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讀《論語》有感(14篇)

論語1.2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14篇)

讀《論語》有感 篇1

我認為讀論語就是陶冶自己的情操,讓自己瞭解很多的東西。

讀了論語之後,我認為自己應該做到論語裡所說的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覺得在讀論語的過程的中,我應該做到孔子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有很大的缺點,有一些不經意間的缺點不易發現,所以我認為自己應該努力學習,認真的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對於論語,我知道自己讀的還不夠透徹,我認為論語的內涵不知在於教人怎麼變得更好,而是讓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論語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說生活處處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在這個新時代,很多人都喪失了自己的品德,但是我一直堅信,總有一天我們的社會風氣變得更好,論語中孔子一直想要達到的,這正是我們要做到的,論語真的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在論語中,孔子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這也是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針,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有不同的思想,所以以同一個要求去教導不同的學生,是做不到的,這一點我認為我們的班主任做的很好,他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這個方式,他從來不要求自己的學生做到一樣的效果,總有些人是做不到的,總有一些人可以做的更好,所以論語教會我們如何做到更好,當然論語也教會我們如何處事做人,沒有必要去計較一些不值得的事,總有些人是你高攀不起的,也總有些人會出現在你的黑名單裡的,所以啊,不必要去計較一件事,總會過去的。

論語裡真的蘊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包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向前看,要做到不怒,我們可以努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樣子,所以我們可以認真的研讀論語,在這個新時代的潮流裡,所以我們更要做到自己更好的一面。

論語,也許沒有教會我們什麼,但是至少告訴我們如何為人,如何做到更好,所以啊,論語就是我們學習的東西。

還有人質問,學這麼多《論語》,大學聯考又不考,有什麼用啊?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大丈夫不是為了炫耀而學習,而是為了明白事理,濟世救民。顧炎武先生的回答多麼經典。

即便不是為了高大上的理由而學習,那也該為自己修身養性而盡力。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告訴我們複習求思是重要的。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告訴我們學習要追求正義,不鑽牛角尖,當然,求異創新另當別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不斷思考,在思考中要不斷學習,如此,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人才不會成為書呆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告訴我們對待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切不可不懂裝懂。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告訴我們特別是那些喜歡看成功雞湯文的人,要看清楚別人成功背後的努力。

如此《論語》,如此孔子,如此智慧,如何過時?如何腐朽?如何無用?

文史悠悠,先賢已矣;閱讀經典,幸得聖緣。作為新青年,我們首先應深入學習經典,而不是輕狂自居,鄙薄先賢。學下去,繼承下去,為往聖繼絕學,這是我們的責任。

所以啊,我們應該學習論語裡很多東西,所以真的,論語真的值得我們認真的研讀論語,終於論語讀完了,我的思想也經過了洗滌,成功的認識到我自己的不足,學習了別人的優點,真的感謝論語,是它讓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也可以讀到這麼好的書。

讀《論語》有感 篇2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就處於中國思想界的統治地位,並延續了數千年,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許《論語》能告訴我們答案。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雖說只是記載言行,但字裡行間包含了許多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很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孔子提倡“仁、禮”,這是他思想的核心,仔細想想這與我們今天所努力構建的和諧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如果我們用心去讀《論語》,就會從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成為指引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人生的路。《論語》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雖然短小卻蘊含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們應該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做每件事之前想一想這句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許會更加融洽,社會也會更加和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巨集圖。一定有很多人會經常問自己,這麼辛苦地學習為了什麼,我想這句話就告訴大家答案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該怎麼辦了。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在今天看來,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誠信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說出的話一定要算數,行動起來一定要堅決。一諾千金,敢作敢為,受人尊重;出爾反爾,優柔寡斷,遭人鄙棄。《論語》中還有很多發人深省的名言,我從中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是用心品讀的人都會從中得到很多。我在讀《論語》時,好像穿越時空來到孔子身邊,與他面對面交談。我從《論語》的字裡行間體會到了那份難得的寧靜,那份屬於我的安寧,就好像涓涓細流流入我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對於生活,只有以淡泊的襟懷、豁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面對、去享受,才是讀懂真正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很期待和諧社會,它是那麼的美好,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夠讀懂《論語》,哪怕只是皮毛,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記住,要快樂地生活。

