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詩的作文【精】

作文3.0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的作文【精】

古詩的作文1

5月8日下午,二(6)班教室裡熱鬧非凡,正在進行“詩韻飄香——中華古詩吟誦”比賽。

讀千古美文,同經典作伴;誦中華經典,與聖賢同行!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華夏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吟頌那些優美的詩歌,他們膾炙人口,意境相隨,使人得到心靈的薰陶。

本次比賽是由我們敬愛的袁老師組織的,從4月18日起,我班全體同學就積極準備,全員參與,一展自己的才華,家長們還幫助孩子認真指導,充分體會每首古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懷等。

今天的比賽活動由袁老師擔任評委,分四個環節,全部採用個人賽方式進行。第一環節:選背比賽,每人在十首古詩中選取一首有感情地吟誦;第二環節:用開火車的方式進行比賽;第三環節:電腦抽題比賽;第四環節:默寫古詩比賽,每位同學在發下的紙上認認真真寫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

在比賽過程中,同學們朗朗上口,感情真摯,一個個精彩的表演,一首首優美的古詩,就如同一支奇葩,吸引著我們,薰陶著我們,教誨著我們,啟發著我們!一首首動人的古詩,就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師長,給我們知識,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豐富,讓我們成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經典百年樹人。如今我們正在與經典為伴,與詩歌共舞!如今我們在經典文化的陶冶中快樂成長著!讓我們在學中做,讓我們在做中學,讓我們和詩歌經典一起神采飛揚、健康成長!

讓經典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必將成為性情優雅、胸襟博大、智慧高遠的優秀人才!

古詩的作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非常喜歡這首詩,這首詩寫出了勞動人民的不易。

我的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都是農民。小的時候他們就告訴我要珍惜每一粒米,因為這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

現在,我長大了,他們不再說了,可是每次回老家看到田間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們豐收的喜悅,我都會想到這首詩。

我猜想作者應該也是看到這一幕,才觸景生情寫的這首詩吧!

總之,這首詩讓我好感動。

祖父現在幹不動了,但是我每次回家,他都會告訴我:“一定不要忘記你是農民家的孩子!”

這時候,舅媽就笑呵呵的走過來,說:“今天晚上吃烙餅和稀飯。”我很驚訝,80後的舅媽竟然也會燒農家的晚飯,還有這句話從她口中說出來竟然這樣的從容。讓我更驚訝的是舅媽那身體看起來柔柔弱弱,十根纖細的手指,竟然幹起活來也是一把好手。

祖父則在不遠處笑呵呵地望著我們,臉上掛著不是普通的笑容,而是一個當了一輩子樸實的老農民發自內心的自豪與驕傲的笑容。

直到現在祖父還是固執的認為民以食為天,而我也在努力地搜尋關於農民的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也時時刻刻牢記著的,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農民的孩子,就是一個小農民,我很自豪。

古詩的作文3

一個賣木炭的老人常年在南山砍柴燒炭。

他的臉上佈滿了灰塵,燃燒的煙霧,他鬢角上灰白的頭髮,他的十根手指被燒成了黑色。

賣木炭的錢是幹什麼用的?買衣服和嘴裡的食物。

可憐的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在擔心木炭賣不出去,希望天氣會更冷。

晚上,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一大早,老人開著一輛木炭車的輪子到市場去趕集。

牛累了,人餓了,但是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在集市南門外的泥裡休息。

騎在兩匹馬上的那個驕傲的人是誰?是在宮裡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把樂器拿在手裡,嘴裡叼著皇帝的命令,對著石化的宮殿大喊。

