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週記

有關數學週記(精選20篇)

週記3.01W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穫良多吧,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週記記錄一下呢?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週記(精選2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數學週記(精選20篇)

數學週記 篇1

今天,就有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位我們全班同學都討厭的人,我們的數學老師。為什麼說他討厭呢?大家就接著往下看吧!

我的數學老師叫劉磊,今年26歲,身高體重150,戴著一個眼鏡,小眼睛,大嘴,總之,長的就是不太好看。如果他生氣的話,臉不是綠色就是紫色,要不就是紅色,而且好老瞪著眼珠,就更醜了。

數學老師他非常囉嗦,一堂課能講一道大題就不錯了,而且學的東西從明白講到迷糊,都會了他還在講講的我們都迷糊了,而他呢?卻覺得自己講的很好……

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們好,可是也不能太囉嗦了吧!

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換數學老師啊,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啊!

數學週記 篇2

“ 3.141592653……”哦,這是神馬情況,都半個多小時,哥哥怎麼還在這兒唸叨著這些數字,什麼3.1415926我都快聽會了。咦,慢著,這不是“圓周率”嗎,哥哥背它做什麼。我帶著疑問來到了哥哥的房間。

我問哥哥:“哥哥,你背圓周率幹什麼?”“沒事幹,揹著玩兒唄。我剛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鐘就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了, 現在我可以在十秒內背出來呢!”哥哥得意地說。聽了哥哥的話,我十分不服氣,於是就跟哥哥打賭說,我一定會在十五分鐘內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

背東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樣死記硬背的話,估計半個小時我也背不會。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決定用諧音來記。我家有一本書上面就有圓周率諧音記憶法。我找到了那本書,書上是這麼寫的: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兒樂(26),我三壺不夠吃(535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死了算罷了(43383),兒棄溝(279)。

這是寫一個酒徒在山寺狂飲,醉死山溝的情景。

我先把這篇文言文背了下來,用了3分鐘,又開始根據這些文字的諧音背數字,可是在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字的諧音讀不出數字來,比如:我三壺不夠吃的“夠”是用來表示9的,可是“夠”和“9”並沒有諧音關係,於是,我只好繼續觀察,看看有沒有其它的規律。

看著看著,我發現“我三壺不夠吃”的“夠”和“兒棄溝”的“溝”是諧音,都是用9來表示,“酒殺爾”的“殺”和“殺不死”的“殺”都是用3來表示,“死了算罷了”的兩個“了”和“算”也都是用3來表示……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點一點地記,不一會兒就背會了。為了能背得更熟練,記得更牢固,我還邊背邊寫,寫了十遍以後,我覺得我記得已經挺熟練的了,我拿秒錶測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這30位數背了下來。

我來到了哥哥的房間,哥哥不屑一顧地說:“是不是背不會,來認輸呢?”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氣把30位數一個不落地背了出來,哥哥見我背得這麼熟練,不敢相信地說:“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鐘就背得這麼熟練,太厲害了吧!”看著哥哥那吃驚的表情,我開心地笑了。

數學週記 篇3

著一絲“殺氣”的中年“地中海”男人。呃,我們的數學老師呢,恰好相反!他是一個長相粗獷,濃眉大眼,膀大腰圓卻又性格開朗的“真漢子”。他的風格,可不是我三言兩語能夠說出來的,下面我就給你講講這個可愛的“漢子”吧!

上課的鈴聲響了起來,一切都靜了下來,此時,我們“英俊的男神”數學老師正邁著穩健的大步踱踱而來,我們剛要大喊出今天的考題,可“男神”卻徑直走向了隔壁班。這時,靠門的同學小博會毫不客氣地喊:“老頭兒!在這兒!”老師又緩緩地走了回來,站上講臺,收了收他宰相般的肚子:“不用著急,我就是去視察一下他們班的紀律。”數學老師竟然可以如此“厚顏無恥”一本正經地為自己記不住是哪班的課而開脫。我們也只是“稍稍地”大笑了一場。還沒等我們喘上來氣,他自己又來了一句:“小博同學,我不是老頭兒,看過愚公移山嗎?我是智叟。”這下我們可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要知道老師說這話的時候是帶著濃厚的鼻音加上“洋氣”的普通話。

正式上課了,老師當然是要檢查作業的。這時,小博的同桌——一向完不成作業的小旭卻什麼也沒拿上來,“智叟”說:“今天又找誰證明啊?我不想再聽是你姥姥了,你姥姥和智叟我差不多大吧?別老折騰她老人家了,沒有用,親屬不能作為證人出庭。”我的智叟呀,這分明是蔣昌建附體啊。良久,小旭才紅著臉說了一句忘記帶了。“智叟”又來了一句話:“理由啊,太蒼白。”我們再次笑得前仰後合。所以,每當聽到隔壁班級像搞實戰演習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智叟”在上課呢!

