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那些剩下的作文(集錦9篇)

作文2.4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些剩下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那些剩下的作文(集錦9篇)

那些剩下的作文1

天空如一網沉鬱,在城市上空渲染灰的主色調。雨如鹽晶,落在鋼筋水泥的脊背上,彷彿劈啪作響。

城市依舊到處橫亙物慾,彷彿酸雨,侵蝕每一片土地的同時,剝蝕人心。燈紅酒綠之下,紙醉金迷。在都市生活,眼睜睜看著文化的產物愈行愈遠,已消失殆盡,連我想追尋的那些剩下的花前月下,煮酒煎茶的雅趣都難以尋覓。

那些剩下的文人情懷,灑脫釋然,彷彿也要被大資料時代淹沒。

我不願這樣,在家中苦想,突然興趣一起,心想倒是可以尋訪一下書法這位老友,看看他那有沒有我找尋的那些剩下的。

取來紙硯,磨墨鋪紙,看看硯臺,彷彿湖邊小埠,筆竿則是湖上行舟的竹杆,正眺望著似夢歸途。想到這,彷彿重回古人生活之所,有了久違的精神嚮導,我知道,此間有情,有那些剩下的雅緻。

提筆近墨,沒墨近宣,墨的幽香讓我心神怡然,彷彿是詩仙杯中酒,一嗅即有醉意,可以寵辱皆忘,雲淡風清。毫端輕觸生宣,一瞬,是黑與白的交織,是墨與水的'觸碰,黑白交輝,彷彿一隻柔軟的手,牽引著我,奔走於白色的曠野,體味灑脫自在的真諦,這是我要找的剩下的。

我屏息凝神,一絲不苟地在紙上跌宕騰挪,身心似作毫端,遊走紙上。字跡如蘭竹,撇捺皆由心。墨跡牽引著我,一路遊覽,一路揮灑,彷彿來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蘭亭,與文人雅客的賦詩,可以頹然其中,悠然見南山。我彷彿又來到了江南水鄉,淅瀝小雨,點綴詩意,清晨濯衣呢喃之聲,把渾身瑣屑熨得平整,這是還本溯源、返璞歸真的釋然,是我所尋覓不得的那些剩下的文人雅志。

我心神合一,字由心生。在筆峰交馳之間,我看見一位女子立於車水馬龍中,靜靜凝視世界,她是書法文化的化身,她走過秦漢宮闕,舞過盛唐太平,歌過兩宋興替,跑過烽火樓臺,逃過兵荒馬亂,在江南江北的細雨中,在絲竹音的演繹下,在書法文化裡,一守就是千年。這是我要找的剩下的文化之根。

煙雨江南,水墨橫斜,徜徉書法之中,我找到了苦覓的那些剩下的文人情懷,文化縮影,那是我精神的依託,是不可失傳的瑰寶。

有了那些剩下的,我不必在火宅中祈求甘霖,不必在雪夜獨自徘徊,不必再為所失扼腕嘆息。所以,感謝那些剩下的,讓我傾力呵護你。

那些剩下的作文2

江南小鎮還剩下些什麼?

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舊式屋瓦被拆除,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被汙染,一片片茶園被減少……

踏石階青苔而行,那翹起的屋簷有雨來時便串珠成線,滴滴嗒嗒是誰的玉指在撥撩琴絃。屋簷下的石獅在歲月的愛撫下衝洗著容顏。圖案——歷史繪畫緘默不語的靈魂,舞動著昔日的輝煌和塵封於時光的絕美。工匠的手雕琢出曾經的輪廓,祠堂細膩的花門媚橋,嬌羞地捂著皓齒薄脣,散發出槐花清香,天井邊伸手可觸的光,葡萄汁般地灑在眸子邊沿,古老的對聯無聲地守護著古祠斑駁的背影,畢剝的牆壁,樹柱上的溝溝壑壑,用蒼老的喑啞之音訴說記憶間的繁華……

