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年味作文彙編15篇

作文1.1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年味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年味作文彙編15篇

有關年味作文1

看,街上的節日彩燈亮起來了,紅燈籠也掛起來了。聽,窗外時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走在大街上、市場上、超市裡,看著腳步匆匆滿載而歸的人們,才知道盼望著盼望著過年的腳步更近了……

我的家鄉在xx,那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落,村子裡有二十幾戶人家。小時候的我最喜歡過年,臨近年關時和大人推著木車子去附近村子裡辦年貨,平時想吃的不捨得買的,在這個時候可以問大人要點。還有最重要的是快過年那幾天,就不用放羊了,家裡養了一群羊,記憶中的`我,放假後每天都是在山上跑來跑去,不放羊就可以在家,痛快的找小夥伴們玩,一起玩踢毽子,跳皮筋。一年到頭買不幾件新衣服,過年時可以買身新衣服,把新衣服小心翼翼的放在枕邊,興奮的睡不著覺,每天一遍一遍的試穿照鏡子,就等著過年那天穿上。家裡平時忙,也沒空收拾收拾,我和哥哥會在這個時候把院子掃的乾乾淨淨,屋子裡也會擺的整整齊齊。我家每年都會養豬,臨近年關時村子裡的男男女女都會來幫忙殺豬,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燉一鍋白菜肉,一起喝酒聊天,剩下的肉賣一些,自己家裡留一些,來犒勞這一年的辛苦。媽媽在炸年貨,各種葷素丸子,麻花是我的最愛,我就蹲在火爐旁一邊燒火,一邊吃的滿嘴流油,還有媽媽蒸的玉米白麵饅頭,奶奶蒸的花饃饃,媽媽用豬頭熬肉凍,滿屋子的肉香味,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著啃骨頭…此時此刻滿腦子裡都是兒時年味的回憶,這些回憶在我腦子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讓我留戀,讓我不管在哪裡,不管是什麼年紀,每當想起來它,總能讓我內心波瀾,眼眶溼潤,這也許就是永遠不能割捨的家鄉情,讓我這個在外的遊子每當想起它心裡都是暖暖的回憶。這些回憶,在這濃濃的年關讓我更加想念,想念家鄉,想念親人,想念家裡的味道,想念那濃濃的年味。

一年365天,有很多節日,但是春節這個節日,有著特殊的含義,它是人們嚮往和平,嚮往團圓,嚮往美好的象徵。此時此刻,夜已晚,停下手中編輯的文件,就讓這美好的回憶伴我入睡,夢中我彷彿看見了裊裊炊煙的村落和人們忙碌的身影……

有關年味作文2

風依舊涼颼颼的,但溫度已經回暖,冬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現在是溫暖的二月,家中的小孩子們比以往更興奮,大人們卻比以往更忙碌,回家的車輛也比以往更多了,一切都開始迎接春節的到來,年味濃濃……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早上我與爸爸去菜市場購買年貨。步行到菜市場,人可真多,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湧動在人群中,我邊避讓著買蔬菜的叔叔阿姨邊緊跟著爸爸的腳步,眼前全是湧動的人影和各式五顏六色的食品,耳邊迴盪著買家與賣家討價還價的聲音和各位老闆吆喝叫賣的聲音,氣氛可真熱!我和爸爸來到乾貨店,各種瓜子,各種堅果,彎彎的,尖尖的,寬寬的,都躺在一個個大桶子裡,被一塊塊玻璃蓋著,有的像天真的.笑臉,有的像銀色的月牙,可愛十分。揀一粒葡萄乾放進嘴裡仔細地品嚐,酸酸甜甜的。就這樣邊品嚐邊購買,年貨裝滿了自帶的小車,我們歡歡喜喜的滿載而歸。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下購買年貨,年味濃濃。

