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年俗文化作文

作文8.24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俗文化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年俗文化作文

年俗文化作文1

寒假的生活五彩斑斕,春節的風俗代代相傳。今天我們先鋒小隊出發去尋找城市裡的年俗,感受年味兒。

吳山廣場上處處可見高高掛著的燈籠在微風中左右搖擺,時刻準備著迎新年,公園門口花叢中的三隻山羊不知何時,脖子上都戴上了大紅花,那仰首挺胸的樣子神氣十足,寓意著三陽開泰福運到。旁邊門口的草叢中兩個大陶瓷娃娃頂著“阿福頭”身穿火紅的衣裳,手拿細杆子挑著一大串鞭炮,好像就等著你去點火,真是喜氣洋洋。小隊員們個個都準備了節目,在廣場上玩開了,猜字謎歇後語、俗語、古詩······玩得不亦樂乎,盡情地感受節日的氣氛。

往前走來到了河坊街,街上許多店門口都掛上了“年味兒”的'彩旗,各種美食看了不禁讓人流口水,甜甜的糖葫蘆,香香的餈粑······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從河坊街頭往上走,我們來到了杭州博物館“第二課堂”,館裡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了許多年俗活動:新春送福,剪窗花等。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圍著大圓桌認真地聽老師講解,“立體”春字如何折,怎樣剪,梅花窗花又是要怎麼折,怎麼剪,大家齊動手,認真仔細地做著。當我們把“立體”春字一個個立在桌上的時候,隊員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與興奮。課堂上歡聲笑語,成了我們的樂園。

這次的尋找年俗活動不僅使我們瞭解了傳統春節,也讓我們體會了濃郁的年味兒與美好的生活。

年俗文化作文2

隨著時代的發展,春節也跟著改變了不少,但其精華始終得以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春節人文內涵的年味,像座固化的山,不為滄桑之改而移;作為春節裝點的年俗,像條流淌的河,隨斗轉星移吐故納新:它們的內在關係則是,河繞山流。年俗會伴著年味傳承下去,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意義也會再嶄新下去。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晚上,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和家人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辭舊迎新。除夕這天,我們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在這一天中,要做年夜飯、貼春聯、貼福字、祭祖、守歲。

貼福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甚至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除此之外,“福”字還可以做成各種圖案,比如壽星、壽桃、鯉魚躍龍門等。

除夕之後便是拜年,拜年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七年級的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而長輩也會將一早就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正月七年級的另一件事情便是在這一天人們都是要吃餃子的,取“更歲交子之義”。一般餃子餡兒中會包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就意味著新的一年中會財源滾滾。而我在吃餃子時會仔細挑選,來一場“相面”遊戲,看哪個餃子長的有“福”就吃哪個。若不出意外的話,我會吃得硬幣歸的。偉大的“年”,偉大的春節,為我們帶來的太多太多,珍惜這一切吧,好好尋找年味,迎接即將到來的年!

年俗文化作文3

今天是莫干山鎮一年一度的年俗文化節,媽媽和嬸嬸帶著我和小妹妹一起去庾村集鎮逛年俗文化節。

我們坐上公交車到了集鎮。集市裡很熱鬧,有小販的叫賣聲,有討價還價的聲音,還有主持人講話的聲音。我們馬上融入其中,也開始逛了起來。各個鋪子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我們看得眼花繚亂。在這麼多攤位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打年糕和畫糖人。

打年糕

師傅先加點水,把米粉揉揉溼,然後倒入鍋子裡放進木製的蒸箱,把米粉蒸熟,接著將米粉倒入石槽裡。因為年糕粘稠得很,所以打年糕要兩個師傅配合,其中一個師傅拿著大木錘,高高舉過頭,揮手而下,“咚”的一下大木錘陷在年糕裡,另一個師傅迅速把麵糰翻過來。就這樣一個打一個翻,反反覆覆好多次才停下來,把打好的大團米粉放到桌子上,拉成細細長長的一條,用繩子切成一塊一塊的。這樣打出來的年糕,表面柔韌細膩,光澤爍爍,而且很有韌性,吃的時候可以拉得很長很長。據說打年糕意味著豐收,希望來年有更好的收成,真有趣。

畫糖人

畫糖人的'攤位已經是裡三層外三層地被人們團團圍住了,我好不容易擠進了人群。只見那個師傅拿起湯勺,加滿糖水,熟練地拿起勺子在桌子上搖了搖,然後開始畫了一隻兔子。他先畫了兔子長長的耳朵,再畫身子和尾巴,最後畫兔子的頭。糖水在他的手中就像一支神奇的筆,左晃晃又停停,不一會兒,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現身了,而每次大概一分鐘就能完成了,動物形象逼真,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歡。

年俗文化節真有趣,期待下一年的年俗文化節!