一車木炭,一千多斤,太監侍從給趕跑了,老人是想盡一切辦法,但沒有辦法。

那些人把半根紅紗和一根絲,綁在頭上,充當木炭的價格。

中南山區有個賣木炭、砍柴、燒炭的老頭。他的臉上佈滿灰塵,呈現出煙和火的顏色。他的太陽穴是灰色的,手指是黑色的。賣木炭的錢是幹什麼用的?身上的衣服嘴裡的食物。窮,他的衣服很薄,但他擔心木炭價格便宜,希望天氣會更冷。晚上城外下了一英尺厚的雪。一大早,老人開著一輛木炭車,滾過了冰凍的車轍。人和牛又累又餓。太陽升得很高。老人在市場南門外的泥裡休息。兩位凱旋的騎手是誰?是宮裡的太監和太監的隨從。他手裡拿著聖旨,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後調轉車頭,衝著北邊的牛喊。一卡車的木炭,1000多公斤,宮裡的使者們不得不趕緊離開,但是老人受不了,卻無能為力。宮裡的使者在牛頭上掛了半根紗和一根絲,作為木炭的價格。

古詩的作文4

在我很小很小剛剛能夠說話時,爸爸媽媽就教我背唐詩,不過,那時我並不瞭解唐詩的意義,只是跟著爸爸媽媽的音調,咿咿呀呀地念著朗朗上口而富滿童趣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波清波……”

我上幼兒園了。這時,我不僅能夠解釋出昔日“白毛浮綠水,紅掌波清波”的意思,而且還知道了一些稍微複雜一點的詩,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之類思鄉抒情的唐詩,每當老師考我們時,我雖然不瞭解詩的含義,但也會裝模作樣地吟上幾句,這時,就會投來許多羨慕的眼光。從這開始,我就更加喜歡唐詩了。

國小低年級時,從“白毛浮綠水,紅掌波清波”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描寫景緻的詩,我又更進了一步。這時才知道,原來唐詩裡還有很多深刻的道理等我們來探索,而且,讀唐詩也提升了我的閱讀寫作能力,使我受益緋淺。

慢慢地,到了高年級,不知不覺,我發現唐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傷心時,唐詩就像“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中的敬亭山那樣靜靜地陪伴著詩人似的靜靜地陪伴著我,在我高興時,它就像“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的輕舟似的,載著我遨遊天地見。其實,它一直守護著我,它就象一個朋友,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教會我看事的哲理,它已經成為了我的良師益友,一個一直守護著我的朋友。

漸漸地,我已經長大了,可是,唐詩卻沒變,每一個字元,每一句詩段,都照映著我童年的每一個腳印,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座指南針。

古詩的作文5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說的是一個宋之問巧遇駱賓王的故事。

初唐詩人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歸於失敗,他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這天,杭州靈隱寺來了一個年輕的遊客,此人正是宋之問。晚間,宋之問於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便詩興大發,吟出“鷲嶺鬱昭嘵,龍宮隱寂寥”兩句詩來,自覺有些意味,可是下面兩句卻一時接不上來。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幾句,道:“老衲倒有兩句——”於是,他緩緩吟來:“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了,深感佩服。

宋之問回房細細品味,覺得老和尚的兩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興沖沖地跑去拜見老和尚,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一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

宋之問曾經被朝廷流放到廣東羅定縣一帶,後來偷偷地從那裡逃回家鄉,這首詩就是逃跑途中,經過漢江時寫的,感情比較真摯。

前兩句回憶流放到廣東時,不僅生活困苦,而且還得不到家人的任何訊息。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斷”和“復”字用得很好,表現出詩人在廣東度日如年,與世隔絕的痛苦。

後兩句寫了一個逃亡之人接近故鄉時的矛盾之情:一方面詩人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由於自己的牽累而遭受不幸。而且這種矛盾之情越接近家鄉時就越強烈,導致詩人特別害怕碰到熟人,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變成現實。

此詩寫了古人在遭受流放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的發展。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這種抒寫真切可感、富有感情,耐人尋味。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兩句,後代曾廣為流傳。

古詩的作文6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駱賓王《易水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

