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週記

【精華】國小四年級週記模板彙編8篇

週記5.76K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週的時間,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一定有不少可以記錄的東西吧,該寫一篇週記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四年級週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國小四年級週記模板彙編8篇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1

“下週該我們班值周了!”李老師紅光滿面地宣佈。教師頓時沸騰起來了,等大家安靜下來老師開始選人。當老師的目光掃到我時,我心裡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師喊了一聲;“楊書涵”。我提著的心總算回到原位。趁著雙休日,我在家裡對這鏡子不斷的練習者敬隊禮。

星期一早上,迎著刺骨的寒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學校。因為是第一次值周,所以大家都來的非常早。看得出大家都很興奮,興奮歸興奮,我們迅速地站在各自的“崗位”上。胸前地紅綬帶上面的金色的大字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我肅然起敬,那代表一種責任!

我負責一樓樓梯口,主要任務是提醒和指導同學們排成縱隊,靠右行。可是還有幾個調皮地高年級同學不聽,在樓道里亂跑。根本不把我們放子眼裡。於是,我叫來值周老師,他們立馬就像老鼠見著貓一樣,變得乖乖的'。

在值周的過程中,也有一件讓我難忘的事。我的一個好朋友忘了戴校牌,求我別記。想起她曾經幫過我,就放她走了。可是我心裡就像呑個蒼蠅一樣好難受,並沒有因為幫了她而感到高興。這時我一低頭,突然看到胸前的紅綬帶,想起老師是因為信任我才讓我當的值周生。我感到無比的羞愧,毫不猶豫地拿起筆記下了好朋友的名字和班級。胸前的紅綬帶也格外的鮮豔了。。。。。

一週的值周工作結束了,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管理學生秩序是多磨不容易。最後我再一次向老師深深的敬個隊禮;老師,您辛苦了!!!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2

20xx年9月8日

星期四早上,校長在大會上說:“今年要評選田徑運動員,(每班)男生選五個,女生選四個。”聽了校長的話,我想:我能不能被選上呢?星期五下午的'最後一節課是體育課,體育委員王嘉瑋把我們帶下樓,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操場。

到了操場,體育王老師先讓我們慢慢地跑兩圈,(活動活動筋骨)我們很快就跑完了。王老師又讓我們跑40米短跑。我想:短跑不需要長跑那樣有耐力,(比的是速度),我必須(一)剛開始就要飛快地跑起來。第一(組)個跑的是我和王一鑫,只聽一聲令下,(我就)飛快地跑了起來,王一鑫也不甘示弱,很快就跟了上來。馬上就要到終點了,王一鑫漸漸超過過了我,我心(裡在吶喊)想:絕對不能讓(他)王一鑫超過我。於是,我急中生智,像剛剛起跑時一樣,用力把腳一蹬,就和王一鑫同時到了終點。

不一會,短跑就(結束)跑完了,長跑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班高手如雲,跑得最快的是王嘉瑋,只聽一聲令下,他就像一匹賓士的駿馬一樣,(一樣可去掉),飛快地跑了起來,其他人也爭分奪秒,他們你追我趕,眼看著就要到終點了,看看計時錶,只用了三十九秒。(多遠的路三十九秒?)轉眼間就到我了,雖然我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但是,我卻用了四十八秒才跑到了終點。

我想:雖然我沒有被選上,但我會繼續努力的,爭取以後能當選上運動員,為班級爭光!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3

在語文課上,我們讀了《遨遊漢字王國》這一組文章,讓我瞭解了漢字的神祕和有趣,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收穫。這組課文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漢字的趣味與奇妙。讓我更深刻地明白了漢字是如此迷人,如此有魅力,像一塊磁石吸引著我們。

平常,我總認為漢字枯燥乏味,無聊死了。然而,在看了一些漢字的演變過程後,我對漢字的印象更深了。一些古老的象形字更讓我大開眼界,如:山、水、日、火從象形字演變到如今的漢字,這不得不讓我對創造這些漢字的祖先肅然起敬。現在這成千上萬的漢字,離不開祖先們的苦思冥想,祖先們煞費苦心為我們創造了這些形體優美的`漢字,我們應該珍惜。想到這裡,我不禁心潮難平,浮想聯翩。王懿榮和倉頡等祖先,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書中呈現出來的錯字中,我知道了不認真學好漢字的壞處;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我看到了漢字的美麗;在諧音鬧出的笑話中,我明白了這些字中的趣味……

