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感恩讀書心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怎樣寫讀書心得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恩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恩讀書心得

感恩讀書心得1

今天學校舉行了一場感恩演講會。因為它,我對感恩的認識又多了一層。

感恩,最平凡不過的詞語,幾乎每個人都會寫、會念。但又有誰真正做到了呢?我們在生活中常說感恩祖國、感恩社會。但真正的感恩又是什麼呢?什麼是感恩呢?說實話,做到感恩並不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句真誠的問候、一點點小小的關愛,那麼那些愛我們的人就會感到滿足。感恩父母。父母,是多麼偉大的職業。他們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教我們說話、寫字、讀書、走路等等,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絲不滿。他們所求的只不過是我們每次隨口的一句關心、一個擁抱、一份關愛。這些就可以讓他們感到高興,可以讓他們消除一天的疲勞,暗自開心好幾天。而我們又做到什麼呢?肆無忌憚的揮霍他們用汗血所換來的財富,因一己之慾對深愛自己的父母大聲爭吵,甚至拳打腳踢。這是我們該做的嗎?我們這麼做難道是對的嗎?答案當然不是。那可是愛我們愛到寧可自己吃苦也要為我們開心的父母啊!

在汶川地震中,有多少生命的逝去,又有多少生命在哭泣。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相對的`感動在身邊出現。在地震救援過程中,一名消防員在廢墟中發現了一位母親正地跪在地上,死死地護住身下。消防員喊了一聲,沒反應,又喊了一聲還是沒反應。正當他失望而歸時,消防隊的隊長突然想到:有什麼值得一個人如此犧牲?他轉身試著將手伸進這位母親的身下,努力的摸索。突然他驚喜的大叫到:“有個嬰兒,還活著!”大家立刻湧了上去。這時隊長髮現襁褓中嬰兒的胸口上有異物,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部手機。上面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信上說道:“寶貝,如果你還能活下去,請記住,媽媽愛你!”看到這裡,即使是一些看慣生死離別的醫護人員也不禁感動得落淚。這條簡訊雖短卻飽含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濃濃愛意!

“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甚至連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們應怎樣回報他們?珍惜現在的每一秒吧,因為這每一秒,也就意味著他們,我們的父母又老了一秒。其實感恩父母很簡單,只需在他們辛苦時、疲憊時遞上一杯溫水,一份關愛,一句在簡單不過的“辛苦了”就可以使他們感動好幾天,感恩並不難。

讓我們學會感恩並做到感恩吧!讓感恩遍佈世界,遍佈地球!

感恩讀書心得2

生活是什麼,我認為是一個過程。我們苦苦追尋,從平淡中尋找溫暖,從失意中尋找真誠。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一個尋尋覓覓的過程。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找尋著心靈的平靜。我們認認真真的生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品味生活。你就會發現平淡生活中蘊含著那麼多的美好。

前不久在南京大學公告欄上登出了一封《辛酸父親的來信》,據稱這封奇怪的公開信在南京大學師生中引起了廣泛議論和巨大震動。

正如這封信中的大學生兒子一樣,當今有不少大學生不顧自己家庭條件,盲目攀比,絲毫不體諒父母生活之不易。自己在學校花天酒地、驕奢淫逸,而把所有負擔都甩給生活本已十分艱辛的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時,還會說出一些怨恨父母的話。這是怎樣的一群大學生?我想他們的大學課程應該補上一門課——“感恩生活”。學會感恩,我們就不會因為所謂的不公而怨天尤人,斤斤計較;學會感恩,我們就不會一味地索取,一味地膨脹自己的慾念。也許生活並沒有給我們太多,但是我們還是要感恩生活。要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在這個世上自由地放飛;要感恩兄弟姐妹,讓我們血脈相連,在這塵世間不再孤單;要感恩師長,是他們給了我們真誠的教誨,讓我們增長智慧,遠離愚昧;要感恩單位,是它給了我們一個自我發展的平臺;要感恩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在彷徨的`時候,看到希望和陽光;要感恩苦難,是它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讓我們在挫折中成長;要感恩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切!

感恩生活,讓我們在平淡的日子裡,時刻領悟生命的意義,以一顆知足的心去珍惜身邊的所有。學會感恩生活,享受生活,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學會感恩,收穫別樣人生。生活會因我們的感恩而變得更加的璀璨而美麗……人生只有歷盡了無數次風雨的洗禮,才能逐漸走向成熟。回首我們所走過得路,那曾經的陰霾,不過是雲淡風輕。

感恩讀書心得3

寒假,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日子,我也不例外。按照規定,我們如期放假了,我離開學校這個大家,回到了溫馨的小家。剛回家的幾天,放鬆極了。緊張了一學期了,給自己找個理由放縱一下,可時間一長,覺得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總得做點有意義的事吧,那就看書吧。我拿起一本《感恩朋友》翻看起來,這本書是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拿到手,就被那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那一個個關於友情的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動了。我找到了著陸點,假期裡,我懷著感恩的心閱讀了《感恩朋友》這本書。

