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作文教學設計15篇

作文1.01W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作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作文教學設計15篇

作文教學設計1

中學作文教學設計方案

唐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唐詩素描”作文訓練旨在幫助學生感受和表達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導寫過程】

一、出示“素描”含義

關於“素描”,《現代雙語大詞典》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

“①單純用線條描寫,不加彩色的畫,如鉛筆畫、木炭畫,某種毛筆畫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

②文學上指文句簡潔,不加渲染的樸素描寫。”

二、明確“唐詩素描”的含義

1.教師向學生推薦兩篇唐詩素描的範文:《遊子吟》和《夜雨寄北》。

遊子吟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看著母親滿頭的銀髮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滿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著,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釦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著,用有點哆嗦的手輕輕拍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裡樸素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夜雨寄北

點亮燈,展開家書。你的笑容就隱藏在文字的後面,燦爛著,溫暖著,還有些淡淡的淚痕。你的牽掛,你的思念,你的輕輕細細的話語,越過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過心,飛抵我寂寞的窗臺。

而我,卻總是把早已定好的歸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後仍說,不定哪一天可以走進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覺,春光早逝,一轉身,秋已到了。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依稀是夢,你坐到了窗前,靜靜地看著我。燭光是一朵剛剛開放的小花,把你裝扮得那麼年輕,那麼美,就像許多年前掀起紅蓋頭的那個晚上。

朦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我擁著你,附在你的耳邊,溫柔地說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個展信的秋夜,那場淅淅瀝瀝的雨。

2.引導學生結合兩篇範文,選取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討論交流要點:

(1)形式新穎,耳目一新,兩篇文章都把唐詩改寫成了散文。

(2)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比如: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3)營造出優美的意境,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遊子吟》對母親真摯而熱烈的讚美和《夜雨寄北》那種纏綿而悠長的思念之情,在範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4)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唐詩的內涵。

3.師生共同歸納“唐詩素描”的含義。

“唐詩素描”以詩歌為載體,通過準確理解詩歌內涵,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用自由活潑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營造優美的意境,描寫具體可感、極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詩歌具體化、形象化。它是一種作文的形式。

三、指導寫作,定期交流佳作

結合對“唐詩素描”含義的理解,教師選取唐詩,指導學生寫作,並定期交流佳作。在學生逐步熟悉這種寫作形式之後,由唐詩逐步擴充套件到其他古典詩文。

四、寫作總結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過這樣的話:“帶領學生學習古往今來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寫成的佳作,猶如身入勝境,在無數瑰麗璀燦的珠寶中觀賞遨遊,美不勝收。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和表現力,那怕一首小詩小詞,也有無窮的趣味。”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人類文明之林,她的腳下必定有奔流不息、萬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養。通過“唐詩素描”作文訓練,我們感覺到傳統在這裡昇華,文化在這裡更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藝術形式,將祖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作文教學設計2

一、談話匯入:

一本好書,一篇好的文章,讀過之後那動人的情節、優美的文辭會讓我們激動不已,從中受到啟發、教育,甚至終身難忘,把這些感受、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探討如何寫好讀後感。

二、師生討論,表達共識:

1、我們在四年級就曾經接觸過讀後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寫作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寫讀後感。

2、小組討論,班內交流,師隨機板書:

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指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的感想。讀後感作文教學,讀是前題,感是寫作重點,也是教學的目的。學生只有認真讀懂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從中受教育和啟迪。

(1)仔細閱讀原文,認真領會文章精神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要密切聯絡實際,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4)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敘述、抒情三結合。

3、探討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絡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師總結讀後感寫作方法。

新課標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編排了讀後感作文教學。學生初次遇到寫讀後感作文,總會碰到新的問題——難寫,甚至不會寫。因為國小生作文大多是以寫記敘文為主,學生一般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出來。而寫讀後感作文卻有別於記敘文,它必須寫出因讀後感的內容。可以寫課文中某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寫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理解和感悟;當然也可以寫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總體感受或見解。在寫讀後感中提出自己的質疑,經過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可見,讀後感作文又帶有議論文的寫作成分。因此,讀後感作文教學時,關鍵要教給學生的寫作方法。

三、怎樣教學生寫好讀後感作文呢?

定標題,明寫法。

掌握讀後感的寫法,猶如蓋房搭建了鋼筋框架。因此要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讀後感的寫法。

其一:確定標題。標題有兩種寫法。一種直接命題,一般為“讀《╳╳╳╳》有感”或“《╳╳╳╳》讀後感。”另一種可確定正副標題,正標題一般註明文章的中心內容。副標題表明題材。

其二:掌握讀後感的基本寫法:為讓學生整體把握,快捷理解識記我歸納為這幾

個字“引 — 議 — 聯 — 結。”

引——扼要寫出“讀”的內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點語句,很快引出感的觀點和中心。

議——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觀點進行分析議論,說明道理。

聯——就議論的中心展開聯想,繼續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聯絡社會和自己的生活抒發感受。

結——結尾概括中心,總結全文,得出結論。結論可與開頭相照應,可歸納出結論性的意見,可強調某一重點,可發出號召。

四、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誤區:

(1)敘述原文過多,無感、少感;

(2)無感而發,牽強附會;

(3)空洞抽象,缺乏聯想;

(4)蜻蜒點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賞,體會讀後感的寫作特點,邊聽邊想怎麼寫的:

開頭:由讀引發感想,開門見山,概括感受。

中間:(1)感受具體,邊敘邊議,敘情節不照抄原文,議感受得體。

(2)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指導自己行動,不然寫作無意義。 結尾:概括昇華主題。

3、生彙報自己的收穫及疑問,提升認識。

4、總結選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人未想之點,寫人未寫之材 好的開頭: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使人一見鍾情。

好的結句:結尾如撞鐘,清音有餘。

事真實生動:有說服力,有味道

5、質疑:同學們,心中有什麼收穫或疑惑說出來評議。

“文章不厭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來。”

每個人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語言積累都不同,有差別才能相互啟發,形成互補,根據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課後寫作文並自我修改作文,補充完善。

作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總體評價學生作文,讓學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

2、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訓練學生的作文講評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作文點評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講評能力。 教學難點:學習圍繞要求進行作文點評。

教學手段:對比分析法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本課:

同學們,大家選取了自己最喜歡的課文後寫的一篇讀後感。昨天之間進行了互批,老師又作了復批。今天我們對本次習作進行講評。(板書:講評《讀後感》)

二、回顧習作要求並分析

1、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習作要求,(課本)請大家齊讀。

從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選取一篇你最喜歡的文章,認真重讀幾遍,寫一篇讀後感,注意寫出你讀後真實的體會和感想。

2、習作要求告訴了我們哪些寫好本次作文呢?