接下來幾天,我與爸媽在家裡搞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家裡一塵不染,煥然一新。我們也貼起了春聯,掛起了燈籠,粘起了年畫,喜氣洋洋。開啟電視,竟是遊子們歸家的情景。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飛奔疾馳滿載大包小包的年貨,通過細長的隧道,穿過窄小的小巷,奔向溫暖的家。遊子們不畏冷風猛吹,滿臉熱情的笑容,想到馬上就要見到自己的老母和親愛的孩子,給他們送上溫暖的棉衣,美味的食品,再與親人吃上一桌年夜飯,甚是幸福。遊子們渴望歸家,因為想給家人送上溫暖祝福,因為想與家人一起歡聲笑語,因為那怎嘛扯都扯不斷的親情脈絡……望著遊子們歸家時的笑容,年味濃濃。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歡聚一堂,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敘親情,互道吉祥,其樂融融。春晚開始了,看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聽優美的新春歌曲,賞美不勝收的舞蹈,歡笑聲不斷。新年鐘聲敲響,整個夜晚便成了煙花爆竹的世界。漆黑的天空瞬間綻放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明亮十分,美麗十分。除夕夜歡笑不斷,迎接新春的到來,年味濃濃。

過春節,穿新衣吃美食,年味濃濃;過春節,陪親人迎新春,年味濃濃;過春節,新時代新氣象,年味濃濃……

有關年味作文3

二月十四日。放假。收東西。回家。

回家的路上,窗外的雨聲淅淅瀝瀝。透過蒙蒙煙雨,我看見深巷中的大紅燈籠撲閃著眼睛,我看見飯店門口張貼出了“年夜飯”的字樣,霓虹燈下的城市,無一處不體現著繁華與喧鬧,我突然意識到,新年就要到了。

回到自家的小區時,已是十點鐘的光景,幽暗的燈光下,道兩旁的樹在雨中微微搖擺著,好不悽清!年雖已近,我卻絲毫沒嚐到“年”的滋味,只是想著,今年的春節,可是意義非凡的呢,但不能回老家團圓,又如何能有年味呢?

記憶中的春節如此浮現。

外公斟著小酒,在桌前分享著兒女們一年的喜怒安樂;外婆忙碌於廚房的火炕前,家中兒女多,她得一大鍋一大鍋的`做菜。大人們在一旁又撐了張桌子,在玩著牌,互相打趣著。小姨抱著年幼的弟弟妹妹,在房間看電視,我也過去,拿著糖逗兩個小可愛叫“姐姐”……

春節在記憶中是人多的,喧鬧的,也是幸福快樂的;分離一年的親人們又重新聚在父母身邊,歲月的流逝可抵擋不住這血濃於水的親情。

二月十八日,大年夜,也是這年的最後一天。

早晨的太陽照在了臉上,也照亮了整間屋子。這幾天休息的好,因此,看到雨過天晴後窗下的一片翠綠時,心情也愈加晴朗起來。吃過早飯,一條簡訊映入眼簾:今年過年雖不能一聚,但一家人心連心,祝你們一家新年快樂,丫頭明年大學聯考一定能考好!這是舅舅發來的祝福,溫暖的話語,似把我又帶回了他們身邊。

我想到了我王維的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想知道,若王維知道親人也與他一樣思念彼此,那份愁苦之情是否會減輕些許?我又想到了“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心在一起,距離又怎是問題?即使在此佳節看不見外婆外公慈愛的笑容,聆聽不到舅舅小姑們的諄諄教誨,捏不了弟弟妹妹們可愛的小臉,年也並不因此而冷淡了一絲一毫,正如此時,我在思念著老家的親人,他們或許也在談論著我們一家,這就足夠了,年的味不也正是在此麼?

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吃年夜飯。媽媽感嘆一句,“現在老家可熱鬧吧。”在周圍炮竹聲的洗禮中,我似乎咀嚼出了真正的年味,那就是一份親情的樞紐,那就是一份“一家人”的喜悅!今年,我們一家也可與家中親戚“千里共嬋娟”,共同吟誦著“炮竹聲中一歲除”的意蘊。

我開始期待十二點各地天空上綻放的煙花。

有關年味作文4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餘,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願兒孫好!年味,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於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是團圓時刻,那是情意綿綿,那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願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汙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遊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麼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有關年味作文5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老家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老家味是秋日清晨盪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裡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戶裡鑽進屋裡,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著一點點早晨的溼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著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著,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裡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裡的有時香的沖鼻,花朵也沒有城裡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著味道探尋。

老家味是豬圈草棚裡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著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裡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的雞從草棚裡不緊不慢地踱著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瀰漫著,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了。

