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段祺瑞簡介大綱

段祺瑞

段祺瑞 (1865~1936)

段祺瑞簡介大綱

皖系軍閥首領。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65年3月6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生。1885年考入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1889年畢業後赴德國學習軍事。次年回國,先後任北洋軍械局委員、威海隨營武備學堂教習。

1896年調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陸軍炮隊統帶兼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1901年底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段任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曾帶兵到廣宗縣鎮壓景廷賓起義。 1903年清廷成立練兵處,段被任命為練兵處軍令司正使,成為袁世凱擴編北洋軍的重要幫手。段與馮國璋、王士珍被人們稱為“北洋三傑”。1904年段兼常備軍第三鎮翼長,後調任第四鎮統制、署第三鎮統制兼督理北洋武備各學堂。1909年調充第六鎮統制。次年調任江北提督,加侍郎銜,駐江蘇清江。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廷召段入京任第二軍軍統,馳往湖北鎮壓革命。旋署湖廣總督並任第一軍軍統兼領湖北前線各軍,駐孝感。南北和談期間,段於 1912年初秉承袁世凱意旨率北洋將領四十六人,兩次電促清廷退位。3月,袁世凱繼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陸軍總長。1913年,段一度代理國務總理,調兵鎮壓二次革命。此後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領河南都督,調集豫、鄂、皖等省軍隊鎮壓白朗起義。 1915年 5月,他因不滿袁世凱自為帝制,稱病辭職。護國軍興,袁於 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洪憲帝制,請段復出,任參謀總長。4月,段代徐世昌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6月,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段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北京政府實權。北洋軍閥逐漸分化為直、皖兩系,段是皖系的首領。總統黎元洪非北洋出身,為段所輕視,府(總統府)院(國務院)之間的權力之爭,日漸加劇。1917年因對德宣戰問題發生衝突,黎下令免去段的總理職務,段則策動督軍團倒黎。張勳以調解黎段衝突為名,帶兵進京擁清廢帝溥儀復辟。張勳復辟亂平,黎被迫去職,段迎原副總統馮國璋代理總統,自任總理,但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同年9月孫中山聯合滇、桂等省實力派,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反對北洋軍閥統治。段決定對南方用兵,推行武力統一政策,受到馮國璋為首領的直系的阻撓,11月段被迫辭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職務,但他策動督軍團主戰,迫馮請段復出和對南方用兵。當北洋軍佔領湖南衡陽後,直系將領吳佩孚於1918年8月接連發出罷戰主和通電,並攻擊段政府的親日賣國政策,直皖矛盾加劇。9月馮國璋代理總統期滿下臺,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任總統,段亦去總理職專任參戰督辦。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軍敗北,段去職移居天津。此後,段與奉系張作霖及南方孫中山聯合反對直系統治,至1924年10月,奉系聯合馮玉祥部打敗直系,段被推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他召集“善後會議”以抵制孫中山所主張的國民會議。 1926年3月18日,段竟然唆使執政府衛隊向北京各界人民反帝請願隊伍開槍,死傷百餘人,造成“三·一八”慘案。4月段又圖謀聯合奉、直,打擊馮玉祥國民軍,事洩段逃入東交民巷使館區,因不為吳佩孚、張作霖所重視,遂退居天津租界當寓公,自號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

標籤:大綱 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