《“因為我是班長!”》,林浩,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被問道為什麼去救人時,林浩平靜地說:“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麼用呢?”正是這個孩子,讓全中國人民為之感動,為之動容。因為,這簡單樸實的話語,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希望,是責任,是無比堅強的力量!災難發生時小林浩的表現,讓我們震撼,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無言。小林浩告訴我們的是責任,是力量,是信念,是堅強。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讓我們真正懂得了,無私無畏的愛有多麼偉大,多麼勇敢,多麼堅強。愛的力量無比頑強!

《生死跳傘》講的是湯姆和朋友一起駕飛機飛越一個人跡罕至的`海峽時,突然發現飛機的油料不多了。在這關鍵時刻,選擇了自己帶人先跳傘,讓庫爾稍後擇機跳傘。湯姆等人跳傘後,庫爾發現傘包裡面全是衣服,對湯姆心懷怨恨

就只好駕機奮力前衝,最後,庫爾得以生還。後來,庫爾到湯姆家中大罵湯姆,當他發現湯姆生前留下的紙條時,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湯姆是為保全他的性命才跳傘的。多麼讓人感動的朋友。這才是真正的朋友,能夠生死相托,把生的機會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文中的湯姆就是這樣的真正的朋友,為了庫爾寧願犧牲自己。有時候,朋友好似一杯酒,濃烈的瞬間可以燃燒你的心;有的時候,你的朋友表面上是背信棄義,但那時候他卻為你在犧牲。所以,當你的朋友呈現出非常態時,不要輕易懷疑友誼,否定友誼,也許你的朋友此時正在無言地為你做著犧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那些洋溢著青春風采的美麗女孩。《第七條白裙子》就讓我認識了這樣一群美麗的女孩,也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最美。為了不讓自己的同伴因為深夜試衣的行為而尷尬,在瞬間熄滅了寢室的燈;為了不讓自己的同伴因為不能擁有一條美麗的白裙子而感到自卑,她們毅然收起了白裙子;為了讓自己的同伴擁有一條同樣美麗的白裙子,她們犧牲休息時間打工、做家教。第七條白裙子,已不是一條簡單普通的裙子,而是那些美麗女孩的善解人意與溫柔呵護,讓人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愜意。可以相信這條美麗的白裙子一定會讓這個女孩走過樂觀自信的一生。

沒幾天就很快讀完了《感恩朋友》這本書,從書中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感恩。我不由地輕輕哼唱起周華健的《朋友》這首歌: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

感恩讀書心得4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員工》內容簡介:也許,生活中的一切確實不是那麼盡善盡美,但作為一名公司員工,我們卻要感謝自己的工作,因為它不僅給了我們生存的物質,還為我們提供了展現人生價值的舞臺,讓我們的人生閱歷得以豐富,讓我們的人格得以錘鍊,讓我們的聰明才智找到萌芽的樂土。在職業生涯中,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將個人的心態歸零:放空自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把每一次挑戰都看成一個新的起點,一次新的經驗。學會感恩,我們就會變得寬容,不再抱怨;學會感恩,我們便能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去回報我們應感謝的物件;學會感恩,我們就會懷抱一顆感恩之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懷著這樣一種從容、坦然與喜悅的心去感恩你的工作吧,你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然後去了解,感覺還不錯!學會感恩,不僅僅意味著要擁有寬廣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實際上,它更應是一種愉悅自我的智慧。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的行動,在生活中實踐。感恩不僅是簡單的報恩,它更是一種對工作的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這本書道出一個雖簡單但非常實在的道理: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不錯,在工作中,我們很多人都跟工作有仇似的、都把老闆當仇人看待,但是,看完這本書後,你就會發現,公司是我們的生存之所,老闆是我們的貴人,更是我們的上帝,在工作中,只有心存感激、感恩帶德,那樣。工作才會給我們豐厚的回報,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記住: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吧,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本書會給你答案。

感恩讀書心得5

懸崖邊,溝壑旁,山腳下,常常生長著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草,他們身形矮小,葉子翠綠。他們或倔強地屹立在懸崖的縫隙裡,或堅強地挺立在溝壑的背脊上,或頑強地匍匐在山腳的亂石中,那麼的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多想跟小草聊聊心裡話……

於是——

我問小草:你獨自在懸崖邊,孤獨嗎?

小草微笑:孤獨?世間有多少人比我孤獨,雖然他們身處鬧市,可心毫無寄託!我雖長在懸崖邊,可我紮根大自然,裝點大自然,給大自然點點綠色,我心裡充實,我不孤獨!

