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人不遠作文4篇

作文7.4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人不遠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不遠作文4篇

古人不遠作文1

酒入豪昌,七入月光,其餘三入劍,繡口一吐是唐代的一半。

——題詞

“長庚就像一個夢,但他被降為神仙。他精打細算,但已多次受挫。他四面八方的野心沒有得到賞識……”是的,他是李白。李白,詩人。每個人對他都有不同的看法。今晚,月亮是明亮的,星星是薄的。我拿著書卷沉思。我讀過李白。

月亮,純潔的象徵,縈繞著李白的一生。

“我一小時不認識月亮,所以叫它白玉盤。我懷疑姚泰的鏡子,飛到了青雲盡頭。”這是一張李白從小愛月亮的照片。他晚上爬上山頂,望著欄杆旁的月亮。他的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幻想。據推測,此時此刻,李白的心中正閃耀著一輪滿月。”峨眉月圓半秋,影流平羌江水,“與杜甫‘明月故里’之說有同樣的成就,真是太好了。”。李白本來是個貶謫的神仙,世上不能容忍。因此,只有那輪月亮才是他真正的知己。這是對月球感覺的隱喻。他向月亮打聽酒的事,說自己的理想境界是:“花房裡有一壺酒,根本不相親,祝酒請月亮,然後把影子變成三個人。我在月亮之歌中徘徊。我在混亂中跳舞。起來玩吧。喝醉了,它們就散了。”他們還說,他們的親密和李白的幻想在天空中飛翔。再看看“永結無情之旅,相約雲漢”這是多麼執著的追求!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捉月醉水死”的傳說

月亮是照亮和溫暖李白生命的女神。她給了李白一個夢想和希望,這讓李白很難解決月亮情結。其實,李白對月亮的追求和熱愛,就是他對理想的嚮往和對美的追求。

酒,一種寄託,生活在李白的生活中。

李白一輩子都在喝酒。他年輕時喝酒大多是為了勇氣,而他盛年時酗酒大多是為了消除憂慮。

當他滿足的時候,他把酒拂到劍前,狂舞起來,寫了一百首關於斗酒的詩。失意時,他鬱鬱寡歡,鬱鬱寡歡,五味雜陳。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酒是李白的心情。理想的食物。酒是對李白不斷奮鬥和擴充套件生活的補償。

李白在詩歌中經常舉杯,在敬酒詩中,酒常常是客人。

“拔刀斷水比較困難。“舉杯解愁更難”,這是關於他的悲傷和憤慨:“當你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時,你應該感到幸福。“不要把金盃倒在月亮上。”上面寫著他的英雄主義,“胡爾要和你交換酒,以消除永恆的悲傷。”真是一種精神!李白的醉態也受到後人的高度讚揚:“李白的斗酒詩有上百首,他睡在長安城的一家餐館裡。天子叫人不要上船,說他是酒中的仙。”

酒,作為一種寄託,一直存在於李白的生活中。也就是說,李白在舊的指導下選擇了浪漫。自由。自由安逸的生活。換言之,它們已經成為一體,無法解釋。

劍,作為一種精神,伴隨著李白。

在我國古代社會,劍不僅是強身健體的工具,更是除惡除惡的武器。也是劍客佩戴的'象徵。

李白是一個學過劍術的年輕人。他常常醉酒地唱歌,用劍揚起眉毛。李白的詩歌中也有許多劍。

“當你舞動著,揮舞著劍,四個人都會揚起眉毛。”這是關於他揮舞著劍揚起眉毛的英勇姿態:“揮舞著劍,夜空咆哮,雄心壯志綿延千里。”這是關於他的雄心壯志“一杯酒配一把長劍是一個人的心。”他寫道。