(1)必須是最喜歡的,為什麼選最喜歡的?(最喜歡的印象深,感受深。)

(2)必須是寫出真實的體會、感想,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寫一篇讀後感,應當怎樣處理“讀”和“感”的關係呢? 學生:簡單概括原文主要內容,重點寫感想。

老師:總結概括,(板書)讀為基礎,感為重點,

讀後感的兩種基本寫法是什麼?

(板書)先讀後感,讀感交替。

三、總結本次習作

從批閱本次作文來看,大多數同學能緊緊圍繞習作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文,在認真復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寫出了自己真實的體會和感想。全班41人,有25人習作比較成功,11人習作非常突出,5人習作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通過欣賞佳作,病文會診,“開處方”來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願意嗎?

四、欣賞佳作

(一)黃美同學的

1、他的習作非常成功。請他朗讀,大家注意思考:你認為這篇讀後感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可以從文章結構、寫法、修辭運用、用詞用句等方面考慮;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2、討論:

3、談評語。

(二)唐淑瑩的

1、欣賞了黃美的作文,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唐淑瑩同學的習作。請思考:這篇習作,在寫法上和前篇習作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2、討論:

(1)運用了讀感交替的寫法。(哪些是“讀”的內容?兩處帶引號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內容?)

(2)詳略得當。“讀”的內容用省略號代替,節省了篇幅,感想重點寫。

(3)結尾排比句用得好。是真實體會。

(4)所舉事例有說服力:

(5)不足之處:第二小節詞語重複;

五、剖析病文:

這次作文,有幾位同學在寫法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來對病文進行會診。

(一)唐佳的

1、 讀。眾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2、 討論:

(1)只有原文內容,沒有感想。(板書)這叫“讀多感少”。

(2)還有什麼不足?原文沒有加書名號。

(3)寫法上有毛病

(4)不好,感想、體會和原文中心對不上號。(板書)這叫“讀感脫節”。

六、 “給病文開處方”:

1、我們分析了幾篇習作。現在給病文開處方。分工:四人一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開出處方。辦法:用學過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讀無感,加“感”;談感脫節,改寫事例;給第三篇的作者提一個重寫建議。請大家開始。

2、 交流體會:

七、總結本課:(結合板書)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佳作,(板書:評優)進一步明確了寫讀後感,如何處理一個關係――

“讀”與“感”的關係,即讀為基礎,感為重點;明確了寫讀後感的兩種基本方法――先讀後感,讀感交替。通過剖析問題習作,懂得了寫讀後感應避免四個毛病――有讀無感、讀多感少、有感無讀、讀感脫節。

八:作業佈置:

希望課下大家認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講解的內容,並完成兩個作業:1、修改自己的文章,力求把這篇文章改得更好。2、彈性作業:〈〈聽講評課有感〉〉,主要寫自己本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

要求 :選最喜歡的;寫出真實的體會、感想。

寫法: 先讀後感,讀感交替(讀為基礎,感為重點)

作文教學設計4

作文內容:

每個人都有好朋友,提起好朋友,總有說不完的話,你願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嗎?可以介紹他的外貌、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也可以介紹你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互相幫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揚的,發生誤會的……總之要通過你的介紹,人們能對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寫的時候,注意把內容寫具體,把語句寫通順。如果你不想寫朋友,也可以寫其他人。

習作要求:

1、要抓住這個人的特點觀察,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特點。

2、 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3、根據文章中心自己擬一個題目。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描寫表現人物的特點。

難點:通過具體的事寫出人物的品質。

作前準備:

回憶、觀察、積累材料。

教學過程:

一、審題指路

1、學生齊讀作文內容。

2、提問:這次作文提出了哪些要求?

3、討論歸納:

選材範圍:選擇好朋友寫一篇作文。

習作要求:要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通過人物的外貌、

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題目自己定,

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二、指導選材

注意點:選好人和事。

1、選定自己真正熟悉的人——好朋友,想清他的性格特點。

2、選好事。再一次追問自己,是他做的哪一件事使我感到他具有這種品格?想清了對哪一件事印象深、最熟悉,就寫哪一件事。

3、學生討論。同桌交流討論,再指名交流,教師適當指點。

三、指導寫作

注意點:寫好言與行。

1、閱讀片段:

出示片段(投影) (一 )

那位姑娘笑著從我手中接過了車子,立即檢查起來。修車的姑娘抬起頭說:“是鏈條壞了,放心,會修好的。”不多一會兒,車子修好了,我正要付錢,修車姑娘卻擺手說不忙,指著自行車的前閘說:“這兒也鬆了,會出危險的!”突然間,我心中升起了疑團:“我連價錢都沒問,她會不會……”修車姑娘不管我願意不願意,又叮叮噹噹幫我修起前閘來。我心中的疑團越來越濃了。車子終於修好了,我滿以為她會漫天要價,誰知她只要五角錢。噢!她原來不像我想象中的那種鑽在錢眼裡的人。我伸手從口袋裡掏錢,可找遍了全身也沒找到,我這才想起早上換衣服時把錢放在桌子上了。為了不使自己太難堪,我對修車姑娘說明了情況。修車姑娘微微一笑說:“沒有帶錢?不要緊,走吧!”

思考:(1)文中寫出了修車姑娘的什麼特點?

(2)作者是怎樣把這位修車姑娘的特點寫具體的?

(二)

記得有一次,我們跳牛皮筋缺個人,我想,小英除了看書外最大的興趣就是跳牛皮筋,大家商量了一下,準備請小英參加。我們急匆匆地來到她家的門口,只見她正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兩手捧著書出神地看著,時而雙眉緊鎖,時而滿面笑容。我輕輕地走到她身邊說:“小英,我們跳牛皮筋少個人,你和我們一起跳吧!”可她一點反應也沒有。我火了,大喊一聲:“喂!我叫你跳牛皮筋呢!”這一喊把她嚇了一跳。我好言好語地說:“小英,我知道你會跳牛皮筋,所以想叫你和我們一起跳。”想不到,她卻說:“對不起,我正看到一半,不跳了。”我們一聽很生氣,就在她身邊搗亂。我們一會兒蹦蹦跳跳,一會兒大聲說笑,可折騰了好半天,小英連頭也不抬一抬,仍然聚精會神地看書。天黑了,我們只好沒趣地走了。

思考:

(1)說說這一片段中小英的特點是什麼?

(2)為了抓住這一特點,作者重點寫了什麼?是怎樣寫具體的?

小結:從上述片段分析中,大家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能通過具體

的事來表現人物特點,是由於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語

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這是我們必須學習的方法。

四、獨立思考

打算寫什麼人?什麼事?反映這個人的什麼特點?

1、同桌交流,說說自己準備怎麼寫?