我問小草:你趴在溝壑的背上,藏在溝壑的肚子裡,委屈嗎?

小草微笑:溝壑的背是我的搖椅,肚子是我的床,春來我發芽,夏來我茂盛,秋來我泛黃,冬來我深眠。溝壑給我養分,也給我遮風擋雨,我感謝他,我不委屈!

我問小草:你躺在山腳的亂石中,有時被人踩,有時被人“打”,有時被人連根拔起,害怕嗎?

小草微笑:害怕?人生在世間,無論是環境優越還是環境惡劣,都有被人傷害的可能,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碰了你,天地之大,何處無摩擦?肉體的傷害咬咬牙過去了,那內心的傷害如何治癒?我長在自然中,汲取大自然給予的甘露,即便是死又如何?我不害怕!

我問小草:同為自然的造物,你沒有牡丹的高貴,沒有茉莉的清香,沒有玫瑰的妖嬈,也沒有蘭花的珍貴,你嫉妒嗎?

小草微笑:嫉妒?我不知比較,我清楚的知道我生來就這樣,就如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一樣。我欣賞自己的獨特,同樣讚賞他人的美,造物主就是一個能工巧匠,他鬼斧神工般的讓大自然五彩斑斕,各司其職。無論是牡丹,茉莉,玫瑰,還是蘭花他們有他們的.使命,我亦有我的職責,默默的奉獻自己的一點綠,我知足,我不嫉妒!

我問小草:你懼怕狂風暴雨嗎?他們會隨時將你摧殘。

小草回答:狂風暴雨的確猛烈,他們若能將我打到,這也正說明了我不夠強大,我會繼續磨練自己!有一天當我沒有因此而消極,一蹶不振,我又一次站起來的時候,說明我長大了,我感謝他們對我的考驗。人不就是如此嗎?只有經歷了種種磨難後又一次次爬起來,站起來,挺起來,才能讓自己從容面對風雨,讓自己立於人生的不敗之地,笑傲人群中,收穫自己人生的果實!

我問小草:既然來到世間,總有所求,你有何求呢?

小草回答:是呀,無論是誰來到世間走一遭,都有所期冀,有人盼望功成名就,有人盼望家庭幸福,有人盼望事業有成,有人盼望兒女雙全,父母康健。……我也一樣,我祈求自然和諧,風調雨順!

我問小草:你活的如此自在瀟灑,活的如此堅強,有人傷害了你,背叛了你,你怨嗎?你恨嗎?你會原諒嗎?

小草回答:人世間的確有太多的紛紛擾擾,恩恩怨怨。只要是傷害,背叛,就肯定會怨,會恨,工作總結可既然能對你造成傷害,構成背叛,正說明他是你的親人,只有至親的人才傷得到你,不是嗎?既然是親人可以不原諒嗎?這原諒的決心,原諒的過程,真的讓人難以承受,那是心在滴血,那是針在扎,那是石在堵,那是內心深處兩個魔鬼的較量,撕扯……佛說:世間萬事,要看得開,放得下。“看得開,放得下”,說來六個字,用時不到一秒鐘,可做起來呢?也許一年,十年,甚至一輩子……。可無論多難總要學著原諒,因為你們是至親的人,因為生活還要繼續,因為前方的路還得趕!

我問小草:有人傷害了你,背叛了你,一次你原諒了,如果又一次揭開了你的傷口,並撒上了鹽,還原諒嗎?

小草回答:問問你的內心,他還值得你要嗎?一個人如果被人原諒過一次,可還重蹈覆轍,我想這樣的人也就不值得你留戀了,放手也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對自己最真的負責,你說呢?珍惜該珍惜的人,放手該放手的人,讓自己的生活—-風來花自開!

……

生活中太多的”?”需要變成“!”,惟願每個人都能像小草般堅強,如小草般通透,若小草般豁達,凡事力求“看得開,放得下”,少一點猜測,少一點抱怨,少一點傷害;一生追求“看得開,個人簡歷放得下”,活得豁達,活得坦蕩,活得真誠;心存感恩,拋卻紛紛擾擾,恩恩怨怨,也活得自在,活得灑脫,活得真實!