像酒一樣,李白無論傷心快樂,劍總是陪伴著他。但酒是無形的,劍是有形的,也就是說,陰是軟的,劍是陽剛的。刀劍相隨,抒發心聲,發洩憤慨。他有劍,有激情,有野心。

結束

李白,李太白,青蓮菊石,石仙。李白,他不存在是因為這些名字。他就是他自己。

讀李白,心中總有一個白種人,拿著酒,舞劍。他的衣服飄逸,容貌高大。今天,先輩們都走了,他的精神,他的詩歌是給後人最好的禮物。正如有人曾經說過的:“因為有太多的白詩,所以中國文壇有幾縷清香,既增添了一些色彩,也增添了一些細節。因為潔白,中國的歷史渲染了一點英雄主義,揮之不去的一點優雅,也揮之不去的一點張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無人居住的極客永遠站在珠穆朗瑪峰的頂端,帶著平常自信的微笑,統治著這個群體……”

他眼中的月亮散發出獨特的光彩;

他的酒是獨一無二的;

他腰間的劍吼出了他特有的失落和悲傷;

他的生命值得紀念和欽佩。

我從我的角度看李白。如果不讀一次,我會增加內心的震撼和心靈的充實。我不能像李白那樣魯莽地生活,但我可以學習李白的精神,做你自己;我沒有他豐富的經驗和才華,但我可以繼續學習和提高自己

讀李白意味著讀生活。

我讀過李白。我很高興。

古人不遠作文2

獨自坐在校園的大樹下,靜靜的休息著。隱隱約約聽到了不遠處有人在朗讀著:

“疆界烽煙起,君從漠北緣。三千歧路雪連天,牽馬抱鞍遠嫁入胡關。心碎梅垂首,情悲意黯然。鬢邊琴曲盼南還,大雁停歌息翼落哀弦…”

詩歌描寫的正是淡雅中含著高貴,美麗中顯出莊重,漂亮而不輕浮,文靜而不造作的十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聽見這首詩,好像回到了西漢時……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如同宮廷的車輪在昭君心裡緩緩輾過。

進宮有些時日了,卻遲遲不見皇帝的蹤影。珠釵玉飾金步搖,散落一地,銅鏡前再也不是少女明麗的笑靨了,一腔愁緒,兩彎娥眉。

迷茫的燈光下,一隻單薄的幼蛾一頭栽在作響的燈焰上,發出“噼裡啪啦”的爆鳴聲。昭君拔下玉釵,挑弄燈芯,試圖將蛾兒救出來。

就在這時,傳來和親的訊息。像春日裡的第一聲驚雷,在死一般的後宮炸開了。

“啪”,玉釵落地,斷為兩截,昭君的手劇烈地顫抖著。處於生死之交的蛾兒在飄轉的火焰中狂亂地掙扎著,終於,像離弦的箭一般,衝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卻沒有壓垮她不屈的心靈。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靈發出對生的.呼喚,爆發出無窮的力量,讓她從壓迫、死亡中振翅飛出。

昭君震動了,若有所思地看著蛾兒,看著她越飛越遠,飛出圍牆,飛出重重封鎖,飛向遙遠的自己的天地。

這一夜,昭君無眠。

她想到了宮廷的陰森,想到了和親的艱險,還想到了異域的清冷,兩國永久的安寧。宮廷的猜忌、冷落、傾軋、空虛像陰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讓她顫抖;異域的寂寞、無助、排擠、思鄉卻又像寒流時時侵襲她的心,讓她驚駭。和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待嫁的少女舉目無親,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無辜的父兄沙場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腦海裡,頻頻跳動……

呆呆地坐在車中,望著窗外緩緩退後的一棵棵白楊,不知遠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麼景象。我的身後,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我越來越遠,她,還能回來嗎?

馬蹄聲聲,她的心悠悠。回首望去,第一次發現那夕陽下的宮殿竟那麼美,可是現在,她已不屬於那座宮殿,那裡的一切快樂與幸福也不再屬於她了。那裡的一殿一宇都那麼的巨集偉,那裡的一花一木都那麼的嫵媚,那裡的一歌一曲都那麼的悅耳……她曾和姐妹們乘著一葉扁舟在太液池如鏡的湖面上臨風賞月,彈琴唱歌。那時的她,多麼的快樂!而現在卻只有懷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的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她的身影了!

