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2020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精選3篇)

語文2.64W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我們通常會學習到一些做人的學問,你會有什麼樣的總結呢?寫活動總結可馬虎不得哦,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0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範文(精選3篇)

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

按照區教研室的指示精神,20xx年12月9日——12月17日教研室領導和小教部教研員帶領華清國小、臨潼鐵路國小四名教師為臨潼區斜口視導區、新豐視導區、相橋視導區、雨金視導區、馬額視導區進行了送教下鄉活動。

我校選派兩名骨幹教師郭以婕四年級語文《送孟浩然之廣陵》、和娟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兩節課。本次送教活動具有濃厚的課研氛圍,貼近一線教師的教學實際,受援學校教師普遍認為:送的理論實用,課堂精彩、真實又讓人佩服。此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農村國小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推動了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為了順利完成本次支教活動,我校進行了認真的準備、精心的安排和頗有成效的實施。

在本次的“送教下鄉”活動中,我校以新課程培訓為切入點,以農村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培訓內容,以課堂教學為平臺,將先進理念的教學實際與師資培訓融為一體,受到了農村教師的歡迎,送教活動的實效大幅度的提高。通過“送教下鄉”活動,我校送教的教師們深切感受到了農村教師的樸實、真誠,以及他們的敬業、奮進精神,使我校教師得到了鍛鍊和進一步充實,也使所有送課教師豐富了從教經歷,教學中無論是對課標的領悟,對新教材的把握,對教法學法的運用,對新課堂的駕馭都得不到不同層次的提升,為教師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了豐厚的力量

在此次活動中,我校捐贈雨金視導區北田國小最新的教育教學書籍18套、優秀的教學光碟1整套、華清國小的校本課程《樂誦集》,為改善受援學校的教學條件盡點微薄之力。

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2

4月7日上午,我校全體語文教師有幸參加了在秀珠國小舉行的焦作市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聆聽了劉豔霞老師和王文霞老師的一次同課異講——《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使我對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對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劉豔霞老師的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整節課中,劉老師特別注意關注學生,時刻注意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口語表達的能力。比如:劉老師再讓學生讀完課文後,說說:你從文中知道了什麼?劉老師先讓一名學生站起來回答,然後交給學生用上“我知道了……也知道了……還知道了……”。經過老師的指導學生回答問題就很有條理了。再比如:劉老師在引導學生背誦這篇課文上,沒有硬邦邦的讓學生去背誦,而是與易到難的引導學生在不經意間已經被會了,她先是出示課文原句師生對讀,然後出示填空形式的句子,讓學生讀句子,整篇課文學完後,出示每一小節的開頭,讓學生根據提示,找六名學生試著背誦課文,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背誦了下來,而且都很準確。這充分體現了老師的引導作用。

王文霞老師那慈祥而溫柔的嗓音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有一種親近感。我想:學生們肯定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的。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比如:在教學太陽一小節時,王老師注意了對學生的拓展訓練,讓學生早上和傍晚時候的太陽,地上的樹影指著哪個方向,訓練完說話之後,又讓學生自編小詩。學生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王老師在教學上有收有放。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二小節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後邊三小節並填寫表格,讓學生感到了學習的快樂。在學習到較難理解的溝渠裡的積雪辨別方向時,王老師用圖文並茂的講解方法讓學生明白了道理。最後王老師讓學生分小組自編小詩,充分體現了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會不願意上呢?

兩位老師兩節精彩的展示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課堂風貌:真正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活起來,動起來,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口腦並用,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使學生直接獲取知識,促使學生能力的發展,創造力的激發,使孩子們在現實的生活中能夠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決面臨的新的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們更加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今天老師的學習狀態就是明天學生的生存環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任重道遠,應不斷地學習,博採眾長,逐步提高完善自我,以便於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學以致用。

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總結3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4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實踐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覆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為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資訊、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著。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陳立賀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閱讀課《陶罐和鐵罐》,由於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孫軼老師執教的四年級閱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於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詞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你是從哪個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的提問,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環相扣,統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瞭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著各小組進行彙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隻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充套件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後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為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字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

六、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於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幹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幹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並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儘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並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援。

以上只是國小部送教下鄉活動的幾個側面,隨著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國小部全體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託,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