感謝您,幽默風趣的數學老師!感謝您的平易近人,感謝您的機智……老師,很榮幸成為您的學生!

數學週記 篇4

在生活中,每一處都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和用好數學。同時,也因為數學是離不開生活的,所以我們也會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難解的數學題。

記得有一次,我們到叔叔家裡玩。玩著玩著,叔叔拿了10個硬幣走了過來,說:“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嗎?”“當然想啦!”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我望著叔叔,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感覺到叔叔好像在耍什麼把戲似的。“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就要回答我的問題,誰答對,硬幣就全歸他了。”說完,叔叔就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10個硬幣放進3個杯子裡,使每個杯子裡的硬幣數都是奇數,看誰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聽完叔叔的題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見表弟在客廳裡走來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靜地思考著。不一會,我看見妹妹找來了材料,試著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還是沒找到具體解題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開動腦筋想著。哎,要是能把這硬幣拿到手,那該多好啊!

過了十多分鐘,大家都沒有想到怎麼做,叔叔見此情景,對我們說:“給你們一點提示吧!解這道題要學會多轉幾個彎,不要……”“等等!”話沒說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麼似的。只見他拿起10個硬幣,先把第1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裡去,然後把3個硬幣投進第2個杯子裡,看到這裡,我不禁想道:這個辦法嘛,我早就想過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幣有6個,6是偶數,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句:“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當表弟把剩下的6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時,我插嘴道:“這辦法根本……”我的話還沒說完,表弟就把我的話打斷了,“表姐,你還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氣地說。只見他拿起第1個杯子,把那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裡去。“這就是第一種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個鬼臉。“哎呀!我真笨,怎麼想到第三步就放棄了呢?真不值得!”接著,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樣做,先把3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裡,然後在第二個杯子裡放5個硬幣,接著把剩下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子裡,最後,把第一個杯子裡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裡去。這樣第二種方法就完成了。按著這樣的方法,表弟連續做了13次。

看到這裡,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點點頭說:“真想不到,你這小鬼還會有動腦筋的時候,這回你贏了,10個硬幣都歸你了。”叔叔一邊稱讚表弟,一邊撫摸著他的小腦袋。“不過,小欣,你得加把勁了,這回連表弟都贏了你。記住,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

是呀,叔叔說得對,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如果我剛才想到第三步沒放棄的話,再動動腦筋,那道題就被我解開了。以後,真的要加把勁,努力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用好數學。

數學週記 篇5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週末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麼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說了這到題,他說:“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後用9·9-9·1=0·8(分)”聽了爸爸的解法後,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後,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正如斯蒂恩說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既重於邏輯的標準,也重於實用的標準: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後來,我又用我5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週記 篇6

又是一週過去了,離畢業考試越來越逼近,仔細想一想,短短一週,我究竟學會了什麼,做到了認真仔細了嗎?我不禁反省起來:

(1)課上表現——我生性好動,課上更別提,不是摸這就是摸那,課上表現很不好,造成我不認真的習慣!以後我會多加註意。

(2)作業表現——自我感覺良好,雖然上課不認真,但是做題,只要仔細,一般不會做錯,以後我也會更加認真、仔細,在題海中找到樂趣!

(3)學習內容——通過一週的學習,我學會了不少知識,如: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積等於兩個內項積)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正比例(兩種相關連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4)下週目標——這一週的不足之處,我會在下一週改正,爭取做的更好,在數學中尋找無窮的快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至理名言,會在我心中謹記,成為我學習的動力,促使我更上一層樓!

