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由於外界事物接觸而引發思想的火花,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那麼,要怎麼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1

成功者,可以不是夢想家,可以不是富二代,但卻缺不得一顆利他之心。現如今,商場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小贏靠智,大贏靠德。”你可以說“德”太抽象,“奉獻”太虛,“善良”不夠具體,但“利他”二字是再具體明確不過了,就是把他人利益放在首位,事事以別人為先。“大贏靠德”的內涵是,成功與利他之心分不開。

母親篤信基督教,我也受其影響。試想耶穌為了世人的罪,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天父為了拯救世人,甘心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讓他受生死輪迴之苦。若天父上帝真能掌握所有人的命運,那他一定更加偏愛與自己和愛子一樣願意為眾人犧牲自己,常存利他之心的人。若能的神的喜悅,在成功路上也必是事半功倍的。

西方神學如此認為,中國思想也有相關的表述。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在他的著作《呻吟錄》中寫道:“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智是第三等資質。”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利他,第二要素是勇氣,第三要素是才幹。“深沉”旨在為他人考慮,“厚重”即是“厚德重義”都是強調利他的重要性。

胡適借錢給朋友留學,從不強求他人歸還。別人問他有沒有覺得自己吃了虧,他說:“我不知道什麼是君子,但我知道,君子總是吃虧。”“吃虧”也許聽上去很口語,但卻真切的表現了犧牲自己利益以換得他人利益的高尚品格。現如今,當下的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往往終其一生都沒有實現,因為種下的不是善因,便很難得到善果。李白的詩也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用”是說“可以為他人所用”,即是服務他人。我們每個人生來,只有在為他人和社會帶來利益的同時,才會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相應的成就。而如果一開始就瞄準最終的利益,反而會使我們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死海之所以不能承載生命,是因為它不願流出,以為這樣就可以儲存最大的蓄水量。可上天不滿有這樣一片自私的水域,便讓太陽用蒸發的形式奪走了它大量的水分,使它的鹽度不斷上升,於是大多生物都無法在這樣的水域中生存。比起其他水域承載和滋潤萬物的成就,死海的價值顯得那麼微不足道。試想,如果我們人類自私,與死海又有何異?

倘若比爾蓋茨沒有本著利他之心發明windows系統,又怎會成為世界首富?倘若喬布斯不是以利他之心作為出發點,蘋果推出的一系列新產品又怎會為世人所鍾愛?相反,袁世凱不存利他之心,一心為己謀皇帝位,即使身居高位,也落得個國破身死,千古罵名。

也許,有人說,我財力有限,無法賙濟他人,投身慈善。利他,並不一定拘泥於以金錢付出為前提的一種形式。只要我們存有這種心意,便會自覺地在公交車上讓座、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在團隊合作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贈給需要它的`人們。與他人利益衝突時,自覺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我們的境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常存利他之心,會讓我們時時懂得回報社會。我們會擁有更多的朋友,邂逅更多的機遇,這樣才有可能更接近成功,為他人和社會貢獻更大的價值。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2

我最受觸動的,是師父在講座中說,想解脫,究竟的利益在哪裡?一定要有利他之心,其實在利益他人的過程中,也能利益到自己。聽導師講到這裡,我哭了。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是帶著強烈的我執,給師兄們造成很大負面的影響。現在我發心時時觀照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它是不是真的在利他。昨天,正好我們是第二班吃飯,慈妙師兄慈悲地讓我們欣賞《佛陀啊,我們回家了》,我就想,我們被貪嗔痴,無明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在輪迴中走了多少圈,在真正的善知識面前要好好的修行。考慮回去後怎樣利益桑園鎮的師兄們,同時自己要發心做輔導員,只要能利益桑園鎮的師兄們我就去做,就算再難,也願意去努力。自利利他,這個詞語我聽了很多遍了,但是以前沒有觸及到我的心靈,這次真的想發心一定要改變,既然這次來受持願菩提心戒,我就一定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中。以前皈依也沒想那麼多,師父說要把心帶來皈依,就帶著心皈依。