淚,從她的眼眶溢位。

呆呆地望著車窗外,那古道邊的蒿草在風中不住地彎腰,它們也在為她難過。天邊飛來兩隻小鳥,在我的車邊落下又飛去,嘰嘰喳喳似在說著什麼,它們在對她說麼?

馬蹄聲聲,她的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她,望著薄暮中的宮殿,她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她面對的是毛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姐妹們孤獨的淚水。她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於我,但她又怎能向毛延壽彎腰低頭!

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她可以不再以青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那裡,遼闊的天地可以任她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她慰藉。她有豪爽的單于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

她笑了,是由心底湧出的喜悅。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雲,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的願望。

隨著詩歌的朗讀,沉醉到了其中,又回到了當時,昭君出塞。

不知道何時,朗讀停了下來。又回到現在…

昭君是無奈的,是上天造就了她的美麗容貌卻又是上天安排了她的不幸命運。在塞外的風雨四十年中,她象個無生命的娃娃似的被人擺弄。當現在銀幕上的昭君以一個“和平大使”出現在我眼前時,我麻木了。歷史的幕布太厚太重,背後女兒們無奈的哭泣聲是飄不出來的。現代人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給這些遠嫁的女兒們一些安慰。

“玉筋嘀紅別漢京,天驕含笑擬長城,旁人莫訝腰肢瘦,猶勝嫖姚千萬兵。”

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王昭君的形象,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象徵,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這也是我喜愛他的原因。

“鈴……鈴……”上課鈴響了,這最愛的歷史人物也只能回憶到如此,感悟到如此。

古人不遠作文3

說到古人,你首該其衝想到的可能是與咱們有著幾百年,或幾千年“代溝”像李紅,孔子那些只有傳統思維的人種,可實正說訖去,他們離我們並不遙。所有皆果為:自信源於實力。

一代文教宗師,韓愈入士落第中富有戲劇性的閱歷,不就很回味無窮嗎?韓愈19歲即往長安應試,點對《不遷怒——不貳功論》這一命題,他精口構念,從容問下文章,自信考得不錯。但,卻未被考官望中,於是及第。可韓愈並不洩氣,他認為大家有實力,也更有信念。下次考試時,萍水相逢的是共一位考民,同一考題,他不假考慮,將上次所寫下的文章再次寫上。這次,測驗的成果與上次偏偏相反,考官發明文章妙處何在,大為讚美。

這個故事想必大野未經很熟習了。有己說是他的命運運限惡,趕上統一考題,逢上一位伯樂,但爾卻以為是“真力上的從信”培養了一位巨人。試想,韓愈沒有扎名的基本,不佳的實力,沒有對本人的認可,沒有對本身的自負,這他怎麼能成第一呢?

說到“自告奮勇”,這也是“自信源於實力”的詳細詮釋。在趙國急需說服楚國折縱之際,人們不須要鼓讀詩書卻消極躲世的“陶淵明”,而需要的是敢於自薦關懷國運興衰的“毛遂”。再看看他自薦之前,是經由三年積聚與籌備的,正是因為他對天下局勢一目瞭然,才幹將楚王壓服,所以自信還需要有必定的實力,這樣的自信能力將自己的矛頭畢含。自薦是樹立在對自己能力充足意識的情形下,才會幹出的決議。我們通過學習增加才華是用來為社會息奉獻的,這首先就要讓別人知說你的才能,而真正有實力的人是不會等“亮主上門供賢”的。恰是“弱者等機會,強人創機遇”。