夢醒了,夢中之景不再,那剩下的是高樓聳立,燈火輝煌。

遠處綿延的山嶺上,採茶的女子身著一身紅或素雅的衣裳在茶園高歌穿梭。眉上輕輕溜下的髮絲被姑娘撥至耳際,晃動頭上的精銀細飾,自然而淳樸,淡雅而素美,有著遮不住的淳雅,採不完的嬌羞。歌聲傾倒茶園嬌嫩的葉片,紛紛飄入姑娘腰間的竹籃。

夢醒了,人如玉、茶似花之景不再,那剩下的是柏油路上匆匆忙忙的上班族與他們那顆雜蕪的心。

白牆綠瓦間響起歡慶的嗩吶聲,輕靈娟秀的女子在繡花飛靈的紅轎中,自有掩不住的嬌羞與欣悅。抬轎的漢子頭圍紅帽,腰繫紅巾,頓時間抖擻精神,一派喜洋之氣。轎子在草地上輕躡步履,吹打的嗩吶敲醒沉睡的村落,空靈而朝氣充溢。陪伴的'女子右手撐傘,左臂微擺,轉眼也為山水一色。

夢醒了,傳統風俗不再,那剩下的是完全西式的婚禮。

漫山遍野的油菜,翡翠色的杆子擎著夕陽般燦黃的花,一片就把姑娘惹迷。歸家的女子扭動著纖細的腰肢,微擺的玉臂擷取朵朵油菜花笑著插在盤起的髮髻上。淺淺流水般的笑聲,拼湊著潑墨般的盛世年華。

夢醒了,那油菜地與畫中人不再,剩下的是坦平的土地與在造的工廠。

江南小鎮到底還剩下些什麼?那剩下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我更愛那夢裡的江南。

我更愛那不變的初心。

夢裡的江南,望你再次醒來。

那些剩下的作文3

看著秋雨在鱗鱗千瓣的瓦縫間飄然而下,纏纏綿綿,細若遊絲,好似至於無窮。一把油紙傘,踽踽獨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上,跨上幾節已有青苔衍生的石階,我便尋到了。

再次相見,我委實沒有想到你們已經變成了這幅樣子。昔日的滿眼清麗已是“紅藕香殘玉簟秋”了。荷啊,昔日開得浩浩蕩蕩的你們安在?唯見一支支殘柄傲然挺立,直刺蒼穹。碩大的葉片有的早已卷作黑朽的一團,有的早已被寒風撕破,在半空中搖搖欲墜,再不復盛夏時煊赫的氣勢,掀不動接天的碧浪,亦掩不住葉下那脈脈的流水,只剩滿目蒼涼。歲月是何其殘忍啊,帶走了你們的美麗,那還能剩下什麼呢?

雨愈緊。聞之,我竟似聽到了荷的哭泣。是啊,繁華逝去,恰似遲暮之年的女子,望著鏡中漸白的青絲與憔悴的面容,淚水滴落,寒了紅脂青黛。

昔人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誠然,荷花的雅,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那粉粉的,淡淡的,亭亭於河岸而又隱隱於水中的身影一度使我迷戀。曾以為國色天香是大美,凋落便是消逝。可如今,望著一池殘荷,我的心充滿了感傷後沉積的蒼涼與寧靜。

歲月帶走了你的鮮豔與美麗,留下了一池的枯寂與殘敗。其實不然,眼前光景才是那一池紅紅綠綠的荷的生命的最高升華。它們死了嗎?我問自己。不,它們沒有死也沒有敗。盛年時的華美豐腴雖早已消逝,卻仍有一支支錚錚如鐵的傲骨撐起她們生命裡最後的尊嚴,如同那倔強而堅忍的'女子,靜默中顯示出凜然之氣,自有一種高貴的芳華:不自傷、不自憐,亦不自卑,坦然地向人們展示其生命中真實的一個側面。她們無語的矜持中彷彿在陳述一個最簡單而最原始的道理:繁華也好,凋殘也罷,生命自有那不息的輪迴,何必為了無法挽留的東西而嘆息呢?存在過,經歷過,這便是難得的圓滿了,不是嗎?