2、試列提綱

3、學生彙報,交流一些好的構思。

4、讀下水文,分別找出描寫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

五、學生習作

學生打草稿,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差生選材,中等生自能作文,優等生創新作文。

作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設定情景,讓孩子享受作文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2、 在教學中,滲透人物描寫的相關技巧。

3、 訓練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鼓勵孩子張揚自己的個性。

教學重難點:

1、 總結人物描寫的相關技巧。

2、 指導學生個性表達。

設計理念及相關說明:

1、 此次教學物件是進入國中後不久的七年級孩子,處於國小與國中的過渡階段,寫作能力不強,懼怕寫作。因此,著力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寫作環境,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言可表,享受到寫作的樂趣。不在寫作的技巧上求深求難。

2、 嘗試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共性與個性共存,表演與表達互補,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寫作的主人。

3、 在教學中,力爭讓學生有選材意識,能自闢蹊徑表現主題;有描寫意識,能觀察細緻,描寫入微。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我們首先來個真心話大考驗,好嗎?

你喜歡語文嗎?

你喜歡語文老師嗎?

你喜歡寫作文嗎?為什麼?

如果我說這堂課我們能用45分鐘左右的時間當堂完成四個任務,並且完成一篇作文,大家相信嗎?

出示任務:

1、 樹立一種意識:作文,SO EAS SO HAPP

2、 突出一個重點:觀查人物

3、 掌握一種方法:人物描寫的技巧。

4、 寫出一篇:快樂課堂123

好,從現在開始,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二、開篇寫作

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動起來:

情境設定:

《拍手歌》

寫作指導:

1、 當我們跟著音樂律動了以後,大家發現我們的教室有什麼變化嗎?如果要你用一種味道來形容,你會用什麼?

2、 你的心情呢?有沒有什麼變化?

3、 能根據剛剛你所說的,由面到點,或者由點到面,任選一個角度,把我們這篇作文的開頭補充完整嗎?

作文稿紙:

“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

三、人物描寫片段練習:

(一)、大家現在感覺快樂嗎?對!老師也很快樂。但是,我們今天還有任務哦,我們先要選一個特殊的人作為大家的模特。大家猜會是誰呢?

我們來設定一個情境——逗笑比賽。來,分一下工:

程老師:配角

Xxxx:逗笑員

Xxx:裁判(當笑容達到眼睛時算輸)

其餘同學:觀察員(觀察主角,配角的表情,動作)

我宣佈:我被快樂征服了,我要和大家一起笑!

引導:

大家知道嗎?想笑不能笑是件很難過的事情,

你們怎麼知道的?

(仔細觀察抓住細節特徵)

能不能把老師剛剛的樣子記錄下來?

那麼,xx是怎麼和我鬥法的呢?

(說話——語言;行動——動作;做鬼臉——神態:……)

(描寫方法多傳神)

現在大家能用筆記下我們剛才的鬥法過程嗎?

老師巡視,指導表達。

(二)、方法指導

大家做的太棒了,大家回顧剛剛的過程,如果你們要把一個人寫好,首先要做的是什麼?

對!觀察!通過觀察抓住細節,找到特點。

例如下面的經典片段就是作者觀察的結晶:

(1)

(2)

(3)

總結人物描寫的訣竅:

仔細觀察抓特徵

描寫方法多傳神

妙用修飾添效果

修辭一用更逼真

(三)、學以致用

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的禮物怎麼樣?

我還為大家準備了另外一份大禮哦。剛剛你們逗我笑,我現在要求大家看的時候不許笑,只有我可以笑,呵呵。

情境設定:

《親親我的寶貝》

你們也是我的寶貝。

我們在長大,我們在變化,可是我們沒有變的是快樂。照片上的你們是那麼的可愛天真,用我們的筆下為你或其他印象最深的童年用文字寫一幅素描吧!

流逝的童年,筆尖的天真……

(展示)

(四)尾聲:

時間在快樂中流逝總是那麼讓人難忘,稍縱即逝。我們的作文馬上就要進入尾聲了,請同學們用簡單凝練的語言,回答我最後提出的問題,作為的結尾吧!

作文教學設計6

習作題目:(自擬題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細緻觀察景物的能力。

2、讓學生掌握定點觀察和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明確立足點,明確景物的方位和寫景的順序。

教學難點:

明確中心,突出景物的特點,寫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課型結構:

課堂習作

課時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創設情景 啟發引導 合作討論 細緻表達

課前準備:

簡報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談話匯入:

1、同學們,又是一年春始時,不知不覺中,我們又步入了春了懷抱中。北方的春腳步雖然遲緩一點,但卻怎麼也阻擋不了春的訊息,想必細心的同學們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點點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學已是迫不及待地想彙報自己眼睛裡的春的氣息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3、學生自由彙報。教師和其他作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

4過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載了這麼多的美好,我們是不是要把它們表達出來呢,那麼就讓我們大膽地來“我手寫我心。”

二、 巧設案例,拋磚引玉:

1、老師和同學們一樣,看到美好的事物,總會心存感動,然後想把這些話表達出來,寫成文章。下面老師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請同學們大膽踴躍的鼓勵或者提出建議。

2、螢幕出示例文,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從而能夠感悟優點,並指出缺點,由此複習已知的習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3、老師和學生集體反饋,並再次明確寫景文章的注意事項:如,書寫不夠工整;表達缺乏條理性;不夠生動具體,以及標點使用不當等,從而提請學生注意加強對文章的反覆修改。

4、回憶寫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學們已經練過寫景作文,下面請同學們共同回憶一下寫景作文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討論)按一定順序

5、分析: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就把這一定的順序搞清楚了,那麼按一定順序描寫有什麼好處呢?板書:脈絡清楚

6、過渡回憶:除了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外,我們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繪,哪些屬於景物的特點呢?

板書: 顏色 形態、氣味 聲音、大小 ……

7、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後,最犯愁的是什麼?生動

板書:形象、具體

8、怎樣能使自己的表達力求生動、形象、具體呢?我們一定要不遺餘力地去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這樣才能把所描繪的事物寫得靈動、鮮活。

9、通過以上分析與總結,巧妙地引出本次習作要求:

(1、)寫景要按方位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裡到外,由外到裡,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移步換景)

(2、)可以按景物的類別來寫,如山、水、花、鳥;瀑、石、峰、洞;亭、臺、樓閣等。要寫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寫它的靜態,也要寫它的動態,還可以寫出它的環境氣氛。(引導從學過的古詩中感悟)

(3、)要仔細觀察,抓住在不同季節裡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發揮想象要適度,不要硬編亂造,憑自己的空想來寫。

(4、)寫景中也可以具體地寫些人和事,若讓人、景、事三者交融一體來寫,可以使作文更為感人。

(5、)寫景物時不要忘掉自己與景物之間的關係,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寫進去,這樣使人讀了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6、)適當地、正確地引用前人描寫景物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為作文增色。這就需要你平時多加閱讀和積累,別等用時再去找。

三、佳作賞析,積累運用

1、放錄影看,聽範文,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範文:你認為文章哪處寫得好?為什麼好?