老家味是大鐵鍋裡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戶戶的煙囪裡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裡翻炒著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裡跳躍著,彷彿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著腳。鍋裡還冒著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裡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著板凳,坐在灶臺後,一面添著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著淚一邊仔細嗅著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溫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老家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老家味。

有關年味作文6

年味兒有時候不一定是盛開在夜空中的煙花或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的爆竹聲,但它一定是淺淺地瀰漫在我們心底的幸福。——題記。

四個字的年味兒

新年裡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鵝忙乎得不停,我以為自己眼花了,發來怎麼都是這四個字——新年快樂。

走出家門,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放煙花的男孩突然停下來,不約而同和我說四個字——新年快樂。

收到筆友的來信,開頭也是四個字——新年快樂。

這個世界怎麼了?鋪天蓋地都是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也許和“happynewyear”一樣。一年365天,雖然不是每天都說,但它是每個人心中沉睡的溫暖。當這句話被喚醒時,空氣中就像花挽著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細細地揣摩這四個字的力量,曾經零落在心頭多少的詞句,為什麼只單單漏了這一句?

原來我以為“新年快樂”這四個字是老土的,但是每個人都期盼都得到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這四個字的燦然和溫暖中,嘴邊也不禁勾起一絲笑,手心輕輕捧起那老土的溫暖。

彎彎的年味兒

新年時的妹妹彷彿只有一個表情——彎彎的眼睛和彎彎的嘴巴。

也難怪七八歲的小孩最喜歡過年。她們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明亮的眼睛好像如獲得糖果那般開心。我喜歡她們嫩芽一般地說“新年快樂”。新年,就意味著她們幼小的生命將一寸寸地長大。長大,在小時候好像只有魔法師才可以用的詞語。我們那時都像彼得·潘,以為永遠都可以擁有一片單純的天空。如果時光倒流七年,我想我也可以單純地對天上的煙花拍手,好像滿天散落的`不是煙花,而是我新年的願望。

這些慢慢長大的安琪兒喲。

年味兒在每一個孩提時代總是彎彎的,如月牙一般,像糖果般被珍藏,年味兒在每一個幼小孩子的瞳仁裡發酵得越來越濃。

圓圓的年味兒

元宵節算是春節的最後一潮了。

素來不喜歡吃湯圓。嚐到這東西的第一口,舌尖上似乎能開出甜絲絲的花來。第二口,第三個下去便覺的有些甜膩。今天不知道怎的,也許是想到春節的末了吧,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湯圓。這圓圓的東西在我嘴裡滾著,有磨去稜角的溫潤。我突然想起了那些關於湯圓的故事。我的指尖在空氣中慢慢劃出一個圓形,彷彿看見了誰淳樸的幻想和幸福。

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比喻來給生活,那麼誰都有權利把生活想象得更美好。圓圓的年味兒裡咬開來是圓圓的幸福。

有關年味作文7

“快點,把媽媽單位發的春聯貼上!”爸爸說。

貼上那紅底黑字,下方還印著兩條小蛇的春聯。我無意間把頭一扭,“金蛇起舞……金蛇……有戶人家貼的對聯和我們家的模樣一樣,要是我還小,看到這情景一定會歡呼雀躍,“別人和我們家的一樣!現在的我的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回家問媽媽為什麼對聯與別人家的一樣,媽媽隨口說:“這是農行宿舍,住的都是農行員工,當然發的一樣,貼的.也都類似嘍!”我一愣,又猛然想起,在課本上看到的一副對聯的黑白照片,一戶人家在親手寫春聯,那歡聲笑語好像已經灌滿了我的內心,大人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兩個字“麻煩”或者三個字“沒時間”

時間一流,到了除夕晚上,在這世界上,在這世界上生活了十二年的我明顯覺得,年味消散,我下樓燃放小煙花,不經意間望了對面一樓的兩戶人家,一戶人家的兩個小孩子,各自手握一隻手機狀的東西正全神貫注的看著,大人們也沒有說說笑笑,好像都在上網,幹什麼的,一點兒也沒有過年的氣氛,另一戶人家大概也是如此,難道正是一位科技的發展阻礙了親情嗎?