古詩的作文7

聽爸爸說,我上幼兒園小班時,他就開始教我背古詩了。我背會的第一首詩是駱賓王的《詠鵝》。那時只要家裡來了客人,爸爸就讓我背誦,每次都得到大人們的誇獎。

我有一個黑皮筆記本,上面全是爸爸抄寫的古詩,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類,春天的詩,如晁衝之《春日》“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夏天的詩,如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秋天的詩,如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冬天的詩,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按季節背誦,容易記住。

我背古詩都是在晚上,臨睡前,爸爸坐在床邊,一句一句地教。已經學過的詩,他先念起頭的兩個或四個字,作個引導,我接下來念完整的句子,有時候我心不在焉,不管題目,串了句子,比如“春風”,應該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是孟郊的詩,我卻念成了“春風不度玉門關”,成了王之渙的詩。

有一次我不想背詩,覺得沒意思,爸爸逼得緊,我衝他發脾氣:

“真是沒勁!想背詩,明天請我吃肯德雞!”

爸爸也有點急了,說道:

“唐詩才是大餐!”

在我會背的詩歌裡,我最喜歡王維的《山中》:“天寒紅葉稀,荊溪白石出。山路原無雨,空翠溼人衣。”要問我為什麼?因為這是我爸爸最喜歡的詩。

古詩的作文8

今天的小記者課上老師給我們介紹了馮其庸先生。

通過老師的介紹,我知道了馮其庸先生是研究《紅樓夢》的著名的專家,在書法和畫畫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馮其庸先生與傳統文化之間,有著很深的聯絡,傳統文化影響並且改變了他的一生。關於傳統文化,風老馮其庸先生說過:“不管你是在哪個領域工作或者生活,傳統文化都會給你更多的聯想和啟示。這種修養讓人不膚淺、不浮躁,也會更優雅。”

由傳統文化,我想到了古詩,古詩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從小到大,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和知識,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鍛鍊中得到了成長。鄭燮的《竹石》中我看到了竹子不畏艱辛,努力在岩石中紮根,與疾風抗衡的精神。它告訴我,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我也要像竹子一樣堅強,不怕艱難困苦;從孟郊的《遊子吟》中我看到遠遊的孩子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不由得想起當年媽媽手把手教我係鞋帶,生病時帶我看醫生的情景。

它教會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更加聽媽媽的話,不讓她操心;從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我彷彿看到了一條瀑布從高崖上飛流而下的壯觀景象,讓我心裡產生想去遊覽一番的念頭;從岳飛的《滿江紅》裡我讀懂了作者告誡我們不要虛度光陰,等到老了才知道後悔。

詩詞就像一杯清茶,香氣清淡而又回味悠長,它讓我在靜靜地思考中懂得了人生的道理與自然的奧祕,教會了我更有思想地學習、觀察身邊的事物,我愛詩詞,我愛傳統文化,我愛傳統文化給予我的智慧與優雅!

古詩的作文9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古詩詞。而這期間,我深深愛上了這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體裁,這世界的瑰寶。

我愛古詩詞,在我看來,它不是刻板僵硬的,而是趣意盎然的,充滿了能夠引人入勝的靈性。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改詩為詞”這件事。一天我正如醉如痴地讀一本雜誌,目光忽然被一個標題深深吸引:改《清明》為詞。我感到十分新奇,便翻到有答案的那一頁,只見一首《清明》已被斷成了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的嘴巴驚訝地一張一合,心就像兔子般怦怦直跳起來。“太有趣了!”我興奮地合上雜誌,不禁嘖嘖稱讚起來。我找來古詩書,當翻到《小池》這首詩時,我突然來了靈感,奮筆疾書: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傑作,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時我看到了懸掛在床邊的紙船隨風搖曳,忽然想起了李白《望天門山》中的“孤帆”,經過一番冥思苦想,我終於在心中斷好了句,筆下溜出一行字: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就在我深深陶醉在詩的美妙的境界時,爸爸推門而入。我迫不及待地向他朗誦了我的傑作,表揚聲如雨點落在我身上。我感受著這清爽,內心洋溢著幸福,不經意間看到了窗外的世界因春的歸來奼紫嫣紅。這時我想起了朱熹的詩句,脫口而出: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古詩的作文10