數學週記 篇7

今天,由於爸爸媽媽上班,媽媽就把我送到新華書店,書店裡人頭湧動。一進門,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這種熱鬧的場面,使我一下子衝動起來。書架旁伏滿了人,十分擁擠,要想看得清,就要往裡擠。往日“文明”的我也顧不上什麼禮讓了,一有空子就鑽。我完全不顧來自後面的擠壓,盡興地挑選書籍。一會兒,我終於選到了我看的書。擠出人群,我發現,一位看著像老師模樣地抱了好多書。我有禮貌的問老師需要幫忙嗎?老師爽快的答應了。老師,您是給學生挑選的書嗎?是呀!你們班有多少學生?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反而問我,讓我猜猜看。每人6本則剩下41本,每人8本則差29本,有多少學生?多少本書?這一下,可把我給問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點思路,兩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導致練習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變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總差額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額,那不就求出總人數了?我很快求出了學生有35人,求出了學生的人數,那書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說:“你真棒!完全正確!”

其實數學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心裡的那個美呀,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今後我還要在數學的城堡裡探索、發現,不斷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

數學週記 篇8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著沒事,母親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母親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母親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母親。可母親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母親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母親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母親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母親,母親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數學週記 篇9

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真的相等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在老家進行了動手實驗。

第一次測量準備了一盒高20cm的彩色鉛筆和一盒高10cm的茶葉罐。把這兩個罐子垂直平放在陽臺的桌子上,出現了明顯的影子,經過測量,發現高20cm的彩色鉛筆盒的影子約為36cm長,高度與影長的比是20:36,比值是九分之五。而高10cm的茶葉罐的影長大約是18cm,高度與影長的比是10:18,比值也是九分之五。

第二次測量準備了高30cm的火鍋筷和高6cm的橡皮擦。把這兩個東西垂直平放在陽臺的桌子上,出現了明顯的影子,經過測量,發現高30cm的彩色鉛筆盒的影子約為60cm長,高度與影長的比是30:60,比值是二分之一。而高6cm的茶葉罐的影長大約是12cm,高度與影長的比是6:12,比值也是二分之一。

發現,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的確相等。而且兩個同缺一不可,否則比值就會出現不同(如一二兩次實驗雖然地點相同但是時間不同,比值也有所偏差)。

據多次試驗和資料查找了解,陽光從物體頂部射到地上,那束光和物體還有影子形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因為物體都是垂直放置的,而由於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以陽光和地面之間的的角不變,所以這個角的長和影子的比值不變。

數學週記 篇10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數學週記 篇11

最近我陪老媽去市場時,看見了很多籠子裡的雞,由此老媽便給我講了一個經典的數學故事——雞兔同籠問題。我和老媽回家後便一起了解了這一有意思的數學故事。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隻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隻兔。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題的基本關係式是:兔數=(實際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總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腳數)。類似地,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雞兔同籠問題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數學問題,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假設法“思想,更是十分新穎。我雖然對其中的要領與奧妙都不太熟悉,但通過這個問題,我明白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係,更激發了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數學週記 篇12

生活之中或許我們只意識到了語文的重要性,意識到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語音,沒有文字。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的存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如果你仔細地觀察,認真地發現,你就能夠發現數學與你其實是形影不離的。在最近的生活裡,我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弟弟約好2點在森林公園集合,然後一起去動物園玩。到了目的地之後,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園的動物園,所以只好買了一幅公園的地圖。地圖到手後,弟弟悄悄的向我走過來,然後一把將地圖搶了過來。我無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裡對這“小淘氣包”的無理取鬧。然後弟弟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哥哥,今天就由我這個嚮導來帶你去找獅子吧!”這時,我心想:但願不會南轅北轍!之後,弟弟就帶著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過了大約一小時後,我終於忍無可忍,大喝:“你搞什麼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麼還沒到?”我直接將地圖奪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出風頭的弟弟濫竽充數,把地圖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5000釐米。“唉,學好一身本領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樣自以為是,不踏踏實實的學習的話,後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後,我按照我所學到的知識,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獅子那。瞧弟弟那羨慕的樣子,他還求著我收他為徒弟呢!

