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羅瑞卿簡介

羅瑞卿

羅瑞卿簡介

羅瑞卿(1906.5.31—1978.8.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軍事家。生於四川南充舞風鄉清泉壩。1924年在張瀾創辦的南充中學讀書時,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冬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5月參加了反擊叛軍夏鬥寅部進攻武漢的戰鬥。1928年10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從事黨的祕密工作。1929年2月由中共中央軍委派赴閩西組建訓練地方武裝。5月率游擊隊配合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入閩作戰,後任閩西紅軍第59團參謀長,率部參加開闢閩西蘇區和攻打龍巖等戰鬥。同年6月編入紅4軍,先後在第2、第4縱隊任支隊黨代表。曾參加中共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積極貫徹會議精神,在所部加強政治工作建設。1930年初任紅4軍第2縱隊政治部主任。10月任紅4軍11師政治委員,12月參加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1931年5月,在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中負重傷。1932年3月任紅4軍政治委員,率部參加漳州戰役。6月任紅1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1933年8月被授予二等紅星獎章。長征中曾任紅軍先遣隊參謀長、陝甘支隊第2縱隊政治部主任,到陝北後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曾赴西安協助周恩來工作。同年起任抗日紅軍大學教育長,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在主持抗大工作期間,堅決貫徹毛澤東制定的辦學方針,發揚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為各抗日根據地培養、輸送了大批軍政幹部。1938年,在毛澤東指導下寫出《抗日軍隊中的政治工作》一書,向全國介紹人民軍隊的政治工作經驗。1939年7月率抗大總校和延安其他學校的數千名教學員工越過日偽軍封鎖線,進入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辦學。1940年5月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轉戰太行山區。深入部隊調查研究,總結抗日遊擊戰爭政治工作的經驗,提出加強八路軍政治工作的措施,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發表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設上的一些問題》等文章。參與領導和指揮了百團大戰以及華北敵後抗日鬥爭。1944年回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6月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參謀長,協助葉劍英同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解放戰爭中歷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副書記,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政治委員、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團(後為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正太、石家莊、太原等戰役。在清風店戰役前,深入部隊進行強有力的政治動員,使部隊不顧疲勞1晝夜強行軍120公里,取得殲滅國民黨軍第3軍主力的勝利。在平津戰役中,與楊得志率2兵團攻克新保安,殲國民黨軍傅作義部主力35軍大部,截斷其西撤通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公安部部長、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公安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新中國公安政法的建設進行開創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9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同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祕書長,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1961年11月兼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1965年1月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參與組織戰備,指揮保衛國家海、邊防作戰;參與領導發展尖端武器的生產,促進航天工業的發展,協調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建設的關係;組織實施全軍群眾性練兵運動。在參與領導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中,注重堅持政治與軍事、政治與業務和技術的辯證統一,提倡以正確的學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反對林彪把學習毛澤東思想庸俗化。1965年底遭林彪等人誣陷,受到錯誤批判,被陸續解除黨政軍領導職務。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殘酷迫害。1975年8月恢復工作,任中共中央軍委顧問。1977年8月復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祕書長,協助鄧小平等領導軍隊整頓工作。提倡恢復和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頑強的毅力同病殘作鬥爭,深入部隊指導工作,清除林彪、江青等對軍隊建設的影響,恢復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八屆十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78年8月3日逝世。

標籤:羅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