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成功勵志

成功創業的勵志真實案例 經典勵志名人故事

成功從來都是要經歷千辛萬苦和無數心酸的淚水,我們看到有很多白手起家的故事,有親自去了解過嗎?他們的成功創業歷程又是怎麼樣的呢?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成功創業的勵志真實案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成功創業的勵志真實案例 經典勵志名人故事

成功創業的勵志真實案例一

張蘭,1987年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企業管理專業,1989年留學加拿大,1991年從加拿大回國後進入餐飲業,經過為期十年的餐飲經驗與資金積累,20xx年建立俏江南公司。

俏江南公司繼續開發國內市場,先後在北京已簽約的專案包括北京長安街的lg大廈,此大廈的俏江南佔據了近5000平米,並聘請世界頂級設計大師菲利浦斯達克先生設計,這一舉措將震驚全世界,另有北京西單的置地星座專案也已正式啟動。未來lg與西單置地星座兩個專案,俏江南則開始嘗試向更高階領域發展。開建一個世界級的高階會所及俱樂部。

俏江南有規範的廚政建設,開放式的中心廚房讓顧客更加放心滿意。

艱苦歲月

1968年,10歲的張蘭隨被下放的母親從北京來到湖北孝感,睡的是上面雞窩下面豬圈的土炕;玩的是樹上摸鳥蛋和墳頭採蘑菇。“那時候特別幸福,藍天、白雲、還有狗、貓、豬、羊……當時我睡醒了伸手掏一個雞蛋就吃了。山區裡真的是與狼為舞。我在這個田埂上,那個田埂上就是狼陪著我一起走,有時候沒狼了還覺得寂寞呢。”大波浪長髮,大紅色衣服,神采奕奕的張蘭喜滋滋地描述那段瘋狂快樂日子。

18歲,張蘭回到京城,擁有旗人貴族血統的她出落標緻可人,走在大街上常被星探“盯上”,甚至被追趕到公車上。張蘭的回答只有一個字:不。上世紀50年代原是清華大學教授的父親,由始至終灌輸給女兒的是:一定要上大學,知識就是力量

汪小菲四五歲時,張蘭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要掙夠錢,將來一定要讓我的兒子好好讀書,堂堂正正做人,而且一定要讓他接受國外教育。

在“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的年代裡,張蘭跟隨舅舅踏出國門到了加拿大。“兩萬美元,掙夠了立刻回國。”為了這個目標,張蘭每天早起晚歸,最多的時候一天打6份工,一雙手在美髮店洗過頭髮,在餐館抹過桌子,甚至扛過百斤重的豬肉。“蝸居”是免費的,只要每天早上6點準時給老爺子熬好麥片,給患病的老奶奶洗身,就可以住在這對臺灣夫婦僅放得下一張床和一個床頭櫃的地下室。

2年後的聖誕節,張蘭攥著第一桶金—2萬美元,放棄加拿大綠卡,放棄“華人選美大賽冠軍”頭銜,放棄花花世界,飛回故土。

小女子和大店

回國後,張蘭騎著自行車,頭裹著紗巾頂著北風在北京城轉了三天,在東四的街面上發現了一張出租房屋的小紙條。於是有了1991年的“阿蘭酒家”。很快,張蘭又開烤鴨店、魚翅海鮮大酒樓……繼而,張蘭做了“不瘋狂不成魔”的舉動,賣掉日賺50多萬的海鮮大酒樓,將9年時間變現6000萬現金,創立她的中餐品牌“俏江南”,第一家分店在500強雲集的國貿開張,專供當時空白的白領餐飲市場。

門口一座拱橋木板,兩叢翠竹掩映橋邊,精緻的藤椅,手編的竹簾飾物,江南風情就這樣展現;流光溢彩的美式冰吧,義大利式簡潔的吊燈,使中式餐廳又平添了幾分現代感。這是張蘭聘請哈佛大學建築系的美籍華裔設計師設計的。

對美有執著追求的張蘭,深諳都市白領是時尚的製造者與追隨者,“美其食必先美其器”對這個人群尤為重要。

“對於每一家店的裝修,我是不惜代價的。”

漸漸地,俏江南與國貿齊名,很多人開始慕味而來,俏江南火了:從國貿中心開始,萬泰北海大廈,到嘉裡中心、盈科中心;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遍佈全中國。“俏江南要做中餐中的lv”,張蘭口號一出,俏江南開始進軍倫敦、紐約……

俏江南為何“俏”?