感恩讀書心得6

年前在勝利油田第二屆園長高峰論壇上,艾瑞做了一上午的分享,關於我們的成長。她強調“凡事發生必有恩典”,吻合了我一直的感恩心態。於我,生命中有些東西,有教益有訓誡。也許是我想要的,主動尋求的,也許是我不想要的,卻無力拒絕的。無論給我帶來怎樣的變化,我都心存感恩地接受。與我的生命連結的每個人,都曾經或者正在滋養著我。我感激過去和現在與我有連結的每個人。

艾瑞也反覆強調“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帶著覺察去看自己的情緒和問題。猛然驚醒我的是“覺察”二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有困擾,如果可以帶著察覺去看,就會發現所有的問題真的都是自困。也許這樣也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被負面情緒過分糾纏(艾瑞:帶著察覺生活,不讓妄念把自己帶走)。

這幾天一直在看波圖.烏沙莫的《家庭系統排列入門:如何釋放家庭愛的能量》。說實話,我個人對於心理治療並不瞭解,只是零零星星地從《心理月刊》和一些書上看到一些,有一點名稱上的瞭解而已。

就這個話題,昨晚和女兒聊了很久,當然還是我說的多。也是因為女兒說她最近在看《心理學導論》,讓我很是奇怪,所以先是交流了關於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知學派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的簡單要點,後來就談到了我正在讀的這本書。如果有秩序的家庭系統的愛的能量可以流動,並被後代接收到的話,我希望女兒真的可以接收到我和姥姥身上最陽光、最樂觀、最堅韌的`那部分,尤其是我們的愛和期望。如果我們身上曾經有過某些糾結困擾到女兒的話,也希望她能真正地放下那些不屬於她的命運和責任,讓我們自己去承擔。以女兒這樣的年齡和經歷,我不知道她能理解多少。

很高興她願意我們今後分享各自的讀書心得,也許有代溝,只有交流才會有所彌合啊。

就像感恩節那天我發給女兒的簡訊一樣,感激上帝讓我擁有這個女兒,並和她結緣幾十年。和女兒一起成長,於我,是莫大的幸福。

感恩讀書心得7

是那一個永恆的擁抱,給了我莫大的支援。記憶,又回到了那個深秋。我,和我最大的對手。

秋葉,寄託了我們之間的深情厚意。我們,在那個秋天,讀懂了對方的心。

陣陣爽朗的笑聲迴盪在小樹林裡,淹沒了我們的煩惱。我笑了,欣然接受,來自她的笑。

以後的日子裡,我和她步入了同一所中學,卻以不同的成績進入了不同的班級。第一次小測試,我們相互最在意的成績將我們的`距離拉遠了。我們差別如此之大!我因懼怕落後而更加落後,而她,則在一步步攀登,攀登,向上攀登。

她鼓勵我,她安慰我,她幫助我。在學校近在咫尺的我們相見時總被我一個躲閃的目光而錯過。或許,她早懂了,那個躲避她的我已不再是原先的我了。

那是我們在那個秋天分別後所見的第一面。是她讓我在那裡等她,我沒有理由拒絕,如約而至。我們像從前一樣一起看落日,然後回家。離別時,她抱住我,很久,很久。

也許就是這個擁抱,改變了我。讓我變得不再只會哭,我學會了堅強。

我要勝過她“這是我心底唯一的願望。我獨自努力,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在燭火下奮鬥,只為和她並肩作戰。

在那個戰場上,我清楚的記得我全力以赴,我勝過了她!!我開心,我激動,我歡喜。我下定決心要和她共同努力。

落日,在那天變的好美。我踏著輕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時而偷偷小竊喜一下。背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我永遠記得這個聲音,甜美,清脆,細膩。像出谷的黃鸝鳥的聲音。而在我看來,現在的聲音卻刺痛了我的心,我無法面對現在失敗的她,更無法面對從前懼怕的我,可我卻也無法移動我沉重的步伐。她走上來,露出了她天真爛漫的笑臉,同我一起回家。

我們的友誼定格在那個秋天。現在,我又重拾那片秋葉。落日中,又增添了兩個談笑風聲的朋友的背影。

感謝,我最大的對手。

感恩讀書心得8

友誼隨處可見:在商場上有陪朋友逛街的;在公園裡可以看到幾個朋友在一起玩耍;在夜晚小區裡走到哪都能聽到朋友們聊天聊得興致勃勃;有時幾個朋友一大早便一起去游泳還遊得不亦樂乎。然而古代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把友誼分為三種:

1、出自利益或用處考慮的友誼。

2、出自快樂的友誼。

3、完美的友誼,即有相似美德的好人之間的友誼。

在《感恩朋友》這本書裡寫了許多關於朋友之間的故事:有寫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故事;有寫朋友之間患難與共的故事;有寫朋友之間互相寬容的故事;也有父母想切斷他們的往來卻隔不了他們友情的故事等等等等。可我卻最喜歡那篇《室友和睦公式》。

故事裡作者很邋遢,認為天才是不拘小節的;而和他在一起的室友凱英卻做事井井有條,總想他改掉他的壞毛病。於是他們就成了冤家對頭,經常爆發一場場“鏖戰”。

又一次“大戰”剛過,突然凱英的手機響了,作者聽出了是個不好的訊息:凱英的男朋友和她分手了。

凱英立刻把頭悶進被窩嗚咽起來,過了一會兒就開始哭了起來。作者坐了起來,關注的看著她在想該怎麼辦?過去安慰她的話一來怕她不接受,二來作者自己也有小脾氣——餘氣還未消。

