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科學的學前教育對人的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從幼兒入園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指導,將直接關係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家庭幸福,更是關係到整體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為此,我認為認真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實質切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落實到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各個環節。下面我談個人的體會與經驗:

一、“育人為本”終身教育的理念: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樹人育人,它以促進每一個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為本。

《指南》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快樂生活,健康成長有意義的童年。

二、“尊重兒童”熱愛幼兒的旗幟

偉大先哲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和“因材施教”。這些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輝。對兒童的尊重,建立在傾聽與理解、包容與接納,感性共情與理性認知的基礎之上,體現在實施科學的教育活動之中。教師的教只有根據兒童已有的基礎構建在恰當的起點之上,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兒童從教育價值的邊緣走向教育價值的中心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特徵。《指南》強調“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這些基本原則都是“尊重兒童”個體價值的理性表達。

三、防止和糾正“國小化”

日本教育家大田堯在清華大學做了一個精彩的演講。他一開頭就講了一個故事:他的一位農民朋友給他切開一個蘋果,指著蘋果核中的種子說:每顆種子都有自己的設計圖,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澆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設計圖長成一個優質的蘋果。只施有機肥料,不用化肥、農藥,完全讓種子自由發芽,成長。這樣做,雖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與市場經濟不相宜,但是長成的蘋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無機化肥,蘋果雖然長得又紅又大,卻不香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蘋果成長是有規律的,不能隨便去改變它。蘋果生長是這樣,孩子的成長,智力的發展更是有規律的,更不能隨便去改變它。如果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反覆向他灌輸精確的科學知識,就會扼殺孩子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是孩子不可能理解科學的豐富內容;空泛無益的知識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是有害的,因此孩子在上學前應該充分的讓他們玩耍不要強加他們任何不必要的知識,使兒童在玩中充分地擴充套件他們思維的自由空間,開發智力,增強兒童大腦中各方面功能的神經元;從小被灌輸那麼多知識,結果會使知識僵化,思想呆滯,這種思想為大腦接受而不加以利用,從而使思想也便得僵化。要是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所以我們要以《指南》的要求教給兒童使幼兒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方面學習知識。

四、嚴禁“拔苗助長”認真學習《指南》精神

學前兒童正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享受快樂童年的時候,但很多孩子因為不堪忍受學習的重負,被迫學會了欺騙和偽裝。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忽視了兒童生理、心理成長的規律或“拔苗助長”或強行灌輸,讓孩子過早地承擔起並不適合他們的重擔。不知孩子的成長有規律可循,如此心急只會適得其反。此外,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認識到童年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價值。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跨越、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童年亦然。

今天,重要的問題不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贏是輸,而是如何為孩子們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得到更好地保護。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兒童,才能真正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幫助兒童快樂成長。

五、《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

健康領域從幼兒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著重強調,一是幼兒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況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二是身體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發展;三是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語言領域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強調語言領域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社會領域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著重強調了一是培養幼兒的交友願望與交往能力;二是學習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關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適應群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

科學領域從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方面,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應注重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注重在生活和遊戲中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數量關係,形狀與空間關係,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食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援幼兒自發的藝術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

六重視家園共育,提高科學育兒能力

《指南》強調“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因此,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是必然的,家長參與幼兒園也是必然的,幼兒的成長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同步協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擔負起教育人的任務。

我在2年幼教工作中體會到,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尚屬薄弱環節,造成這種現狀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從主觀上,獨生子女增多,家庭結構基本是三個四個或兩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樣造成了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傳統教育方式與父母對孩子的新要求互相矛盾,相互衝突,老人的過分溺愛與父母的正確對待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兩面性,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不一樣,採取的教育方式不一樣,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互相抵制;另一方面,從客觀上存在著許多家長都是各行各業的骨幹,在陪伴方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隨著社會不利因素,不良作風的影響,在幼兒發展關鍵時期已經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幼小的心靈中,不是樹立崇高的遠大理想、抱負、團結,尊重的優良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給幼兒造成了教育障礙。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的互相瞭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幼兒園教育使教師懂得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是對幼兒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而作為幼兒最接觸的家庭教育,我認為:

1.教師、家長都應該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樹立大教育觀,認識到幼兒教育不等於幼兒園教育,不能把教育工作的物件侷限在幼兒身上。應該擴充套件到家長以及其他社會成員。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指南》精神。

2.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尊重家長,取得家長的信任。還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識,培養和發展自身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能力。

3.教師要主動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的時間,利用家園聯絡冊,教育活動開放日,幼兒活動成果與彙報會,便條或校訊通聯絡家長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商討解決辦法,同時教師向家長提出要求,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一致。

4.家長要自覺學習育兒知識,提高家教質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教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孩子天真,好奇,好問,家長要把握住對孩子的啟發誘導,要自覺學習教育孩子的知識,掌握規律,不斷提高家教水平,主動開展家庭教育,家長除了和教師經常聯絡,接受教師的指導外,還應參加幼兒園的活動,參與幼兒園的全過程,讓家長都具有“我也是孩子的一個重要教育者”的意識,把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視為己任,並且不斷總結經驗。做好教育兒童的工作。

5.讓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裡,家長除了要求孩子,自己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模範形象,孩子的模仿性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待人接物及生活,學習習慣,孩子都有意無意地模仿著,並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表現出來,要讓孩子充分的活動,愉快的成長。

6.讓家長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觀點逐漸形成,有時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分析前因後果,正面啟發誘導,說服教育,肯定長處,指出存在的問題,孩子容易接受,在家庭活動中家長要處處考慮到孩子的位置,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在家庭中團結融洽,互相關心,民主商量,根據孩子的特點,家長讓孩子在日常生活、遊戲、散步、參觀、旅行等活動中,更好的接觸大自然?社會?與人交往,從而讓孩子或得更多的機會鍛鍊。

因此,在幼兒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教育的今天,幼兒園應將家園合作視為重要工作之一,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家教質量,讓每個家庭牢牢抓住學前教育這個關鍵時期,科學育兒,是孩子受到良好一致的教育,促進幼兒各方面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