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成功勵志

草根勵志成功真實案例 奮鬥正能量故事

我們看過很多草根的逆襲故事,有很多人白手起家,從零到百萬富翁的事蹟,時刻激勵著我們。那麼你知道有哪些草根的勵志成功案例呢?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草根勵志成功真實案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草根勵志成功真實案例 奮鬥正能量故事

草根勵志成功真實案例一

把小菜當大事業來做,兩次創業做到第一

今年45歲的趙繼英來自麗水農村。木匠出身的他,為了創業,隻身到揚州闖蕩。搞過玻璃傢俱加工,辦過影視廳,在當地都做到了行業第一。然而,這兩個行業興起得快,衰落得也快。

“下次創業,一定要找一個不會走下坡路的行業,給自己找一份永不落的事業。”於是,他尋尋覓覓,最終選擇了最不起眼的醬菜。

從20xx年南京“小菜一碟”的浙江經銷商做起。20xx年的時間,趙繼英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醬菜王國”,並慢慢擴張,培育了“菜博士”高檔山茶油品牌;從委託加工、品牌管理開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實現從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全程監控。

兩次“行業第一”最終選擇放棄

1991年,24歲的趙繼英隻身來到江蘇揚州,利用自己的特長搞起了玻璃傢俱加工。經過4年時間的打拼,趙繼英的玻璃傢俱生意在揚州當地做到了第一,掘到了第一桶金7萬元。這在當時已是一筆鉅款。

從1994年開始,玻璃傢俱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有天晚上,趙繼英到老鄉承包的影視廳去坐坐,發現這個400多座的影視廳,4元一張的票子,幾乎每天晚上滿座。趙繼英算了一下,每天可以賺1000多,比玻璃傢俱賺錢容易多了。

於是趙繼英一頭扎進了錄影業。1995年元旦,趙繼英的影視廳正式營業。然而不到10個月,影視廳就虧了2萬元。他發現,附近生意好的電影公司影視廳有空調,座位是高靠背軟座;而自己的影視廳沒空調,座位又是簡易的翻座硬木椅。

找到癥結後,當年10月份,趙繼英又借了2萬元,換上了軟綿舒適的沙發,生意馬上火了起來。第二年夏天,他又用賺來的錢買了空調。

1996年下半年,趁熱打鐵的趙繼英又開辦了第二家影視廳。從1995年到20xx年,趙繼英的影視廳連鎖經營搞得紅紅火火,最多的時候數量達到5家,成為揚州當地錄影業的“老大”。

隨著vcd行業的迅速發展,從1999年開始,錄影業開始走下坡路。趙繼英很快查覺到了。

醬菜雖小,幾百年不衰

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趙繼英又忙著物色新的行業了。當時,他手頭上已積攢了120萬元的資金。“這一次創業要小心,一定要選擇一個不會走下坡路的行業。”趙繼英暗下決心。

一天,趙繼英在翻閱揚州當地報紙時,看到了嶄露頭角的南京“小菜一碟”公司的報道,不禁眼前一亮:揚州醬菜這麼有名,像揚州的“三和四美”,生產醬菜已有幾百年歷史了,這說明這個行業有生命力,絕對不會被淘汰。於是,趙繼英直奔南京,找到“小菜一碟”,並與他們簽訂合同,成為了“小菜一碟”的浙江經銷商。當時的指標是,趙繼英一年的銷量要達到30萬元。

20xx年,趙繼英在杭州註冊成立了杭州博巨集貿易公司。第一年,趙繼英賣了120萬,卻虧了20萬。而且由於營業額沒達到180萬的最低限額,公司被取消了納稅人資格。沒有納稅人資格,產品就進不了超市。趙繼英沒有灰心,第二年他又重新註冊了一家杭州博鴻貿易公司,當年銷售額達到240萬元。

趙繼英已不滿足於只做一家經銷商,他要做自己的品牌。20xx年,趙繼英註冊了“博鴻小菜”商標,開始經營自己的產品。按他的話來說,十幾年的個體戶終於走上了品牌的道路。通過物色各地生產質量過硬、有當地特色的食品生產企業,委託他們生產公司的產品。這一“借雞生蛋”的模式使得公司的業務迅速擴張。之後,趙繼英又從醬菜行業向其他食品行業進軍,20xx年推出了“菜博士”高階山茶油。

建生產基地,實行全程控制

近幾年,國內食品安全生產事故頻發,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讓國內的老百姓經常提心吊膽。原有的“借雞生蛋”、生產外包模式雖然能使企業迅速擴張,但也有個弊端,就是對食品的源頭無法準確掌握,不能做到全程監控。