這時作者突然有了個好辦法:他把散亂在桌上的書插進書架;把它丟在地上的衣服掛進了衣櫥;還洗了幾雙若干天沒洗的`臭襪子。接著他拿起掃帚認真地掃起來。

這時凱英看到了這幅場景,眼裡流露出驚奇。從此以後他們相處的很好,作者也從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克己+恕人+保潔=和睦相處。

我和我同桌關係不錯,雖說每到下課她就和幾個夥伴一起滿校園的“追殺我”,可這只是表面現象,其實我們內部好的很呢。我們正好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二種友誼,要說我們缺什麼,那麼我們就缺和睦公式中的“恕人”。在新學年我一定要讓我們之間的友誼更上一層樓。

真誠的友誼是可貴的,我們要珍惜,不讓他白白流失,是友誼長久下去,正所謂“東西越新越好,友誼越老越好”。

感恩讀書心得9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讀書心得10

今年兒子國小一年級畢業了,他和上學期一樣不僅拿到了成績報告冊,還拿著獎狀回來。

但他這次卻問我:“媽媽,為什麼有的人獎狀上寫的是優秀三好學生,我得到這個獎狀您是不是不喜歡?”

我回答說:“不是的”。

我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兒子說:“因為我沒有得100分”。

聽了兒子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雖然他還不太懂三好生和他這個獎狀的差別,但是已經知道分數的重要了,我告訴兒子“媽媽不希望你考100分”。兒子問:“為什麼呢”?我用開玩笑的方式告訴他,如果你這次得了100分,那下次怎麼樣進步呢?難道你要考一百零一分?兒子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我倆都笑了。我又說:“今年,你考了95分,明年你可以考96分,這樣就代表你進步了呀,只要你是認真、努力的,考多少分媽媽都喜歡”。兒子抱著我,笑了。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可還是我的一個心結,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從一年級就考一百分呢?

其實,我也很希望他能考好成績,可是我絕不會向他要求必須考100分。有時,看到親戚、朋友和院裡人的眼神裡都透露著“你是當老師的,兒子也沒有考100分,還真的不如買菜家的孩子”。雖然這樣的話沒有人從嘴裡說不來,但是眼神也足夠可以殺死人。說實話,這個時候我也有動搖過。

昨天又翻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再次讀了尹建莉老師寫的“不考100分”這篇文章,讓我又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在書中也提到了: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家長絕不能因為分數的.高低興奮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興,家長也正常表達高興;考不好,孩子可能會有些沮喪,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沒考好,正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夠好,要是老師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會的,雖然得了高分但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那不也很遺憾嘛。”這樣說能引導孩子踏實下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家長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等——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績,才是在各種考試中勝出的決定性條件。

今天早上把老公送走,開啟電視正好演《西遊記》的第一集,坐下來懶洋洋的看著,突然有不同的感覺,孫悟空儘管本領真的超過了玉帝,但是如來佛祖依然沒有同意他的想法,把天宮交給孫悟空管理。這說明一個問題,人的能力和德行是不能成正比的。反射到我們的教育,孩子的成績和人品能力也不能成正比。所以,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不如培養孩子好的品德和能力,在此也自信一下,兒子這兩個獎狀遠遠比拿一個優秀三好學生更實惠。

這讓我想到了昨天老公給我發的一個故事——母親的手。講述的是一個單親媽媽培養出的大學生,媽媽一直靠給別人洗衣服供孩子上學,這個孩子畢業了去申請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領導看了他的簡歷之後,就問他有沒有摸過媽媽的手、給媽媽洗過手,他回答說沒有,領導就說那今天晚上你回去給媽媽洗一下手,明天再來告訴我。雖然第一次給媽媽洗手是為了應聘工作,但是感受卻很深很深,第二天他告訴領導了三個理由。

該青年說: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

最後他被應聘了。

這些都告訴我們,即使現在的父母掙了不少錢,但早早的白髮,和那位洗衣服的母親沒有本質的差別。一定要讓孩子從國小會感恩,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絕不能為了追求成績而學習,使孩子形成畸形的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影響孩子的一生。

感恩讀書心得11

—讀《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心得體會《用感恩的心去工作》這本書,是塑造企業感恩文化的最佳心靈讀本,然而我認為“感恩”同樣對於教育事業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是真情的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工作。“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給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我們應該懷有感恩的心去孝敬回報父母;同樣單位給了我們工作,讓自己能夠在這平凡的三尺講臺上演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應該感恩回報單位;還有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激!身為教師,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那天真無邪、聰明可愛的孩子。

對於學生難於管理,這是現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先前的我總是在抱怨,後期改變中的我則要努力做到積極應對,採取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和學生溝通。通俗地講,我們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只能用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名學生,尤其有個性的學生更應多給予關注與關愛。