3、總結:從以上分析,你受到什麼啟示,要想把文章寫生動、具體,可採用什麼方法?比喻

板書:擬人、誇張

四、欣賞美景,筆下生輝

1、放錄影,學生欣賞春天無限的美與生機。

2、構思動筆寫作。

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並能巧妙地抒情。

3、師巡視指導。

4、討論、分析、點評。

板書設計: 寫景(題目自擬)

1、細觀察:

按一定順序 脈絡清楚

2、抓特點

形態 顏色 比喻 生動

氣味 聲音 擬人 形象

大小 誇張 具體

3、多積累

作文教學設計7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一本好書,一篇好的文章,讀過之後那動人的情節、優美的文辭會讓我們激動不已,從中受到啟發、教育,甚至終身難忘,把這些感受、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探討如何寫好讀後感。

二、小組討論,表達共識:

1、我們在四年級就曾經接觸過讀後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寫作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寫讀後感。

2、小組討論,班內交流,師隨機板書:

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指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的感想。讀後感作文教學,讀是前題,感是寫作重點,也是教學的目的。學生只有認真讀懂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從中受教育和啟迪。

(1)仔細閱讀原文,認真領會文章精神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3)要密切聯絡實際,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4)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敘述、抒情三結合。

3、探討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絡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師總結讀後感寫作方法。

新課標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編排了讀後感作文教學。學生初次遇到寫讀後感作文,總會碰到新的問題——難寫,甚至不會寫。因為國小生作文大多是以寫記敘文為主,學生一般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出來。而寫讀後感作文卻有別於記敘文,它必須寫出因讀後感的內容。可以寫課文中某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寫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理解和感悟;當然也可以寫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總體感受或見解。在寫讀後感中提出自己的質疑,經過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可見,讀後感作文又帶有議論文的寫作成分。因此,讀後感作文教學時,關鍵要教給學生的寫作方法。

怎樣教學生寫好讀後感作文呢?總體可圍繞“引、析、聯、結”這四個環節來開展作文教學。

引:或引原文觀點,或引原文的內容。

議:所引原文體現出觀點。

聯:在所給原文的基礎上為基點生髮開去,發表議論,由此及彼的聯絡現生活中相類或相反的現象,聯絡相關的種種問題。

結:從說明原文給人什麼啟示的角度提出看法,總結全文。

三、動筆成文,師巡視指導。

四、作文講評

1、指明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師生共同點評,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誤區:

(1)敘述原文過多,無感、少感;

(2)無感而發,牽強附會;

(3)空洞抽象,缺乏聯想;

(4)蜻蜒點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賞,體會讀後感的寫作特點,邊聽邊想怎麼寫的:

開頭:由讀引發感想,開門見山,概括感受。

中間:(1)感受具體,邊敘邊議,敘情節不照抄原文,議感受得體。

(2)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指導自己行動,不然寫作無意義。 結尾:概括昇華主題。

3、生彙報自己的收穫及疑問,提升認識。

4、總結選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人未想之點,寫人未寫之材 好的開頭: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使人一見鍾情。

好的結句:結尾如撞鐘,清音有餘。

事真實生動:有說服力,有味道

5、質疑:同學們,心中有什麼收穫或疑惑說出來評議。

“文章不厭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來。”

每個人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語言積累都不同,有差別才能相互啟發,形成互補,根據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課後自我修改作文,補充完善。

六、板書設計:

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或結構):

開頭: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書名,總的感受。

中間:談感受感想,聯絡生活實際中的人、事作比較、談感想。恰當地引用名人事件,貴在真。

結尾:回到所讀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題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在上節課學生學習了調查、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本節課設計了一個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收集資料的過程,意在幫助學生對收集資料的方法能有比較豐富的體驗,以利於學生將來能根據問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獲取資料。教材設計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通過交流與討論明確整理資料的目的;第二個問題是填寫小組蒜苗14天生長高度的統計表;第三個問題是根據上述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解決用1格表示1釐米不夠畫的矛盾;第四個問題是解讀上述條形統計圖所蘊含的資訊。

教學目標

1、經歷將實驗資料畫成統計圖的過程,認識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會繪製條形統計圖。

2、能讀出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資訊,並對資料教學簡單的分析。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積累統計活動的經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每組一份定期測得的蒜苗高度資料統計表、每組一張12×8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進行了“栽蒜苗”的實踐活動,並且按要求記錄了一些資料,這節課我們就藉助這些資料來研究一下與“栽蒜苗”有關的統計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討論,明確整理資料的目的。

(1)回顧收集資料的方法。

師:你們是如何得到蒜苗高度的相關資料的?(學生自主回答)

(2)這麼多資料應該如何整理?(引導學生進行兩個方面思路的整理:個體自身資料的變化、個體間的資料對比)

2、填寫生長高度統計表

(1)出示資料: 小組蒜苗14天后的高度統計表

(2)觀察資料,把資料整理到統計表中,製作小組蒜苗種植高度統計表。

①以小組為單位,把組內每個同學記錄的第14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統計表中。(教師給每個小組發一張統計表,小組同學把記錄的資料分別填入表內)

②彙報填表情況。(學生彙報,集體交流)

(3)彙報交流。提出問題:觀察統計表,你能看出他們小組中誰種的蒜苗長得最高,誰種的蒜苗長得最矮嗎?(指名說一說)

師:通過統計表的形式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們這一小組誰種的蒜苗長得最高,誰種的蒜苗長得最矮。除了統計表,還有什麼形式可以很形象地表示出你們小組的蒜苗種植情況呢?

引導學生說出:統計圖。

3、繪製統計圖,解決1格表示1釐米不夠畫的矛盾

(1)利用方格紙,嘗試繪製統計圖,發現問題。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在方格紙上填空,並塗出條形統計圖。在繪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

①1格表示1釐米不夠畫怎麼辦?

②如果不再添格子,就用現有數量的格子能表示出蒜苗的高度嗎?可以怎樣表示?

(2)小組合作,完成條形統計圖

①繪製:請同學們在方格紙上繪製條形統計圖。

②交流:出示同學們繪製的條形統計圖,並說明1格表示的數量及具體的畫法。

③小結:同學們繪製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形象、具體,使人一目瞭然)

④大家是怎樣繪製條形統計圖的?(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4、解讀條形統計圖,獲取蘊含的資訊

師:從上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從統計圖中獲取更多的資訊。

【設計意圖:學生在回顧、交流、整理、繪製中明確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辦法,發現以往學過的用1格表示1個單位繪製條形統計圖的做法的侷限性,自主進行用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繪製的探究,發現並總結出相應的繪製方法,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動手製作能力得到提高。】

三、鞏固提升

出示教材86頁“練一練”第一題

師:你經常在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嗎?學生回答後引入問題:

1、如果老師想了解同學們家務勞動的情況,可以怎樣得到相關資料?又怎樣整理呢?(學生交流討論)

2、出示統計表,瞭解從統計表中獲得的資訊。

師:還可以怎樣形象的表示這些資料呢?(繪製條形統計圖)

3、學生小組合作繪製條形統計圖。

4、追問: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資訊?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題,明確知識重點,對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進行再次鞏固,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作文教學設計9

教學設想

實驗國小“春蕾工程”中,重要的一項就是進行新體驗作文的研究。為此,作為其中的一員,上好新實驗作文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往往教作文卻是青年教師比較頭疼的,那麼該如何上好作文課呢?我們知道,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攝取的好,寫作就“自有源頭活水來”,“生活素材”沒有攝取到或者攝取的不好,就必然“巧婦難煮無米之炊”。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遊戲,聽到後你有什麼感想呢?這遊戲相信大家都玩過,那就是“做‘木頭人’”[板書]記得這遊戲怎麼玩的嗎?誰來說說呢?誰知道這遊戲的順口溜呢?說一遍大家都要記住哦!