讀《論語》有感 篇3

本篇為《論語》第九篇,主要記載有關孔子本人的性情、好惡、愛憎、襟懷、信念、理想。三十一章中,有少數內容是孔門弟子心目中對孔子的印象,其他大部分文字當屬於孔子剖白心跡或對其子弟行止的評說。相較於《述而》篇側重於教育宗旨與方法,本篇的重點,乃是孔子的自我勉勵與警示。

孔子認為,要成為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這種意志與信念,不會因威脅而動搖,不會因利誘而放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他經得起考驗,扛得住打擊,道路越是坎坷崎嶇,步伐越是穩健從容,打擊越是頻繁沉重,鬥志越是高昂激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面對挑戰,能坦然接受,面對挫折,能矢志不移。孔子是這樣自我期許的,更是如此自我實現的。正是因為秉持了這種信念,孔子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做到了堅持一貫的立場,投入不懈的努力。正氣磅礴,大義凜然,為儒之大者提供了現身的說法,為生之意義做出了生動的詮釋。應該說,孔子“不可奪志”的精神,對後世志士仁人的人格塑造與鑄就,曾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如於謙《石灰吟》所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鄭板橋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對孔子所倡導的理想信念的異代同調,一脈相承。

之所以能有堅定的信念,能有堅強的意志,是因為孔子對自己所從事的大業擁有充分的信心,認為自己身上擔負著傳承文化,接續文脈的光榮責任,天命所歸,義不容辭,“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也就是孟子所宣稱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偉大使命感。在這樣的使命感召喚下,個人際遇的坎坷自然是無足輕重,坦然接受;成就得失的理解自然是卓爾不群,別出機杼。換言之,意志的背後,是以信心為支撐;信念的底蘊,是以理想為引導。

當然,意志的堅強,信念的堅定,並不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如果是這樣,那就意味著自我膨脹,自我封閉,就不免犯偏激、走極端的錯誤。孔子的偉大,在於他既堅持原則,明確立場,又杜絕固執,反對僵化,所謂“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從不憑空揣測,決不絕對肯定,從不拘泥固執,決不自以為是。能夠欣賞他人身上的優點,“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能夠寄希望於未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由此可見,在孔子那裡,堅定立場與博採相容並不矛盾,堅持信念與擇善而從並不對立。因此,孔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善於改進自己的學習,“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這種從不自滿,摒棄驕傲的態度,實在難能可貴,它是孔子追求完美的動力,也是孔子超越他人的緣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自己實現精神超越,完成文化使命始終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時不我待,機不再來,猶如無聲的召呼,催促著孔子始終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於是他反對坐而論道,而主張及時付諸行動,所謂“與其託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孔子強調:在踐行大道的過程中,最可憂慮的是淺嘗輒止,畫地為牢,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孔子強調實現使命的強烈緊迫感,倡導憂患意識,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人生覺悟。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因為沒有緊迫感,那就必然導致做事拖拉疲沓,一日打魚,三日晒網,消磨掉自己進取的銳氣,錯失掉最佳的戰略機遇,最後與勝利失之交臂;而缺乏憂患意識,則十分容易滋長驕傲自大的情緒,沾沾自喜,躊躇滿志,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最後在陰溝裡翻船,在順境中毀滅。由此可見,人們在逆境中奮鬥不易,但在順境中奮鬥更難。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真正的危險,往往不是發生在逆境之中,而更多的是出現在順境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勤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乃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孔子在信念確立上,眼睛是向上看的,以完美的君子人格養成為最高目標;但是,在行動實施上,眼光則是朝下看的。因此,他決不排斥普通的社會實踐活動,恰恰相反,他是以從事最基本、最煩瑣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樹立信念、堅定意志、磨礪情操的基礎。為此,他坦率承認曾做“鄙事”的人生經歷,“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也欣然表示以擁有“形而下”的技藝為光榮,“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不試,故藝”。他更特別強調傳承與弘揚文化的重要,“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總之,套用一句社會上廣泛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總而言之,在孔子身上,“內聖”與“外王”是達到和諧的統一的,所體現的是完美君子人格的典範。這種君子人格,就是知、行、勇的渾然一體、煥然天成。有睿智,即可明辨是非、深諳取捨;有仁德,則能心底無私,寬厚海涵;有勇氣,乃可擔當責任,一往無前。用孔子自己的話說,這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的這種偉大人格魅力,具有最大的感染力,擁有最大的號召力。在它面前,權勢的威脅,無所施展;金錢的誘惑,黯然失色。這樣的精神力量是永恆的,也是無敵的。相形之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是那麼的渺小卑微,那麼的後知後覺。顏淵的感慨,可謂道出了千百載來所有為孔子偉大君子人格所鼓舞、所感動的人的共同心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儘管如此,我們仍沒有任何理由鬆懈自己的信念,放棄自己的追求,喪失自己的理想。大道不遠,它本身就存在於我們的不懈追求過程之中,“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孔子的崇高境界,固然無法企及,但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更應該成為我們永恆的信念,成為我們永恆的願景!

