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

寒假裡我帥帥哥哥送給了我一本《三國演義》,我高興得不得了,我翻開書,在扉頁寫著一行字:

趙雄偉:文海漫漫,暫取一瓢贈與,望共勉之。

辛卯

正月初八

隨著就有一種強烈看書的想法油然而生,是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啟書,我開啟書後,看了看,真賽,還是文言文的呢!

這本書我半年才看完,看完以後,我為曹操八萬精兵大敗袁術的幾十萬大軍而驚歎,為呂布這個天下無雙的英雄的死亡而嘆息。樊城之戰告訴我:打仗不在兵多將廣,而在於計謀,就算有天大的勇氣沒有謀略也是沒有用的。

“趙雲單騎救主”告訴我要有勇有謀,“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告訴我勇和謀缺一不可。曹操雖然奸詐,但是他的.才華是前古沒有的,是舉世無雙的。呂布雖然勇猛但是他還是死在了自己部將的手裡,劉備一開始只有幾千人馬,但是幾年以後,劉備竟然發展成了一個國家。這告訴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許褚裸衣鬥馬超”足以證明他的忠心,董卓的遭遇告訴我們:正義必定能戰勝邪惡。

我們要吸取這本書的教訓,曹操的計謀,呂布的勇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2

讀完了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後,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不禁感嘆到歷史的'那種“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的狀況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之道。

就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吧!曹操一生都屬於那種十分奸詐的人物。有一次,他誤殺了呂伯奢的一家人,最後明知道自己錯了,但還是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人無情無義到此地步。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頗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一些人來追殺他的話,那麼曹操就有可能面臨著死亡的危險。

後來又有人陸續來策劃謀殺曹操,但都因為事情敗露而導致失敗了,否則這位曹操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詐。但是,曹操也有很多優點,比如:曹操打破了漢末以來依照門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能求訪人才;戰爭中能以人之長,補己之短,把被動變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絡,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4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三國演義描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

我最敬仰的要數諸葛亮了,諸葛亮熟知天文天文,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以木偶退司馬懿,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習的典範! 再說關羽,―個紅臉,大鬍子飄在胸前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放了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我以為關羽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真是―種難得可貴的.忠。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_雄,而且我對他的覺得也不好,固然說他是―個人才,十分聰明,而且擅長打仗,但他有謀權篡位之心。固然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不過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覺到了曹操並不是很壞,畢竟他還很大度。但是周瑜眼光短淺,氣量狹小。這也與曹操構成了鮮明的比照。他眼中只要諸葛亮,與諸葛亮誓不兩立。他想只需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安定了。

我特別愛看三國演義這本書,看完之後還想看,真是讓人耐人尋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5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讀過一本書:《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文學名著。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是趙雲。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人稱“常山趙子龍”,對蜀國劉備忠心耿耿。趙雲從 20 歲起,就隨劉備南征北戰,奮勇殺敵,他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他為蜀國的江山社稷耗盡了心血,直到白髮蒼蒼仍為蜀國四處征戰,趙雲為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長板坡大戰中,阿斗和糜夫人與趙雲走散,趙雲急忙前去找,終於在一堵矮牆邊找到,但是糜夫人已受重傷,無法行走,她把阿斗交給趙雲後,投枯井而死。趙雲把阿斗背於身上,曹兵來追殺,趙雲連殺 65 名大將。幸得曹操愛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趙雲才得以在十萬大軍中揹負阿斗,殺出重圍。

三國時期戰火紛紛,品味古中國文化,瞭解我國曆史,這是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應該做到的!