指名一生說順口溜(如果學生不會,則:老師這裡也有個順口溜,我只說一遍,看同學們是否能記住。“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能說來不能笑,不能動來不能叫!我們都是‘木頭人’看誰做得最最好!”)

師:你會了嗎?讓我們拍起手,說說我們的順口溜,看你掌握了沒有。

生齊拍手並說順口溜。

二、擺姿勢

師:在玩之前,我們每個人都要擺一個獨特的造型,看看誰的最好玩。有一個要求,你的頭、手、腳都必須有動作,而且要張開雙眼呈站立姿勢,這樣你才能看清楚其他同學的表現。把你的構思寫下來,遊戲前我們要請同學來擺一擺自己所寫的姿勢,如果擺不出,那就說明你的姿勢寫得不準確。

1. 生三分鐘時間寫自己所要擺的姿勢。

2. 指名兩生上臺交流自己寫的文字,其他同學擺姿勢。

(師:停,看看我們同學所擺的姿勢有所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生交流。看來是沒有寫清楚的原因,那你們有這樣的現象嗎?請同桌互相讀讀,並修改。)

三、一分鐘遊戲

1. 做遊戲

師:讓我們拍起手做起遊戲來。

生拍手說順口溜。

師:教室裡靜悄悄的,聽——用耳朵仔細聽有沒有什麼聲音,看——用餘光看看周圍同學的表現。……才過了十幾秒,你有什麼感覺呢?你的手怎麼樣,心裡是怎麼想的?……有些同學已經失敗了,請你坐在位置上,沒有失敗的同學一定要堅持啊!……隨著秒數的逐漸減少,你現在有什麼感受呢?時間馬上到了,請你仔細看、認真聽。5、4、3、2、1時間到!

2.交流

趁著印象還在你腦中,來說說呢,注意描寫的順序。(指名兩生交流)

3.寫

請同學們也把你在這遊戲過程中獨特的感受寫出來。注意時間有限,只有3分鐘,我們比比誰寫得多。注意要不說話、不抬頭、不停筆。

4.交流

誰再來讀讀你的呢?(指名兩人交流。)

四、逗笑“木頭人”

1.簡介遊戲規則

師:遊戲十分有趣,相信大家一定還想玩。但我們這一遊戲暫告一段落,接著我們要玩一個更有趣的遊戲,那就是“逗笑‘木頭人’”。規則是這樣的:一方當“木頭人”,另一方當“逗笑人”你要去用語言、動作、表情來“逗”“木頭人”,設法讓他動或笑起來,但要注意不可以有身體的接觸,也不可以說一些過分的話。時間為一分鐘,“木頭人”堅持住了,那就是“木頭人”贏了;反之,則輸了。

2.遊戲

師:先請1、3小組當“木頭人”,先構思好自己的動作。逗笑的一方注意了,你先要觀察一下,看看班級中哪個“木頭人”最有趣,你想怎麼去逗他。好,遊戲開始,拍起手說起順口溜。

生進行遊戲。

師:再進行第二輪遊戲之前,我先問問同學們,逗笑的同學,你剛才是否注意了“木頭人”所擺的動作呢?他們在你逗時的表現呢?當“木頭人”的同學,剛才“逗笑人”是怎麼逗你的呢?你想好怎麼去逗別人了嗎?(剛才老師發現有個小問題,還記得我們遊戲的要求嗎:張開眼睛,不然你就看不到別人是怎麼逗你的了;不能捂住耳朵,不然也聽不到他們逗你的語言了)好,讓我們再次開始遊戲。

生進行遊戲。

3.寫趣事

師:在這遊戲的兩分鐘裡,作為“木頭人”與“逗笑人”的你,一定發生了另你感到有趣的事,你能把它寫下來嗎?

4.交流

誰來說說你的趣事呢?

五、取題名

1. 回憶上面的“木頭人與逗笑人”的活動經過。如果要把你剛才的這個活動記錄下來,寫一篇記敘問,可以出一些怎麼樣的作文題目?請把你想到的所有題目都記錄在橫線上。

2.交流

指名生進行交流,師點評。

作文教學設計10

【教材簡說】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隻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送它回到了家。讀了這個故事,你會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了的精神更美。學習這篇課文,應指導學生反覆朗讀,結合課文插圖,在朗讀中感悟夏夜的美。

【學習目標】

1、認識蓮、哭等13個生字。會寫他、她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喜歡)

(聽錄音)

請大家仔細聽,聽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

師:剛才,大家聽到的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5課。

(板書課題:夏夜多美)

(生齊讀)

看到題目夏夜多美你想課文裡會寫些什麼內容呢?你感到課文裡邊描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這種精神是否值得我們小朋友們學習呢?

師:學了課文大家就明白了。

〖學習新課

一、朗讀感悟

1、學生分自然段開火車輪讀:

教師檢查學生是否已經讀正確。

2、反饋讀:

教室根據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的教讀有關段落和句子。

3、想象讀: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描述,想象夏夜的景美情美。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

4、競賽讀:

內容為倒數三個自然段。

學生一個個競賽讀,其他同學評價,教師指導學生從是否聽出夏夜的美來評價。

5、思考讀: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星星為什麼高興?

6、體會讀:

學生分角色朗讀,通過角色體會夏夜的美。

二、識字寫字

教師卡片出示生字:

睜、腰、爬、感、謝:

要有心,誠心才感人。感謝有言行,謝謝最好聽。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字都是形聲字,都是兩字合一字,這都是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功能。

猜謎識字,教師卡片出示根非,邊出示生字邊說謎面:

根:很字兩人離,木棍左邊立。

非:一排小朋友,個個揹著手。一排邊兩排,看看沒有手。

偏旁歸類:

教師出示:

蓮、激、趴、急、感:

蓮:草字頭,是植物。小草綠,荷花紅。最美麗,是睡蓮。蓮葉綠,蓮花紅。

激:灑水潑水三點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頭大,激起一片水花花。

趴:足字旁,在左邊,一撇一捺右邊站,跑要足,跳要足,蹲著趴著都要足。

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亂,學朗讀,要動情,讀出感情才好聽。

師:大家能不能利用這個方法舉出一些自己認識的字呢?

