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

演講稿2.47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1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人生要有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這是多麼美好的字眼,又是多麼充滿力量的字眼。夢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衝鋒的戰旗、斬棘的利劍。尤其是在新時代,夢想更是被賦予了更深的涵義,夢想是未來的代表,夢想是氣魄、膽識和智慧的顯現,每一個人的人生都要有夢想,你們年輕人更是如此。

同學們!要想成功,首先就要有夢想。人生就是對夢想的追求,夢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了未來的方向。因此,只有堅持遠大的人生夢想,人生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會朝著更好的未來出發。托爾斯泰將人生的夢想分成一輩子的夢想,一個階段的夢想,一年的夢想,一個月的夢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夢想。當你聽到這裡,我想問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有夢想?

有人在點頭,但是我想說的是,不管你現在有沒有夢想,你都必須好好想一想,自己要肩負起什麼責任,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裡。青少年是神采飛揚,責任卻讓人眉宇緊鎖,青少年是熱情張狂,責任卻讓人神情嚴峻;青少年是灑脫奔放,責任卻讓人身心疲憊。青少年和責任就是這樣相對、糾纏、鬥爭……要想放飛超越你們的夢想,你們就要承擔責任,承擔責任就需要堅持不懈地奮鬥,需要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珠,需要永不言敗的精神。

在我看來,要想超越放飛夢想,你們必須要負起對自己的責任,而對於現階段的你們來說,努力學習好好生活就是你們的責任。說得更細一些,就是要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讓自己的生命健康快樂,讓父母給予的生命不銷聲匿跡於茫茫人海當中;你們還要負起對父母的責任,這又要你們必須孝敬父母,讓自己的父母生活無憂、不再為你們操勞,尊老敬賢愛幼,不違背自己立下的諾言;再者,你們還要負起對社會的責任,這要你們勤奮學習,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社會、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愛同根生長的兄弟姐妹。

各位同學,你們是何等的幸運,出生在這個美好的時代。你們相約在青少年的起跑線,為這段韶華歲月立下的無悔誓言---就是你們的夢想!童年是美好的,但你們無法永久停留在那裡。父母和老師都是愛你們的,我們為了你們能茁壯成長,學得更多的文化知識辛勤勞作,你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學會獨立,學會自己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如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有隻獅子不停地奔跑,但是前方卻沒有獵物。有人問它為什麼要奔跑,獅子說:“我只有跑得比獵物快,才能獲得食物。”同樣,一隻小鹿也在獨自奔跑。有人問它為什麼奔跑,小鹿說:“我只有跑得比其他鹿快才能不被吃掉。”故事告訴我們:不論你是強者還是弱者,只有先行一步,不斷地努力,超越他人,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在社會發展改革浪潮中,日新月異、瞬息萬變,要想自己能趕超時代步伐,做競爭中的強者,需要你們有超前的思維,開闊的眼界,需要你們去放飛夢想的翅膀,去遊弋尋找走向成功的新起點。

然而,社會的壓力是如此之大,嚴峻的競爭又是如此的殘酷。在優勝劣汰中需要你們的睿智去應對,需要你們放飛的夢想去憧憬。只有高瞻遠矚,你們的今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遠大夢想,我們的國家才能走的更遠。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你們更多的是在家庭和學校的關愛和幫助下學習、生活、成長的。父母問寒問暖、無微不至的'關懷使你們生活在愛的懷抱裡,老師嚴厲善意的教誨讓你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懂得了更多的人生道理。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為孩子操勞,絲毫都不計較地任勞任怨,本能地付出,可是年少的你們習以為常之後,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呵護,忘了其實自己,也應該去做些什麼。現在,逐漸長大的你們要學會為父母分擔一件家務,為父母獻上一束鮮花,每天給父母一個微笑,感謝父母給我們如此美好的生活。

青少年就像是冉冉升起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操場上奔跑的身影,日漸成熟的氣息,動感的青少年華,刺激著身體的每個細胞,汗水與笑容把你們青少年的本色塑造。同學們,請你們放飛夢想,用夢想滋養你們的思想與人格,用夢想激盪你們的靈魂與心智,用夢想孕育你們新的精神與智慧,去定位那永恆的成功!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實現夢想的道路是艱難的,上面必定佈滿荊棘。我相信,只要通過你們自己的不懈努力,夢想一定能夠變成現實的。

請你們張開翅膀,向著夢想的彼岸飛去。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2

對於職業選擇的看法,我一直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當我們不能隨心的選擇自己理想的職業時,我們一定要摒棄抱怨,認真做好現有的工作,努力把日復一日的枯燥勞作轉化為快樂的體驗!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這個信念就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讓我一直享受著作為教師的快樂。

有人說,教師這個職業是單調乏味的。每天上課下課、批改作業、輔導後進生,直線型的工作軌跡永遠一成不變。

也有人說,教師這個職業缺乏快樂。每天和那些什麼也不懂的孩子一塊,看著他們把作業本弄得一團糟聽著耳邊刺耳的喧鬧,你永遠也別想找到片刻的寧靜。還有人說,教師是清貧的,你無法天天坐到優雅的西餐廳喝早茶,不能穿著流行色讓心靈縱情放飛於清風車影中……