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漢字的神奇獨特。是漢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趣味無窮。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4

我的家鄉在安徽樅陽。我的家鄉可美了,那裡的山,是那麼的綠;那裡的水,是那麼的甜。山上的景色很迷人,我經常和姐姐到那玩。那裡的春、夏、秋、冬都很漂亮。

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南方的燕子也飛回來了。桃花、杏花、梨花爭相開放。

夏天到了,池塘裡的荷花妹妹和荷葉哥哥都露出了笑臉,小青蛙在荷葉上唱歌,蜻蜓在池塘邊飛來飛去。

秋天到了,楓葉像蝴蝶翩翩起舞,蟈蟈在吱吱地叫。果園裡一個個果實像娃娃的`笑臉,掛在枝頭。

冬天到了,調皮的雪花娃娃從天上落了下來,給土地媽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毛毯。小朋友們在堆雪人,打雪仗,可高興啦。

怎麼樣,我的家鄉很美吧?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5

清明節是4月4日。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跟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跟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奶奶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裡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為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標好了以後,奶奶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衝,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裡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幹完了,奶奶把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著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6

雄鷹之所以能主宰藍天,是因為它有不斷進取的信念;浪花之所以能拍擊礁石,是因為它有戰勝恐懼的勇氣;我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為我有克服困難的信心。

去年夏天,我參加了校運動會。剛跑完了800米比賽的我又想跑1500米比賽。可是在一旁觀戰的姥姥一直不讓我去跑。我對姥姥說:“給爸爸打個電話,看他讓不讓我跑。”於是姥姥撥通了爸爸的電話,在電話裡爸爸對我說:“你為什麼非要跑1500米呢?”我說:“我要鍛鍊一下我自己,你是不是也不想讓我成為懦夫哇!”聽了我的'話,爸爸終於同意了,最後又囑咐我說:“別累壞嘍,跑不動了就下來。”我放下電話,信心百倍地走向賽道。發令 槍一響,我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跑著跑著我覺得很累,雙臂甩得發痛,臉漲得通紅,像一個熟透的大番茄一樣。可是我在心中默默地給自己加油: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我使出全身的勁,奮力衝向終點。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得了第四名。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困難是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面對困難,我會堅定信心,化信心為動力,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7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業沒事幹,想想應該為大人乾點什麼家務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眼睛一亮,對,就擦玻璃。

主意一定,馬上行動起來。我打了一盆清水,拿了一塊抹布,搬來一把椅子,開始擦玻璃。我擦了幾下後,看了看,只見玻璃上印滿了橫七豎八的髒印,都快成大花臉啦!怎麼辦呢?只好把髒抹布用清水洗乾淨再擦,就這樣,反覆擦了幾遍,玻璃又明亮又幹淨。

雖然我的`脖子都酸了,但望著被我擦乾淨的玻璃,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國小四年級週記 篇8

荔枝,一種水果,外殼帶有尖尖的刺,果皮紅潤、新鮮、水靈,宛如一顆顆紅寶石,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剝開外殼,便會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看起來圓潤光滑,咬上一口,既甜蜜多汁,又冰涼爽口, 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另外,荔枝的果肉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不適宜多吃,多吃會得“荔枝病”。而且,荔枝還渾身是寶:荔枝核含有百分之五十的澱粉,還可以釀酒;荔枝樹枝幹結實、防腐、耐潮,是修建房 屋、橋樑的優良木材,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荔枝樹十分樸素,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它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也不像桂樹那樣笨拙;更不像梨樹那樣優雅……它是筆直筆直的,具有陽剛之氣。

三、四月份的荔枝是又青又小的,味道難吃苦澀;五、六月份的荔枝是微紅色的,味道酸膩微甜;七、八月份的荔枝算是成熟了,顏色深紅並有些發黑,味道十分可口。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李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