(學生踴躍發言)

三、練習

小組比賽讀課文,看哪一組同學讀的最有感情,讀的好的一組同學獎勵他們星光獎盃一個。

教師出示生字:

學生搶讀,教師給讀對的同學發一個星光獎盃。

四、總結

現在大家回想一下:

開課之前老師提出的問題(小黑板出示)

課文裡會寫些什麼內容呢?

你感到課文裡描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

這種精神是否值得我們小朋友們學習呢?

學生一一作答,教師點評,總結本課。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本課需認識的字,學生輪讀。

二、學寫生字

小黑板出示本課生字:

學生觀察字型,結構。

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學生回答)

教師指導書寫。

學生獨立書寫,教師行間巡視輔導。

學生獨自練寫。

三、實踐活動

我說夏夜美:

1、讀讀說說,要求:

讀,要邊讀邊想,說,要儘量多說,如:

青青的莊稼,青青的草地,綠綠的樹葉,綠綠的小草,彎彎的月亮,彎彎的小溪。

自由組合說夏夜,按觀察物件分組:

星空組,花園組,池塘組,街道組每祖先組內互相說,再選出代表向全班說,其他組員補充說。

2、評一評:

哪一組描繪的夏夜最美,獲得睡蓮獎。

四、佈置作業

收集一些有關氣象的諺語,並作好記錄。

五、小結

教師動畫出示本課圖片:

學生看著本課圖片試著複述課文內容,重溫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作文教學設計11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寫作文啦!請同學們跟著我大聲說兩遍“今天我們寫作文啦!”

生:(齊說)

師:(出示一首詩)如果你認為自己被打敗/不錯/你一定會被打敗/如果你認為自己未被打敗/你就不會被打敗/如果你希望勝利/卻又勝不了/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不會勝利/生活的戰鬥並不一定/由強壯或速度快的人獲勝/但最後獲勝的/一定是自信必然勝利的人。

(因為這首詩,是我三年級就讓學生背誦的,所以學生會大聲背起來)

師:我們馬上要開始寫作文啦,想想寫作文,想想這首詩,你想說些什麼?

生:我要有信心把文章寫好!

生:我不怕寫作文!

生:我一定能寫好文章。

[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習作自信心有著具體的要求。這首詩,整個三年級階段每天都要用心背誦的,因為重複是一種美麗,重複是一種強刺激,重複是一種喚醒。這一設計,就是讓孩子從一開始就不畏懼習作]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二年級“出版”的寫話集,再次翻看一下。

(學生翻開自己的寫話集,有的學生輕鬆讀起了自己的“書”)

師:其實你們每個人這本“書”中的內容,就是作文。

[師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話:“寫作文並不難,只要你把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

[用孩子已有的世界,引入作文,孩子們自會得意洋洋,自然感覺到今天的習作並非新玩意,二年級自己已經做了。與學生原有狀態建立聯絡,就是自動降低習作門檻,讓學生一走進習作大門,就感覺到輕鬆、快樂]

[老師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話:“今天我們就來試一試。寫什麼呢?起床啦,洗臉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麼都可以寫。”]

師:你知道“什麼都可以寫”是什麼意思?

生:只要自己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生:只要自己看到過的東西都可以寫。

生:我與爸媽在一起玩,也可以寫。

…………

師:哪些同學願意寫“我的起床”?“我的洗臉”?“我的刷牙”?……

(學生舉手,分組討論怎麼去寫,老師也選擇幾組參與討論。)

(下面是我參與“起床組”的討論)

師:你們準備怎麼寫起床?

生:我以前是媽媽幫助我的,現在是自己起床。

生:我起床可慢了,媽媽老是在那裡叫。

生:我起床時,先是一腳把被踢開,然後一件件穿衣服。

生:夏天起床,穿的衣服少,起床最快,冬天最麻煩。

……

師:你們把這些都寫入自己的文章吧。現在想不想寫?那就趕緊拿起筆來寫。

[在討論中,孩子的習作興奮點最容易被激發,一旦出現興奮點,老師應該立即引導他們寫起來。]

[同學們開始寫了,我也在講臺前寫了起來,我寫了自己自制釣魚杆多次釣魚的事]

[老師在課堂中已經習慣了巡視,老師說同學們可以寫了,老師隨機也就走了下去,左看看寫的是什麼,右看看寫的是什麼,不時還指手畫腳,讓學生馬上改掉。看似這是一種非常負責的教學行為,其實這是干擾學生習作的表現。筆者認為,學生進行獨立書寫狀態時,他們需要“靜”,不需要任何人、甚至拒絕任何外面資訊。但長時間以來,老師們並沒有給學生真“靜”。此時,老師最好與學生同寫。如果老師不願意寫,在講臺前休息也比巡視強。所以,在模組備課中,筆者強調這個環節不可忽視]

[十五分鐘的時間,孩子們就寫好了近一百多字的文章]

師:其實剛才同學們所寫的就是草稿(板書),那麼就大聲讀自己“草稿”,自己先讀,然後讀給同桌聽,也可以同桌互換讀。

[學生們讀著自己的文章]

[師選擇三篇文章大聲朗讀,並且也把自己所寫的文章讀一讀。]

師:同學們!我很想讀讀我寫的小文章,你們願意讓我讀嗎?

生:(齊)願意。

[師讀自己的文章]

師:我想讀了這幾遍後,一定會發現一些小問題,那就改過來吧。

[生自改文章,我也改自己的文章]

師:寫自己做過的事多快樂呀!我想同學們肯定想把自己的快樂儲存下來。最後,請同學們把文章謄清寫到作文薄上。在謄寫之前,請同學們看看課本,看看以前的三年級小朋友錢鑫、朱夢月是怎麼謄寫的。

[學生看書後,清楚自己該如何謄寫了。當然我也與學生一起譽寫]

作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教給孩子讀繪本的方法,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2.引導孩子展開想象,會用“如果( )我就( )”的句式說話。

3.引導孩子體會母愛的偉大。

學習過程:

一、課前老師讀有關讀書的名言名句,引導學生從小要熱愛讀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二、激情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聽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場有關愛的捉迷藏的遊戲,想不想聽?好,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精彩的童話世界。

三、揭示課題,釋題並解說作者。

四、師生一起走進故事:

瞧,一隻小兔子和他的媽媽在門前的草叢裡聊天呢!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1、出示黑白圖: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它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要去追你,因為你 是我的小寶貝呀!”

2、 出示彩圖:

瞧,在一條清澈的小溪裡,小兔變成了小鱒魚,開心的遊著!而媽媽呢?變成了捕魚的人,穿著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裡,丟擲了那麼長的魚線在釣小魚,咦?為什麼媽媽用一根紅蘿蔔作為誘餌呢?這根紅蘿蔔代表了什麼?