我想如果可以做成一個像趙雲這樣有勇有謀的人,那真的是太好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6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愛好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裡,他趕緊提刀跨馬護送著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訊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裡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緊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裡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著趙雲,跨著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著酒杯,走近劉備席前,靜靜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緊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裡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似乎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邊海角,只要有訊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了這本書,我最大的讀後感是,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著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7

本來我不知道什麼是三國,什麼是痛苦。讀過三國演義後,我知道了以前所發生過的殘酷的戰爭,這是因為三個國家的人都想當國王,就不管人死活,也不讓別人,可現在人們的`生活是這麼和平,這麼的美好,我們就忘記了三國時期因為什麼而戰了。我很喜歡三國裡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五虎將趙子龍,才智過人的諸葛亮丞相、賢德兼備的主公劉備、和義氣千雲的關雲長,以及勇猛無雙的張飛……等等。

三國演義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讓我讀懂了很多東西、讓我認識到了什麼是英雄、一個英雄要做些什麼事;它更讓我知道了生命有多麼的重要,也讓我知道了作為“人”我們要怎麼樣活著!——才有意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8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各個驍勇善戰,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之周瑜,忠厚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說,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也確實可稱英雄。

但,我仰慕曹操。曹操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無能之輩還當皇帝?能者居上!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自己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雙方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膾炙人口。。

曹操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雖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但是他沒有殺劉備。曹操的大度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了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曹操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才有了晉國一統天下。

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這足可見曹操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

人無完人,曹操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一位大英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9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正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此時此刻,我心中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展現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而我尤其被書中關羽的故事而感動。

關羽兵敗,退走麥城。途中被東吳兵所擒。吳王收買關羽,卻因關羽內心頑強不屈,直到臨死,他也神態從容,英勇赴死。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

讀完這一章節,我體會到了關羽的堅定。他的意志堅不可催,他沒有低頭折節,沒有逆來順受。他的心是堅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國家放在首位,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品質啊!正是他那不投降的精神,喚醒了我的勇氣。有人曾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卻比羽毛還輕。”我認為關羽就死得比泰山還重!

在中國革命也有許多與關羽一樣堅強不屈的人。如"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她寧可葬身火海,也不願意暴露了重要的.訊息。

有人說:”現在我們太小,不能像這些戰士一樣,但是卻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做到堅定不移:比如說解難提,許多人想了一會兒就打推堂鼓,但是如果堅持就能解出,這就是堅定啊!”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我們也可以像關羽一樣,堅強不屈,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退縮!

關羽的精神與他的尊嚴,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1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可以使人快樂,閱讀可以使人獲得知識。在我讀過的書中,對我來說最耐人尋味的要屬《三國演義》了,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把我帶入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小說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個軍事集團之間發生的鬥爭和一系列的故事。內容不但豐富多彩,而且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

我喜歡裡面的諸葛亮和關羽。其中關羽對我感觸最深:溫酒斬華雄,降漢不降曹,過五關斬六將。但是最後由於他太過於驕傲和大意,導致蜀國的戰略要地――荊州拱手讓給了吳國。這就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雲長因此丟了性命。由此我想起了我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由於我的驕傲和粗心,我的數學成績考得不盡人意。這真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我大意失分數。由此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驕傲,要用心去做。驕兵必敗,我要爭取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諸葛亮複姓諸葛,字孔明,號臥龍居士,人稱“臥龍先生”。他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劉備請了三次才將他請出山。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我最喜歡“草船借箭”。故事是這樣的: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便想害死他讓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很高興並讓他立下軍令狀。剛開始我還擔心他三天怎麼會造出十萬支箭,簡直是天方夜談,直到了解了他的計劃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已算好三天後江上必有大霧,魯肅一定會幫助他並保守祕密,曹操定會射箭。第三天果然不出所料,大霧漫天,如願以償,收穫了十萬只弓箭,諸葛亮真得很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他的勤奮努力的結果。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天才出於勤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知識,一定會收穫像諸葛亮一樣的智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名言,我一直銘記在心中。是啊,讀書就好比爬山,每邁開一步,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今年暑假,古典小說《三國演義》陪伴我度過了整個暑假。

初次接觸《三國演義》,總覺得裡面的內容繁瑣枯燥,誰知深入學習後,卻被那一回回智慧與膽識的較量,一幕幕忠勇與威武的比試所吸引,讀得廢寢忘食、津津有味。《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家羅貫中圍繞正統思想展開故事情節,開篇突出劉備、張飛、關羽桃園結義、招兵買馬,後來在軍師諸葛亮的協助下,為匡扶漢室而努力奮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

“草船借箭”的故事最令我難忘。周瑜妒忌諸葛亮,故意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最後諸葛亮藉助大霧和東風,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二十幾條草船誘敵,向曹操“借箭”成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聰明才智和靈活處變的性格讓我感慨萬千,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平時的努力。我幻想自己像諸葛亮那樣機智、那樣博學,可是,卻總是無法說服自己戰勝自我。比起諸葛亮那個年代,我們如今生活條件這麼優越,要什麼有什麼,此時不努力學習,更待何時?

