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登鸛雀樓古詩帶拼音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詩人王之渙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接下來小編蒐集了登鸛雀樓古詩帶拼音,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登鸛雀樓古詩帶拼音

登鸛雀樓

王之渙

bái rì yī shān jìn,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欲 窮 千 裡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

註釋

1)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2)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3)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

4)更:再。

5)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賞析

《登鸛雀樓》這首詩寫了詩人王之渙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

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於“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於層巒疊嶂之間。

在詩人王之渙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於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恆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麼,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祕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

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詩歌后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作者在唐代宗大曆七年(772)進士擢第後,仕途淹滯,有志不騁,也曾隱遊,“拙昧難容世,貧閒別有情”(《天柱隱所重答韋江州》)。他自視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頓,有一股沖決樊籬的激情。因而登臨賦詩,抒懷勵志,矚目高遠,激情迸發。

【背景】

一首絕句,“四句皆對”,有些像律詩中間的兩聯,寫得不好,很容易帶來單調板滯的毛病。這首詩卻寫得形象豐美,神韻飛動,氣勢不凡,難怪成為萬口流傳的千古絕唱。探尋它之所以能收到如此巨大的審美效應,就在於詩人雖然寫成了四句皆對,卻又絲毫不給人以對仗的感覺(“不嫌其排”)。沈德潛所謂“骨高”,就是說寫的開闊巨集大,命意高遠。詩人嘯傲登臨,高視闊步,景與情會,才一氣呵成了這首對似不對的傑作。

三層高閣的鸛鵲樓坐落在山西永濟縣的城樓上,下臨由北直瀉的黃河,地勢高峻。詩人進入樓內,已是傍晚時分,舉目遠眺,淡淡的夕陽正挨著黃河西岸的峰巒緩緩下沉,給天空抹上幾片晚霞;俯視城下,黃河正在腳底呼嘯奔騰,想象它曲折遠去,訇然流向大海的景象是何等壯觀。這一聯,一靜一動,由實而虛,包涵了一個無比寬廣的空間,展露出詩人坦蕩的胸襟。但詩人遊興正濃,意猶未盡,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他要登得更高,看得更遠,於是便有了結尾的第二聯。他興致勃勃地要登上最高層,是為了窮盡千里之目。他要追上時光的步履,看到白日落下去的山那邊的美好風光,看到黃河入海處轟隆澎湃的萬千氣象。他在不停地追求,不停地高吟,似乎要探尋出這茫茫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奧祕,這就把登臨寫景的詩提到哲理的高度,激發讀者樂觀向上的無窮情思,而詩人意氣風發、瀟灑出群的英姿也就矗立在我們眼前了。這第二聯純屬虛寫,而虛中含實,妙在用“欲窮”、“更上”前後呼應斡旋,使全詩顯得意緒完整,酣暢流動。這種上下兩句句意貫串的流水對,對疏通詩的意脈,化板滯為靈活方面是很有幫助的,用來收束全詩,為詩家所常用。

中唐暢當也寫了一首四句皆對的絕句《登鸛鵲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模物寫景不能說不逼真,但這原應是律詩中的兩聯,獨立成絕句,語勢顯得侷促,似乎收束不住全詩,讀來似斷繒裂帛,缺少一種神韻,與王作相比,高下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