回憶過返,我們都不難領現,在實力的自信是每一位成功者必備的`品量之一。古人不遠,古人的品德也被我們華夏兒女所繼續。我們很多身處古代的人才也同樣具備這樣的自信。

林巧稚,我邦授人尊重的夫產科博家。在讀書時蒙到男同學的輕視,只因為她是女生,。在一次期終考試的前幾地,她在看書,一位男同窗卻趾高氣昂的說:“你還瞅什麼書啊?你們父生能考合格就不簡略了!”林巧稚不苦逞強地答路:“母同學怎麼樣?你們得100分,我也要考100分”,最後考完試正如她所說,考到了100分,可追溯起因是她在別人不曉得時默默努力,用自尊心跟自信心鞭策自己,耐勞讀書,盡力溫習,用常識一點一點空虛自人…“源於實力上的自信”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力氣,我認為無論身處什麼養的境界,都應當以微啼自信地去面對人生假如能充實自彼,具備實在才學,那生涯就有了盼望,那你邊離成過不遠了。

說到劉翔他也是這樣一個最完善的詮釋。劉翔是我國運發動的自豪,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就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堅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新的田徑歷史!

“劉翔不是插苗幫長出來的,只是比他人節儉了一些時光。”孫海平說著劉翔,說著這個世界上飛得最鈍的跨欄選手,緣何領有現在的成績。這條長板凳已陪同了他近二十年,二十年的學練生活面,孫海平遍嚐了失敗與勝利的味道,發集了無數教訓,把它們提煉成教訓,應用到劉翔身上,直至他跑沒奧運會金牌,跑到12秒88。

雅典奧運會

比賽前

記者:你取這麼多世界有名選手一伏加入競賽不覺有壓力嗎?

劉翔:應我站在跑談那一刻時,我的對手只有我自己。

比賽中

記者:初賽時你搶跑講是否由於太緩和了?

劉翔:我是成心的,我要讓他們發生心理壓力決賽時,我毫不會給他們免何機會。

比賽後:

記者:你最後多少步要是不向二邊觀望你是否就可破世界記錄?

劉翔:破記載是早晚的事我要把世界記載留在2008年北京奧運那一屆

劉翔這番話讓無數人欽佩,他在實力上的自信也令我替之一震。

高爾基曾說:“只有謙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處所都懷有自信沉迷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古人在沒有進步前輩科技的時期,就清楚了自信與成功之間的接洽,哪怕命運之神一次次把我們打趣,只有佔有自信的心,發奮圖強的心,踴躍向上的心,成功遲早屬於你。我們這些現代人,是時代樂章一個不起眼的音符,是祖國大大陸一個不起眼的水滴,可可你有沒有想過,沒有你這個音符,這個時代之曲將不完全,沒有你這一滴水,將又會失去多多滴水,所以在任何時間我們不應當頹喪,不應失望,徘徊,而利用實力,用自信普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傳奇。

古人不遠作文4

我從很早開始喜歡詩人。他們大都以悲劇結尾,但都寫出了傾世的動人詩句。詩人皆因誤解而生,他們出生就昭示著孤獨與殘缺,他們要在無垠的世界中在他們眼裡哀鴻遍野遼闊荒涼的世界中,找到他們的另一半知音。他們生來就揹負著原罪,這些原罪便是人間互相交錯的謊言和誤解的目光。他們註定要把詩寫完,註定要以悲劇結尾。

古往今來詩人燦若繁星,而我最喜愛的卻是古代詩人南唐後主李從嘉。他後來改名為李煜,因一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很多人說他負了天下,但他不過是帝王家的意外,他不該以一個詩人的身份橫亙過詩人的光年硬生生降落在勾心鬥角的宮廷。

我無數次的設想,李重光像所有詩人的靈魂一樣,隨意地飄蕩於世間,他不用揹負起天下興亡不用意外上位揹負起天下百姓,他如他所想的那樣終日看著山清水秀車水馬龍,與自己的妻子歸隱人世白髮蒼蒼。他可以隨意的用自己給自己取的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但每次這樣幻想卻又會自相矛盾,若真是這樣自由的人,還能寫出這樣哀婉悽絕的詩麼?