一捧古卷,品味其中的一點一滴。——題記

如螢的燈光下,書香浸染,茶香繚繞。與古詩相擁,收穫那份剛強執著,樂觀自信,在五千年的古詩書韻裡得到昇華。

俯首細細品讀先賢聖言,在悠遠的中華文化裡,體驗李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邁,體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凌然,體驗李清照那“悽悽慘慘慼戚”的憂愁與悲憤,更能體驗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五斗詩魂。與古詩相擁使我變得剛強、執著。

一生飽經宦海沉浮,始終保持達觀性情的大文豪蘇東坡,人生得意時,他可以築一道蘇堤,創一代畫風;失意時,他可以攏田種地,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佳句。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豪邁灑脫的李白對人生充滿自信,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才華,曾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瀟灑。即使是寂寞之時,也要“花間一壺酒”,來“舉杯邀明月”,進而“對影成三人。”他們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已經悄然融入了我的性格當中,讓我從容面對失敗、坎坷。

在風靜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閒情;在金風嫋嫋的黃昏想起那“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在浩浩江水邊想起那“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在無垠的戈壁感受到“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悲壯……與古詩相擁,使我的靈魂思想昇華。

穿梭於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詩詞的美妙中,徜徉於心靈的幸福中,“黃金屋”中風景獨好!

古詩的作文11

從古到今,古詩文都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寶庫中的精髓,它們就像我們的親密好友,伴我成長,使我受益。就拿一年四季來說吧,我們古代的詩人都能用最精悍的詩句來描寫。

當春暖花開時,我就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後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映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的春天氣息。

當夏日炎炎時,唐代詩人高駢的《山亭夏日》就在我耳邊響起“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詩,詩人彷彿畫出了一幅夏日風光圖:“樓臺倒影”,“水晶簾動”,“滿架薔薇”,動靜結合,顯得生氣盎然。

當秋意濃濃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它把深秋時節楓林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彷彿置身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當隆冬來臨,雪花紛飛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讓人不免感到冬天的空曠寂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文讓我受到了良好的薰陶,啟發,激勵,受益匪淺。它將成為我一生的摯友,我時刻銘記著;“讀千古美文,作少年君子。”

古詩的作文12

這是一個漫長的,而又孤寂的一天。只有瑟瑟的寒風與那稀疏的人馬與王維相伴。朝廷的不重用,出使邊塞的孤苦,在他心中瀰漫。

車馬使過居延,看那隨風飄飛的蓬草與那振翅北飛的歸雁,內心難言的情感,漸漸在詩人心中醞釀。靠近邊荒,沒有綠洲,沒有庭樓,只有那燦黃的、廣闊無垠的沙漠。高大的烽火臺挺立著。黃河之上,那蒼勁火紅的太陽正悄然落下。詩人駐足片刻,待那黃暈散開,方才啟程。

天霧朦朧,液沉下來,萬里迢迢終於奔赴到了蕭關,湊巧詩人碰到那偵察騎兵向長官報告,守衛軍隊已在燕然前線。

全詩從詩人為何去邊塞寫起到聽到守將在前線作點結束,條理清晰。

第一句的“單車",形容的將詩人最表層的情感寫出,輕車簡從,突出朝廷的不重用與排擠,更從側面突出詩人內心孤寂悲涼的心境。

第二句看似寫景,實寫詩人內心情感的複雜與難以言喻。“突出”字與“歸”字的矛盾更進一步渲染情感。

第三句是名留青史的金句,畫面感強,詩中有畫,讓人身臨其境。金黃璀璨的沙漠一望無際,那用線筆寥寥出的輕煙卻韻味十足,橘紅的太陽靜靜浮於天際,平淡卻又依然美麗,照映著那波瀾不驚的河水。一幅濃郁的邊塞風光圖就這樣呈現於眼前。

