,形成樂學數學知識的態勢幾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力圖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指引”和“抱著”想到,“引”與“抱”採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樣。葉聖陶說過:“習慣的養成在於教師的訓練和指導。”“指引”能使學生養成善思考的好習慣,隨時關注周圍事態的變化,明白事物之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已定的事隨時會在形態上或本質上產生新的狀況,事物的形式或內容隨時會換成另外的一種。好習慣應該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訓練和培養。與之相對應的,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如果“抱著”就會養成一種依賴情緒,什麼事都不去考慮,也不想考慮。因為他知道會有人來指導他怎麼做,至於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產生,要想別具一格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我們要“指引”學生學習,而不是“抱著”學生學習。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6

學習《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我想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從而真正享受到數學帶來的快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所以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培養學習興趣的優質因素。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教師共同探求的一個問題。

第一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努力創設有趣的情境,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興趣的東西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讓學生產生一種新奇的感覺,從而產生一種主動探索的慾望。

第二步:動手操作,發展興趣

玩是人的天性,更是兒童的`最愛。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教育的成功在於活動,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實踐也證明:通常自己讀過的能記住10%,自己聽過的能記住20%,自己看過的能記住30%,自己說過的能記住70%,而自己做過的能記住90%。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投入學習活動,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第三步:成就體驗.保持興趣

每個人都願意聽到別人的讚揚,渴望獲得成功,國小生更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鼓勵、表揚學生,讓其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對學習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特別是對學困生,老師必須想方設法,使他(她)有成功的可能,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可以是一句讚揚的話,也可以是同學的掌聲或是一朵小紅花,都能讓他(她)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四步:聯絡生活,增添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儘管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也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但學生往往把學習知識與生活實際相分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多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自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那麼他學習數學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負擔,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7

最近,我再認真的學習了20xx版新課標,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瞭解自己的學生,鑽研教材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小數學現代教學的需要。

特級教師吳正憲曾說過:數學教師要帶著思想走進課堂,給孩子們留出思想的空間,孩子們的思想才更開放,孩子們的思路才更開闊。因此,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重要是讀懂學生。並且,一個好老師要專業地讀懂教材,要用心地讀懂學生,要智慧地讀懂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也應是新課程所倡導的。

同時,我覺得,如何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是需要我們數學教師潛心思考與研究的。我們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重視國小數學思想的滲透和數學活動經驗積累。

學習新課標之後,我更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在教學時間中發現,國小階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相比其他文字課還是受歡迎的,但遠遠沒達到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少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克服困難的意志不堅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不夠;不在意去了解數學的價值,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不會主動去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勇於質疑的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還有待培養。所以,在今後的課堂中,我會更加有意思的培養學生勤奮學習的好習慣,並多查閱資料,把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課堂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數學修養。

總之,作為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我還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在日常教學中,要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早日成為新課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數學教師。

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8

我學習數學新課標,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全新的熟悉,知道了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取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熟悉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依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益益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一些感受。

一、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一、聯絡生活實際,匯入新知教學。

數學知識的構成源於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大量知識均來源於生活實際,這就為我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新知識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在教學“熟悉分數”時,結合平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經歷,讓學生根據本身的生活經驗可以把4個蘋果均勻分成2份,每份是2個;2瓶礦泉水均勻分成2份,每份是1瓶;而1個蛋糕均勻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呢?依照習慣的說法是叫做半個。生活中常會碰到分東西或物品不是整數的情況,在學生學過的數小哪個數可以剛來表示半個,學生找不到這樣的數,那末半個該用甚麼數來表示呢?此時就要學習新的數——分數,這個數又該怎樣寫,怎樣讀呢?學生對學習分數有了一種需求和願望,感遭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存在於自己熟習的現實生活中。

二、設計題目情境,增強利用情趣。

人的思惟起始於題目。題目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輕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尋求題目的答案。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慾和愛好而學來的東西,是很輕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奇妙的設計題目情境,重視存疑,把問號裝進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從數學角度去描寫客觀的事物與現象,尋覓與數學有關的因素,主動的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

