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15篇

作文8.06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我的家鄉是漯河,在漯河最大的節日是12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在之前,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悉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一此臘八節也是佛教徒的日子,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節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節這一天,無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行。在民間,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圓在一起食用,贈送自己的親朋好友。

臘八粥是由各種豆類和乾果熬製而成的,豐富又營養。

剛才,臘月28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寶石,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我和媽媽一起熬過臘八粥,熬出來的臘八粥可口誘人,甜美香醇。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臘八粥美容,臘八蒜保健,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七年級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七年級至九年級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裡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裡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3

我們金華人有一種很特別的習俗,那就是金華鬥牛。

金華鬥牛,曾與金華火腿齊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華鬥牛是牛與牛鬥,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鬥,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鬥牛當日,參鬥之牛裝以勇士之飾,由其主人護送進入鬥牛場,此時鞭炮齊鳴,觀者歡呼雀躍。

我就看過幾場:牛主把牛牽到賽場上。此時,兩牛怒目而視,各自刨腿,四肢併力,奮力鬥爭,觀眾則吶喊助威,呼聲響徹雲霄。敗者血肉模糊、倉皇而逃;勝者則奮蹄而追,緊隨其後,鬥牛即將結束。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這裡有相當大的.體現。敗退之牛將被主人貶成耕牛甚至宰殺;而勝者則身價加倍,威風一時。

金華鬥牛不僅僅是現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閱了資料:相傳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與魯肅微服出巡東陽郡(今金華市)。孫權為培養當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東陽郡大興鬥牛之風。自此,婺城區雅畈鎮銅山白鶴廟開創鬥牛節,銅山也成了金華鬥牛的創始地。可是現在並沒有了以前的威風:金華鬥牛瀕臨絕跡。新中國成立後,金華鬥牛習俗一直被廢止。1992年,金華開始重建鬥牛場,恢復鬥牛節,欲使這一古老民間娛樂活動重振聲威。可好景不長,金華鬥牛剛剛重新有了起色,鬥牛戶卻因為鬥牛經驗少、飼養費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紛紛宰牛賣牛。

我們要好好珍惜文化遺產,不讓他們受破壞。讓金華鬥牛重新站在現實的舞臺上,不再被人們遺棄。

家鄉的風俗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山西正月七年級要吃餃子,吃餃子時還要鳴放鞭炮;廈門的人們元旦出門前還要用素果祭神;蘇州的人們元旦一早開門要放三炮,叫作“高升三級”。而我,還是最喜歡我們家鄉的習俗——搗年糕。

還記得幾年前,我就體驗過一次搗年糕。那天過年,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了鄉下的村子裡。我好奇的問爺爺:“爺爺,我們這裡要去哪裡呀?”

爺爺笑著告訴我:“我們去搗年糕!”

當時我全然不知搗年糕是什麼。於是我懷著疑惑和好奇,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一個跟寺廟似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是祠堂。

來到門口,就看見圍了一堆人,我從人群裡往前擠,擠到最前面,終於看到了:一個人拿著大錘子往一個放在有凹面的大石頭上的米團用力一打,緊接著又有人快速伸過蘸過水的手把米團一翻個兒,拿著大錘子的人又打了一下,那人再把米團翻個兒…………

看到這場景,我生怕他們配合不好那個大錘子打到另一個人手上。

爺爺告訴我,這就是搗年糕。於是我與幾個小夥伴一起上前也要打,可我們力氣小極了,連那錘子也拿不起來。

終於到了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糕。年糕端上來,冒著熱氣,我拿了一個,咬上一口,味道香甜軟糯,香氣在口中四溢。

我愛我家鄉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大方縣,那裡山清水秀,物產豐富,豆腐,便是家鄉一道特色的美味。家鄉的豆腐有好多種吃法,主要有幹炸臭豆腐、碳烤豆腐還有餈粑豆腐等。

