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郭楓簡介

草蟲的村落

郭楓簡介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課文首先介紹了作者在一片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隨一隻爬行的小蟲展開了奇異的遊歷。然後具體地描寫了這場經歷:草莖變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蟲成了遊俠,隨著草蟲與同伴的一路招呼,“我”來到了草蟲的村落。在草蟲的村落裡,“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蟲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國少女般的花色斑斕的小圓蟲;看到了像龐然大物似的來訪者──蜥蜴;看到了甲蟲音樂家的演奏會;看到了“村民們”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後表達了對草蟲村落的深深依戀。作者以別具一格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次奇異的遊歷,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在神遊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與小生命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裡行間洋溢著的濃濃的生活氣息。

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具體如下:

(1)豐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隻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象成了一位“遊俠”;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象成“南國的少女”;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音樂家”;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豐富的想象,賦予小甲蟲以勇敢、勤勞和智慧的特質,從而使一隻只美麗的小甲蟲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

(2)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課文中,作者賦予草蟲人的生活形態。草蟲的村落,其實無非就是草蟲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裡,它和人類的生活天地沒有兩樣。那裡有街道,有小巷,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們,它們不僅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更有著高雅的藝術追求,它們不但會享受生活,還會創造生活。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靈的那一片愛戀之情;二是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並如何運用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這也是教學本課的重點。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裡,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這是開篇的第一句,一個“又”和一個“躺”字,點出作者與田野不尋常的關係,正是有了這種與田野的特殊情感,才會如此關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靜謐”不僅是環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寧靜,在這樣的環境與心境中,作者才與大自然相融為一。作者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和喧囂所帶來的心靈重負和枯寂,使自己的身心重新融於大自然之中,這樣才有了他對草蟲村落的這一次奇異的遊歷。

②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隻小蟲,一隻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裡。

這是作者奇異的遊歷所展示的第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過放大構築而成的。這時,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延綿的草叢變成了一座座森林。迷路的一隻小蟲,就像一位遊俠,穿行在這森林中間。於是,才有作者目光的追隨,也才有對草蟲村落的遊歷。

③它們的村子散佈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裡,很多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這是作者奇異的遊歷所展示的第二個空間,也是本文的主體部分。要看清它的位置,“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也就是草叢邊上的一些小土堆,這是最適合草蟲聚居的洞穴群的形成之處,所以也就可以看到許多熙熙攘攘往來的那些黑甲蟲村民。作者想象之豐富,感受之獨特,於此可見一斑。

④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隻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靈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靈性。這些甲蟲竟然還是音樂愛好者,它們振動翅膀發出聲音的時候,便有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出來。作者讚美這些音樂演奏者,不僅深深地被它們所吸引,而且覺得它們的音樂勝過人間的一切音樂,覺得這是隻有蟲子才能演奏出來的天籟之聲。從這段話及末尾的感嘆號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小生靈的讚美之情。

⑤現在它們歸來了,每一個都用前肢推著大過身體兩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趕著路。是什麼力量使它們這麼勤勉地奔忙呢?

一幅甲蟲“村民們”的勞動圖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小甲蟲是如此的“勤勉”,小小的身體卻能推動“大過身體兩三倍的食物”,還“行色匆匆地趕著路”。看著它們勞動的場景,作者在思考,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小甲蟲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種家庭的責任感,使它奔忙著;可能是小甲蟲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感,激發它前進著……一個問句也引發了讀者的思考,促使讀者不斷地聯想開去。

⑥我悠悠忽忽地漫遊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

這一句以“夕陽親吻著西山”和紅鳩鳥歸巢的鳴叫聲點明時已傍晚。作者對草蟲村落的奇異遊歷竟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那是一種沉醉。“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對奇異遊歷的痴迷;“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更點明瞭心靈沉浸在奇異遊歷中的歡快和得意。

(2)對詞語的理解。

靜謐:安寧而平靜。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文中指的是黑甲蟲來來往往的情景。

花色斑斕:色彩豔麗,燦爛奪目。

駐足痴望:指停下腳步痴痴地看著。

寒暄:見面時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話。暄:溫暖的意思。

野灌叢:野生的灌木叢。灌木:一種比較矮小、叢生的木本植物。

行色匆匆:匆忙趕路的神態。色:這裡指神態。

蘊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

悠悠忽忽:本文有形容神志恍惚的意思。

二、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遊、親吻、左衝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詞語。

2.引導學生隨作者進行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

3.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

三、教學建議

1.初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在分清課文層次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把握。本文共11自然段,第一層(第1自然段)是總起,交待了這次奇異遊歷的特殊氛圍和心情。第二層(第2~9自然段)敘寫了奇異遊歷的全過程,其中第2自然段是對遊歷的概述,“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點出了行文的線索,“奇異”則概括了這個草蟲世界的特徵。第3自然段寫遊歷的第一場景:小甲蟲迷路的森林;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寫了第二場景:也就是作為課文主體的“草蟲的村落”。這裡的“角色”很多,有英勇歸來的黑甲蟲,有熙熙攘攘往來的黑甲蟲村民,有好像南國少女的小圓蟲,有龐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為音樂演奏者的黑甲蟲,還有負責氣象觀測的、忙於建築設計的各種分工不同的蟲子……第三層是末尾兩個自然段,表達了作者對草蟲村落的依戀。作者正是在這種嚴謹的結構中,有條不紊地按照遊歷過程,對草蟲的村落和草蟲的生活作了細緻的觀察和奇妙的想象,並融入了自己熱愛自然、關愛生靈的獨特情懷。因此,初讀課文時幫助學生梳理層次,分清兩個場景和活躍在兩個場景中的多種角色的不同表現。這樣,方能在整體上把握好課文內容。