讀《論語》有感 篇4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彷彿帶我穿越了2500年的時光,來到了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隨著我手中閱讀頁數的增加,如夢驚醒,《論語》帶我走進精神的家園。

我們的班主任方老師在四年級時就讓全班同學背誦《論語》;初次背誦,我並不懂其中意思,一知半解;但隨著深入地背誦,我漸漸地讀懂了其中的深刻含意,我內心甚為歡喜。經過兩年來的背誦,日積月累,慢慢品悟,古人思想的精華好似悠悠的花香,迎面撲來,我沉浸在書香之中。

《論語》是一面文化明鏡,我從中覓到了學習的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要我們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這句話激勵著我,有時間就去複習學過的知識,有時我還會去找老師和同學做更深的瞭解和鞏固,從知識中找到快樂,找到自我,找到內心的充實……

《論語》教會了我一套處事的方法。子曰:“己所不欲,匆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求於別人去做。因為每個人的喜愛不一樣,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生活中,你幫助了別人,他會對你感激;但是,如果你強迫別人做他不喜歡的事,別人只會越來越討厭你。當我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後,我沒有強迫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我和同學的關係也越不越親密。

《論語》帶給我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如果有人不瞭解你,不太懂你,因某些事而誤解了你,又何必去斤斤計較與其生氣呢?生活中,難免會被人誤解的時候,需要你去包容,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釋,讓他知道真相;你也可以慢慢地等,讓他自己去理解,讓時間告訴他一切。

《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使我學到了行為禮儀,懂得了人生哲理。通過誦讀經典,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千古美文,他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精神之花常在我心中綻放。

夏色斑斕,經典讓書香更濃。一部《論語》,一種人生,我陶醉其中;《論語》文化榜樣的力量,幫助我們指點迷津;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著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讀《論語》有感 篇5

一、孔子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對同學進行仁、義、禮、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養同學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考慮傳授知識。

二、 孔子善於因材施教,善於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因事而教,因教啟事,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個性和資智有著很大區別。他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習;假如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問“孝”,孔子給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問“仁”,孔子對子貢、子張顏淵與樊遲的回答也不一樣。他的不同,是解釋的方式、舉例的深淺因人而異,最終目的是要使每個同學循序漸進,直達中心。

孔子善於巧妙地啟發同學,隨時隨地都能把死教材靈活應用。他強調必需重視同學的求知慾望,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激發同學求知的主動性,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也。至於如何啟發,在於老師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三、 孔子是“言傳身教”的第一個倡議者和實踐者

孔子認為自身的行為能夠成為他人的典範,這比說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義,因此他時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幾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隨左右,處處以行動和人格感召,使同學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感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應該記住“身教重於言教嗎”?

四、 對於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確的論述。

他教同學學問,一要學思並重,二要下學上達,三要由博而約。學就是讀書,單讀書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讀書;單用思想而不讀書,就是胡思亂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一面讀書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讀書,這樣功夫與靈感併到,才幹獲得真實的學問,才不會盲從或想入非非,才不會對事理妄加揣度,亂下判斷或一味主觀、固執己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學問要從基礎著手,一步步往高處走。做學問沒有捷徑,最高明的道理也是從最低淺處得來,每個人都要從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這就叫“下學而上達”。學問通達到一個廣大的範圍,就要選擇其中一點,作高深的研究,這就叫“由博而約”。能由博而約,才幹獲得學問上獨到的造詣。

孔子還是堅持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典範。他與同學平等相處,親密和諧。子路對他拜見南子很不滿,他一邊解釋一邊發誓,而不擺老師的架子。他的同學經常與他爭辯,他也不認為是對師長不敬,反而認為同學這樣做可以使道理越辯越明。同學們仰慕他的博學多聞,崇敬他的完美人格,眷戀他的和藹可親,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況下始終追隨著他。

孔子晚年,許多同學奔赴各國去從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商業貿易等各種活動其中有許多人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學者、富商,有的甚至成為王者之師。這自然與孔子科學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關係。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啊!