我凝視著她們,漸漸意識到這一池斷柄殘葉才是荷花最美的形態。她們孑然傲立,用靈魂奏響生命的凱歌。歲月帶走了荷的表面的美麗,剩下的卻是生命與靈魂的力量,那是一種輪迴交替的自然規律。

昔人言:“留得殘荷聽雨聲。”殘荷餘韻,那些剩下的生命的力量與規律,通透人生。殘荷,既知你我一段緣分,不染纖塵。

那些剩下的作文4

時間著急地衝刷著,帶走了,又剩下了什麼?

剩下的是生活的瑣碎,人生的失意,還是其他什麼?我卻認為,人們不會忘了意氣風發的少年時。

我還小的時候,住在鄉下,外公成日裡要操勞一家老小的生活,忙碌奔波。農忙時,還要把我們抱到田頭,看著,才放心。

偶爾閒下來的時候,外公便會坐在田壟上和我講他年輕時的“光輝”事蹟。他說他曾經蹬著家裡唯一一輛自行車,到相距幾十公里的城裡買菜;他說他曾經是撐船的一把好手,這時候他的眼睛是亮的,沒有生活的雜亂瑣碎,只剩下對年輕時的感懷與留戀。

於是,我便時常想象那樣一幅場景:一個二十上下的青年,打著赤膊站在船頭,陽光照在他黝黑的面板上。他提起漁網,“唰”地撒在水面上,那網便在陽光下粼粼地閃著光亮。他再次提起漁網時,總能滿載魚蝦而歸。

他還說,他曾順著家門前的運河,劃到過長江,我卻不信,他便不再與我閒聊,拿起鐮刀,又下到地裡去,他摟住一小捆稻子,“咔咔”幾下,那稻子就被整齊地割下。恍惚間,他的背影與年輕時的身影重合,剩下的只是有力的'臂膀與堅挺的脊樑。

外公一直說他想再看看長江,卻因為暈車,這願望一直沒能實現。直到他生病來城裡看病時,才如願以償。我唏噓地看著外公憔悴的面容,眼睛已渾濁,黑髮間的點點白髮,都已證明他不再是那個少年了。我指著江中一艘大貨輪給他看,他卻淡然地對我說,他見過比這更大的。

我看著他凝視著江面的眼睛,沒有了渾濁,剩下的只是點點明媚的光亮,正像他年輕時那樣的無畏,只是多了些懷念。他的頭髮在江風中有些凌亂,我似乎又看見那個少年站在船頭,望著寬闊江面,露出了笑容。正如此時的他,揹著手,握緊了拳,露出了一個欣慰而又滿足的笑。

歲月流逝,最終會剩下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所以那些剩下的,都會帶著人一生最美好的回憶,永恆,始終如一。

正如蘇子高歌:“難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當往事隨風飄散,唯有少年時的畫面永不褪色。

就像繁花落盡,剩下的是它仍在枝頭的繁盛與芬芳。

那些剩下的作文5

最愛回憶,那些被時光剩下的美好。

她是我見過的最有中國味的女人。一身紅衣,一簪玉石,面容端莊,性格沉雅。在這個偏僻的小鎮上,在這個充斥著濃郁藥草香的小醫館裡,她微笑著迎接每一個居民,脣齒間盡吐露些茯苓呀,黃喉啦;平日裡有鄰居大媽來找她聊天,她便脫去了書卷氣,而多了些市井味兒,就像她們的親女兒一樣奉陪到底。

那時我年紀尚小,總以為她是從天上來的。要不然,同一張八仙桌,怎麼放在家裡就顯得土氣,放在她這兒就頗有韻味?她似乎有一種無形的.魅力吸引著我,讓我總是藉著幫奶奶抓藥為由往她那裡跑。事實上,不止是我,還有很多孩子都愛向她那裡聚集。