是的,讀書如同蜜蜂採花釀蜜,要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使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3

翻過最後一頁書,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又一次目睹了它的風采,又一次不捨地與它告別。一段歷史,在它的字裡行間中,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群雄割據的時代,我慢慢回味著它的魅力……我與它相識在國小,那時的我還不懂得看課外書,在父親的極力推薦下,我捧起了它—《三國演義》,我曾經厭倦過,因為這裡面全是我不明白的文言文,但我又難以放下那顆好奇的心。在心裡的矛盾下,我執拗地讀起了它,慢慢的,我喜歡上了它,並就此痴迷於它。我以一個孩子的無知與純潔品味著,我驚奇於那段歷史,震懾於張飛的烈性,讚歎於孔明的機智,又嘆息於周瑜的狹隘,驚駭於曹操的_巨猾的曹操……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令人讚歎不已!

《三國演義》以漢末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東漢末年黃巾之亂開始,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到諸葛亮初出茅廬而定天下三分,直至三國鼎立。最後三國皆歸於晉的故事。人們常說:少不讀三國。但我對《三國演義》卻情有獨鍾,《三國演義》是一部百讀不厭的'經典,每次品讀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心得。《三國演義》中出現了許多英雄豪傑,可謂是群星璀璨,可其中最耀眼的,我覺得還是他——料事如神的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是偉大的軍事家、發明家!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足見諸葛亮的才能。用徐庶的話說是“吾乃一星火,孔明乃一皓月也;諸葛亮擁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劉備也曾說過“得軍師如魚得水”,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倚重和歡喜。諸葛亮憑著非凡的才能輔佐劉備敗曹操,佔荊州,奪西川,最終在三分天下中佔得一席位置!“空城計’、”草船借箭”充分的體現出了諸葛亮的大智大勇,他在中國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也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三國演義》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重溫一抹美麗的心情;撫慰一顆疲憊的心靈;回首一段經典的故事。三國,他會讓你愛不釋手,伴你走過一生!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4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重情重義的劉備、曠世奇才周瑜。我認為《三國演義》是一部看不厭的小說,我覺得小說最吸引人的是對於魏國、蜀國、吳國人間的描寫。三個國家中都有傑出的謀略家、將領和管理國家的人才,基本上三個國家在人才都很優秀。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了,雖然他被寫得很奸詐,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消失。他在幾年的戰鬥中,他是三位君主中智商最高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他打好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

在三國中,我最崇拜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很不錯。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為帶著二嫂,所以才投降。其實他還是想找到劉備。等到他得到一匹馬時,就騎著這匹馬又去找劉備了。在遇見二嫂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是一名好漢。曹操稱為奸雄,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讓我知道了曹操的大度。周瑜只想殺諸葛亮,與諸葛亮誓不兩立,周瑜說:“只要把諸葛亮殺了世界就太平了。”我還覺得劉備很重視人才,剛開始趙雲並不是劉備手下的大將,但他仍十分欣賞趙雲,一番波折後,他終於成了了劉備手下。後來,多虧趙雲冒著生命危險從曹操手中救出了劉備的兒子,才使他脫險。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千姿百態。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知道了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絕對不能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這真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5

五千年的古代中國,留下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這璀璨的文明之下,積澱了獨到且深厚的文化,其中中國古代文學在我國的文化中尤為突出,而流芳百世的四大名著卻像星空中的北斗七星,閃耀在千千萬萬驚奇的人們眼前。

四部名著雖大,但與中國有史以來人們所創作下的作品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所謂四大名著,在我看來,僅僅是因為它在歷史上曾被多人多個階層拜讀過而已。