在施教的過程中,孔子為後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諸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這些指導人生的格言警句,將永遠流傳後世。

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的貢獻在於他打破了保守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他的教育方針、教學思想一直影響著後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同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同學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同學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新課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嗎?與孔子相比,我是那麼渺小,但我願把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運用到自身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讀《論語》有感 篇6

央視"百家講壇"節目裡圍繞著于丹的論語心得播出後,于丹《論語》心得中所提到的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里的每一點,已成為許多的一面鏡子,我也有幸捧起這本書一讀,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對《論語》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作為教師,假如我們能感受到這些,那我們的心中肯定會少許多怨言,肯定會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教師。于丹教授在書中提到"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其實想想地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學生有成績出色的有成績平庸的,還有成績較差好,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賢人只有七十二"其餘那些學生也是孔子這位千古聖人的缺憾,面對之些情況,我們老師就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要"愛人""知識"。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對學生多些瞭解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對成績差的學生應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正確地引導,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轉變,只是遲早而已。

于丹《論語》心得裡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真希望各所層的人都解領略一下其中之道,讓我們一起各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于丹心語

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關愛別,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遇事要拿得地起放得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予人玫瑰,手有全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報怨的,他給的分寸就是以直報怨。

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各的尊重,這樣尊重即使在最親近人的中間,也應該保有。

讀《論語》有感 篇7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裡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裡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溫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為什麼說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溫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並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後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符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讀《論語》有感 篇8

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論語》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卻透著大道理。

寒假裡我又一次拜讀了這本書,不僅有不同的感觸,更是受益匪淺。于丹教授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解讀了一個親切而溫暖的孔夫子,讓本以為莫測高深的《論語》變得通俗易懂。更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該努力的方向:

一、多些“仁恕”

“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論中最精髓的東西。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別人,就是仁”;“恕,就是寬容的力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對於教師,就是要將心比心地理解學生,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關愛學生,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學業上的進步,知識的積累,身體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關愛學生,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關心他們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關心他們各種能力的培養。愛學生就要本著平等的心態去尊重每一個學生,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他們足夠的寬容與理解,體諒他們的煩惱與苦悶,肯定他們的.進步與成長,讓每個學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與尊重,那麼他們將來也一定會是一個充滿愛心,尊重他人的人。

二、 尋找“快樂”

于丹教授寫到,一個人的視力是有兩種能力的。一個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內心無限深刻地發現內心。孔夫子教給我們快樂的祕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于丹教授認為,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於內心相連,對此我深有同感。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人們都在拼命為了豐厚的物質生活而努力打拼。作為教師,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我更享受心理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感謝我的學生們,是他們的成長讓我充分地體驗到當一名教師的幸福和快樂!每當看到學生變得越來越懂事,每當聽到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就是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在學生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自己能起到引導、扶持的作用,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為此感到自豪。雖然在物質上我不富有,但精神上我是一個富翁。正如於丹教授所說“如果能用內心的富足與飽滿,能用一種內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那你就會成為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倡導的“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說的就是這樣的境界。

三、看待“缺憾”

在《心靈之道》中於丹教授說,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不能避免人生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作為教師,我們生活、工作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煩惱、緊張和壓力每天都伴隨著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煩心事和缺憾,心態不同,結果會完全不同。作為國小的班主任,瑣事多,課時多,班額大,班裡再有幾個學生基礎差的,每天備課批作業頭昏腦漲,身體疲憊不堪。但我告訴自己:備課既是為了教好學生,又是為了讓自己不斷進步;批作業工作量雖然大,但能保證課堂上的高效率。我們的薛校長更是經常的、耐心的給我們講:遇到學生出問題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學會遇事冷靜,有耐心,多動腦筋想辦法,不能讓壞心情一直陰霾不散,否則會影響你的工作,甚至是你的生活質量。

再比如,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學校都會做成績分析,老師們對此倍感壓力和煩惱。有的老師會因為成績不佳而寢食難安,有的會為成績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而鬱鬱不樂……其實,我們應該像《論語》教給我們的那樣,放開心態,正確看待成績。有些缺憾我們必須面對,同時更應看到,班級有很多學生在我們的幫助和教育下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只要我們認真反思,總結經驗,努力找尋更好的教學方法,相信一些都會好起來的。于丹教授說,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如何對待人生缺憾的態度。也正如人們常說的: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每次讀于丹的《論語心得》,我都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它已植根於我的心中,成為流淌在我血液中的精髓。感謝于丹教授,感謝我們偉大的聖人—孔子!

