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福萊德簡介

大雁歸來課文研討

福萊德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要把握課文中知識與情感兩種成分的輕重,課文也介紹大雁的生活習性,但是,很明顯,側重點不在介紹知識而在抒發情懷。因此,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也應該著重把握作者的情懷。

課文中有“愛鳥者”這個概念,作者稱自己為“愛鳥者”,的確,一個“愛”字貫穿全文,抓住這個“愛”字就容易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作者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這種寫法不單純是一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而且表達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作者對大雁是那樣有感情,他喜歡觀察它們,研究它們,知之愈多,愛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大雁是報春的使者,作者把春雁的數目看作自己農場春天富足的兩大標準之一,他是那樣珍愛大雁。

春雁覓食前後的鳴叫,似乎先有一場辯論,返回後還會論述食物的價值。

作者為孤雁而感傷,為它們失去親人而悲哀傷痛,不必說,這也是對槍殺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憤恨。

晚上大雁群居沼澤,作者說那是他們的集會,他喜歡聽那種集會的種種聲響。

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聯合的觀念,可謂全球一體化,正是人類所不及的。

作者心目中,大雁的遷徙活動是富有詩意的,它們對人類有益無損,大雁歸來的鳴叫,簡直是帶有野性的詩歌。

總而言之,作者認為,大雁是人類的夥伴,動物使地球充滿生機,充滿詩意,充滿樂趣;人類應該珍愛有益無損的動物,和諧共處,不應該憑藉自己的優勢而去傷害它們。

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就是全文的主旨。

從寫作上說,形象性、知識性、抒情性的完美結合,是一大特色。

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筆下,躍然紙上,聲情並茂。無論描寫大雁歸來,還是描寫大雁覓食、集會,作者按照大雁行為的過程,有層次地細細地加以描寫,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關於大雁的知識,作者介紹了自己苦心孤詣的發現,諸如飛行路線之直,雁隊的數字分析,為人們聞所未聞,讓讀者分享作者的發現之樂。

濃郁的抒情色彩更是一大特色。字裡行間注滿愛鳥之情。他對大雁的遷徙飛翔由衷欽敬,他為大雁擔驚受怕,為遍體創傷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傷痛,他為大雁歸來而欣喜歡樂,對大雁的種種鳴聲由衷喜愛,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筆墨中也飽含感情。

二、問題研究

1.先要研究幾個難句的含義。

①“它的來臨,伴隨著一位切斷了其後路的先知的堅定信念。”

可以先把句子簡化為“它的來臨,伴隨著一位先知的堅定信念。”先思考:這位先知的“堅定信念”是什麼?從上文所說的“春天”可知,這個堅定信念,就是經過遷徙、到達目的地之日,準是春回大地了。遷徙之前,遠在千里之外,而且要把遷徙時間計算在內,它們就能斷定目的地的季節,所以稱得上“先知”。那麼,這位先知是誰呢?當然這是虛擬之說,意思是大雁的遷徙日期是很神奇的,對季節的判斷竟如此準確。再看“切斷了其後路”,意思是大雁不像主教雀或花鼠,它們一旦遷徙“要想撤回去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是有進無退的。

②“向我們農場宣告不同季節來臨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規。”

說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規是什麼意思呢?

看下文內容可以解讀這個句子。下文說,大雁知道11月份每個沼澤和池塘都佈滿了獵槍,而春天是休戰時刻,那些狩獵點和小洲並無獵槍,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規規定,春季禁止獵殺大雁,冬季則允許獵殺,說大雁也知道這個法規,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剛剛收割了的地裡偷食玉米,春季則可以放心地活動、覓食。

③“單調枯燥的數字竟能如此進一步激發愛鳥者的感傷,可確實少有。”

“單調枯燥的數字”指6只,或6的倍數,由這些數字分析,6只的雁群是一個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單,是因為家庭中其他成員被槍殺,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婦”,或者成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先就這樣推斷為此而感傷,六年的研究證實了這個結論,所以進一步激發了愛鳥者的感傷。為單調枯燥的數字而動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關於大雁的單調枯燥的數字,包含著豐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動情。

2.利奧波德這位倫理學家週末就到農場度假,他用心觀察研究大雁,這樣多情地感受大雁,這樣的情懷應該怎樣理解?