大家都知道俏江南,後來很多人都問我張總,你為什麼叫俏江南,是不是請人算過?我說沒有,我做每一件事都不請別人算,做每件事也不請別人看風水,我覺得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從小我們家說是我是主意特別大的孩子,由於我們的性格造成了今天俏江南的定位、市場、品位、品牌一切都是由我個人的性格所造成的。我覺得今天大家不希望聽到更多理論性,希望聽到我如何創辦這個企業和管理這個企業的。為什麼那麼感慨呢?因為我這50年經歷的太多了,我昨天坐在時尚印大典的舞臺上想這是真的嗎?

成功創業的勵志真實案例二

近日,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商業巨人終於面對《中國經濟週刊》敞開心扉。對於外界的種種評論和猜測,史玉柱首次坦然迴應:“我的成功沒有偶然因素,是我帶領團隊充分關注目標消費者的結果。我今天的成功和過去的失敗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失敗緣自管理和戰略的失敗,我現在追求的是完美主義”。

“三本《史玉柱傳》都是假的”

採訪當天,身穿紅色t恤和白色運動褲的史玉柱醒目、惹眼,看上去非常的乾淨利落。他說紅與白是自己酷愛的兩個顏色。

“其實沒有多少人深入採訪過我,真正瞭解我。很多報道都是通過摘編別人的報道出來的。”史玉柱的開場白同他身上的顏色一樣簡單直白。

不過,正是這種直白和鮮明的個性,使他常常遭受誤解。在他的商業成功案例被一段又一段地搬上各大商學院mba教材、甚至被奉為商戰經典案例的同時,外界對其個人的評價卻或多或少地帶上了陰暗隱晦的色彩。

“為何有人這樣看我?因為我曾經是失敗者,而且失敗得轟轟烈烈,當年是中國個人負債最多的‘首負’。在一些媒體印象中,提到失敗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史玉柱坦然調侃、自我剖析,“這可能就是中國文化。矽谷是容忍失敗的,而且投資人對失敗次數比較多的人更信任,覺得你有經受失敗的經歷後才能避免失敗。相比之下,國內環境對失敗者還不夠寬容”。

但面對種種非議,史玉柱幾乎從不作任何解釋。“我確實不太重視企業宣傳和個人品牌形象塑造,我最關注的是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和研究,對非消費者的人和看法一直都比較遲鈍。”

有意思的是,他的這一作派被媒體誤解為“孤獨者”。比如有人對他如此描述:“史玉柱是寂寞的,他基本沒有朋友,很少與外界接觸。閒暇時,與之相伴的是歷史書。他習慣凌晨入睡,無聊的時候就用網路遊戲消解孤獨。”

這令史玉柱覺得好笑。“說我是‘孤獨者’,是因為我很少在公眾面前出現,很少出現在與政府官員的會面上,我不喜歡、也不會去應酬。做網遊《征途》時,一天有15小時泡在網上,但那並非是無聊消遣,而是充當玩家挑毛病,讓《征途》儘可能地完善”。

“往往真正瞭解我的人是不說話的,最有資格說話的是我的消費者;愛批評我的人都不是玩家和專家,甚至沒有玩過網路遊戲,或者從未吃過腦白金。”他說。

最令他感覺哭笑不得的是,世面上已經流傳了三本《史玉柱傳》,而沒有一本是採訪他寫出來的,甚至其中有一個作者拿著書向他的一個朋友自我推薦。這一次,史玉柱真的惱怒了。

“我準備起訴這個人”,他說。

“我沒有蔑視規則,只是創造規則”

在中國商界,史玉柱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上世紀80年代末,史玉柱借款4000元人民幣創業運作"巨人漢卡",賺下第一桶金;1993年,巨人推出中文手寫電腦等多種產品,成為位居四通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內地富豪第8位;1997年爛尾的珠海巨人大廈為史玉柱帶來數億債務,他淪陷為當時中國內地個人“首負”;20xx年,史玉柱開始運作“腦白金”,後又以“神祕人”身份宣佈清償巨人大廈所欠的預售樓花款;20xx年,史玉柱進軍網遊,推出《征途》免費網遊的新規則,一年後做成了使用者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