在西園寺,沒想到師父說,要帶眾生皈依,我就觀想,十法界一切有情,帶著他們一起皈依,做一個大大的皈依,願所有的眾生不再受輪迴之苦,讓他們也有機會接觸佛法,可以解脫。站在大雄寶殿前,雖然太陽照在我們的身上有些發燙,但是就在這時,看到義工師兄迎請師父,真的感受到法的珍貴。以前修學,都是法師們趕著我去學習。但皈依法會時體會到了法的珍貴,師父就是法,自己以後對法義要從心裡真正地理解、接受和運用。希望我遇到的人都能早點接觸書院,不再在輪迴中受苦。以前會打妄語,以後決定要如實語。剛來時,覺得床很硬,有點不習慣,身體覺得痠疼,第一天晚上睡不著。當時,我躺在床上想,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來參加靜修營,即使讓我睡在地上,我也應該要知足,不要太顧及身體的一點點感受,心裡默默地念佛,就睡了。第二天就開始習慣了。師父既然這樣安排了,就是保證我們有一個飽滿的精神,我一定要休息好,躺下就會睡著了。聽師父開示的時候,有時候還會犯困,犯困的時候我就掐自己,下課時候發現,自己的手都被掐破了。不想讓自己犯困,因為很多人想來但是不能來,要珍惜此次殊勝法緣。用齋的時候,看到盛湯的男師兄,拿著勺子的胳膊,青筋凸起,感覺他用上全身的力氣,肚子撐著湯桶,吃飯的時候就感覺很慚愧。我很不合規矩地拿出手機給他拍了張照片。我被師兄們這種無我利他的精神感動了,我和淨新師兄疑惑,為什麼總輪不到我們組洗碗?我們總是會在洗碗區找活幹,讓行堂義工輕鬆一下,感覺到他們非常辛苦。宿舍有打鼾的師兄問我有沒有被吵到,我說我在觀呼吸我沒有聽到你的鼾聲。大家都很和諧歡喜。以前自己打坐總是會昏沉,現在遵照界文法師的指導,會很清醒和輕鬆。睡覺的時候觀照自己,走路的時候觀照自己應該怎樣走,放鬆,覺知,把心放開,感覺在寺院的日子是最清淨舒服的日子,特別開心。沒想到,這麼短短几天能把心改變了,覺得自己挺好的,我做的還可以。我的包容心不大,來了之後聽師父開示,才醒悟,自己的心量太小了,我要放大,不斷放大。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3

人什麼時候會感到內心充滿極致幸福感?我敢肯定,那絕不是在私益獲得滿足的時刻,而是在利他充分發揮的時刻,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這個看法。如果盡心盡力為他人做事的話,不僅是幫了別人,到最後自己也會連帶受惠。

在我身邊有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同事和領導。在部門內部,積極主動幫忙修理自行車、桌椅;在加班時,無論距離有多遠,都堅持將同事安全送回家。在平時工作中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其他部門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業餘時間主動幫忙打掃衛生區。除此之外,極力提出服務客戶的利他建議,以提高公司的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方便。還儘可能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比如為貧困山區兒童捐衣贈物,為他們帶來溫暖;積極參加關心聾啞兒童活動,並在現場積極學習手語,與聾啞兒童交流,與他們無聲的世界接觸,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為了使得部門能夠更快更好地開展工作,我們部門正在開展“針對性培養”計劃,該計劃主要是將部門各成員的不足和弱項進行討論和交流,討論完畢後列出需要進行提升的專案,然後由各個成員結合自身優勢,針對性為其他成員培訓“針對性培養”。在利他的同時,也方便自身工作的開展,對實際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我看來,這樣的“利他”對於部門內部日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性的意義,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增強了員工之間的默契。

一個人在做出利他行為後受到他人的獎勵與稱讚,那麼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時就會再次做出相應的利他行為;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利他行為得到他人的批評與嘲笑,那麼他在以後的相似的情景中就不會再做利他行為。集團公司設立評選和獎勵方法,每季度對在利他活動中湧現的事蹟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進行評選和表彰,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調動了廣大的員工投入到利他活動當中,有利於使利他行為蔚然成風。當然,身為安全的一份子,我們也要以利他之心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