在為世人所津津樂道的四大名著之中,想必《三國演義》是最受平民歡迎,也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古典名著,時光走過數百年,自人們從枯燥無味的文言文中解放出來,人們所涉獵的書籍可謂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人說《西遊記》太過空虛,不實際,有人說《水滸傳》充滿了大男子主義,沒有文學韻味,有人說《紅樓夢》太過婆媽,一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只有《三國演義》為萬千大眾所青睞,儘管依然有反對之聲,說它只不過是迥異於《三國志》的小小野史,可大多數人們仍然在讀它,品味著它,總之,穿越數千年,《三國演義》經受住了歷史的嚴峻考驗,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乃至外國文學史的寵兒。

從表面上理解,所謂三國演義,也就是三個國家,三個集團的人物的一出“演義”大戲,這與水水滸傳有相同之處,《三國演義》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像關羽這樣的豪邁英雄,一個又一個像曹操這般的奸詐梟雄,一個又一個的像諸葛亮一般的濟世奇才所組成的書,所謂聲勢浩大的赤壁之戰,脣槍舌劍的舌戰群儒,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的配角,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其真正的誘人之處在於其中形形色色的各路英雄。

整本書讀完,彷彿與剛這千千萬萬的人物一一握手一般,我看見了張飛的勇猛,關羽的正義凜然,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老謀深算,然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只是這些,最令人瞠目結舌,最令人驚歎不已的要算是著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了。

或許在看過司馬懿,許庶,龐統的奇才大略之後,諸葛亮那為世人所不及的用兵神計依然可以給我們以無限的新鮮感,可是這樣讀過《三國演義》之後未免令人產生了審“才”疲勞,讀多了反而會令人產生厭倦感,失去了一讀再讀的興趣,相反,諾我們從諸葛亮在劉備一手締造的集團之中的為官之道之處細細品味,不禁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自劉備有幸結識了關羽,張飛,三人結義之後,在“復興漢室”的艱辛道路上倍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寄人籬下的他,雖然有英勇無比的關張兩兄弟的鼎力相助,可仍然感覺需要一名助手,可他一沒權,二沒錢,三沒勢,又怎麼會有人投靠呢?

可上帝給每一位渴求賢才的“軍閥”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將諸葛亮這位濟世奇才送給了這位窮困潦倒的“沒落皇叔”,雖然,劉備畢恭畢敬地從窮得響叮噹山溝裡請來了這位軍師,對其信任有嘉,可是在劉備這個用“血緣關係”堆積起來的大山之中,外人想要大展拳腳可謂是難中之難,像孫乾,魏延這樣的.人才不是被冷落一旁就是被剷除。

心細的諸葛亮又怎麼不會想到這一點,不同於其他的賢才投奔明主那般著急,立馬就投奔他人帳下,臨走時還細細囑咐弟弟要盡心管理家務,好像到了將來要告老還鄉,對劉備手中那前途無量的“家業”沒有絲毫貪慾一般,也不同與其他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後好大喜功,還威脅主上的統治,最後被當作威脅被剷除。

諸葛亮不僅在劉備這個巨大的宗親集團中始終以一個助手的姿態做事,也不在劉備的眼皮底下拉幫結派,不管是有意無意,恐怕將來劉備在肅清內奸時絕對不會將麻煩降到諸葛亮的頭上,不象歷史上一些功高蓋主的人,忠心為主子服務,最終卻落得被殺的下場,不然在劉備臨終託孤之時有怎麼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苦經營一世的蜀國交付於諸葛亮一個外人,而又不將其交給關羽張飛這兩個一同出生入死的骨肉兄弟或是他們的後代呢?

當然,幼主幼小無能,好吃喝玩樂這是劉備早已看在眼裡的事,他無法信任這樣一位昏庸的幼主才將大壁江山交與諸葛亮也是原因之一,但諸葛亮勤勉一世為劉備打下江山,以及他別具一格的為官之道,讓劉備不忍心也不敢懷疑他的“諸葛先生”有任何不二企圖,在這佈滿了重重困難的為官之道上,諸葛亮得以盡情釋放他的才華,而又進退自如,最終功成名就的真正原因正是在此。

不只是在古代,在與朋友之間,在班級之中,在複雜的“辦公室政治”之中,在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上,諸葛亮的為官之道也不失為一個解決難題的良策,也許,最吸引各位“諸葛迷”的原因正是在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