我們當地最常吃的是幹炸臭豆腐。把一塊塊長寬約四釐米,厚一釐米的豆腐,整塊放進油鍋裡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乾就會膨脹得很厲害。炸好的豆腐什麼都不放,就幹吃,都特別有味道,皮是脆的,裡面是嫩的,還有一股子噴香,更別說再蘸點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種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鮮的'豆腐,製作方法很簡單,買來的豆腐不用刀切,將豆腐放在炭爐的架子上燒烤。一開始膨脹得很厲害,表面還冒小泡呢,拌上點辣椒醬,香味撲鼻,咬上一口,鮮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滾。

近年來,又開始流行吃餈粑豆腐。餈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過以後,用小刀劃破,塞入餡料,再在豆腐乾外面裹上一層餈粑。餈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時候特別講究火候,技藝較好的師傅炸出來的餈粑豆腐外表油黃,口感酥脆,豆腐吃起來有些軟綿綿的。

美味啊,家鄉的豆腐!何時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頓?

家鄉的風俗作文6

深秋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一群群大雁飛向溫暖的南方,果園裡的果子被摘光了,樹上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落葉,田野裡的稻子收割了,原本金黃的海洋變得只剩下了灰色的泥土。

但是,在我的家鄉里,確實另一番景象。農家院子裡卻非常熱鬧,因為我看到人們正忙著晒秋天的果實呢!家家戶戶的水泥晒場上鋪滿了金黃的稻子,粒粒飽滿的稻穀享受著陽光的溫暖,人們每過三十分鐘用晒穀板給它們翻個面,這樣每粒稻子都能晒到太陽了。有的人家在晒橙黃色的胡蘿蔔絲,先把胡蘿蔔洗淨,再用刨子刨成很細的絲,鋪在竹匾裡,幾個太陽一晒,就能把它晒得又幹又脆,然後就能泡上一杯溫暖的蘿蔔絲青豆糖茶了,真是紅綠相間,又美又甜啊!

農家院子裡的晒秋,還有更多秋天的果實。我看到了翠綠的青菜,掛在了一根長長的.竹竿上,大小不一的南瓜越晒越甜,還有紅豔豔的辣椒,一串串火紅火紅的就像過年時的鞭炮,還有紫紅的番薯舒服地躺在地上晒著太陽呢!

晒秋,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還給我帶來了秋天的溫暖。雖然大地一片蕭瑟,但是農家院子裡卻是五彩繽紛。

作者:許博倫,長興縣實驗國小

家鄉的風俗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

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

那麼要怎麼製作粽子呢?分三部。1。要準備好寬胖的粽葉,把頭部剪掉,再用水泡,確保粽葉不會太脆。

2。再準備豆子、紅棗和糯米,取兩片粽葉,尾巴和尾巴相疊,翻過來折成錐形。3。之後放入糯米、紅棗或豆子,把它們壓緊實。然後把粽葉蓋過去,把四周包住,最後扎線即可。

做好以上準備,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煮個大約六小時。開啟鍋,一陣白白的滾燙的煙噴出,香味沁人心脾。

咬上一口,香甜軟糯的感覺渾然一體,讓你百吃不厭。棕色的粽子看上去好吃極了,黏黏地讓你忍不住再吃一個。

傳說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端午節賽龍舟一習俗。

而且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因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我們中國有許多許多習俗,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儘管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淵遠流長,但還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一般的色彩。

家鄉的風俗作文8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等等,可我唯獨喜歡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元宵節象徵著團圓、美好,要是在不高興的時候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元宵,那真是美妙極了,不僅心情好了,還恨不得多吃幾個呢!