無可奈何,李煜比誰都懂這四個字。

李煜的才華就像是上天給予,為了給這個帝王將相之家留下最後一點閃耀之處。他會寫詞,會寫詩,精書法,善繪畫,還通音律。很少有詩人可以這樣天才得讓人嫉妒。他的詞是他造詣最高的亦是我最喜歡的。我從沒有追溯過他的亡國過程,從沒有顧忌過他成了亡國之君,他不是個好皇帝但他是個驚動了幾千年時間軸線的偉大詩人。

他的第一首被我的知的詞是《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矜香。

瓊窗夢笛殘留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在這之前我一直執著於海子和顧城,執著於那句“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執著於那句“你的眼睛是琥珀色的”,讀到李煜我才知道原來還有更悽婉的,還有更動人更收盡天下繁華的文字。這首詞是一首悼亡詞。他引用了蕭史與穆公之女乘鳳凰而去的典故,一個神仙眷侶的傳說。但卻襯托了他此時的絕望。

在他的詞裡,悲傷入骨、痛在最深的文字很常見,但每次都是不一樣,不落俗套的。他的傷口顯而易見,但是隻有深入才會看見裡面排山倒海的空寂與悲愴。有些詩人會被惆悵所擺弄,使文字看起來也許無病呻吟。可是李煜不是,他死死的為惆悵畫地為牢,他們相依為命,他們相望無語凝咽。

這首詞懷的是昭惠後,也就是周娥皇。我不敢說她是才女,因為她能琴棋書畫,她能通史書,專舞樂,善辭章。她和李從嘉是一對璧人,我不能用才女來簡單地概括她。她與李煜不過相處了十年,和那些相依一生的夫妻們相比顯得這般不足一提。她因孩子夭折悲痛而亡,死時不過二十九歲。她死時說“婢子多幸,託質君門。冒寵乘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於此。”

我無法不相信她言語之中的深情。她和李煜一樣的善良一樣的才華橫溢。

李煜死時,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因為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殺。他也許亡了國,但百姓可以為他的死亡而皆巷哭為齋。他是一個仁慈的君主,他以一個詩人的目光打量著這個世間。

在他亡國降宋後,他的詞更是超越了之前的成就。他沒有像晏小山一樣活在回憶之中,他清醒地回憶著過往。但這樣更痛苦。李煜的了不起在於上天給了他註定悲慘的結局,儘管他怨念這樣深但他卻已經坦然接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所有恨與不甘,他所有如向東流的春水的惆悵都已經成為了他眼中的.夢。他接受了並放下了。他容易落淚,容易嘆息,他不像從古至今的那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他不像李白那般豪邁自由醉眼看天涯。但是誰都能看出他比怨念更深的悵惘,比悵惘更痛的深情。誰都不能再遇到這樣一個深情的男人,誰都不能做到和他一樣堅強一樣拿得起放得下。再成功的君主都不能隨意在他面前與之相比什麼叫做“可忘己身之疼而悲他人之傷”。

李從嘉的愁緒太多,他死在四十二歲的生日。他的一生不能說絢爛,卻是這樣動人。世間的人們只看得見殺戮,仇恨,永無止盡的背叛和謊言。而詩人,他們看見的是眾神與信仰,看見的是自由與往生,看見的是夢想的永恆與守護。

在我看來每個詩人都有一雙溼潤的眸,這雙眼睛代表著他們的靈魂,可以橫亙古今,可以嘆息無常。我記得一句話“這個時代,詩人比詩歌更繁盛,詩歌比詩人更墮落”。我總是在想,詩人是永遠不會死的。也許每一雙眼睛都存在於天空,他們的眼神專注而凝重。他們的眼淚可以唱盡繁華和悽婉,可以溼潤整座星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嘆息,這個已經沒有詩人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