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中秋節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

作文1.18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中秋節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

中秋節由來作文1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由來作文2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因為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古時稱為仲秋,又因處於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但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現在,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

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所以,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

與中秋有關的傳說有很多。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罰。故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中秋節由來作文3

中秋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在《周禮》中有中秋這一詞的記載。最初只有宮廷把中秋用作秋天祭月之日,後來貴族和文人紛紛仿效,他們在中秋這一天會進行賞月和祭拜。他們的行為逐漸在民間的流傳,直至唐朝,中秋節才成為人們重視的固定節日,並且日漸盛行,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的由來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而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更是多不勝數,廣為流傳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為中秋節增添了一份神祕感。

相傳后羿射日後向王母求得能昇天成仙的不死藥,遭到蓬蒙的覬覦。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不讓靈藥被偷便服下此藥,身體立即向天上飛去,由於她牽掛著丈夫后羿,便飛到了與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得知後對著月亮深情呼喚嫦娥,發現此時的月亮特別皎潔明亮,還有一個酷似嫦娥的身影,便在花園裡設香案,放上嫦娥愛吃的食品,以此表達對嫦娥的思念。當百姓得知嫦娥奔月的事後,也在月下襬放香案,為嫦娥祈福。

從此以後,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了。中秋節傳說之吳剛伐桂相傳吳剛因疏於職守被玉帝懲罰,他要到月亮去砍一棵月桂樹,一日不砍光月桂樹便不能重返崗位。當吳剛快要把樹看光的時候,玉帝派來的烏鴉就會在樹上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月桂樹就會重新長出枝葉。就這樣,吳剛無論如何都砍不光這棵月桂樹,只有在八月十六這一天,才會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飄下地面。傳說只要見到這片葉子就能有用之不盡的'金銀財寶。中秋節傳說之玉兔搗藥相傳兔仙十分同情嫦娥的遭遇,想到嫦娥的寂寞和悲傷,就想從自己的四個女兒中選一個到月宮陪伴嫦娥。可是它的妻子和女兒們都不願骨肉分離,兔仙要她們將心比心,如果換做是自己被關起來,也會希望女兒們陪伴自己,而嫦娥是為了百姓而受苦,應當為她做一些事。女兒們明白兔仙的心後都願意去月宮了,最後決定由最小的女兒去陪伴嫦娥搗藥。

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都在歷史的沉澱下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神祕色彩,值得我們瞭解和繼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