年俗文化作文4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年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年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年俗與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年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與“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年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是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年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年俗文化作文5

今天下午2點半,媽媽帶我來到了港龍美食苑參加邢週報小記者活動——體驗餐桌上的年俗。

我和其他小記者們來到大廳,只見在大廳裡整齊地擺著兩排桌子,桌子上放著小案板、擀麵棍、我們都很興奮,洗乾淨小手,穿上花圍裙,帶上口罩帽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像小廚師了,每個小案板旁邊都有一個盤子,盤子裡有面、棗、豆沙餡。麵點師先讓我們揪下一塊麵,然後把面搓成繩子的形狀,接著把面捲起來左右一正一反形成8字形,再把8字形面用筷子一夾就成了蝴蝶型,最後在蝴蝶的`4瓣翅膀上插上棗,棗餅就做好了。該做壽桃了,把面揉一揉壓成麵餅,在餅的中央放一塊豆沙餡,把餅捏成一個帶尖的圓球,用梳子的背面在壽桃的一側一壓,壽桃做好了。最後做豆沙包,把餡放在餅的中央,捏成小魚的形狀就好了。看著自己親手做的麵點真的很開心。廚師叔叔和服務員阿姨把我們做的麵點放到籠屜上拿去蒸熟。在等待的過程中,廚師長教我們做了一道既美味又快捷的冷盤——五彩雞絲。食材有雞絲、紅椒絲、黃椒絲、木耳絲和黃瓜絲。調料有鹽、糖、香油、白醋、味精。把所有食材和調料放在一起拌勻就做好了,我讓媽媽嚐了嚐,媽媽吃了,拍手稱讚。

一會兒,麵點熟了,一個個都鼓了起來,我們打包,我要拿回家給爺爺奶奶和爸爸嘗一嘗。我真高興,我也會做麵點了,以後我會幫媽媽做麵點。

年俗文化作文6

說到我我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對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新增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對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凶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年俗文化作文7

我們國家一年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它就是古老的“春節”。千百年來,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如掃塵,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守歲,鞭炮,拜年與春節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節的眾多風俗至今都代代相傳的。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原古時代就記載著春節掃塵的風俗。因為‘塵’與‘陳’是諧音,新春掃塵有除舊佈新的涵義,用意是把一切貧窮,晦氣統統掃地出門,人們寄託著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借掃塵的方法去整理全年來的'得失,嚮往打算新年的美好開始。用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方式來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烘托出喜慶的節日氣氛,把福字倒著貼,意示著“福氣已到,幸福已到”。還有行行色色的年畫,窗花,春聯貼掛,期盼賜予福祿壽,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當五彩繽紛的鞭炮遍地開花,四處響起的時候,新年走到我們眼前,人們都會穿得整齊漂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賀。長輩們給晚輩分發壓歲錢,真是其樂融融,新年新氣象啊!春節還有不得不說的食俗,大年七年級吃紅豆,寓示著一年紅紅火火;吃年糕,寓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湯圓,寓示著全家都團團圓圓。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趣味樂事也說不勝說,祝福寓意講不勝講。試問有誰不喜歡這傳統的春節呢?試問又有誰不想傳承這古老的習俗呢?

年俗文化作文8

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而如今春節顯得更加的重要。

現在的社會高速發展,許多人因為工作原因變得非常的忙碌。回家與親人在一起吃飯聊天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就現在的我們來說,可能很少看到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所以我們要珍惜

春節這次和家人相聚的機會。

首先感覺到春節的氣息,是在大街上看著人賣著各種各樣的年貨。街上開始採購年貨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從臘月初八美味的臘八粥到臘月二十三小年香甜可口的糖瓜,春節的氣息越來越近了。到了臘月二十四,全家上下會一起打掃房屋,共同辭舊迎新。再過兩天,家裡開始貼春聯兒,窗花和“福”字等,並且還會將“福”字倒過來,寓意著“福到了”。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很快就到了除夕。而除夕則離不開年夜飯,年夜飯也許是春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年夜飯自然少不了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在包餃子的時候,有的做餃片兒,有的負責包,有得負責燒水。奶奶每次還會找上洗淨後的幾枚硬幣包到餃子裡,而按長輩說,誰吃出硬幣誰就是有福的人。大家圍坐在桌前,一邊品嚐著滿桌的美味佳餚一邊觀看春晚,欣賞著讓人哈哈大笑的`小品,充滿節日氣息的歌舞表演和神奇的魔術。

飯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也就是熬年,共同迎接新年。到了午夜,當零點的鐘聲敲響時,窗外響起了噼裡啪啦的炮竹聲,大人和小孩在院子愉快的放著煙花。

春節代表著我們的家鄉,代表著我們兒時的回憶,代表著我們新的起點。在與家人團聚的快樂中憧憬著新的一年。

最後,祝大家新春快樂!讓我們為夢想而努力奮鬥吧!