三、蒐集利用事例,體會利用價值

在實際的教學程序中,一方面,教師可以自己蒐集有關資料並先容給學生,例如,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使用、輿圖用四種不同色採辨別地區、飛機設計等都和數學有著密切的關係,現代社會已進入“數字化”的世界。另外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通過量種渠道蒐集數學利用的具體案例,並相互交換。例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時,可讓學生課前蒐集關於百分數的資料,像商品標籤各種成份的含量、存款利率等。再如,教學“熟悉千米”時,到圖書館或網上查詢世界最長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通過查閱資料,蒐集數學利用的事例,可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廣泛利用,進一步瞭解數學的發展,感受數學的文化魅力,體會數學利用價值。

四、創造利用機會,展開實踐活動。

實踐對知識的理解、把握和熟練應用起側重要的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知識才會更深入的'理解和熟練的應用。美國數學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可見培養學生利意圖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應當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例如,教學“百分數”後,做小會計師,在父母的帶領下把自己積攢的錢存起來,根據銀行的利率算——算,怎樣存更合算,熟習、把握存款的方法和計算利率的方法,或到商場購買打折商品,計算打折商品的總價。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利用到現實中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利意圖識,構成初步的實踐能力。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再次學習新課標的學習,我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當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公道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進步對數學的整體熟悉,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利意圖識,重視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絡,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增進學生的科學觀的構成。新課標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9

通過新課程新教材的學習,使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數學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對於國小數學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絡,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

3、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總之我要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0

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王才程老師關於《新課標解讀與作業優化設計》的講座,聽了王老師的解讀,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與理解,更加明確了今後數學教學的方向。

王老師授課的兩大主題:第一部分,義教數學新課標解讀與理解;第二部分,新課標下的優化作業與設計。第一部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新課程標準的性質概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內容和新課程標準的質量實施。第二部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解讀,審視數學作業尷尬現狀、怎樣優化設計數學作業、大單元數學作業設計實踐。

新課標緻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使學生逐步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新課標明確國中數學核心素養。明確數學核心素養在國中階段的主要表現為: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資料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優化課程內容組織形式,更新了課程內容,新增“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強調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的關聯,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注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層次性和多樣性。注重內容核心素養關聯。要求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的關係,要整體把握內容與相應核心素養的關聯,重視單元整體教學,強化情景設計,加強綜合與實踐,學科內外融合等。

通過學習,瞭解了數學作業中存在的“一虛”、“二繁”、“三無效”的尷尬現狀,疲憊的老師,痛苦的學生。如何破解這種局面,就要優化設計我們的作業。作業的設計要源於生活,展現作業的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要百家爭鳴,展現作業的多樣性;作業的設計要思維提升,展現作業的開放性;作業的設計要加強實踐,展現作業的應用性;作業的設計要崇尚自主,展現作業的多層性。

大單元數學作業設計實踐,分為起始作業、課時作業、章末總結作業,即預習作業、鞏固作業、知識框架圖和知識實踐作業。大單元作業設計減負、提質,題量由廣而淺變為精而深,提質體現為由重複性思維變為思維含量提高,聚焦方法和問題解決。

數學教育,最後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用數學的思維方法思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這就是理性思維!所以,我們的世界需要回歸理性,就必須讓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孩子,都學會數學,學好數學!而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就更需要努力學習!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1

本次我承擔課題《國小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作為組長,我實在是惶恐,不知如何下手。這個課題中,自主性是關鍵所在,這是學生自身產生的一種對學習的需要,他人強行灌輸、指揮是沒有用的。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靠我們的悉心培養。於是我找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反覆研讀,希望能有所啟示。在課標中,我找到了關於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表述,下面我結合工作中的具體情況,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工作以來一直在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我比較瞭解,對自己的教師角色也深有體會。課改都提了多少年了,農村國小那種以教師為中心,重課堂輕課外,重課本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的現狀依然嚴重存在。結果是我們教的辛苦學生學得累,想要有所改觀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一直在摸索、追尋,追求學生自主學習的高境界,讓學生願學、樂學、會學。