3、 頑皮的小兔又變了!

課件出示黑白圖:“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讓你抓不到我。”“如果你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說:“我就變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彩圖:好陡的山,好高的山呦!小兔子靈巧的爬到了山頂,媽媽的年齡好像很大了,走路一定很吃力的,它正冒著危險爬山去追小兔呢!

4、小兔可神奇了,它簡直就像孫悟空一樣會七十二變!課件出示圖,看小兔跑到哪裡?花園裡,猜猜他要變成什麼?指名說話

課件出示:如果( ),我就( )。

5、媽媽也在變,誰來猜一猜?

用這樣的句式說:如果( ),我就( )。

6、你們比瑪格麗特還聰明,說得太好了。調皮的小兔變成了小花,躲進了花園裡,媽媽變成了園丁,扛著鋤頭,挎著籃子,來給小花施肥、澆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壯成長!

7、咦!小兔子怎麼長翅膀了?它要變成什麼?用這樣的句式怎麼說?如果( ),我就( )。

8、呀!小兔子要飛走啦!媽媽怎麼辦?

看圖說話:如果真可愛,你們瞧,在廣闊的田野裡,媽媽變成 了一棵媽媽樹,她就這樣站著,等著,張開著雙臂,準備摟住飛來的小兔。

9、如果你是小兔,你還變不變?你想變成什麼?想一想,說一說。

課件:如果你( ),小兔說。

我就要變成( )。

如果你( ),媽媽說。

我就要變成( )。

10、大家的想法真獨特,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變成了什麼?師接著往下講故事。

11、回顧故事,分角色朗讀,深化故事內容。

12、你喜歡這個故事麼?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是呀!媽媽不怕山高路遠,不顧危險,一路追隨!這就是偉大的母愛!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以走同一切路,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就是一隻只可愛的小兔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離家,但無論你走的多遠,哪怕天涯海角,永遠走不出媽媽愛的懷抱。

13、讓我們把故事變成小詩,永遠記住媽媽的愛。

永遠的媽媽

如果我是一條小魚,跳進涼涼的小溪,

媽媽就是一個漁夫,拋下魚餌等著我;

如果我是一塊石頭,在高高的山崖上,

媽媽就是一個登山人,爬上山頂找到我;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藏在一個花園裡,

媽媽就是辛勤的園丁,會在花園裡發現我;

如果我是一隻鳥兒,從她身邊飛過,

媽媽就是一棵大樹,等著我到枝頭做窩;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揚著帆,離開家,

媽媽就是風,吹著我,吹向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是馬戲團的空中飛人,在高空蕩鞦韆,

媽媽就是走鋼絲的人,穿過空氣,走到我身邊。

……

13、教師配樂朗讀。

14、齊聲大喊:

媽媽,我想您,我愛您!

五、課外作業:

1、回家把故事講給媽媽聽。

2、寫繪作業。

作文教學設計13

一、認識作文,走進生活。

首先明確什麼是作文?我一直擔任中學語文教學,每當我問剛升入國中的學生,什麼是作文,他們竟說不出個所以然。也就是說,原先的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之初,並沒有告訴學生何為作文?為什麼寫作文?所以學生一開始就糊里糊塗地被牽著鼻子走,寫作積極性不高。所以在學生初學作文之前,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是作文?為什麼要寫作文?怎樣才能寫好作文?這些東西明確於心了,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觀察生活,瞭解社會(看)。

首先,觀察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素材的第一步。生活的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就像羅丹所說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只有生活豐富多彩、熱愛生活的人,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我們告訴學生“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鼓勵學生努力尋找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好人好事、不良現象,高興、激動、傷心、害怕、後悔的事,留意觀察自然界的風雲變幻。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瞭解這個世界。使學生認識到到這些生動、鮮活的事例就在你、我、他周圍,不要太粗心了,這些事情可能就在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熟視無睹”的時候悄悄地從你的身邊溜走了,只有細心的孩子才有機會捕捉住它們。但是觀察又是學生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種主動形式,它是靠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實現的。

三、讀萬卷書,品人生路(讀與思)。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古人告訴我們,寫作並無奧妙,無非多讀多寫。在教師指導下,擴大閱讀量,可以說是提高作文的不二法門。平時,我們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些同學之所以覺得有困難,不知如何下筆,或者寫的不夠豐滿不夠生動。不是因為他沒觀察,也不是因為他沒經歷無事可寫,而是沒有合適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

四、口頭表述,梳理思路(說與聽)。

也即寫前指導學生構思文章、口頭表述,讓孩子能把觀察到的事情流利地說出來,先說後寫,以說促寫。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要想寫好文章,先要練習說。進行“說”的訓練,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明確自己哪些東西可值得寫,哪些沒必要寫。在教學中,我經常採取“採訪式”教學方法,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材料和構思。

五、專心寫作,用心品評(寫和評)。

首先,在寫作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審題,必須從構成題目的每個詞入手,理解題目對文章作了哪些規定和限制。其次,在審題的基礎上寫提綱。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養成給課文編寫提綱的好習慣。一方面,掌握記敘文常見的四種材料安排順序。

根據作文要求,簡練概括出行文思路和主要內容,實際上在說話訓練中已經做好準備。再次,要有明確的中心。文章的中心,就體現了我們對某人或事物的認識,表達某種感受,也是寫文章的目的,就是中心思想。中心要明確。歌頌什麼,批評什麼,應該一目瞭然,毫不含糊。中心要正確。要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去描寫人和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只有一箇中心,避免中心過多。

北師大教授劉錫慶說過:“我看作文的‘目的’在於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情地是釋放出來”。我們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表達成為學生心靈傾訴的一種需要,在學生積累語言,明白如何行文的基礎上自由表達,迴歸童真,放飛心靈。

的做法是:在學生觀察、認識、感悟、表達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心靈的真情流露,對於學生作品,無論是對真善美的讚揚,還是對假惡醜的揭露;無論是對愛的呼喚,還是對情的體驗;無論是“指點江山”,還是“評頭品足”。都給予充分肯定,積極讓學生邁入“自由表達,充分表達,快樂表達“的境界。讓學生的心靈詩意地旅行在孩子們個性輕舞飛揚的國度裡。

作文教學設計14

題目:回憶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一個人物、一個場面或一個鏡頭,講給同學聽。

要求:按照口語表達的要求,運用口語表達的一般技巧。

活動:按小組,組員輪流講演;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錶達較好的,進行全班講演。

指導:作文是精神產品,反映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任何一篇佳作,都具有獨創性。這獨創性,可以反映在題材的發掘和思想認識的深刻上,也可以反映在構思、手法和語言的新穎上,但基礎則是作者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發現。有了獨特的感受和發現,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新穎的構思、鮮活的形象。所以,有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是作文的開始。可以說,沒有對生活的真實的感受,就不可能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因此,我們要提高對感受與思考生活的認識,增強感受與思考生活的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寫出個性鮮明的作文。