年俗文化作文9

羊年春節在望,很多出生在農村、工作在外地的遊子,早已網購了火車票飛機票,等著回家過年。過年,為的是闔家團圓,一解思鄉之苦,也是為了感受熱鬧喜慶的年味。

不過,現在不僅城市,農村的“年味”也越來越淡,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幾十年來家庭小型化的結果,也可能是傳統農耕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的緣故。隨著新農村建設、新城鎮建設的推進,不少農民滿心歡喜地住進了高樓,人們的物理距離近了,鄉里鄉親往日親密的交流卻因一層層樓板阻隔而減少了。隨著生活方式的變遷,許多舊時的民俗習慣也逐漸消失了。

舊年俗在消失,新年俗在萌芽。以我所在的`縣城來說,49萬人僅擁有一家現代化影院,逢年過節基本場場爆滿,很多時候是一家人開車進城看電影。道理很簡單,農家人也向往現代文化生活,政府組織的文化下基層活動往往“遠水解不了近渴”。

春節要過得有“年味”,我們可以再把鑼鼓秧歌、廟會燈會等接地氣而又簡單易行的傳統文化活動搞起來,也可以讓自發形成而又興盛不衰的廣場舞在節日期間“跳”起來。對絕大多數缺少文化設施和場所的小城鎮來說,迫切需要各級政府積極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鄉鎮和鄉村文化活動構建公共空間,提供服務,這樣才有可能喚醒老年俗,催生新年俗,找回昔日濃濃的“年味”。

年俗文化作文10

噼啪聲將我從睡夢中驚起,不等我睜開眼,睡在我身邊的小妹就好像舞獅藝人一般,頂著被子刷地站起來,似乎早有預謀。她大喊著:“過年了,過年了……”。為本就充滿過年氣氛的家,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我被她感染了,將枕頭一推,以示我歡心情。這一推,竟推出兩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紅包,把錢掏出來,數了數,哇!足足有600元。

數了紅票子,媽媽又給我拿了一雙紅襪子。我剛想問媽媽為什麼要穿紅襪子,媽媽似乎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今年你過本命年,穿上紅襪子辟邪!”“哪有那麼懸乎?”“你穿上就是了。”我突然發現,襪子的底部有一個黃色的小人兒,在他旁邊寫著“踩小人”,這個我懂,是把小人踩在腳下,不讓他傷害你。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到了傍晚,我們一家穿上新衣去往姥爺家。剛到姥爺家就看見有好幾輛車停在家門口。估計都是串門的。媽媽家姊妹四個,壓歲錢自然少不了。

大人們在包餃子,孩子們想幫忙,卻被大人攔下,原因是:我們太鬧騰,雖說是包餃子,只怕到最後把自己當成餡包成餃子了。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等待著餃子上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我們這群孩子都站起身來。眼睛尋找著鼓鼓的餃子。因為那種鼓鼓的餃子裡可能有錢。我精心挑選了一個,一咬,覺得裡面有一個硬梆梆的東西,用紙撿出來,是一個亮閃閃的一角硬幣,雖只有一角,但是也是一個好的.寓意。

吃了年夜飯,成了我們小孩兒最興奮的時刻。說幾句吉言,就能換來兩三百塊錢,真值!

……

在現代化的時代,電子產品、網路替代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但,我們祖國的傳統風俗在我們心中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年俗文化作文11

爆竹聲聲辭舊歲,歲歲年年春又來。

這一天,無論城市、農村,還是北方、南方,每個角落都是被喜氣渲染的味道。這就是我們每年都要迎來一次的大團圓—春節。

記得兒時的自己穿著新衣服,手裡攥著壓歲錢……在大街小巷裡嬉笑,放鞭炮,身邊兩旁的紅燈籠,對聯兒,成為了春節最美的點綴和最動人的畫卷。

春節置辦年貨,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習俗,辦年貨就是老百姓過春節之前準備一些東西,如吃的、用的、穿的等等。但古時候人們把辦年貨叫趕年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在固定時間、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一般在農曆臘月二十五進行。同時年貨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如香蠟、紙碼、花炮、年畫、煙茶、糖果等等。如今這種習俗只有農村還延續著。

除夕,俗稱大年三十,有叫團圓夜,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的時候,桌子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

當然,過春節貼春聯是少不了的,春聯兒,又名對聯,對門。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他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這一習俗起於宋代,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貼春聯的同時,還有貼福字的習俗,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

春節還有回孃家、吃灶糖、掃塵等等。而今過年,這種年味越來越淡的聲音縈繞耳畔,在我們的視野裡到處都是各大商場踏著“望春”“開年”的熱浪,少了兒時記憶中的那種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