回家望望掛起的燈籠。也慘進了許多洋元素,這兒一個蕾絲邊,哪兒畫上一個方給子,曾經一如我腦海的那種鋪市而又傳統的大紅燈籠到哪兒去了呢?或裝點一些祥雲,一些生動的動物,可現在呢?這也不能怪大人,街上大部分都是這個樣子,那種傳統的大紅燈籠已經十分“稀有”

是啊!隨著科技的發展,西洋節日及元素波及全國,並且吞沒了大部分中國傳統元素,人民也越來越對洋節日感興趣,隊中國的節日越來越冷漠,曾經的談笑風生,變成現在的一片死寂,曾經的創意想法,倒被現在高階印刷、影印全面的統一;曾經的忙忙碌碌,變成現在的簡單了事;曾經的正宗年味,也被西方節日所侵略……

中國的春節屬於中國,但是中國人怎樣過的好這個節已是一個問題?!

我小嘆口氣,但是又立即拉起爸爸媽媽的手,開始與他們回覆曾經的氣氛,又端來飲料和飯菜,打破沉默,為新年乾杯,共同回憶難忘的時光,展望和祝福新的一年!

有關年味作文8

對於城市裡朝九晚五的人們來說,年味就是飯店裡上下半場的火速年夜飯,就是原來天空中璀璨的煙花,現在閃爍的星夜,是微信的紅包,群發的簡訊……

而對於離開城市,下到鄉村的我,年味就是腳踩的泥土,就是搶佔露天茅坑、臭美的鴨子,就是皺紋爬上眉梢,步覆蹣跚的爺爺,是叔叔自賣自誇的年夜飯。褪去了城市的繽紛與繁華,離開了水泥地,高樓大廈,老家的年味是,是一年一度的“盛宴”。

出嫁日。喬遷喜。滿月宴。

老家過年,不僅僅是年三十的年飯和跨年的春節晚會,更是各種宴席扎堆的時間。於鄉里人而言,一年到頭都在外打工,很難有機會合家團圓,也很難有機會使鄉里鄉親聚在一起。

於是過年前後,嬌美的新娘在暖冬時,披上聖潔的嫁衣;人們舉起紅酒白乾恭喜在外打拼的朋友終於賺足了立戶金,遷入新居;可愛的寶寶藉著喜慶的時節辦上一個滿月酒,見見他忙碌的叔叔阿姨們。

這時的年味不再是辭舊迎新,不再是“總把新桃換舊符”,而是所有喜慶的總和,所有幸福的積累。它使獨居老人開懷,使親朋好友舉杯共酌。

粉蒸肉。觀賞魚。老滷味。

沒有松鼠桂魚,沒有鮑魚鼎湯,沒有剁椒魚頭,有的就是趙家村自制粉,用來蒸魚、蒸肉還可以蒸菜。鄉里人的餐桌上,都是自家的鄉土祕菜,老滷味就是隔壁家三爺爺做的,一身深藍色的制服,是原先三爺爺幫人掌勺時的.統一服裝,指頭夾著一根菸就幹活了,揉麵、切菜、切肉、成團、浸油、下鍋,自有一番年味。

再就是那觀賞魚了,雖不吃,但夠看,紅的、黃的、綠的佐料讓人覺得年年不僅有餘,更有五彩的生活。

回鄉人。鄉里人。一家人。

老家的房子,門戶相對,總是開敞著的,過年時,東家借米,西家借炭,就像是一家人。

叔叔總打發弟弟向別家借材料,弟弟則自稱專業跑腳的。

到了人家家,別人就問:“你是哪個屋裡的啊?”弟弟便說:“去就會軍屋的。”

別人就懂了,馬上拿上自家特色,抱給弟弟,還讓弟弟帶上些其它吃食。

回鄉後,我聽到最多的是:

“璇璇,你回來過年了,來,帶上雞蛋回武漢。”

鄉里鄉間的年味是有著泥土芳香的,伴著最幸福的味道。

有關年味作文9

馮驥才: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崇拜的東西,而中國人崇拜的就是生活本身。

超市裡迴圈的音樂告訴你要過年了,學校的放假通知告訴你要過年了,各種廣告大氣的煽情牌也告訴你要過年了……年味就是這樣隨著春節的臨近,越來越濃,好像是一碗淡茶,在變成甜甜的清酒,最後又融入母親的瓦罐裡,變一碗濃湯。年味就是一種生活的快樂,就是中國人崇拜的味兒。

年味,融在舌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貼福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這是老一輩們的年,也就是“吃”年。中國人喜歡年糕,哈,現在手上還拿著一塊。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滿足好舌頭,又有好彩頭。

有句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餃子就是中國人特有的食物,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包餃子,雖然我包的難看,自己都不想吃,但還是有感受到那種快樂,也許這便就是年味吧!一鍋餃子出爐,在我面前的瓷碗裡,一個個可憐可愛的餃子冒著熱氣佈滿了眼鏡又充滿了心窩。我知道,媽媽又偷偷地把我包的那些都盛到她的碗裡了,如果不是過年,這樣的“吃”年味,這樣的感動,怎麼會有呢?