讀《論語》有感 篇9

年初,差不多用了兩週時間,讀完了‘國學四庫’系列的《論語》一書。點染之餘,卻被文中的一章所觸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久久不能釋懷。標與本的比對,因與果的關聯,能否超然,全憑一念。

《論語》之前的瞭解猶如皮毛。只有少許的篇章,有記憶,能誦讀,背後深意說不全、參不透。從“學而”開始,不過兩三篇便不知曉。確實慚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遊記、參拜也未能有所長進。

無法穿越回到那個久遠的朝代,只有透過書目記載,瞭解那過往的人和事。《論語》是一部老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交談對話的收錄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國見解以及評價古賢的論述,記錄有點像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有人問、有人答,偶爾也可以開個小玩笑。

全書20篇,每篇若干章。至於章,其實就是幾句話,因為是收錄集,每篇的歸類就不會絕對精準。篇目是按照收集語錄的開始命名。有觀點開篇的,如學而、為政、子罕、先進等;有學生名字開篇的,如雍也、顏淵、子路等;也有評價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堯曰等。

書中多次學生向孔子求知識、見解。雖短短几句,見博學、見正念。有如問“仁”,剛毅、木訥,近仁;有如問“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有如問“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有如問“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書中圍繞教學、仁政、中庸、修為等內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積極的引導人們入世。培養君子、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克己復禮開始。可嘆“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終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周遊列國,多是顛沛流離。

很有意思的發現是我們目前很多使用的語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學生開啟,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現在只在陝西一帶出門在外的人員他鄉相遇,互稱鄉黨。有如“先進於禮樂,後進於禮樂”。先進是進修之意。如今也指位於前列,可為表率,比較相似。流傳下來的成語就更多,見賢思齊、文質彬彬、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任重道遠等等。

《論語》開創教化先河。學者、知識分子、悟道者們能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目標,值得彪炳和慨嘆。於己。不才,奉行之。

讀《論語》有感 篇10

千年槍林彈雨掀起一股股腥風血浪,史書頁頁更新追溯歷史的跌宕起伏,不論是楚大人的沉吟澤畔九死一生亦或是屈原的含冤投江,任何一代皇帝的前朝千絲萬縷的糾葛與暗藏殺機,波波不止的沙場,皆未動搖自漢武帝立《 論語》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地位。

如廝,儒家寶典的代代相傳,鑄就了有助成長為仁恕兼備的禮儀之邦的基礎。可笑的是現實總是背道而馳,歷史一直如孕育盤古般地微妙變化著,“仁,義,禮,自,信”逐漸成為一種華而不實的一番言辭,“恕”缺乏了人們客觀意識的反省以及主觀能動性,不務實地以自我為主力從而扼殺反對自己的勢力。積少成多,當今的社會才表面風平浪靜實則一團汙穢。個人所得以及美貌、物質享受的獨攬,無不揭示著自己的醜行,空負儒家傳承子孫的冠冕。

人走茶便涼,月也有陰缺,紅顏彈指老,歲月縱去,人老珠黃,狡兔死,走狗烹,一切只是過眼煙雲罷了。人赤條條的來,終是赤條條的去,不管你是否富馳騁的奧迪,碩大圓潤的珠寶,還是傾城傾國的美貌,德高望重的地位,亦或者是叱吒風雲的權利,一切終了,你帶不走什麼,也無法再帶來什麼。毫不掩飾的說,與其如此,倒不如好好塑造自己的品尚舉止,天然去雕飾的氣質總比端著紅肥綠瘦滿頭珠翠要清新爽朗得多。

亡羊補牢尚未晚,放下你的私慾與俗世紅塵的念頭,寬下心來,坦蕩地接受“論語”的洗禮。自然了,並非日夜廢寢忘食地吟誦,更講究的是“悟”。《論語》其實不需要刻意記住,依照著畫葫蘆,那樣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若修身養性,靜默中思考孔子的教誨。