在這本書有這樣一個故事:

師弟向師父數落師兄的不是,舉例說了很長時間,師父耐心地聽完後說:這世界天一半,地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清一半,濁一半。但你只能接受一半,你的世界不完整。包容不完善的世界,就可擁有完整的世界。師弟頓悟。非常簡短的寓言故事卻寓意深遠: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存在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感恩,才會懂得寬容,不再抱怨,不在計較,才會更加珍惜,會以更加積極地態度去回報我們身邊的人,去堅定自己的教育事業,使我們的生活、教學處處存在動人的風景。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它告訴我:沐浴在家人的愛之中,只有用一顆感恩的心、用感恩的真實行動來關心愛人、呵護愛人。感恩愛人給我們希望、溫暖、幫助、更給予我們動力與快樂。感恩朋友、善待朋友,便是給自己架設了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樑,同時也是為自己構築了一個幸福的舞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帶著愛和感恩的心工作,你的心情會更加舒暢,效率會更加快捷,成就會更加輝煌。

我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感恩。感恩親人、朋友、感恩上司、同事,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最後,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感謝在我工作兩年來在生活、工作上給予我幫助的各位老師,謝謝你們。

感恩讀書心得12

4月22日下午,陽光明媚。應濟源市教體局之邀,北京感恩勵志教育講師團專家華東老師,專程來到沁園中學舉辦了一場“感恩我們在行動”大型激情勵志演講報告會,我校全體師生及家長們聆聽了這場感人至深的演講。華東老師用飽含激情的話語講了自己年少時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在父親不幸去世後才遺恨終身的親身體驗,講述了社會上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歷盡艱辛、受盡磨難的感人故事,並列舉了大量身邊的事例,闡明人應該學會感恩,感謝、關愛、回報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華東老師大聲呼籲,讓大家現場說出來:“爸爸媽媽,您辛苦了,謝謝您!”家長和孩子們相擁而泣,家長、老師、學生當場流下了感動之淚。

很多同學紛紛走上講臺,對著老師、家長聲淚俱下地說出了以後再也不進網咖了。以後一定要多尊重老師關愛父母,發奮學習。在現場,一位父親走上臺拉著兒子的手接受兒子痛改前非的決心。許多學生過去不好好學習,聽了感恩演講都向爸爸媽媽說一聲,我錯了,現場掌聲雷動。

談到感謝恩師時,華東請所有的班主任老師站在每個班級隊伍之前,聲情並茂地回顧了教師們為了孩子嘔心瀝血潛心鑽研,把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了孩子們的一幕幕場景,現場許多名學生及家長向老師們鞠躬致謝,會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們紛紛自告奮勇走到臺上,緊緊擁抱老師:“老師,您們辛苦了,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做人……”老師和學生抱在一起,家長們也與老師握手致謝。

這場演講使我想起了濟源市教育總工會推薦讀書活動書目之一《孝敬我讀》。

《孝敬我讀》是濟源市教育總工會開展的第六屆教職工讀書節活動推薦書目之一。第六屆教職工讀書節活動旨在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這本書所闡述理念與時下的“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我懷著虔誠的心態去感悟它所描述的精神。

《孝經我讀》是九州出版社推出的.臺灣老學人林觥順多年來對儒家經典的閱讀心得系列叢書之一。《孝經》是十三經之一,是儒家的必修經典之一,幾千年來對《孝經》的註釋和解讀層出不窮,名家輩出。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形成了對經典的官方解讀和為數眾多的私家解說。父子相傳、師與弟子相傳的私家解讀因為更多地和個人和家族的具體問題結合在一起,往往保留和發展了原有經典的活力和適應能力。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

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等級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

這一個多月,家中有兩位耄耋老人,丈夫的爺爺及外婆,兩人都拄著柺杖,顫顫巍巍行走在院中。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有婆婆在一力照料,我們只是在繁忙中作之餘偶有照看。念及眼下情景,心中感慨難當。這份感慨來自對家庭的思考,多年之後,相同情景便要落在我的身上,家中諸事遲早由我承擔。身為人子,“孝”字理應當先。然而,對於“孝”字,捫心而問,我是有愧的。我想知道“孝”是什麼,我更想知道於我而言,“孝”應當是什麼。於是,我嘗試著從傳統的《孝經》及《孝敬我讀》裡去尋找答案。

對於《孝經》,我只有耳聞,未曾撫卷。自以為是一本傳統的關於孝道的書,自然更不瞭解它的地位,也不知道它所詮釋的意義。全書共十八章,由《開宗明義》開始,以《喪親》一章結尾,所涵蓋的內容非常之廣,所上升的高度可謂極致,這便一舉顛覆了我對它的認識。由此看來,“孝經”之“經”,便不能做一般的理解了。林觥順老人的註解更是深入淺出,以實際事例來做解釋。

這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我要找的答案或許就在其中。“孝”是什麼?首章《開宗明義》便一語道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放在家庭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所接觸到的一句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也是最能觸動我的一句。長時間忙於工作,父母多有關切之心,電話那頭有著太多的噓寒問暖。而對於這些,我總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抱怨,而不是習以為常,更不是用心去體會語言背後的那份情感。我總以為他們過於擔心,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但是,於父母而言,我年齡再大,也始終是他們的孩子。對於這一份天經地義的情感,我所持有的態度,除了此刻心中的自責和愧疚,又真的為我帶來了什麼呢?