一、 培養興趣,使學生願學。

如果學生對我們的數學課堂及所要學的知識感興趣了,他們便有了學習的熱情,積極參與,我們當老師的還愁他學不會嗎?當然,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如一個精彩的匯入、巧妙地設疑、合理的情景設定、有趣的習題等等,這都需要我們教師的精心準備。我在這兒要說的是新型的師生關係。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願學。我們不再是過去那個高高在上的老師,怎們說學生就怎樣聽,他們變成了“應聲蟲”,現在的學生接受的新事物太多,想法新奇,要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聲音,我們做他們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情趣融洽,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探究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有所改變,使學生樂學。

1、師生角色改變

新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由此可見,這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我們需要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我們要更多地去做學生的參謀,給他們激勵和幫助,並以情感交流為紐帶,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2、學習方式改變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受這句話的啟發,我有以下幾點認識:(1)關於動手實踐,我們要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在感性的基礎上自主獲得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進行發現和創造。如教學各種圖形的面積,可以讓學生剪一剪,拼一拼,通過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2)關於自主探索,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提供學生質疑的空間,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遠比解決一個更有意義;(3)關於合作交流,這正是我們現在常用的小組合作學習,這需要教師在小組搭配上下功夫,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還要注重收放合理,否則片面追求表面的熱鬧,收效甚微。小組成員只有各自分工又通力合作,才能獲取新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從教師角色及學習方式的改變,促使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變得樂學。

三、 注重評價,使學生會學。

我在這說的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元的評價體系。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他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課堂上,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通過互相反饋和評價,學生學會了評價別人,也學會了評價自己。因為,學生在評價別人時,首先要注意傾聽,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別人說的哪裡不合理,哪裡有錯,在一次次的評價中學生有學會變成了會學。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在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上下過功夫,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做中學”數學,體會數學的魅力所在,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2

5月11日晚上和工作室的夥伴們一起參加了人教社的雲培訓——曹培英教授談教學改進研究。曹老師剖析了當下教育熱點中的“假、空、大”問題,建議數學教師應該以教學的系統觀,著眼整體思考問題的線索進行日常的教學。曹教授整個培訓真正從一線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指導數學教師如何改進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有效、高效的教學。

經過這次培訓,作為一線老師的我也是收穫頗豐,曹老師提到了教師應該做到兩個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現在的教學對老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對教材要解讀到位,通過前測、課前談話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要有很好的把握,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記得剛入職時,學校都會給每一位新老師安排一位師傅,我的師傅對我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定多看教材多看教師參考用書,當時的我還不理解師傅什麼意思,直到後來的教學中學生出現各種花式錯誤,我才明白原來是我沒有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節奏,偏離了教學的主方向。

培訓中曹老師提到的一個誤區令我印象最深刻:拋開教材,另搞新意。在我們的教學中不難見到這樣的場景,往往置數學書本上的例題不顧,自己單獨創編一道或者幾道題目作為整節課的例題進行講解,殊不知這樣的操作反而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誤導,我們的編創未必有教材編寫意圖深,我們的`理解也未必有編寫者到位。所以,我們一線教師可以藉助手中的教參和教材,用活課中的例題,給例題進行延伸和拓展,讓課本中的例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如果說吃透教材是教學必備的準備工作,那麼,在教學中進行專題研究,實現上掛下聯就能對我們國小階段的某些知識進行串聯,讓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瞭解得更加系統。比如國小階段四年級的商不變性質,一直到五年級分數的基本性質,到六年級的比例的基本性質,其實本質上是一致的,根據除法、分數和比例三者之間的聯絡,將三種性質溝通起來,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那麼,如何讓知識串聯起來呢?我們的教材和知識內容是螺旋上升,多種知識往往是相互聯絡的,而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知識之間的聯絡和辨析,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將教材進行分析解讀,也就是曹教授所說的吃透教材。由此可見,讀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多麼地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設計意圖,才能設計出更有利於學生理解的課堂。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3