知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數學週記 篇13

晚上,我複習數學時看到這樣一道題:小剛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5米,他們在一個300米的環形跑道上比賽,問小剛什麼時候能和小明相遇呢?看起來他們每秒僅僅相差一米,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5分鐘以後小剛就比小明多跑了一圈,30分鐘以後他們就相差1800米,如果沿直線跑,小明就連小剛的影子都找不到了。真的如同爸爸媽媽經常說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每次進步一點點,才會有飛躍式的進步啊。

中國有句古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思是說一個東西只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發生變化。一個人要想有大的進步,就要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世界上沒有什麼天才,就算有天才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我曾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一個NBA球隊的教練在球隊最低潮的時候對球員說:“今年我們每人只要比去年進步1%就好了。”球員一聽,“才1%,太容易了。”於是,他們在搶球、罰球、助攻、攔截和防守五個方面都進步了1%,結果那年他們竟然拿了冠軍。大家想想,如果每個人在所有五個方面都進步1%,就是5%,12個人就一共進步了60%,能不拿冠軍嗎?

所以我們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時間久了,就會有大的進步了。

數學週記 篇14

小數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那這一學期學的是什麼呢?來,我們複習一下以前的知識,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組成的,我們三年級還學了怎樣比較大小,比較大小時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比小數部分,小數部分從十分位比起。大家會問,十分位是哪一位啊,這就是我們新學的知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點向右邊數,第一位是十分位,計數單位是1/10,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是1/100,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是1/1000,也是0.1、0.01、0.001。

我們還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性質是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我們由這個定論可以做兩大類的題目,一個是化簡,一個是改寫。化簡就是去掉末尾的0,改寫是去掉末尾的0或添上0,看看題目要求寫幾位小數。

我們還學習了小數的讀寫,小數的乘除法,小數的乘除法就是一個小數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小數點分別分別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我們還學了毫克是質量單位,1克=1000毫克。

這就是我一週的收穫,呵呵,挺有意思的。

數學週記 篇15

很晚,寫完作業,已經很晚了,怎麼看那誘人的電視!於是我是中午一頓狂寫,晚上的作業就所剩無幾了!好棒!

這天,我還像原來一樣攤開“練闖考”,一道題映入我的眼簾:一桶油,第一次用去了1|3,正好是4升,第二次用去整桶油的1|4,還剩下多少升?

我馬馬虎虎的掃了一眼:“太簡單了,直接用方程來接不就行了!”我飛快的寫著,寫到一半覺得不對勁:一共有兩個未知數,這可怎麼寫啊?二元方程還沒學,怎麼解?

我擦掉方程,冥思苦想,一會兒畫畫圖,一會兒又列列算式,想了半個鐘頭也沒想出來一點頭緒:兩個未知數,該怎樣解決?我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1|4,根本就沒有想到1|3,卻不知道,這個1|3大有學問!

老爸回來了,我還沒有解出來這道題,只好向老爸求救。爸爸看了看題,笑道:“題並不難啊!”“不難嗎?”我忍不住反問了一句,“它這上面有兩個是未知數,1|4和剩下的油。”爸爸說:“那是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別的地方。

“看,1|3升正好是4升油,那麼一共有多少油……12升油,那12升油不就能求出1|4是多少升油了麼?“誒,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從1|3來入手呢?

我回到房間裡,解出了這道題。

仔細想想,這些年來數學上的”攔路虎“不就是這些嗎?一些問題表面上看覺得很難,可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解題,是不是就不難了呢?

這一點,我怎麼沒有想到!

數學週記 篇16

眨眼間,寒假過去了,在開學的第一個星期中,我們學習了負數和圓柱與圓錐中的第一部分圓柱。為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出現了負數,用“-”號表示負號。以前學得15、16??這樣的數叫做正數,用“+”表示正號,不過也可省去正號。這些符號在存摺上也出現過,如:-200表示支出了200元,+500元表示存入了500元。溫度計的零上與零下、樓層的樓上和地下、海拔、水位、盈利和虧損、增產和減產、得分和扣分都是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但一定要記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比較大小時最後用畫數軸額方法來比較大小,直線上0右邊的數是正數,左邊的數是負數,而正數都比0大,負數都比0小,所以正數都比負數小。崗亭、蠟燭、燈籠等都是圓柱,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周圍的面叫做側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如果把圓柱的側面開啟是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記住是兩個底面,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有特殊的時候下,如圓柱形的帽子、筆筒,只需求一個底面面積+側面積,壓路機、貼海報只需求一個側面積就好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讓我們再接再厲吧!

