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三篇

作文9.69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人物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三篇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就是戰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他是一個伶牙俐齒,能說會道的能人。關於他,最讓我心服口服的一件事,就是派他出使楚國的事。

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有一次,齊王派大夫晏嬰出使楚國。楚王想趁機侮辱晏嬰,從而侮辱齊國。

一開始,楚王在晏嬰來臨之時,關上了城門,借晏嬰身材矮小的缺點,只留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想要讓他從這個洞鑽進來,可晏嬰卻機智地說:“進狗國才要爬狗洞。”楚王無奈,只好大開城門。身材矮小的三言兩語就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讓我讚不絕口。

在殿堂上,楚王無視晏嬰,還問為什麼派一個這麼矮小的人來訪問楚國。可晏嬰說,齊國訪問下等國,就派下等人去。暗暗諷刺了楚國是下等國。楚王氣在心裡,表面上卻只能陪笑,那時楚王的.臉色一定難看得很,正所謂是皮笑肉不笑。在吃飯過程中,從堂下走過一個齊國囚犯,楚王又想借此羞辱他,晏嬰卻神情淡定,不以為然,又以言語巧妙回擊了……

這就是我佩服他的理由!總能用巧妙的言語來回敬對方的無理,他厲害吧!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2

採菊南山之樂

淨土何在,汙濁喧囂人世間。

隨遇而安,家旁五柳。陶淵明不受塵俗煩擾,住在車馬來往的喧鬧之地卻因心靈的與世無爭坦然淡定。遠離了齷齪的官場,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生活自然處處皆趣。悠哉悠哉籬下采菊,飛鳥相伴歸往山林,萬物自由自在,南山之景實謂佳好。陶潛心中自是愉悅,於是脫口而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你那超凡脫俗的牧歌生活,令我怦然心動。在眾人爭先恐後追逐名利的年代裡,你不像他人詞藻堆砌造作。你的詩詞更多的是自然的本真,不粉飾,不浮誇,清新樸素卻寄情深長。我曾想,如若有機會像你那般生活——看自己喜歡的書,吃自己種植的蔬菜,賞自己獨愛的菊,與知己盡興言歡,豈不快哉。感謝你,陶淵明,你的純樸簡單讓我安寧,像在炎熱難耐的夏季裡感受到的絲絲清涼之意。

水調歌頭之愁

月明如水,皓月當空銀光瀉。

團圓節裡無團圓,一人一月一壺酒。蘇軾醉意微薰,把酒問天,瀟灑之中又帶鬱憤。遙望月宮他心生羨意,想那無暇的明月寒宮會比這混世好上百般,可月常圓缺,又恰如人間,時也缺憾。無眠的孤清更加釀深了思念之情,千里外的弟兄是否安好,只聞他念“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解心中之愁。

蘇軾,你的詞曾被人稱須關西大漢,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不想向來豪情萬丈睥睨天下的你,也總有寂寞一刻。正因落拓與憂愁的共存,演繹了一個精彩真實的你。我曾想,生活亦是如此,時而一馬平川直指東去,時而蛇形北斗朝向難分。感謝你,蘇軾,你的灑脫與哀愁領我走向了更加遼遠開闊的一方天地。

過零丁洋之嘆

驟雨打萍,疾風捲絮山河碎。

學而入仕歷經苦幸,一心報國壯志不屈。為扶正國家傾倒之勢,文天祥在荒涼冷落的戰火中煎熬四年,怎奈卻未能扭轉乾坤,僅而淪為階下囚。國家的.仇恨與個人的屈辱讓他受盡折磨,但歷史卻記下了他那刻骨銘心的一聲千古嘆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你是正義凜然的鬥士。你勇敢地接過那些苟且偷生的人不敢擔起的責任,奮勇迎戰,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不受侵略與踐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僅是這一點就強過其他千萬只為安身立命的奉迎小人。我曾想,你最終的無奈抱憾怎樣一種鬱結?怎樣一種不甘?感謝你,文天祥,你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教會我懂得什麼是國,什麼是家。

品味陶淵明,樂在素人心;閱讀蘇東坡,愁于思家親;感受文天祥,嘆因為國屈。當你們輕輕走過我的身邊,答案昭然若揭。

中華三千,古人,不遠。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3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看了霍去病傳之後,我不禁遙想他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霍去病,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西漢王朝著名的抗擊匈奴將軍,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少年軍事將軍。在18歲到24歲的短短几年中,他先後6次參加大規模征討匈奴的戰爭,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而他一段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正式發起對匈奴的反擊戰爭。年僅18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出征,漢武帝封他為“驃姚校尉”,挑選了800名精銳騎兵歸他指揮。霍去病率領這800騎兵,遠離大部隊數百里,在茫茫大漠裡奔襲數百里尋找敵人蹤跡,對匈奴首腦發起閃電般的襲擊,殺敵20xx多人,其中包括多名匈奴貴族。漢武帝知道後大喜過望,封霍去病為冠軍侯。霍去病的首戰就以驕人的戰果向世人宣佈,一位少年將軍橫空出世了。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又成功指揮了河西之戰。河西即今天的河西走廊,位於黃河以西,祁連山一帶,是漢朝通向西方的黃金通道,當時一直被匈奴侵佔。漢武帝想與西域各國取得聯絡,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發動了河西戰役。在河西一戰中,霍去病指揮數萬騎兵迂迴數千裡,消滅了數萬匈奴,匈奴渾邪王投降,霍去病成功收復了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往西域之路。

河西之戰沉重打擊了匈奴的力量。匈奴人悲哀地唱到:“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在他們眼裡,年僅20歲的霍去病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少年戰神,有霍去病在,他們就不可能和漢抗衡。

河西之戰結束後,漢武帝為了獎勵霍去病的軍功,在長安為他建了一座豪華的住宅。而霍去病卻鏗鏘豪邁地回答:“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公元前119年,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霍去病毫無爭議的成為了漢軍的主帥。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長途奔襲兩千多裡,對匈奴左賢王部進行攻擊,在消滅匈奴7萬多人後,在匈奴人的狼居胥山上建立起高壇舉行祭天封禮慶祝勝利,在歷史上留下了著名的“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貝爾加湖,才凱旋迴朝。被漢武帝拜為大司馬一職。這時的霍去病年僅22歲。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不幸病逝,年僅24歲。漢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連山形狀,墓前陳列“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遠征匈奴的豐功偉績。

我喜歡霍去病,是因為他為國忘家的精神。霍去病的姨母是皇后,舅舅是大將軍衛青,家世顯赫,但他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而是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弱冠之年的霍去病短短八個字震撼人心。

我喜歡霍去病,是因為他有勇有謀的能力。漢武帝曾經想親自教他孫武兵法,他卻回答:“打仗應該隨機應變,而且時勢變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適了。”霍去病不拘泥於習俗常規,而是注重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所以才能屢建奇功、決勝千里。

我喜歡霍去病,是因為他堅韌不拔的耐力。戰鬥都是在乾旱荒涼的沙漠地區進行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他卻能始終如一、攻堅克難,崛起於行伍,建功於塞外,直至取得全部戰役的勝利,為西漢王朝的安定立下赫赫戰功!

霍去病以他保家衛國的精神、勢不可擋的銳氣、充滿新意的思想彰顯了他的大智慧、大決斷、大無畏,千古傳頌。

古人不遠,古人的精神永在,激勵我、激勵我們前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