最後以到達邊塞,陳述結果而結尾,有頭有尾,竟如寫了一篇文章一般。

此詩不僅是詩人對自己在朝廷被排擠的孤寂之作,更高度讚美了邊塞戰士不畏艱險,為國奉獻的精神。

古詩的作文13

我和古詩文有著不解之緣。從小,父母就讓我背古詩文。所以我會非常多的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我張口就能背出來。像這樣的古詩我那時就能背出幾十首了,爸爸媽媽也為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古詩文,直到上學後我才慢慢有了瞭解。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我都略懂一些。我可喜歡古詩文了,我喜歡它的轍合押韻,朗朗上口。李白的《靜夜思》,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一字不差地讀下來。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平常人,只要讀一遍就能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多麼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昇華。

難怪連外國人都讚歎和欣賞。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詩好句。在過去的作文中,我曾通過引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雪中的奇麗景色;通過引用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形容人們遇到的困難之大;通過引用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深情……總之,通過引用古詩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從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愛古詩文!

古詩的作文14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誰不思念自己的故鄉?中國人的鄉土情結特別濃厚。上下幾千年,從屈原的“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鄉愁”,思鄉始終是中國詩歌的一大主題。到了南朝隋唐時代,詩歌形式日臻完善,思鄉詩更層出不窮。其中,南朝江總的微山亭賦韻,唐代王維的雜詩和岑參的逢入京使特別有代表性。

微山亭賦韻中寫道:“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床前明月光,疑視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這首詩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詩,這首詩說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灑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這首詩是首千古傳誦的名篇。平實樸素的語言,生動地表現出遊子的思鄉之情,全詩僅20個字,已從時間、環境、氣氛及對人物的細微動作的描繪,寫出了遊子對故鄉的深切思念。語言明白,音韻流利自然,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但卻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讀到這首詩,讓我不禁想起了年邁的姥姥,回憶起了在姥姥家所度過的快樂的田園生活。古樸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們……每次去姥姥家,都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這裡的人們沒有勾心鬥角,有的單單是純樸善良的心。有時路過溪邊,還會聽到孩子們在背誦唐詩宋詞,讓人有一種不想離開的衝動。

在這時我終於讀懂了這首詩所含的真義,讓我真正理解了當時詩人的心境,瞭解了當時詩人的感受……

古詩的作文15

幾粒星子墜入深海,隨之躍出一輪驕陽,一晃四十載悠忽而逝,唯滄海桑田歷久彌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住在這個村莊裡的一個小男孩,每天真是快活。

寒冬臘月,在美麗的村莊裡,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一大早就起床了,他看見臉盆裡面的水結成了晶瑩剔透的冰塊,便伸出小手摸了摸冰塊,又立馬收回了手,說道:“真是太冷了,我的手快凍僵了!”他盯著這塊冰看了很久,忽然,眼珠子一轉,想到了大人們用的鑼,便先把臉盆倒了過來,倒上一盆熱水,澆在臉盆上,小男孩便輕而易舉地把臉盆取了下來,他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因為這塊冰終於和臉盆脫離了。

怎樣才能把這塊冰吊起來呢?啊,他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他去朋友家借了一根五彩絲線,又點燃了一柱香,接著將點燃的香對準冰的中心點,等冰慢慢融化,形成了一個小洞後,小男孩把那根五彩絲線穿了進去,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冰鑼製成了,小男孩激動地叫了起來:“太棒了,我成功了!”

他一手提著冰鑼,一手拿著一根又細又長的筷子,可神氣了。他“嘡—嘡—嘡”地敲了幾聲,一些孩子從村莊各個角落跑出來,好奇的看著他手中那個冰鑼,小男孩這下更得意了,他越敲越起勁,突然,只聽“哐當”一聲,冰箱鑼碎了,身邊的孩子都驚呆了。

冰鑼敲碎了,孩子們還是依舊很快活!村落的上空,蕩起一串串開心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