這些說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一旦用詩意的`眼光來對待教師這一職業,一切就會顯得那樣的美好而充滿了陽光色彩。

不是嗎清晨,我來到教室,一眼瞧見講臺上多了一束鬱金香,露珠閃耀,清香撲鼻,心中的愉悅頓時如初陽般瀰漫開來。我故意驚歎的問:是誰把美的天使帶到了我們面前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胡辰雨。到了檢查作業的時候,我發現全班就他一個人沒寫。哦,原來他是怕我責怪,所以就獻上了這一束花……在這些可愛的孩子面前,你還能說自己的職業是單調乏味的嗎

中隊活動課的聯歡會上,正唱著歌曲《中國人》的“假小子”祖文佳跳下“舞臺”,模仿著歌星劉德華的演唱神態,走到我和同學們面前鞠躬握手,一不小心卻在轉身的時候摔了一跤,這時,孩子們趕緊圍上去,扶起他,看他臉上掛著淚痕口中還在和大家一塊哼著歌曲的旋律……你一定也會怦然心動,報以會心的微笑吧

孩童時的那種天真爛漫、那種幼稚可笑的一舉一動,那雙清澈透明、不摻一絲雜質的眼睛,不正被我們當作幼稚而隨手拋棄了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應該常用“童心”這面鏡子,來審視一下自己日見風化了的心靈,在童心母愛般的情懷中,在風雨如注的日子裡重新獲得心靈的平靜。

和朋友們聚會時,他們往往羨慕我:“還是你好一年有兩個假期,工作穩穩當當。”對此,我總是報之一笑,也不願解釋,說多了,他們會以為我是言不由衷。要說工作量,教師的苦和累也許只有教師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然而,我也能在日復一日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找到新鮮、新意的無限樂趣。課堂上,我是知識海洋的領航員;課堂下,我是生活的先知也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作業本上,我用廣博的愛心抒寫著鮮紅的心跡;測試卷上,我用公平和細膩描繪明天的憧憬,勾勒出前程的錦繡。黑板上吱吱叫響的粉筆,揮灑出孩子們燦爛的童年,鍵盤上飛舞的手指,敲擊著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慾望!我雖沒有值得炫耀的特權,沒有讓人仰慕的地位,沒有優厚的待遇,卻用我的青春和赤誠譜就了一曲“百年樹人”的高歌。我自豪著,快樂著,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可能終其一生,作為教師的我也無法成為千萬富翁、百萬富翁,但我又是富足的,當我看著書桌上那高高的一摞獲獎證書和一本本刊登著自己文章的雜誌的時候,當我聽到孩子們真誠地讚美和學生家長髮自內心的感謝的時候,心裡邊湧上的那種自信與愜意相信不會比他們差吧!每天,當我沐浴著暖融融的陽光向課堂走去時,我就會在心裡默默地想:這又將是一段充滿了挑戰和快樂的旅程,在這段旅程中,只要我用陽光般的情懷去撥動孩子們的心絃,一定會有智慧之光如詩歌般生生不息的閃現,一定會有動人的旋律響徹我和孩子們明麗的心空。徜徉於詩意的憧憬之中,我的心中便充滿了快樂,課堂上,我用這種純粹的快樂潤澤著我的學生們,他們也就總能回報我更多的陽光和激情。

朋友們,生活就是一首詩,工作也一樣。每一種固定的職業除了給我們帶來穩定的收入以外,還應該為我們帶來生命成長過程的快樂和人生價值的實現,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兩者更讓我們崇敬和值得追求的了。為了讓我們自己和孩子們都能擁有成功的人生,請做一個詩意而快樂的教師吧!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3

大家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和知識需要一個源頭,而這個源頭就是書本。

從小我就跟書有仇,從來不愛看書,只要一看到書頭就痛。我只是一味地想著,只要把課本的東西學好就行了,根本不需要看那些毫無用處的書。但是我錯了,錯得一塌糊塗。

自從我上了國中,才發現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似乎是一頓美味的大餐吸引著我,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的感覺猶如你在吃一種鮮果,吃起來比黃連還苦,但如果仔細品味,卻發現它甘甜爽口。“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使你氣度高雅,教你尊重別人,也懂得尊重自己。鼓舞你去熱愛生活,美化生活。

煩惱時我捧著它,它把我帶進了知識的海洋,讓我盡情遨遊,書中鳥語花香的畫面,讓我心曠神怡,自然所有不盡的煩惱都消散而去。

高興時,我捧著它,帶我進入另一個世界之中,那裡有許多名勝古蹟,引人遐想。名揚中外的長城,名不虛傳的長江三峽,名滿天下的`桂林山水,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一幅美麗壯觀的山水圖,讓我心中的感情完全融化在山水畫之中。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謝謝大家!