那段時光裡,她會眨著眼給大家講故事聽。那時候的美好,就如夜空中的繁星,數也數不完。男孩子們來了,她就給他們講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教導他們要心懷大志,將來出人頭地了回小鎮報恩;女孩子們來了,她便娓娓道來嫘祖織蠶絲、少昊統百鳥的故事,領我們認識各種奇草。每每啟口前,她總愛像小鳥一樣微微歪頭思考一會兒,彷彿欲將我們帶回那滯留了千萬年的《山海經》時代。

一日,鎮外的藥草遠至。我和幾個同伴照例走進裡屋,默默望著她拉開一個個抽屜,輕巧地整理歸納著各個類別。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我突然發問:“姐姐,你為什麼會來這裡開醫館?我媽媽說大家都很感激你的。”她匆忙的背影一怔,第一次不能對答如流,攥緊了藥草的手緩緩鬆垂了下來。半晌,她說:“我跟你說一個人。”

有個老者,貴為一國之君。他身為帝王,卻能與百姓親切相處。無以計數的時光裡,他嚐遍了千萬種藥草,最終編撰而成了一本《神農本草經》。他說醫者仁心。他醫盡了天下人,到頭來卻沒能醫好自己。

語罷,竟已凝噎。空蕩蕩的裡屋內悄無一言。她又是笑,臉上又掛有淚珠,讓我竟分不清她是快樂還是憂傷。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不想知道那個原因了。無論如何,她就在這裡。就在我面前,把這個美好的童年精心地包紮好,完完整整地送到我的懷裡。

那個老者是炎帝。在小鎮人民心中,她與他早已融為一體。而那些被時光剩下的美好,我必定會打包珍藏,繼續在人生的海洋上揚帆起航。

那些剩下的作文6

我望著遠方的炊煙。它攀上了近旁的楊柳兒,淌過了烏青的瓦片兒,繞著那微翹的屋簷兒,隔了那般遠,似乎仍能嗅到勾人味蕾的氣息。

這大概是最後一縷炊煙了。瞧,那河對岸幢幢美觀的小洋樓,煙囪什麼的又如何存活呢?我又看了看天邊那朵煙氣,若說天是蹙眉輕啜的病女,它便是那眉宇上的愁雲片片。

將腳從溪水中抽出,赤足踏上田埂新長出的細草,逆著風奔回家中。炊煙靜悄悄的,它溫和柔軟的姿態彷彿能沁出淡淡的笑意。輕啟柴扉,爺爺正往桌上端菜,紫色的臉被熱氣薰得冒汗。“又上哪兒瘋去了?吃飯倒是曉得。”一邊說,一邊自顧自地笑了。

家很小,但是隻有我們兩人,又顯得空落。也許就像外頭的炊煙,我們也是被“剩下”的,而同時,孤獨也被留下了。一張八仙桌坐了兩個人,倒是寬敞。我夾了幾筷子青菜,忽地問道:“爺爺,炊煙會孤獨嗎?”爺爺一愣,隨即笑了:“傻孩子,炊煙又不是活物,怎麼會孤獨呢?”“可是……它的家人都不在身邊啊。”爺爺的'笑容一滯,動了動嘴脣想說些什麼,但又擠出一絲燦笑,將皺紋擠得如同刀刻:“誒……說什麼胡話呢,吃菜、吃菜!”

我悶頭扒飯,想著,是不是沒有價值了,就會被剩下呢?人們再也不稀罕炊煙,便將它剩下,可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再也沒有一縷炊煙屬於自己?

夜裡,紡織娘叫喚得不知疲乏,月色透過樹影潑墨了半面牆。爺爺正在洗碗,我本無意路過,卻見他忽地用手背壓住嘴,肩膀劇烈地抖動著,壓抑著咳嗽聲。也許那咳嗽聲本該如碎石的猛浪陣陣灼心,也許那心肺處正有濁氣胡亂奔走,但他一言不發,而我一無所知。爺爺是被我“剩下”的人吧?我用孤獨與怨憤迴應他的關懷,我把困擾我的寂寥化作尖刀刺向孱弱的親情……何其自私、可悲!