年味,貼在門上。

當你走進省實驗高三教學樓,你不難發現,每個門上都貼著一副對聯,紅紙黑字,裝飾以金色墨點;比喻對仗,寄託以深深期望。年味兒,貼在各家的門上。有人說福字是一種人們快樂幸福的符號,只要貼著自家人看著舒服,有暗示幸福的作用,怎樣貼都是年味兒。

不是“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都包含著中國人對未來的希望,都給人以快樂的正能量。

年味,貫穿在人群中。

過年,即是團聚。我喜歡看到春運時人們忙碌的樣子,嘴就是哈著熱氣,臉上流著汗水,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與年貨,臉上掛著笑,握緊的回家的車票……馮驥才是文化名人中最會過年的,他告訴人們,人情味就是最深的`年味,年,或許也就失去了意義。

“新年好”,“恭喜恭喜”以前以為這都是人們掛在嘴邊的客套話,現在細細想來,這些話原來帶著一種真心的祝願的。爺爺奶奶盼過年,因為他們可以見到大半年沒見的兒孫,雖然重逢時的笑臉佈滿了皺紋,但那種快樂,卻如同新生兒一般純真。

中國人崇拜生活,中國人崇拜年。現在的我們,只需要在家人熱鬧的談天裡,美滋滋地喝下年味兒十足的濃湯了……

有關年味作文10

我的老家在華亭,在我們老家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綵;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雲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七年級是新年第一天,老家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後,村裡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了彩紙摺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麵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後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有關年味作文11

這是我18歲過後過得第一個年,記憶力的張燈結綵都還殘存了那麼點。親情的溫暖或許在慢慢減淡。出於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理由,整個重慶市在20xx年歡慶之際。沒有同往日的張燈結綵和熱鬧喧騰。整個大街上儘管是大年三十也少了一絲紅色。今年的信念姑娘或許結了婚,羞得不敢再出來見人,我無比希望她不會永遠躲藏,能有從來見我們的一日,那日必定熱鬧非凡,光暈和彩色充斥佔滿整日重慶,大街小巷上必定全都是歡慶著新一年的人兒,為了一年的忙碌生活,為了展望新一年的歡慶景象。我們都將會在大年三十里站在空地上,在夜市裡(估計大年三十也不會有什麼夜市出來,畢竟是人團圓的日子)。我們會把自己雙眼閉著,共同期許我們未來美好幸福的明天。共同為自己昨日而感恩祝願。許下新一年的願望。我想,一定是充滿愛與光亮。

但我覺得年味消逝不僅如此,許多天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的幸福感隨著城市的發達而減少。的確,我們如今的生活在平日裡也能得到以前不易得到的一切。原來過年才有的渴望,包括六零年代的大米飯,八零年代的小布衣,九零年後的甜蜜糖果,在平日裡,我們都能遇見都能動用我們如今很豐裕的現在去實現我們以前的渴望。金錢的富裕卻降低了我們的幸福度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時代的.退步。但把這歸結給進步這個東西,實在有些不大合理。進步是一件好事情,究根結底,是我們越來越浮躁的心,我們想要什麼呢,想要的很多,只是我們以前那麼渴望的東西變成常日裡隨處可見,只是由於自己缺失了一個對平凡的渴望。有人在評論裡寫了這樣一段話。平時吃鮑魚,過年也吃鮑魚。把過年的味道和風俗糟蹋的到底。過年是什麼。是隔了很多月沒見的親人朋友相互寒暄,互相關心。但是如今都變成了互相敷衍,網上的段子很搞笑。也很現實。做了一段過年時候親人的問答。當時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覺得心裡還是有些寒心的,為什麼如今的過年和人們的心變得如此。把別人的關心當做了負擔,我也承認有時候他們過於關心的話語確實挺讓我們無奈。讓人感到特別沒趣。