國小教師教育演講稿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

受教務處之託,與大家交流自己語文教學的點滴感受。那我就實事求是,實話實說,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感,每送完一級學生,心中總有些許的遺憾:比如書寫不規範,錯別字嚴重,寫作訓練不繫統、沒有引導孩子多讀點書等等,每逢這時,自己就暗暗下決心,再送一級學生一定要彌補這些不足,而每次又都事與願違。這是為什麼?究其原因,措施可操作性不強,很難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又歸於原狀。比如說改正學生寫錯別字、讀錯音這一習慣,單靠老師強調、測試時反饋遠遠不夠。要把這一點貫穿於每一堂課,每一個語文活動、每一次語文作業,一年、兩年學生才會形成習慣。特別是在七年級這一年,培養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相當重要。為糾正學生寫錯字讀錯音的不良習慣,我讓同學們帶詞典,一遇到拿不準的讀音或多音字,就養成查字典的習慣,並及時積累下來,貌似費時間,其實不然,我給學生說,徹底消滅一個個攔路虎,我們才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暢通無阻;除此之外,就是建立集默寫、糾錯、書法練習於一身的田子格練習本,讓學生養成背準、寫準、寫好的習慣;再一點就是在課堂上老師要抓實。濫竽充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大家知道,齊宣王喜歡聽合奏,於是南郭先生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幾年。可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當了國君。這個齊湣王也喜歡聽音樂,但是,不愛聽合奏。他讓樂師挨個兒獨奏給他聽。這一來,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捲起鋪蓋溜了。這則故事很受用於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我們是不是應該學學齊湣王,讓濫竽充數的人少一些,甚至杜絕這一現象,所以,讀課文也好、回答問題也好,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站起來回答,讓錯誤無容身之處。另外,注重與學生之間培養默契的感覺,其實就是讓學生熟悉你的教學思路,熟悉學科學習的規律、知道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比如早自習,不用你佈置任務,課代表就知道幹什麼,並及時寫到黑板上,大家有序的進行背誦、默寫、反饋。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學生又養成了習慣。

第二點,我覺得教學的計劃性要加強。不只是每學期的計劃,還要著眼於三年乃至更長遠的計劃。就寫作來說吧,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長於概述,而疏於細節描寫;喜歡從大處落筆,忽視生活細微處。有的學生甚至傾心與散文或議論性、哲理性很強的文章,卻在寫作中丟失了主題。曾經有個學生說:“老師,我看大學聯考作文沒有寫記敘文的,都是散文或議論文。”這話不無道理,但是做老師的要明白,國中寫好記敘文這是重中之重,在七年級學會記敘、描寫就好比人學會走路;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八年級側重於抒情的指導;九年級適當加強議論的引導,就好比人學會了跑步;到了高中學生有了自己深刻而獨到的思想,那麼就好比人學會了飛。那三年的作文指導規劃自然而然就瞭然於胸了。我們語文老師很累,累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寫作訓練,不只要指導,還要批閱,學生也很累,不只寫作文,還要寫隨筆。一週三篇隨筆,隔週一篇作文,花費了我們師生多少時間與心血,可最終的結果不盡人意,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費力不討好的現狀。那就是靜下心來,精雕細琢。一篇作文,從創設情境、寫作指導到評改到賞析,再到二次作文,直至學生自己感到滿意為止。不在練得多,要講究練的精。此外,利用好課本,今學期,我們備課組達成共識,只要與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感興趣、在寫作方面借鑑性強的文章都與學生細細研讀,不管是不是講讀課文,讓學生仿些、借鑑著寫,效果還真不錯。

再一點,我們要時時有保護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的意識。在開學第一課,我與學生探究了三問題:語文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學習語文?語文怎麼學?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天地有多廣,語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語文學習是多麼有趣。其次是在教學中善於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思路,甚至是思想。比如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我週日佈置預習《綠色蟈蟈》,一是字詞,而是問題探究,而週一回來一檢查,就連班裡的一號多不敢說字詞掌握準確了。此時老師還有心情把精美的課件展示出來,與學生興趣盎然的學習新課嗎?訂正讀音、糾正錯字、問題反饋。一節課很沉悶。課後我就反思,班裡有預習習慣的學生到底有多少?佈置怎樣的預習作業學生感興趣?《綠色蟈蟈》這一課提前預習效果好不好?如果變換一種思路,預習作業是讓學生觀察一種喜歡的小動物或植物,寫下來,上課交流,進而引出《綠色蟈蟈》的學習,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如果不讓學生先讀這篇課文,以一上課出示“蟈蟈”的圖片,繼而引入文字,讓學生看著動畫欣賞文章的配樂朗讀,效果又會怎樣?我想,效果一定會比前者強!所以,我覺得當老師最忌諱的就是思維定式,預習不一定就是讀課文、寫字詞這一種方式!

最後一點,我們的語文教學最獨到的一點,就是超前學習最受益,拓展積累環節要重視,數學一上來學微積分,估計天才也會吃不消,但是語文,即使你現在不懂古詩文的意思,但你能做到多背多積累,就會終生受益。我經常跟學生說:“積累古詩文、讀經典名著,就好比人生病了,吃中藥,藥效長還能除病根;美文、雜誌好比吃西藥,見效快,但容易治標不治本。只要兩者一結合,語文學習就會百病皆除。”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總歸一句話:“心在哪兒,智慧就在哪兒,快樂也就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