閒餘時,我喜歡伺候筆墨。每每在硯臺前,一切盡在不言中,皆彷彿平靜如水,只餘墨錠與墨塊水乳相溶的糅合,那“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的墨跡斑斑點點,透露著平和安寧的韻致。也許,品味人生,就只是在一點墨漬的嫋嫋尾跡中隱隱彰顯的。品墨“形骸寄文墨,意氣託神仙”,“毫墨時灑落,探玄有奇作”。墨道似心如止水文趣兼備.儒學經典皆以墨寶凝聚傳承,儒士更是不能一日無墨,興許這樣的閒適人生也只有儒士墨人品茗追求了。于丹曾雲“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並以此來影響著他的弟子。”我愚見作“心平氣和”。

墨是個和氣淡泊的秉性,與誰都志趣相投。老百姓的門檻兒也進得,官府機構也進得,不卑不亢,不做寵物狀,能與琴棋書畫詩酒共發雅性。在儒家士人眼中,平和、寬恕、仁愛是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即在墨道講求要身心皆“怡”、融於其身的哲理就與《論語》的真諦不謀而合了。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的理論就蘊含在這看似來來回回就幾句輕描淡寫的“子曰”“曾子曰”“自貢問曰”中,然而卻使受益者充分享受生活,度好人生春秋。我不敢趾高氣昂地說自己嗜儒如命,但也是樂於的,我真心相信當人能擁有像論語一樣高潔的氣度,坦蕩的胸襟,曠達的心志,超逸的性情和淡泊的心態時,那麼自己的情操和生命亦就融入血濃於水的自然狀態,與山河流水大地靈氣仿若指甲與肉般形成不可分離的貼合,才無愧於祖先,無悔於自己,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享受人間世道,尊崇“仁,義,禮,自,信”,找到內心深處的安寧。

讀《論語》有感 篇11

今日讀《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中的“習”字,引發了我對學習方法的思考。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宋 陸九淵)課堂,是思考的課程,不僅有問題的回答、交流與書寫,還有疑的提出。

近日語文課堂有了“提問”的知識,提問,不就是“疑”嗎?以往總覺得“提問”是個簡單事兒,隨時可提、可問,但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感到“提問”是有角度、有方法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才可有長進。

“提問”可以從哪些角度呢?可以從全文,可以從內容,可以從寫作方法,可以聯絡生活實際,可以……而從全文,可以從題目思考,可以從開篇思考,也可以從末尾處的總結、道理、情感等思考。

當然,要做到“進”,“提問”重要,解疑更重要。解疑,一面依託全文內容,一面查閱書籍、網路資料等,只要心中“疑”得到些解釋,算是“疑則有進”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這句中,給我最大啟發的是“靜”字。一個人只有心安靜下來,才能學到知識、探尋真理。

課堂知識眾多,有語數英,有音體美,樣樣都要學一學,樣樣都要會一些,如何讓當天課堂知識成為頭腦中的知識呢?方法很簡單,就是複習,但複習要懷著怎樣的心境呢?因為複習的都是舊知,難免會有煩躁心。

所以,複習時,要讓自己的心境安靜下來,這樣,才可讓知識在舊知重複的複習中真正變成我們自己頭腦中的知識,我想,這就是我們要擁有的“真知”吧。自然,“靜”的心境,不僅用在複習中,更要用在對任何學問的學習中。

以學為樂,是我的感受,我的很多快樂都來自學習,真是“不亦說乎”啊!我喜歡讀書,只要讀起書來,忘記玩耍,忘記吃飯,甚至半夜爬起來讀書都是有過的事;我喜歡寫作業,很多小朋友遇到“作業”就頭疼,但我卻把“作業”當成檢驗自己知識是否學會的手段與途徑。

最值得自豪的是,我的“作業”常常在學校就能完成,這樣,我便有更多時間學習其它知識和技能;我喜歡籃球,別看我有點胖,打起籃球來,也是動作靈活。

這時,你可能會問我,學習遇到困難了,你還快樂嗎?當然快樂,我最喜歡遇到困難,雖然真的練得有點累,但累後學會知識的那刻,簡直太快樂,太有成就感,太美妙了!

看,快樂,也是學習之法呢!