但是逃離別人的關心,在我們歡聚在一堂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忍心,年味還是該有,親人的親切的問話還是該回,這不是關不關你事的問題,是我們對你有的最基礎的人文關懷和一種愛護而已,想了解你的最近狀況,想知道你的近期打算 想為你操操心,儘管他們確實不能改變什麼。

用心去感受過年吧,讓我們真誠的去過這麼些年。讓消逝的年味活起來。

有關年味作文12

“年”意味著家人的團圓,年年過年一切亦然。年的味道不知從何時,慢慢的變淡。——題記

年的形式並沒有變。過年有豐盛美味的佳餚,家人依然團聚,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是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使年味漸漸變淡。不說奶奶的小時候,就說我小時候的年。推開記憶的大門,走進門內。小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覺的熱鬧,有可能那時幼小的我,不懂什麼是年吧!就知道有好吃的東西,有甜甜的糖果吃。是那樣的盼著過年,一天天的盼著。當年來的時候,我是那樣的高興。

大一點的時候,奶奶就帶著我和妹妹,看外面的煙花。到過年最後幾個集市上,大爺總會給我和妹妹各自買個燈籠。燈籠很小,發著火紅的亮光並唱著歌。剛買回來,是那樣的愛不釋手。每天從早拿到晚,回想起和妹妹,拿著燈籠滿院子裡跑,天上的煙花因星星閃爍更加璀璨耀眼。數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那樣的幸福。那時刻,記錄了我和妹妹的成長。是我和妹妹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忘的小插曲。

再大一點時,鞭炮取代了燈籠。過年的前十天起,早已拿起鞭炮帶著妹妹,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放著鞭炮。跑來跑去,不管外面多冷。那時也不顧冷不冷了,只顧得自己玩的高興。總是滿頭大汗的跑回家,向家人分享玩耍時的樂趣。包餃子時,爭著吵著我要包我要包。不管家人怎麼不讓包,自己都會動手包起來。包的餃子歪七扭八的,但還會得到家人的表揚。那時也知道被誇的感覺,是那樣的驕傲。當香噴噴的餃子出鍋時,為了找錢的我和妹妹。總是把自己吃撐,吃到誰把錢吃出來為止。想想就忍不住想笑,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哈哈!

我覺得說到這就可以了,我關上記憶的大門。時光悠然,歲月無情。我從小時候轉眼間也變成了,十六七的小女孩。如今,由於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慢慢變淡,過年時的美味佳餚早已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便飯。在平常生活中,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想吃什麼就買什麼,不用再等到過年時的美味佳餚了。

如今現在誰家的小孩還會在冷的天,提著燈籠跑來跑去呢?沒有小孩在外面放著鞭炮,都是在吃飯時家人放。包餃子也不包了,就知道在一旁搶著紅包。就讓手機陪伴著自己,過完這除夕之夜,可以說是手機讓著年味慢慢變淡。

年的味道即使漸漸的淡去,但不要忘了年是團圓的日子。我們一生能有幾個除夕夜呢,一年又有幾個夜晚陪我們的家人呢?別讓手機奪去了,你陪伴家人的時間。多陪陪家人吧,她們更需要陪伴。

有關年味作文13

“噼啪——轟!”一陣又一陣鞭炮聲從窗外傳來。我不禁想起了熱鬧的年,想起了那濃濃的年味……

距離大年三十還有兩天,或許是連天空也覺得這個年單調了一些。於是,天空最美的孩子——雪花,也湊起了熱鬧。我戴上手套、帽子,準備和雪花一起嬉戲。雪花像穿著芭蕾裙的舞者一般,在白色的大地上空翩翩起舞,潔白的身軀,曼妙的舞姿,大地也陶醉了……鞭炮的紅衣是大地的紅暈,五彩的霓虹是大地的新衣。啊,最讓人喜悅的時刻已悄然來臨……