我站在爺爺身後,流下一滴淚,最終淚流成河。

沒有誰願意被剩下,但在這個世界上,你總不會被所有人拋棄。記得不要輕易將他物剩下,記得善待站在你身後的一切。

坐在溪邊,我看見炊煙漸漸升空,躺在天的懷抱裡。在遠處的家中,爺爺在等我。被剩下的,也許最為美好。

那些剩下的作文7

斑駁的樹影,慘淡的斜陽,被歲月剝落的紅漆,頹圮的高牆,這是時光剩下的破敗的地壇。

吱呀的輪椅,黯然的面龐,痛苦的嘶吼,煩悶複雜的心緒,這是命運剩下的一個殘缺的史鐵生。

所謂人生,有太多痛苦的回憶,而將被擁有的,只有剩下的。

當這個萬念俱灰的年輕生命步入這個荒蕪的園子,他簡直像遇到了另一個自己。他在不自覺中打破了古園的寧靜,卻換來了彼此的新生。

雜草叢生的土地,留下曲曲折折的軌跡。他從來沒有忘記,肢體殘存的烙印,卻將對天道不公的憤懣永遠封印在浮躁的過去。正如地壇的死寂是為了迎來新的生息,史鐵生的痛苦是為了塑造一個頑強的自己。與其悲嘆命運奪走的快樂,不如接受上天獨家的幸運。失去穩固的依託,方能飛向常人無法企及的天空的高度。與其說他放棄行走時錯過了繽紛的世界,不如說是世界再也挽留不住一顆自我解脫的心靈。

那些剩下的,是平和的心境。逃離忙碌而浮華的生活,在被禁錮的軀體外,生髮出的是一片廣闊而平靜的時空。“由於我的存在,歷史被以一個前所未有的編排所詮釋。”點亮心靈的燭燈,他看向歷史的源頭,看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生命款款踱過;他看向未來,看見“死亡的節目”靜候在遠處的終點。地壇不言,從蜂飛蝶舞的'開春,待到白雪皚皚的寒冬,只默默地陪他思索,思索塵封的戰火,思索久違的和平。兩相依偎,相伴無厭。

那些剩下的,是未來的期許。他在無人光顧的地壇執筆,在母親沉默的關懷下執筆,在喧囂繁華的都市執筆,循著命運拋來的枝條,看淡生命的末梢,便只剩下思維的獨舞,筆尖的奔騰。夏日氤氳著草木香氣的壇,像被投射進一線金色的陽光,蒙塵的城牆,歪斜的樑棟,都籠罩在希望的光暈裡。人們遇到了史鐵生透著活力的文字,也愛上了這幾經風雨的古壇。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人能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或許真的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但行李的重量和麵前的岔路,都等待我們自己評判和選擇。那些剩下的,且牢牢握在手中,時間的答案定不負一路坎坷。

那些剩下的作文8

我站在老屋旁,心中湧出無限的悲涼,又硬生生地哽在喉嚨裡。

這裡還是太公的老屋,可僅剩的活物只有吊在屋簷上、在風中瑟瑟發抖的蜘蛛了。風如受傷的孤狼,在傷心地嗚咽。我也想哭泣,可是故事經過,淚乾了,只留下我。

沒有了太公,我又能向誰傾訴?那些剩下的有何意義?我到底該為誰而活?

推開木門,還是熟悉的木凳,熟悉的位置。左拐是廚房,用的是燒草的爐子。那曾經溫暖我無數冬夜的火爐就此熄滅。一旁是用了一半的乾草。大雪紛飛的時候,太公就燃起火爐,一點一點地加乾草,火焰點亮了太公的臉,刻滿了歲月痕跡的臉。僅用小小的爐,就點亮了我的整個冬天。記得太公有一次對我說:“村裡人都說我老了,可我偏不信。”我只是盯著他如雪的白髮,握緊了他的手。這樣一個堅毅的人,怎麼可能熄滅呢?

可現實終究打敗了他。他躺在床上,微笑著閉上眼,帶著滿足。他早就囑咐過兒女將他的菜地接管。我想,真搞不懂他,菜園子有什麼好管理的?