元宵節晚上還必須賞一賞明亮的月亮。出門時,心情會更加激動,因為外面處處懸燈結彩,街上像是在辦喜事,火熾而美麗。外面還有各種各樣漂亮的燈,種類多還不重樣。我的老家就是這般熱鬧,元宵節出門時我就很激動,回來時手上還提著一兩個漂亮的燈。

家家還得吃美味的湯圓,說是可以永遠和和美美。有時間的呢,還可以自己做。好多人吃的是黑芝麻餡的,可小孩子就喜歡吃水果味的,水果味的湯圓就像邊吃湯圓邊吃美味的水果一樣,十分滿足。

賞月時,可以想象月亮的美好傳說,如果邊吃湯圓邊賞月,感覺會更棒呢!尤其是坐在老家的院子裡,吹著舒服的.涼風。

元宵節賞的燈也是各式各樣,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還有的都是畫的各種圖案,這是我最愛看的,因為上面的內容很有趣。

家鄉的風俗作文9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鄉那真可以說是家家都知道。家鄉的男女老少,個個都能扭上一段!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家鄉的大大小小的廣場上響起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嗩吶聲,這聲音像一種號令,不一會兒人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廣場上。他們有的手中拿著扇子和手絹,有的.攜著妻子和兒女。小小商販們乾脆在周邊擺起了攤兒。一時間,廣場上變得熱鬧非凡了。

大秧歌扭起來了,雖然隊伍中多是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為協調,尤其是手中拿著扇子和手絹,舞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別樣的風采,盡情得揮舞著揮灑著他們的內心的喜悅和歡喜,這樣也引逗著孩子的歡心和心裡發癢;也想扭一段也爭著加入秧歌隊伍當中,那一條條彩色的“長龍”越來越長了。

隊伍的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著家常之類的,自在悠閒。嗩吶不時地變換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隨著變化,讓人久看不厭。

家鄉的大秧歌,不僅是人們每日的精神大餐,每到節日,秧歌手們便身穿彩裝,那些小孩們像風一樣跑到了臺下,是因為孩子們喜歡”大頭娃娃”“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啊!家鄉的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沉醉著家鄉的人們。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節日之一,他是所有節日之中過得最久,最盛大的。不過,在如此盛大的節日中,又有哪些習俗呢?春節在上古時代就開始有了它流傳至今,大約有6千到8千年的歷史了,所以節日習俗的變化也很大,但在不同的.地區,春節的習俗也就不同。

我的家鄉在江西,按照江西的老規矩,在農曆30號就過年了,在過年之前就要準備好年貨,還要大掃除。大掃除,大掃除之後就是小年了小年是大年的彩排,雖然沒有過大年那麼隆重,但是要貼對聯,放鞭炮過得還仍然很熱鬧。

小年過後,還有幾天就是大年了,到了大年,我們就要扛起我們的新衣裳,當天必須呆在家裡,哪也不能去,白天大人忙,大人的小孩玩小孩的,到了晚上那才叫熱鬧。

夜幕降臨,各家各戶都拿出準備好的煙花爆竹,到處是煙花的絢麗和鞭炮的繁響。家家戶戶都呆在家中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就開始發壓歲錢了,這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時刻,哪個孩子拿到壓歲錢不是又蹦又跳,睡覺的時候要把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過一個安詳快樂的夜晚。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極為重視的節日之一,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許多的講究,這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

我的家鄉在春節裡也有著許許多多風俗習慣,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我的家鄉在春節裡的主要風俗吧。

吃餃子。在除夕晚上吃餃子是指“更年交子”或是指來年交好運。而在大年七年級(春節)的早晨吃餃子是指一年交好運的意思。吃餃子更多是為了一家團圓,不光是吃的時候團聚在一起,還有做餃子的時候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念。做餃子時,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餃子時,一家人快快樂樂。

拜年。春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活動,去親朋好友、鄰居家裡向他們祝賀新春,舊時指拜年。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是從家中開始的,七年級早晨,晚輩起床後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後就把先前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做完之後,大人們就開始去給親朋好友、鄰居們拜年了。

這就是我家鄉在春節裡的主要風俗了,不知你們家鄉在春節時的風俗習慣是否和我的相同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全中國的人都在隔離當中。當我被“關”得無聊到翻起了以前的相簿解悶時,一張照片映入了眼簾:。畫面上的兩個小孩正慌張地往前跑,手裡還捏著沒放完的小鞭炮呢。這張過年時和弟弟在老家拍的照片,讓我立馬回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大年七年級。