儘管是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可依然阻擋不了新年到來的.腳步,減少不了人們喜悅的笑容,隱藏不了人們忙碌的身影。街道兩旁,各種各樣的掛飾綴滿了樹梢,紅彤彤的中國結似彩虹一般掛在街道上空,紅色的店鋪滿滿地擺完了一條街。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吆喝聲,叫賣聲,歡樂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首別有趣味的《新年交響曲》。商場裡,人們擠在櫃檯前,大方地包攬著各色年貨,在這樣擁擠的場景中,也不乏“對不起!”“很抱歉!”的對話,可更多的還是“謝謝!”“沒關係!”“新年好!”的話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大年三十,晚上《新聞聯播》過後,我們院子裡的小夥伴開始了我們每年的必定節目——放煙花。哪知大人們比我們還心急,早早放起了禮花。“呼——呼!”又一個禮花散開,“啊!你們看!”姐姐叫了起來,“好漂亮啊!是金色的,還有粉色的和綠色的,也有紫色的呢!”天空中,一朵又一朵鮮豔的“花兒”開放,讓人真有一種走進春天花園般的幻覺,又好似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表演的魔術一般,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吸人眼球。禮花炸開,一個個小小的彩點兒如水滴一般輕快地跳躍著,在漆黑的夜幕上滑落,照得大地如同白晝,夥伴兒們臉上露出興高采烈的的神情。家家戶戶開了窗,開了門,人們帶著微笑一同欣賞著這夜色美景,光亮照耀在每一張幸福的臉上……

七年級,“新年來,福氣到,家家戶戶拜大年!”親人們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會在一起計劃好每天的行程,給每個親人朋友拜年,小孩子們也便有了難得的歡樂時光。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圍著火爐,談談自己過去一年的收穫,說說自己對新年的展望,陣陣歡聲笑語久久迴盪。屋外,人們在那蜿蜒的田間小路上,相互攙扶著,說笑著,溫暖、關愛、親情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年,熱鬧的味道;年,關愛的味道;年,歡樂的味道;年,親情的味道。這個年,年味濃濃……

有關年味作文14

快要過年了。老人們都按照習俗操辦一些年貨。今天,我和媽媽去幫外婆,外公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外公讓外婆搓,自己去炸。可外婆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外公炸糊或是不熟。最後,外公同意了。於是,我,媽媽,外公三人負責搓麻花。外婆自己負責炸麻花。外婆給我們端來一盆面。外公把它們切成了一條一條的,媽媽和外公開始搓麻花了。我看著她們搓出來的麻花心裡真是急啊。我邊看邊問外公怎麼做。外婆耐心地說:“把小塊面搓成細長條,握住面的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後,提起兩頭面條會自然捲到一起,形成麻花擰勁狀。”我邊做邊看外公做。外公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次的實驗。我終於成功學會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裡給外公看。外公樂呵呵的表揚我:“哦,哦,真不錯,有點傳統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孫真聰明啊!”媽媽也複合“是啊,是啊,真不錯啊!”終於學會了,我興奮拿著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發上。開始漫不經心的為自己的小麻花編了首歌謠:“都說麻花兒香,香裡帶著甜,都說麻花甜,甜裡透著香……”我的歌聲引來外公的讚許聲和笑聲。

我忽然感覺外婆一個人在廚房挺孤單的。就拿著搓好的麻花。去找外婆了。看著外婆熟練的把麻花放油鍋裡,那小麻花在油鍋裡上下翻滾。一會就變成金黃色。我心裡癢癢的。就問外婆能不能讓我也炸上一根外婆開始說不行。因為怕我被油燙,說要過年了。可外婆哪能經起我的軟磨硬泡。最後,外婆教我:“要貼著鍋邊慢慢的放進去,一定不要往裡用力扔。那樣會濺起油花的。”我按著外婆的方法。慢慢的將一根麻花放進油裡。我繼續往裡放。放了幾根之後,外婆叫我停下了。說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會我放的麻花就飄了起來。一會就變黃了。等它一出鍋。我就拿出外公和媽媽嚐嚐。看著外公和媽媽都十分高興。我也特別高興。我看搓成長條的面,真的像長鬍子。就將它貼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鬍子。大家被我的幼稚舉動笑的前仰後合。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外公,此時也盪漾著無盡的笑容。最後,連我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次幫外婆炸麻花。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決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為,這麻花炸出了歡樂。炸出了知識。炸出了團圓。

有關年味作文15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餘,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願兒孫好!年味,這就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於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就是團圓時刻,那就是情意綿綿,那就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就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願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汙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遊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就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就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麼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