2.細讀課文時,可以圍繞“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說一說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體悟課文,思考揣摩。可引導學生先注意作者觀察到的小蟲的活動及環境,然後思考作者是怎麼想象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展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相機點撥。

3.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這是甲蟲夫妻間愛意的流露。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它們互相在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黑甲蟲看著“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些什麼?還有,課文第9自然段,“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啟發學生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麼?也許是市場裡,甲蟲們做買賣;公園裡,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

4.課文充滿了作者奇異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讀後會讓每一個人深受感動。因此導讀本文的一個重點,應是在反覆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童心童趣。讓學生在回憶自己親近自然、觀察小蟲的生活經歷中引起共鳴,培養獨特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更要在品讀課文思情並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感受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和那種嚮往大自然的童趣。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小練筆,寫一寫自己觀察過的小蟲。

5.要求掌握的字,教師要作適當指導。“靜謐”的“謐”,字音是“mì”,注意不要念成“yì”,寫的時候要注意右邊部分不能寫成“益”。“烘烤”一詞和“火”有關,都是“火”字旁,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巷”字提醒學生第8筆是橫。“悠悠忽忽”等詞的理解,建議學生在預習時通過查詞典解決。

四、教學案例

片段一

體悟草蟲“村落”的含義

師:同學們,通過交流,我們知道草蟲的村落很熱鬧、很奇特,作者把它描繪成和我們人類居住的村子一樣,你體會到這一點了嗎?

生:我體會到了,它確實像我們居住的村子,那裡有街道,有住宅,那裡的人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情感。

生:村落中的甲蟲們會生活,會把自己打扮成南國的少女。它們會勞動,能找到很多的食物。它們還會創造,創造出的音樂像靈泉一樣美妙,太像我們人類了!

師:是的,通過作者的描述,我們覺得它們和我們人類的生活簡直沒有兩樣。其實這個草蟲的村落,本來是個怎樣的地方?

生:我覺得它其實就是雜草叢邊小甲蟲的一個個洞穴,就像我們平時看到的螞蟻的洞穴。

師:你很聰明,就是這麼一些雜草叢邊的小洞穴,作者卻把它想象成了一個熱鬧而奇特的村落,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作者對甲蟲的喜愛。

生:我體會到他對大自然的小生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片段二

體悟作者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感受

師:你還從哪兒體會到作者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感受?

生:我是從“靈泉”“音韻”這幾個詞語體會到的。作者把甲蟲振著翅膀的聲音比喻成“靈泉”“音韻”。他覺得甲蟲的叫聲彷彿是從山澗流出來的美妙的泉水聲,這聲音像一首曲子,既動聽又有自己的韻味。

師:你能抓住“靈泉”“音韻”這幾個關鍵詞體會,真不錯!

生:我從“此時……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體會到作者有著非常獨特的感受。他說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可以體會到他對甲蟲叫聲的喜愛之情。

師:平時,你聽到過大自然的音樂家演奏出來的音樂嗎?感受怎樣?

生:我聽到過青蛙呱呱的叫聲,初聽覺得吵,靜下心來聽覺得還是很美的。

生:我聽到過蜜蜂嗡嗡叫的聲音,它讓我感受到勤勞者忙於奔波的節奏。

生:我聽到過蟋蟀的叫聲,我覺得還是挺好聽的。

師:作者說自己聽到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在我們看來,這聲音似乎還不至於超過“人間的一切音樂”。但作者卻這麼認為,從這兒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我感受到作者對甲蟲的喜愛之情。

生:在作者的眼裡,小甲蟲不僅會生活,而且會創造,它們會創作出美妙的音樂來,所以我體會到作者不但喜愛甲蟲,還對它們非常佩服。

師:真好,你有自己的感受,你認為會創造的小蟲們讓作者佩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句話。

五、相關連結

郭楓著名詩人、作家。讀高中的時候,郭楓在《寶島文藝》發表長篇敘事詩《北方》,即受文壇矚目。1950年起,郭楓成為《半月文藝》《中國文藝》《大公報》《時代青年》《野風》《寶島》等刊物的主要撰稿人。1988年開始,郭楓為了在臺灣振興中國文學而奔忙,他還在北京大學設立“郭楓文學獎”。他出版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散文集《早春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樹》《永恆的島》;詩集《郭楓詩選》《第一次信仰》《海之歌》;論文集《高舉民族文學的大旗》等。

郭楓是一位民族意識和傳統意識強烈的作家,他常常通過對黃淮平原的回憶,表現他對故鄉的真摯熱愛之情。從上世紀50年代的《黃河的懷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都表現了他對古老的中華大地的深情懷念。他寫的《老家的樹》,以飽滿的激情,用柳樹的妖媚、榆樹的粗獷、白楊的瀟灑、松柏的高潔象徵北方的人民,象徵中華民族的深沉、高潔、苦難與奮進,從而創造出情融於景、物我一體的藝術境界。

標籤:郭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