每年大年七年級,我們都會回到老家。小孩兒們飛快吃完午飯,就從車裡拿起鞭炮,來到一個大山坡上,這是每年放鞭炮的必選之地。不要提醒我小孩不能玩火,弟弟可是這方面的專家,打火機的安全使用方法早已爛熟於心。先放小巧的“擦炮”。這個不需要點火,鞭炮盒子的一側會有一條紅色的小線,拿著鞭炮對著紅線一擦,當擦炮的一頭燃起了輕輕的煙,就馬上往遠處扔,隨著灰色的煙霧,一聲炸響衝擊耳膜。乒乒乓乓,不一會兒我們就放掉了所有的擦炮。

再放“火箭炮”。這是一種火箭外型的.鞭炮,火箭下面插著一根小棍子,當火苗觸到木棍,插在地裡的火箭,就會隨著導火索的燃燒飛出去,在空中開了花,又飛速地往下落。有一次,還落在了三姨婆家的彩鋼豬棚裡,引起了所有豬的恐慌。“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等著!”當三姨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怎麼辦?只好溜之大吉了!

正當我和弟弟踉踉蹌蹌地躲著三姨婆的“追殺”時,一旁笑得不行的姐姐,順手拍下了這張毫無美感,卻又溫馨滿滿的照片。

去年放鞭炮的快樂,今年沒有體會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等疫情結束了,明年,又將會是一個美好的新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寒食節禁言火,只吃冷食,還是覺得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所來給命名的節日。而這寒食節的來歷,也確實有一段悽美悲壯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晉文公。重耳(晉文公)流亡逃走。

介子推在晉文公流亡期間,他們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介子推隨晉文公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終返回晉國,重耳力為晉君,介子推可謂進了犬馬之勞。

這犬馬之勞中最可敬的是“割股充飢”一事。

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差人去找介子推時,介子推已揹著老母隱入綿山。晉文公找不到,聽小人之言火燒綿山,火燒了三天三夜。而今完工也只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體。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設立寒食節來紀念他。(所蒐集的材料可以概括組合,不要照搬,照抄讓人生厭。)

現在的清明節我們又叫踏青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吃清明果。清明果又名青團,艾果等,我老家的人都管這叫清明粑。

清明果雖然外形有些類似於餃子,但口感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餃子的皮一咬就破,而清明果的皮略帶拉伸性,還有點粘牙。

還記得有次清明節半夜醒來肚子空空的正好鍋裡傳出陣陣香氣,我掂死角偷偷溜進廚房,偷吃外婆花做的清明果,清明國旅略帶辣椒,對於我這個不愛吃辣椒的人來說,那點辣椒可真是把我辣慘了。

隔天早上醒來,我頂著一張香腸嘴被表姐和表妹笑了好幾天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說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路,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後。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夥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麼。有一天,不知怎的村裡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後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路,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著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著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我們家鄉寶清的風俗習慣有很多,例如:過年時吃的殺豬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說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誰不是饞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其實做粘豆包的方法並不難,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麵、水、紅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餡後和麵。先把紅豆放進鍋裡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搗碎,搗成豆泥狀,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然後開始和麵,首先把粘米麵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個大面團。因為是粘米,所以做的時候要撒些麵粉,這樣它就不會粘到面板上了。再把這個麵糰揪成一些拳頭大小的`小麵糰,整齊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來該把豆餡放進去了。那怎麼放呢?其實很簡單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麵糰上按一個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餡放進去,最後把它團成一個團,放到鍋裡蒸半個小時,剛出鍋時,看著它白白胖胖的樣子,像一個個雪娃娃,讓人不忍心下口。當你拿起來時,香氣撲鼻而來,當你咬上一口時,又甜又糯,彷彿置身於白茫茫的雪地裡,欣賞著冬季的美景,讓人無法忘懷。

以前,在農村殺豬是一件大事,誰家殺了豬,都要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殺豬菜。就是用自己家醃製的酸菜和新鮮的血腸再加上豬肉一起放到鍋裡燉,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極了!讓人回味無窮……

我愛我美麗富饒的家鄉寶清,更愛這裡地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