數學週記 篇17

“啊,數學啊,數學。”我最傷腦筋的就屬數學了。小數點、加減乘除、小括號,這些符號好像會動似的,在紙上跳來跳去,成為數學題裡的“攔路虎”。媽媽說,這不是我不會,是粗心在作怪。

數學作業裡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所以,每次做作業,我總是先攻數學。這天放學回到家,先取出數學作業本,準備就緒,隨後便“抽出寶刀”,“跨上戰馬”,一路“奮勇殺敵”。在題林中“劈開一條血路”,勇猛極了。正當我得意洋洋之際,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我面前。我頓時頭暈眼花,一時找不到突破口,轉身準備“逃跑”。可轉念一想,不行,我要回去戰鬥!無論敵方多麼厲害,我也要把敵方打敗。“總司令”正等著我的好訊息呢!我想到這裡,我又回頭對著“怪物”仔細分析。“一段鋼筋截成六段,那也就是說截了6—1=5次!”我高興地喊了出來,“那再拿鋸一次所用的時間乘6,就是一共需要多少時間。”找到突破口後,我正中敵方要害。在一番拼搏後,“龐然大物”就輕鬆地被我幹掉了。

“對數學我感覺還是很好的。”戰後,我“高舉著勝利的旗幟”興奮地對媽媽說,“攻克難題的感覺真好,粗心和畏難的毛病真是害苦了我,今後努力改正!”我調皮地向媽媽吐了吐舌頭。

數學呀,你讓人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如果掌握瞭解題思路,仔細分析,細心觀察,一切“攔路虎”都是“紙老虎”。數學,想讓我說愛你,真的是不容易!

數學週記 篇18

5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在平時上課時,幾乎都會有人出現錯誤,而出現錯誤的這些同學有時還會被同學嘲笑。不過,大家知道麼?往往一堂課上,就是因為這些小差錯,才使一堂普通的課變得精彩起來。

那是一節數學課,我們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幅地圖上有著甲乙連兩個城市中間有著連線兩城的火車道路,問怎麼樣測量兩地的距離。這個問題一出,同學們就紛紛踴躍思考,舉手說著自己的方法,我想得是用尺子先測量兩地圖上距離,再按比例尺算,這一觀點是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不過,這是王詩雅說:“應該用一條繩子測出火車線路的距離,把繩子再伸長,看看繩子有多長,再計算。”這種方法也有不少人同意了。

現在這道題出現了兩種答案,究竟誰的對呢?我們大家都討論了起來,各自說著自己的觀點。有的說“火車路線就是兩地的距離!”“不對不對!應該是兩地的直線距離!”

最後,有一個同學終於說出了其中的道理,原來:火車的路線是兩地的路程,而直線距離才是兩地的真正距離,也就是這正確的答案!

我們大家聽了後,都恍然大悟,知道了這兩個方法的區別和不同的意思。

看來,如果沒有王詩雅和一些同學作錯了這道題,也不會有我們之後的討論和知道其中的道理,犯錯誤並不是壞事,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數學週記 篇19

4月1日 星期六 雨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是九分鐘?。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著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覆覆地想了幾遍,覺得就應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穫,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數學週記 篇20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您的窗前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的走過您的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田……”

每當我唱起這首歌時,我都會想起我們的數學老師——顧老師。三年級開學的第一天,一進教室,我看到一位女老師站在教室裡,當得知他就是我們的新班主任時,同學們都有些不太高興。可後來,同學們慢慢喜歡上顧老師了。因為他上課語言很幽默,而且有時還帶我們做遊戲。

有一次,數學課上的內容都做完了,可是還沒有下課,老師為了獎勵我們,便帶我們玩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明七暗七。老師開始講遊戲規則了:“明七就是帶有七這個數字的數列,如七、十七等等,暗七就是七的倍數,列如十四、二十一等,全班一個一個的報數,如果你報的數正好是明七或暗七,那你就不報數,只拍手。”遊戲開始了,從七組第一位同學開始報。“一、二、三、四、五、六、啪……”大家都很緊張,誰都怕報錯了,當然,我也不例外。很快,已經到我們組的第一個了,我是第三個。“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終於到我了,我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只知道我要報三十三,我不知怎麼回事,我讀之前和讀的時候,根本沒想它是不是明七暗七。“三十三”讀完後我才清醒……“啊”,我終於鬆了口氣,它既不是明七,也不是暗七……

我們喜歡這樣的數學老師,他能帶我們在快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