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

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

在讀書節期間,我認真品讀了許多名著。如《愛的》、《伊索寓言》等。尤其是《三國演義》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欣賞劉備的寬厚仁慈,佩服關羽的勇猛無敵,更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記得徐庶曾說過:“諸葛亮乃臥龍,鳳雛是龐統。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也。”果然如此。

諸葛亮在劉備手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著名的巧計戰役都是諸葛孔明的錦囊妙計,在品讀這些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草船借箭》。

周瑜要攻江東,但水戰需要箭,利箭是水戰的必須品。周瑜與孔明商討此事,要孔明十日內造十萬利箭,但孔明說只需要三日,並立下軍令狀。

三日內造十萬利箭,算一算平均一日要花費鐵器、竹子、羽毛不在少數,一天內也未必能籌集完備。就算全城之人一齊造箭,可能也不會完成任務吧。孔明只憑著自己的學術來分析、判斷的。雖說不是神靈,但他夜觀星相,神機妙算也能肯定事實。我們要向他學習,天文地理全精通,對於知識要不恥下問,好學才會成才。學習諸葛亮的聰明勇敢的精神。

孔明立下軍令狀後,周瑜自喜,想方設法阻止造箭時間,以便處死孔明,但孔明並不急,兩天過了,孔明借江霧,去曹營。曹操心恐有詐,便下令萬箭齊發。待霧散,足有十餘萬利箭。曹操大怒。

孔明自有妙計,輕而易舉的將十萬枝利箭弄到手中。不費一兵一卒便騙了曹操。我很佩服孔明,因為他足智多謀,有智有勇。在學習上我們要下苦功,成為一位與諸葛亮一樣的風雲人物。好好學習便是此事的基礎,多讀書,多學習。成為一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偉人!

在此後的日子中,我又賞析了很多名著,從中受益匪淺!

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2

在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講述了劉備三到諸葛亮的茅舍,請求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前兩次劉備都被拒之門外,第三次他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可是諸葛亮不肯答應出山相助,劉備苦苦哀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諸葛亮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答應了輔佐劉備成就建國大業。

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劉備,他不因為自己是漢王皇帝的後代而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他沒有看不起身為農民的諸葛亮,相反他一點架子都沒有,以禮待人,禮賢下士,這是我最需要學習的一個品質,以後我要向劉備學習,不能以貌取人,因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劉備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知人善用,他看到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百折不撓地請諸葛亮出山,之後又委以重任,對他信任有加,因為千里馬也需伯樂識別,需要慧眼識英雄。

當然,我也喜歡故事中的另一個人物——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擁有大智慧,還忠心耿耿、胸懷坦蕩、品質高貴,他為了自己敬重的`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我自己呢,老是覺得自己聰明、智商高,還瞧不起某些人,一點都不謙虛謹慎,我要改變自己的這些缺點,不隨意吹噓,不驕傲自大,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向諸葛亮學習。

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讀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就請不到諸葛亮草船借箭,也不會有火燒赤壁的故事,劉備也不會建功立業,我們今天也讀不到這麼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中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的可貴品質,《三國演義》改變了我,它讓我受益匪淺。

關於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個暑假,我又重溫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引起了臣子的不滿和天下的大亂。諸侯割地分據,百姓流離失所,謀臣武將擁主為王,而皇帝,則成了光桿兒司令。在各路諸侯你廝我砍的戰鬥中,漸漸形成了魏、蜀、吳的三國鼎立之勢。由於他們實力相當,所以僵持不下,誰也攻不破誰。

在魏、蜀、吳的三國的主公中,我最欣賞與欽佩劉備。因為他雖無諸葛亮的濟世之才,也沒有關羽的高超武藝,卻以仁德使趙雲、黃忠、馬超等當世虎將的投靠,雖身居三國最弱卻能保持不滅,這是何等的能力!

但他最讓人敬佩的品質還不止於此。當曹操以徐庶之母為威脅讓徐庶前來投靠他時,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此展開。劉備前兩次去往隆重諸葛亮,都沒有見著,無功而返。第三次,當他準備啟程時,關羽、張飛二人極力勸阻,但經過一番勸說,還是去了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劉備的耐心與誠懇打動了諸葛亮,使得他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最終因為五虎將的相繼離世和劉禪的懦弱無能,蜀國終於土崩瓦解。

三國演義裡,我還有一個欽佩的物件——司馬懿。他作為一個能與諸葛亮匹敵的人物,懂得在別人面前示弱,善於隱藏自己的一舉一動。也就是這些特點,把他推上了帝王的寶座。

合上書,我的心仍在三國的世界裡遨遊,久久不肯離去。我細細品讀這些經典,希望他們能帶給我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