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蔡元培簡介

蔡元培

蔡元培簡介

中文名稱:蔡元培

又  名:號孑農 字孑民 字鶴卿

性  別:男

所屬年代:清代

民  族:漢族

生 卒 年:1868—1940

生平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孑民,號孑農,紹興山陰(今越城區)人。

曾在紹興古越藏書樓校書,得以博覽群書。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十六年會試貢士,未殿試。十八年補殿試,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補翰林院編修。甲午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紹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提倡新學。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教習。二十八年與蔣觀雲等組織中國教育會,任事務長。夏,遊歷日本,同年秋回國,在上海創設愛國女校及愛國學社,任總理。並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三十年冬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被推為會長,次年加入同盟會。三十年赴德國留學。

民國元年(1912)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確立起我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體制。二次革命失敗後,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五年冬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支援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相容幷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援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被迫辭職後,多次赴歐洲英、法等國考察教育和講學。民國十六年後擔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民國二十一年(1932)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曾電救楊開慧烈士,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營救丁玲、朱宜權等共產黨員。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教育部北大在誄詞中有“當中西文化交接之際,先生應運而生,集中西文化於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學足以當之!其才足以擇之!嗚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師歟?”周恩來送輓聯:“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澤東特發唁電:“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培植家鄉青年不遺餘力,先後主辦過紹郡中西學堂、紹興府學堂、越郡公學、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學名譽校董。紹興城區筆飛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為紀念館,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新建“元培國小”、“元培中學”以示紀念。遺著輯有《蔡元培全集》。《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有錄。

標籤: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