草根勵志成功真實案例二

0元起步,28歲就賺了1個億,這不是傳奇,這是事實。

23歲首個100萬

33歲,有的人還在尋覓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卻已經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王漢榮就是後者。沒資本怎樣創業,28歲,他完成了從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車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寶安開設了當時全市最大的汽車用品中心,大到汽車輪胎、汽車音響,小到防滑墊、汽車香水等上萬種汽車用品像普通超市一樣敞開擺設、明碼標價、自選銷售,令消費者耳目一新。

23歲,他利用一次機遇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還認識了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這一切還得從他18歲從英德農村到深圳打工之路說起,沒有那段塵土飛揚的日子就沒有今天的王漢榮1、白手起家打磨手藝成了敲門磚王漢榮4歲喪父,母親一手把他們3兄妹拉扯大。為了幫補家計,還在讀國中的他就跟著哥哥一起收集村裡人採的草藥,然後轉手賣給藥材公司,賺取微薄的差價。沒資本怎樣創業,可就是這樣一倒一賣,每個月竟也能賺回數百元,王漢榮第一次嚐到了做生意的甜頭。

1990年,村子裡有位在鐘錶廠當師傅的遠房親戚遊說王漢榮去當學徒,他幾乎沒怎麼想就揣著哥哥給的150元來到了深圳。剛到工廠,師傅就分給他一頂帽子和一個口罩,他開始了每天十幾小時的工作,用麻布輪和蠟給錶帶和錶殼打磨。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都要用肥皂拼命地搓臉,因為塵土太大,除了口罩遮住的地方外都是黑色的。王漢榮回憶道。沒資本怎樣創業,他還很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也是150元。

沒多久,帶他出道的師傅與老闆因分成而發生爭執,又帶著他們跳到了別的廠。不論在什麼地方,王漢榮都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學習別人的技術。1991年底,他已經成了打磨車間的骨幹,每個月能拿到1000多元工資。第二年,他卻作出一個重要決定,跳到一個工資不足千元的機械加工廠工作,原因是憑他的技術能夠當上生產組組長。每個人都是需要別人的肯定,我也不例外。他說。

這回還是打磨,所不同的是終於跟他未來的事業沾上了邊,打磨的是汽車防盜鎖。沒資本怎樣創業,沒過多久,這家原本做外銷的工廠轉為內銷,需要開拓國內市場,一個跟他很談得來的車間主任就推薦他去跑業務,因為他會說廣東話方便溝通。王漢榮告訴記者:當時廠裡選了十幾個人出來作推銷員,到現在成功的恐怕只有我一個。

第一桶金遠赴郴州賺回5萬元

1993年,深圳汽配廠最集中的地方在翠竹路,而王漢榮工作的工廠在蛇口,每天他都要橫穿整個深圳市區。當時蛇口出深圳就是坐204路,可工廠離204路總站還有幾公里,我就先騎單車再轉公車。後來我又買了輛單車鎖在上海賓館站,到市內後再騎單車去翠竹路逐家逐戶地推銷。

終於在一位遠房親戚的引薦下,他向湖南郴州車管部門推薦了適合當地使用的防盜鎖,車管部門要求他儘快送兩萬多把防盜鎖到郴州,貨到付款。當時兩萬多把鎖需要200多萬貨款,他上哪裡籌這筆錢呢?後來他決定向工廠讓利,將其中的差價讓給工廠,自己每把鎖只賺幾元錢。沒資本怎樣創業,能夠做成這筆生意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怕吃虧,如果我對利潤斤斤計較,也許最後連5萬元也賺不回來。

1994年,有近兩年推銷生涯的王漢榮已經有不少固定客戶了,這時他在寶安54區廣深高速公路旁開了間好利時汽車五金門市部。沒資本怎樣創業,當時,深圳只有一個香港人在做汽車用品的批發生意,汽車用品生產廠家大多集中在臺灣、香港,只要找到他們的國內總代理,就能拿到貨。有了目標,王漢榮很快與代理公司建立了穩定的聯絡。

蹊徑獨闢她幫我賺到100萬元

1995年對於王漢榮是一個質的飛躍,兩個重要的機遇出現在他身邊,他都好好地把握住了。沒資本怎樣創業,內地有些地區接連發生高速公路連環車禍,公安部下令上高速公路的機動車必須安裝後霧燈,安裝公安部指定生產廠家的後霧燈。基本上只要你能拿到符合要求的貨,就一定好賣,我的店裡每天夜裡12點多還有人排隊等著提貨,去給車主安裝。王漢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