我穿過小巷,來到菜園。我懷疑自己走錯了路:一大片如熱浪的向日葵!金黃的花瓣如陽光般燦爛,堅實的`綠莖如大山的厚重。風過,向日葵就襲來一波一波的金黃的浪,是鋪天蓋地的震撼。

我終於明白了太公為何愛惜菜園了。可能是誰將葵花籽撒在土裡,可在鄉村的土壤中,向日葵就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從那麼嫩嫩的小芽,再抽枝,長葉,在無數輪迴間開花,向著太陽追夢,太公是見證了它們的成長。在荒僻的鄉下,最多隻有在夕陽西下之時一兩位戴著草帽的大爺抽著煙走過,可太公不忍看著成片的向日葵死去,就給它們澆澆水。它們也不負期望,在幾十年間向陽而綻,直到永遠。它們大概不知太公已走,可無論怎樣也無法停下向陽的面龐,那是它們的夢啊!它們是太公留下的寶物,繼承火之意志,直至生命耗盡的一刻。

那些剩下的,是老屋,是木凳,是冬日的爐,是盛夏的花。所謂繼承者們,說的就是那如火一般的意志,就是繼承太公去追夢的人吧。

我踏上自己的路,明白了自己究竟為誰而活。意志如火一般燃燒,和燦若干陽的向日葵一起,踏上追夢的征程。

那些剩下的作文9

兩年前有幸去看過秦始皇陵的兵馬俑。

人太多了,擁滿窄窄的通道。激情的講解從四面八方襲來,無數的脖子向裡探,讚歎與闊論起伏。

然而這一切似乎和那浩浩蕩蕩的俑人沒有絲毫關係,人群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空洞,保持著地老天荒般的沉靜。它們彷彿被黃沙擦拭過的面容波瀾不驚,沉鬱與壯美交織,這是千年前的帝王所剩的衰榮。

由無數匠人撫摸過的,雕刻過的,滿滿血汗的沙土。

縱始皇,橫掃六合,縱帝國巍巍皇威浩浩,除卻史書濃墨重彩的一筆外,剩下的只餘這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只餘這千年層疊的厚重與沉澱。

想起千百座靜坐山中的佛像,那是真正的能夠讓人感受到慈悲的力量,異於寶相莊嚴的金身大佛。斧鑿的痕跡與風的行印,袈衣上的青苔與肩頭的鳥雀,抬眼望向佛的雙眼,就能看到曾經的'盛世和行走在它腳邊的眾生相。虔誠的人雕琢佛的眉眼,其自然顯現出智慧與悲憫。

古老的文物無不經歷過漫長年歲的顛沛流離,風蝕雨侵。但正因為這些苦難,才更讓當世的人去理解、去探尋。一炬為二的《富春山居圖》令人惋惜,更令人執著於那殘缺的美,還有流落的,漂泊的,當我在國外的展覽中看見一字陳列的精美的唐三彩時,心中總是感到隱痛,為那失落的珍品和失落的智慧結晶。經歷過殺戮、離亂、鮮血,它們不語,剩與後人安詳的神態與從容的姿勢。就像我見過的很多經歷上世紀變遷的老人一樣,安穩自得,是一脈相傳的民族精神。

時間的長河裡人來人往,波濤淘洗了一遍又一遍,抹去了無數行走的身影,剩下的是象徵每一個時代的光輝的瑰寶。無論精緻或粗獷,器佳或材陋,眼神與它們交匯的時候,總會驚歎於那創造力。當今之所以沒有珍品的現世,是因為機器抹去了詩意,浮躁抹去了怡淡,匠人的精神愈行愈遠,古老的智慧也隨之遠去了。

臺北故宮博物館收藏著幾顆象牙球,可以看到往裡一層層裹藏著小球,直至成微點,往復深疊,纖巧天成,就像幾千年下來剩下的無數汗水與智慧,濃縮成一枚沉甸甸的小球,從前的人緊攥在掌心前行,未來也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