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去承擔和踐行。在這個過程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諸多側面,映射出來的有很多是家庭所給予一個人的影響。對我而言,父母所教導的,有一些我在踐行,在踐行的過程中,也真正明白了其意義;有一些我本不認同的,現在卻覺得他們說的句句在理。或許這就是“立身行道”裡蘊含的一項意義吧。至於“揚名於後世,”我想,放在心裡就夠了。

還有一章叫《庶人章》,是第六章。在這章中,我想,對於我而言,“孝”的答案就在其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關於這些,我做了一點點,卻還很不夠。每每聽到父母有意無意的寄語,我也只能有意無意地頷首作答,而心中早已無地自容。在他們這個年紀,沒有比得到一份安定更為急切的願望。也正是在他們這樣的年紀,使得他們不能親自去完成。於是,我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一個執行者,為著他們,也為著自己。只是,我在執行的過程中,到現在才真正清醒過來,才真正有了堅定的決心——用努力去創造反哺的條件。

我想,在這條路上,我還應該履行的多一點,再多一點……

感恩讀書心得13

今天是西方國家的感恩節,一大早就收到朋友們的節日祝福簡訊。

在眾多外來節日裡,我對感恩節是重視和歡喜的。

感恩節的由來在學英語課時老師講過,有一篇文是專門講Thanksgiving Day。

十七世紀,英國本土上的一些清教徒,不滿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他們為了逃避英國教會的迫害,脫離了英國教會,遠走荷蘭,於1620年和1621之交的冬天到達了美洲。

當地的印地安人送給他們生活必需品,還幫助他們種植玉米、南瓜,教他們狩獵、捕魚。

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移民按照宗教傳統習俗,感謝上帝,同時也感謝真誠幫助他們的印地安人。

1621年4月下旬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地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感恩節。

從此感恩節在美國形成,緊接著加拿大也制定了他們的感恩節,漸漸地還有一些國家也加入其中。

但是,英法等歐洲國家與感恩節絕緣,在感恩節這天祝賀歐洲人感恩節快樂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很可能會招來反感。

我不太清楚感恩節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但從這個節日的意義來看,是受歡迎的。

有人建議政府給中國也規定一個自己的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更加和諧。

我認為很好,而且是非常需要。

感謝生命中陪伴的人;感謝生活中給予幫助的人;感謝默默在身後支援和給我們生命的父母;感謝親人的親情溫暖;感謝朋友們的良言告誡;更要感謝祖國大家庭的祥和和安定。

感謝的人很多,心中銘記這份恩情,走在人生征途上,快樂和美好會永相隨。

一個節日的歡慶,代表著社會的和諧和安定;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

喜慶的氛圍,溫暖的情誼,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讓愛充滿人間,世界就會和平,人類才會更加美好。

只要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平凡的生活中處處陽光燦爛,鮮花盛開。

經常看到新聞或現實中老人被親生兒女遺棄;丈夫拋棄妻子另結新歡;朋友或同事拔刀相向;兄弟姐妹相互仇恨心非常痛。

這些人心中沒有愛,惟有私利和仇恨。

父母給予生命,要感謝他們帶你來到人世,父母的恩情,一生無法報答完;有了家庭,感謝伴侶的付出和情愛,讓愛情有了結晶,給家庭帶來了傳宗接代的希望;朋友同事相識是緣分,感謝精彩人生中的互助;兄弟姐妹成一家,是老天的恩賜,感謝生命裡不再孤單。

《聖經》說,神因愛世上所有人,不忍心看著人墮落被罪轄制,而將自己的獨生子耶穌賜給人類,成為全人類的代罪羔羊,好讓全人類的罪都歸耶穌一人承擔,使我們免與為罪負上代價,人類才得以生存。

許多人不相信《聖經》,我自開始讀《聖經》起,漸漸地感受到《聖經》裡愛的真諦。

它能使我反思、使我覺醒、使我平靜、使我常懷感恩之心,在平凡的生活中,認真洗衣做飯,做好自己的職責,讓我的愛在凡塵裡開出一朵又一朵的花,為父母、為親人、為愛我和我所愛的人。

一個節日,一種心情,不為物喜,不為已悲,擁有生命,就是我最大的財富。

做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擁有,默默付出年華的女人,我非常快樂和享受。

在今天這個感恩的節日裡,我要感謝父母一直陪伴在我的歲月裡;感謝家人對我的理解和寬容;感謝弟妹給我的快樂和支援;感謝朋友不離不棄地相守;感謝生活讓我越來越懂得愛的意義和力量;感謝有你一路的相伴!