20xx年5月8日,中招數學教學研討會在線上舉行,上午我們九年級全體數學組老師觀看了專家講座《基於素養立意提升複習效率》。下午首先觀看了市六中的郝老師和市九中王老師的兩節課例分享,郝老師所講課例是《銳角三角函式應用複習課》,王老師講的是《軸對稱問題一折疊在會考數學的應用》,最後由我市教研員王泉老師解讀《20xx年會考數學備考複習策略》,可謂收穫頗多。這給我們下一階段在精準備考方面指明瞭努力和前進的方向,值得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有很多。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們對中招復習有了新的認識,現總結如下:

首先從近幾年的中招試卷來看,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有新,特別對於出現的新題型,我們知道了應該怎樣去教,聽了專家講座後有了很大的收穫,一味的刷題,題海戰術已不能適應現在的會考,我們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每一節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重視概念教學,重視教學思想方法教學和過程性教學,特別是在今後講題的過程中更注重於能力的培養,比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抽象能力以及創新推理能力等。

其次數學課要有“文化”,對於輔助線不是憑空產生,也不是直接告知學生,而是要給學生教方法,思路,它是自然產生的:最主要是教師要重視對通性通法的引導;對基本概念,定理的迴歸;對基本活動經驗的喚醒。

再者隨著考試閱讀量的增加,平時也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立足課堂教學;加強文字元號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讓學生學會做標記,標註關鍵詞。

我們還要重視對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積累活動經驗,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讓學生動手,比如,在新課標中增加的尺規作圖: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以及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都是新增加的內容。

今後複習建議:

1、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轉化意識。

2、專題突破,形成通性通法,去除套路化,引進新題型。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的體驗,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4、把握考試方向和命題動向,要注意積極探索基於情景,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5、查漏補缺,規範解題格式,提升解題能力。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使我們在以後的複習時更有目標性,方向性,針對性。老師要跳進題海,學生才能跳出題海。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學生的成績一定會達到一個新高。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4

今天學習了史寧中教授對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解讀,在20xx年版的課標實施了10年後,隨著教育的不斷髮展,必然存在一些與新形勢新要求不適應的地方,需要不斷完善,20xx版的新課標應運而生,和20xx年版的課標相比,此版課標完善了培養目標,優化了課程設定,並且細化了實施要求,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之前的課標中學段縱向有機銜接不夠,課程標準缺乏對學到什麼程度的.具體規定,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缺少科學依據,新版課標中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解讀,讓廣大一線教師有標可循,有標可依。在新課標的引領下,作為一線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不固守舊經驗,積極主動應對新時代的新挑戰!

國小數學新課標心得15

假期裡,學校安排我們一線教師觀看史寧中教授關於《義教數學課標修訂總體情況介紹》的線上講座。聆聽史教授的解讀後,引發我對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修訂後課標精神的諸多思考。

本次講座,史教授主要從修訂背景與要點、理解與表述、內容變化與建議三大方面向我們進行解讀。首先,史教授強調了新課標中將“數學核心素養”集中到“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其次,教授還重點分析了新課標中的內容變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史教授談及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宜學數學,因為他說話都說不明白。於是新課標將國小階段數學學科從原來的2個學段分成3個學段,更加細化學生的認知發展。最後,對於綜合與實踐的教學,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規定。其中,國小以主題式學習為主,賦予具體生活情景,以跨學科的內容方式融合到綜合實踐中來。除此之外,他還指出把四基四能與提倡的核心素養有機融合、形式上基於抽象結構、更加強調代數推理和幾何直觀等等。

講座結束,研究未盡。史教授的新課標解讀在我的頭腦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也讓我感受到自己理論與經驗方面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日常中,我要始終以新課標為引領,積極轉變觀念,緊跟時代步伐,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