倫理,本是處理人與人相互關係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作者由人間的倫理推及人與自然關係。在他的觀念中,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的其他部分也應該平等地和諧共處。作者發現,大雁這種生靈,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也有家庭結構,也有親情,人類雖為萬物之靈,但不應該自私地傷害它們。況且大雁有不少為人類所不及的品性,它們向來有聯合的觀念,它們對人類是有益無損的。人類迴歸自然,可以從自然中獲得無窮樂趣。現代化固然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無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人們越來越嚮往自然,到自然中去,與動物為伴,這是一種迴歸自然的趨勢。

練習說明

一、閱讀本文,參考下面的材料,說說作者對於大雁作了哪些描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東西”。

作者在《沙鄉年鑑》的序言中說:“這裡所描述的是我們一家人在週末時,在那個遠離過多的現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這個先是被我們越來越完美的社會榨取殆盡,然後又被遺棄的沙子農場裡,我們試圖用鏟子和斧子去重建我們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東西。正是在這兒,我們探索著,而且也發現著上帝賜予我們的本質。”

本題要求從概括內容和領悟主旨兩個方面去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悟主旨是深入一層的把握,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描寫了冬季的大雁,描寫了大雁歸來的情景,描寫了春雁覓食過程的鳴叫,描寫了孤雁,描寫了4月夜間大雁群居的鳴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二、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2.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濺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本題要求理解句子含義。這樣設題是考慮了課文語言的特點,不少句子只有仔細體會思想感情,才能理解透徹,從而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

1.這句話是說,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2.這句話是說,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日的嚴寒,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生動形象。

3.這句話是說,春分後大雁迴歸,它離開了食品豐足、冬季溫暖的南方,最後來到陽光充足、夏季僻靜的北極,生育小雁。遷徙中的大雁,它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作者覺得大雁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雁是人類的朋友,他喜歡大雁。

教學建議

一、可以引《敬畏自然》中的一句話來激發學習興趣:《敬畏自然》說:“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我們的美味佳餚,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利奧波德,這位美國著名倫理學家,他對大雁,正是這樣,他把大雁看做與自己平等的生命,看做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懷著喜愛的心情、欣賞的心情,觀察大雁種種活動情景,他對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能讓我們走近大雁。

也可以從已知引向未知:大雁,我們並不陌生。那麼,你對大雁有哪些瞭解呢?(大家談)《大雁歸來》的作者是作了一番觀察和研究的。他觀察過歸來的大雁到了目的地怎樣尋找棲息地,他觀察過大雁覓食,他研究過雁群的結構,他聆聽過大雁集會的鳴叫,原來大雁還有那麼多聞所未聞的趣事。

最好儘量蒐集大雁的影象資料,佈置在教室裡。也可以輕輕地放音樂:“南飛的大雁……”

二、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

課文是譯作,有些句子較長,理解有些困難,可以講解句子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用縮句的方法理解句意。例如:“通常,烏鴉的飛行被認為是筆直的,但與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目標的大雁相比,也就成了曲折的了。”“大雁”前面有很長的定語,這些枝葉去掉,句子就成“與大雁相比”,這很好懂。說大雁“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目標”,也好懂。

三、探究的重點應放在理解思想感情上面。第一步,宜抓住若干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除練習二所舉三句之外,還可以找幾句。

例如,作者為什麼那麼喜歡歸來的大雁,以欣賞的目光注視大雁飛臨沼澤的種種動作,為大雁棲息農場而驕傲?

又如,作者為什麼喜歡傾聽大雁的鳴聲,而且把它們的鳴聲稱之為辯論、議論、集會、發言?

進一步探究,作者為什麼對大雁對動物懷有這樣的感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懷有怎樣的理念?