感恩讀書心得14

現代人的友誼,很堅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間的寶藏,需我們珍愛。友誼的不可傳遞性,決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書。我們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誼,但我們不會和同一個人有不同的友誼。友誼是一條越掘越深的巷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刻骨銘心的友誼也如仇恨一樣,沒齒難忘。

偶然機會讀了一本《感恩朋友》的書。裡面每個關於友誼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的心,潸然淚下。

《感恩朋友》由97個不求回報的友誼片段組成,雖然故事很簡短,但卻讓人懂得了很多友誼之間的道理。《朋友的信任》這個片段讓我印象最深刻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因觸犯國王,被絞刑。他是一個孝子,他希望臨死前能與遠在百里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面,以表歉意。國王答應了,但他必須找個人替他坐牢。

這個看的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但就是有人不怕死,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就這樣,達蒙入獄,皮斯阿司回家看母親。日子如流水,行刑日到了,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微觀的人都笑他愚不可及,但刑場上的達蒙,面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人們為達蒙感到惋惜,並痛恨一去不回頭,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絞索已掛在達蒙脖子上。最後,國王很欣賞達蒙,當場赦免了他的.罪行。

這是一個真實且讓人震撼的故事,達蒙與皮斯阿司用生命之筆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友誼之歌。

友誼需要滋養。有的人用錢,有的人用汗,還有的人用血。友誼是很貪婪的,絕不會滿足於餐風飲露。友誼是最簡樸同時也是最奢侈的營養,需要用時間去灌溉。友誼必須述說,友誼必須傾聽,友誼必須交談的時刻雙目凝視,友誼必須傾聽的時分全神貫注。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脆弱,一句不經意的言辭,就會使大廈頃刻倒塌。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容易變質,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言,就會讓整盆牛奶變酸。這個世界日新月異。在什麼都是越現代越好的年代裡,唯有友誼,人們保持著古老的準則。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貴。

《感恩朋友》讓我明白了:朋友間如果缺少了信任,那麼後果將是沒有一個朋友。友誼,有時候是那樣的脆弱,我們不能因為一句未不經意或一句未經證實的言辭,讓友情頃刻間瓦解。

感恩讀書心得15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馬寨一中實施感恩教育已經僅十三個年頭,學校從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等幾個方面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材。我們今天探討的主題是“如何實現感恩教育的規範化與效能提升”,發言稱不上,我只是想談談自己對感恩教育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和理解。

申校長在工作報告中提到目前學校在感恩活動中存在兩大難題:一是缺乏理念引領,二是缺乏活動創新。理念層面學校通過鄒越老師的團隊等對師生進行了一系列培訓和學習,在感恩教育中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引領作用。我想重點談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校感恩教育活動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馬寨一中的`感恩教育在各個方面已經做得相當成功,我想能不能在學校做好感恩教育的同時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例如:哪些家庭的感恩教育做的相當好的,可以請這些家長和孩子一起向全校師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和想法,還可以改編成劇本、小品演出,製成感恩小視訊、電影、電視等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開展社會調查、討論等形式,澄清與抵制各種消極的、錯誤的道德意識,正確認識自身不足。激勵學生不斷反思現狀,設計未來的價值理想,讓學生在這種不斷的“獲得”、“反思”、“設計”的活動中,不斷自我否定與自我生成,從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二、呼籲感恩教育“鏈條化”。

感恩教育各校都在做,各個階段都在做,有的做得紮實有效,有的只不過是在課堂或者小範圍內做了一些碎片化的、不夠系統的感恩教育活動,這是學校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或不足。現如今我們不是流行這樣一句話:大學生小時候學知識,大學生活學禮儀。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從小就樹立一種感恩情懷。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世界各族人民都應該具有的最基本常識,感恩教育不僅僅是所有學校的事,更是一個民族乃至世界的大事。所以學生的感恩教育應從幼兒、國小就得常抓不懈,並且還要將感恩教育活動作為鏈條式的教育模式推廣到每一所學校,讓感恩教育在學校與學校之間起到無縫對接。

德國社會學家、哲學家齊美爾在《忠誠與感激》中提到,“感恩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回報而在與意識到無法回報。”,既然恩情無法回報,就應當以施恩的形式將恩情傳遞給其他的人,形成一個“感恩之鏈”。有了這個“感恩之鏈”,我們的社會將成為一個互愛、互助、文明、友善的大圓圈,我們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