訓練感受能力,首先要解決的是感受什麼的問題。許多學生都會覺得生活是那樣平淡無奇,沒有什麼值得可感受可寫作的素材。其實,生活中什麼都可以成為感受的物件。一個自然的景象,一件實物(如建築物、實用東西等),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個小小的微笑,一絲淡淡的思緒,生活中人們的一句話(哪怕是隻言片語),一個細節,一幅圖畫(包括新舊照片等),一篇文章或文中的一段話、一個句子、一個詞語,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事件,這些都能引起無限遐想,引發某種感受,成為感受物件,甚至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並不一定非要什麼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彩場面、奇妙情景才能引發感受,成為感受的關注點。無數寫作實踐表明,能給人深刻感受的事物往往很平凡,甚至微不足道。關鍵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留意周圍的人和事及其帶來的種種感受和發現。一位腿部受傷的同學,只能用一隻腳走路,教室、寢室都在七樓,就這樣每天來來往往,可很少有人去留意,似乎司空見慣,與己無關。但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了,感受到了這位同學身上表現出來的毅力和精神,在週記中謳歌了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發、教育。這就是感受。

當然,生活中的感受物件不同,感受的重點和方法也就不同。一般來說,感受物件大致可分為這幾類:自然景觀、實物、人事、圖畫、內心世界等。例如對自然景觀的感受,重要的是要以審美的態度、審美的目光去感知,在情感的催化下引起審美聯想和想象,從而達到對感受物件美的感受和領悟。對實物的感受,則要以科學的態度、現實的目光去感知物件,它需要運用分析、綜合、比較、分類等方法去把握物件的特徵,並探究物件的因果聯絡,從而認識這一事物是什麼而不是什麼,其原因又是什麼,由此引發對現實生活的感悟。

這裡還要強調一點的是,觀察與感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觀察著眼於外界的客觀存在,以獲取外界資訊為主要目的;而感受是由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它以觀察為前提,是對觀察所得深化為內心情感上的體驗,是一種內心細膩、微妙的情緒和感情的波動。但兩者都要以人的感官作為必要的生理條件。

課外練習:

1.生活是一本書,一本豐富多彩、酸甜苦辣樣樣俱全的大書。那裡藏有挖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藏。請你仔細回憶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幕,把它記錄下來。題目自擬,文體、字數不限。

在文末附錄上你為什麼要選擇這段材料?它哪一點打動了你?從中你悟到了一點什麼人生哲理?通過這個練習,你對感受生活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和認識?

2.許多同學覺得生活很平淡,“三點一線”,沒有什麼可感受可寫作的素材。其實,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同學的一句話、一個眼神,老師的衣著變化,天氣的陰晴冷暖變化,課文中的一個精彩詞句或插圖,等等,都可能引發你的無限感受。關鍵是你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養成細緻瞭解和認識生活的習慣,培養感受和思考生活的意識。請你就課文中的某一幅插圖作仔細的觀察,用說明的方法寫一段文字,客觀地把它介紹給讀者;然後,仔細回憶一下你在觀察中獲得了哪些認識和情感體驗,感悟到了一點什麼,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完成後,請認真比較兩文,看看有何異同。請你用理性的文字把這些看法和認識記下來。不必面面俱到,只談你自己獨到的看法。

作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懂得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修改習慣。

2、能把寫得不具體的片斷修改得比較具體,知道寫人物時會具體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等。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明確要圍繞中心具體寫出人物動作、語言和神態。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板書預設:

把作文改具體

具體事例:前因後果

不夠具體改具體

經過具體

(印象不深)

(印象深)

語言

動作

中心

神態

心理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懂得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知道寫人物時會具體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等。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激趣

1、賈島的“推敲”: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

2、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3、小結:由此可見,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如果同學們也能像他們那樣不厭其煩地修改,也同樣能寫出好文章來,說不定還能成為王安石第二呢。

二、揭題,明確要求。

1、這節課我們不寫作文,就來學習怎樣修改作文。修改作文的內容很多,假如讓你改一篇作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推敲詞句、錯別字、標點符號、不具體→改具體)

2、今天的習作要求是什麼?板書:不夠具體→改具體

3、齊讀習作要求。

三、嘗試練習

1、讀“習作提示”中的一個片段,問:這個片斷主要寫什麼?有無需要修改的地方?為什麼?可以怎樣改?

2、指名說說可以怎樣把片斷1改寫具體。

四、分析比較,歸納方法。

1、讀“習作提示”中的第二個片斷,對照片斷1,思考:作了哪些改動?這樣改好不好?為什麼?

交流中,隨機板書:具體事例

前因後果

語言

動作

神態

心理

印象不深

印象深

2、分析:作者為什麼選這件事寫?作者寫了當時媽媽的語言和動作,為什麼要寫這些動作和語言?寫“聽到媽媽的喘氣聲越來越粗,脖子上全是汗水”有什麼作用?

(與中心有密切聯絡。這件事,以及這些語言、動作最能反映“媽媽非常愛我,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這一中心。)板:中心

3、根據板書,提問小結:現在你們知道怎樣把人物寫具體了嗎?

(圍繞人物的品質選擇事例,寫清事情的經過,再圍繞中心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4、再讀第二個片斷,體會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會把寫得不具體的片斷修改得比較具體。

教學過程:

一、回憶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

1、看板書回憶說說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

2、交流:圍繞人物的品質選擇事例,寫清事情的過程,再圍繞中心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二、提供片斷,嘗試修改。

助人為樂的少先隊員

李芳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優秀少先隊員。有一天中午,天下著雨,她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迷路的小男孩。她千方百計幫助小男孩找到自己的家,並且做了好事不留名。李芳的行為受到全班同學的稱讚。

1、討論: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應該怎樣修改?

2、佈置課外作業:把這篇短文按照討論進行補充,把它寫具體。

三、明確要求,找出預習時修改的段落,再進行修改。

1、找出課前已作過修改的段落,按要求再次進行修改。

2、同桌相互交流哪些地方還不夠具體應該修改,並討論可以補充哪些內容。同時,讓部分已修改好的優生幫助差生進行修改。

3、讓兩名學生把自己寫得不夠具體的片斷抄在小黑板上,同時請兩名優生也分別對上述兩個不夠具體的片斷進行修改。師巡迴指導。

四、交流修改習作片斷,小結修改片斷。

1、同桌交流,相互評議對方全文中的優缺點。

2、集體評議:

先後出示兩個不具體的片斷,再出示幾位同學對這一片斷的修改後的片斷,進行集體評議,教師點撥。

評議要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寫出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有密切的聯絡。

3、評一評誰修改得最好?授予“王安石第二”之美稱。

五、謄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