有關資料

一、關於大雁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遊禽。形狀略似家鵝,有的較小。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齧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大雁的飛行,路線是筆直的。中國常見的有鴻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只,或以6只的倍陣列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

(選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二、《沙鄉年鑑》序言

1.序(蘇珊·福萊德蘇珊·福萊德(susan flader),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環境史研究的開拓者和權威學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像山那樣思考:奧爾多·利奧波德和對鹿、狼及森林的生態觀的演變》《大湖地區的森林》《密蘇里的遺產》《利奧波德的沙鄉》等。這篇序是蘇珊受利奧波德子女之託而作。)

最近30年,在美國,從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的角度上說,有一本書顯然是首當其衝的,因為它表達了一種幾乎是不朽的關於人和土地的生態及其倫理觀。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鑑》──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在書架上與19世紀最著名的美國自然主義著作的經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亨利·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佔據著同等重要的位置。

和梭羅一樣,利奧波德是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和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有著國際威望的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在國策制定和為建立20世紀美國的兩個新專業──林學和野生動物管理學上,也卓有建樹。他一生(1887—1948年)共出版了三本書和大約500篇文章,大部分都是有關科學和技術的題目。《沙鄉年鑑》中那些哲理性較強的文章,則是他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們對專業科學工作者和資源管理人員以及那些崇尚自然和欣賞優美文學的普通公民們,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一開始是對一個荒棄了的沙鄉農場上一年12個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利奧波德和他的一家人曾在這個農場裡親手進行著恢復生態完整性的探索;接下來,進一步就資源保護主義方面的問題陳述了利奧波德在美國其他地方的某些經歷;最後則以幾篇有關人與環境的關係、美學和倫理學思考的文章結束全書。《土地倫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它通過把土地看成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個部分組成的共同體──人只是共同體中的一個普通成員和公民──的想像力,把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問題串到了一起。

文章的寓意是極其深刻的。在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系統發生著世界性惡化的時代,利奧波德試圖說明普通老百姓可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強有力的政府幹預的答辯書,也不是通過渲染人們對生存危機的恐懼去進行動員而宣揚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冊子。他力圖在闡釋土地的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去強化人們對土地的瞭解,從而激發人們對土地共同體的熱愛和尊敬。他認為,通過了解和熱愛,就會產生一種在行為上的道德責任感,從而便能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功能。

利奧波德的文章,通過他本人和土地之間關係的描述,在那些從未到過威斯康星的沙鄉和那些他所描寫過的地方的人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樂於接受新思想的讀者。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利奧波德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他的思想也傳到了海外,《沙鄉年鑑》已經有了俄文、日文、法文和德文譯本,現在,將再次用中文依照侯文蕙的具有深刻感受的譯文出版。

侯文蕙在她的譯文中注入了一種對自然的愛,和一種對利奧波德所描述過的許多地方和環境的親切感,並融入了她從中國文化、語言和文學中所獲得的鑑賞力。她曾在夏日和冬季裡徜徉在利奧波德的沙鄉農場的樹林中、草地上和沼澤邊;曾與利奧波德的幾個子女討論過他的理論;並與其他諳熟利奧波德精神遺產的人們進一步探討過他的科學和文學觀。因此,她非常有資格向她的中國同胞介紹一位作家──一個土地共同體的公民夥伴們無論他們在哪都可能永遠銘記的作家。

在侯文蕙翻譯的利奧波德的經典之作的這個版本中,她加進了利奧波德早先為這本書寫的一個自傳式序言。利奧波德在寫一個現在用在這本書中的較短的、更為深刻的前言之後,曾打算將先前所寫的序修改成一個附錄。但利奧波德恰恰在這本書為牛津出版社接受出版時逝世,因此未能進行修改,這篇序也一直未能出版。這確實是很遺憾的,因為在很多方面他都更好地揭示了各篇不同的文章所得以產生的那種特殊的生活經歷。