讀《論語》有感 篇12

貫穿整本論語的,就是這個“仁”字。無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市井庶民都應該擁有一顆仁愛、感恩的心,這樣社會才會和諧,天下才能安定。幾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號,卻為君王所摒棄的思想,在今天卻顯得猶為重要。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人們的心靈似乎已經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這時候,讓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開啟《論語》,洗去心裡的浮華與塵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對於《論語》中的“仁”是這樣解讀的:所謂仁愛,可以拆分成5點,即恭、寬、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這幾個字中再加上一個安,即“愛”。子曰:“已所不欲,匆施於人”。這正是出於對他人的博愛;“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則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愛人”在《論語》中已經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

然而提到愛,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論語》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為一種愛的回饋,作為一種感恩的手段,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遠遊”雖然看似平淡,卻飽含對父母的關愛。那麼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給出了定義:“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父親的教誨長期不改變,那麼他可以算是盡孝了。看來,孔子認為,所謂盡孝心並不是只提供豐厚的物質。

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事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孝。“事父母要竭其力”,給許多還有追求功名利祿,被快節奏的生活的困的人敲響了警鐘。《論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面旗幟,一座豐碑,作為孝悌道德,禮義廉恥的最高準則,在紀錄了一個時代的同時,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或許在那個戰爭連年,動盪不安的封建社會,君王所需要的僅僅是權力、是軍隊、是阿諛奉承、是生靈塗炭,而不是孔子、不是《論語》所宣揚的感恩,仁愛之心不僅適用於個人,更為整個國家與民族所汲取,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偉大藍圖的基礎。

正如《論語》所宣傳的那樣,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冷漠,當人人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那麼社會就會安定,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幸福。《論語》所蘊含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這是一本無窮無盡的人生之書。閱讀《論語》,你可以尋找內心的寧靜,你可以認識愛的意義,你可以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笑對人生。

讀《論語》有感 篇13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說: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為恥。今天我喜歡這一句話,感覺孔子說的很有道理,對自己也有幫助,而且還可以在平常通過這句話來提醒自己,並加以反省。

在這句話中給大家詳細解釋一個字恥,這個字的意思是羞愧,慚愧,指有缺點但是未能盡責而感到羞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給我的第一感受和懂得的道理是:不要把決心下在嘴皮子上,而是要付出真實的行動,就像孔子說的,說的多而做得少的人,君子認為這是很恥辱的。我也把這句話當做我的座右銘,這也讓我反省了以前每次考完試後在作文裡下的決心,可最後碌碌無為一個月過去了,期會考試來臨了,可這次結果又讓人失落,於是再一次下定決心期末要考好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下次用實力來證明自己。這樣一系列的話相信大家都見過、讀過也聽過,但是畢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承諾的很好,結果啪啪打臉,這些也都是我之前的老路,也用自嘲的一種方式來告誡大家要靠行動去證明自己,而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

也許當你努力去想奮鬥時,會被某些人翻出以前的舊歷史來打擊你,給你潑涼水,但是請一定不要氣餒,因為通往成功的路沒有哪一條很通暢,都要經歷磨難,只有經過風雨才能有陽光出現,而且努力分解開來拼成的是成功二字,也讓我們知道努力背後是成功,決心背後要靠行動,我們一定要少說多做就如孔子所說,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讀《論語》有感 篇14

是兩千多年前智慧,是先哲的言行舉止,于丹用的眼她光去看去讀,她是一個學者,她用她的心去感觸,去品嚐,她讓現代忙碌的人們用最簡單最淺顯文字去理解先哲的智慧思想。快餐文化讓人們用最少的時間去享受那清風的沐浴,去體驗那思想的碰撞,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叫囂她是在誤人子弟呢?快餐文化是對經典的扭曲呢?

現代人的忙碌大家有目共睹:工作的壓力。家庭的煩惱。生活的瑣碎已經讓我們力不從心,時間被大量的佔去,哪裡擠得出時間與精力去細細揣摩那語句,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我們熟悉了不再去耗費大量的精力做我們所不熟悉的領域。文化的缺乏已經到了讓人擔心的地步,傳播經典文化已經迫在眉睫。快餐文化的出現無疑帶給了我們希望的曙光。于丹也好,百家講壇也好,都是作為一個傳播的主體而出現,我們都應該去包容,去理解。

經典文化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國學的沒落引起很多人的深思,而快餐文化的出現恰恰禰補了這一缺口,快節奏的生活應該有快節奏的文化方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快餐文化的出現將是對經典文化的一次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