由於在這個《沙鄉年鑑》的中譯本中附有原序,中國讀者們將能更好地理解到利奧波德時代正在變革中的歷史狀況,以及他對它們的某些反應。在一個現在也正經歷著其自身巨大的經濟增長,但也面臨著各種嚴重的環境問題的國家的讀者那裡,利奧波德呼籲生態理解、倫理意識和有責任感的土地管理上的懇求,大概會引起強烈的共鳴。

1989年9月  

2.英文版序

有些人在沒有野生的東西的情況下也可以生活,而有些人就不行。這些隨筆就是那些離不開野生的東西的人們之喜悅和身處兩難的表達。

野生的東西在開始被摒棄之前,一直和風吹日落一樣,被認為是極其平常而自然的。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一種平靜的較高的“生活水準”,是否值得以犧牲自然的、野外的和無拘束的東西為代價。對我們這些少數人來說,能有機會看到大雁要比看電視更為重要,能有機會看到一朵白頭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談話一樣,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

這些野外的東西,我承認,直到機械化為我們提供了美味的早餐,而科學又為我們揭示了它的來源和如何生長的故事之前,是幾乎沒有什麼關乎人類的價值的。全部矛盾由此而凝聚為一個相當有爭議的問題。我們少數人看到了在進步中出現的回報遞減律,而我們的反對派們卻並未看到。

人們必須根據事物的現狀來制訂對策。這些文章便是我的應對之策。它們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所描述的是我們一家人在週末時,在那遠離過多的現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這個先是被我們越來越傲慢和越來越完美的社會榨取殆盡,然後又被遺棄的沙鄉農場裡,我們試圖用鏟子和斧子去重建我們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東西。正是在這兒,我們探索著,而且也發現著上帝賜予我們的本質。

這些“木屋”隨筆按季節排列成“一個沙鄉的年鑑”。

第二部分:“隨筆──這兒和那兒”,則列舉了我生活中給我以教導的那些插曲,即那些逐漸地,有時是很痛苦地與夥伴們分道揚鑣的插曲。這些插曲遍佈北美大陸,前後有40年時間。它們為那些有著一個共同標誌──保護主義的各種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板。

第三部分:“結論”,從推理的角度,提出了我們這些持不同意見者的某些觀點,這些觀點是對我們的看法的科學說明。只有那些具有同感的讀者會希望去弄通第三部分的這些理論問題。我想,也許可以這樣認為,即這些文章向同行們說明了怎樣才能回頭取得認識上的一致。

保護主義已逐漸沉寂了,因為它是與我們的亞伯拉罕式的土地觀念所不相容的。我們蹂躪土地,是因為我們把它看成是一種屬於我們的物品。當我們把土地看成是一個我們隸屬於它的共同體時,我們可能就會帶著熱愛與尊敬來使用它。對土地來說,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逃離線械化的人類的影響的;對我們來說,也無其他方法從土地中得到它能以──在受制於科學的情況下──奉獻給文化的美學收穫。

土地是一個共同體的觀念,是生態學的基本概念,但是,土地應該被熱愛和被尊敬,卻是一種倫理觀念的延伸。土地產生了文化結果,這是長期以來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卻總是被人所忘卻。

這些文章試圖把這三種概念聯結起來。

當然,這樣一種關於土地和人的觀點是容易由於個人的經驗和偏見而被混淆和歪曲的。然而,不論真理是否可能被誤傳,有一點卻是如水晶一般地清晰:我們的自大和完美的社會,現在就像一個憂鬱病患者,它是那樣為其自身的經濟健康而困擾著,結果反而失去了保護其健康的能力。整個世界是那樣貪婪地希望有更多的浴盆,以至於失去了去建造這些浴盆,或者甚至應關掉水龍頭所必需的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沒有什麼比從衛生角度稍稍輕視一下過多的物質享受更有益的了。

大概這樣一種價值觀上的轉變,可以通過重新評價非自然的、人工的,並且是以自然的、野生和自由的東西為條件而產生的東西而達到。

奧爾多·利奧波德  

1948年3月4日於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  

標籤: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