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成功勵志

電商對中小企業的商機與衝擊

電子商務的推廣將使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在效率提升後,受僱員工的工作時間會縮短,休閒時間會增加,而生產效率的增加將帶來經濟的快速成長。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電商對中小企業的商機與衝擊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電商對中小企業的商機與衝擊

根據美國的經驗,因特網對總體經濟的正面影響包括壓低通貨膨脹、提高生產力及加快經濟成長,帶來所謂的「新經濟」(NewEconomy)。電子商務的推廣將使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在效率提升後,受僱員工的工作時間會縮短,休閒時間會增加,而生產效率的增加將帶來經濟的快速成長。

(一)電子商務下的新經營模式

電子商務所創造出的新經營模式,可能對中小企業產生如下的衝擊:

1.電子商務使得許多中小企業更容易與客戶相互接觸,利用因特網(Internet)及全球資訊網(WWW)使得跨國行銷及交易的門坎降低,輕易達成銷售全球化的目標。

2.以往的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在部份產業界使用雖有基礎,然其價格昂貴,中小企業負擔不起;而且EDI多侷限於採購程式的流程自動化,對於實時的客戶服務、技術支援,以及其它服務,並不能滿足產業界的需求。隨著全球Internet熱潮的發展,Internet的標準、互通、低廉、普遍等特性,對於中小企業的客戶支援及服務業務,提供相當大的幫助。

3.提高服務品質,增進與供貨商或客戶之關係。

4.拓展新興通路,並與上下游廠商密切聯絡,不僅可以降低客戶的取得成本,亦可減少產品開發時間。

5.可提供更多潛在的中小企業夥伴加入合作。

6.虛擬企業成型。事實上面對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必須思量核心競爭力為何?網路應用長遠的影響是:不但企業內部溝通迅速,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與上下游廠商、客戶聯絡,甚至外包業務,都因網路化而成本降低,而關係卻更加強。企業將更專注於本身的核心業務上,而將低附加價值的業務外包,形成新的附加價值鏈,此即虛擬企業的精髓。

(二)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的衝擊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中小企業也有相當多的不利影響,其中包括:

1.服務成本的投資,是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障礙。

線上購物除了提供多樣化的型錄,多媒體的產品介紹外,還有優越的服務,包括送貨時間、更換貨品,以及相關的售後服務。因此,安排貨物運送流程及相關服務所需耗費成本不菲,也是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之前必須審慎評估的。

2.品牌的建立必須投入大量成本,不利中小企業。

根據廠商的反應,在電子商務大幅推廣後,品牌將是未來資訊產品EC的關鍵。雖然非品牌產品在價格上較具競爭力,但由於缺乏品牌的保障,消費者將缺乏購買的信心。不過,也有廠商表示不同的看法,認為電子商務的精神在於在有限的空間上,銷售無限多樣的產品,因此,廠商如何設法提供更多樣化、更多種類的商品,滿足各類消費階層的需求,也是發展電子商務的成功祕訣。

3.企業的競爭物件大增,商機和競爭都增加。

由於網路的發達,採購者可以輕易取得價格資訊,做出有利的決定,因此,企業的競爭物件將是以往的幾十倍。同時,產品的生命週期也會因為設計、製造和運送技巧的改變而有重大改變,在隨時有多樣產品供應的情況下,中小企業面臨競爭的壓力也加大。

4.大企業因網路而增加彈性,中小企業的壓力也會增加。

過去,中小企業由於彈性、靈活而得以在某些領域上勝過反應較遲鈍的大企業。但在電子商務、網路盛行時,網路的平行溝通,跨越過去大企業層級太多的高溝通成本,而得以在企業再造下和中小企業競爭,因此,大企業得以重拾過去中小企業擅長領域的競爭優勢。

5.零售業會受到網路經濟較大的衝擊。

因為隨著網路的發達,顧客會上網比價蒐集相關資料,購物中心人潮可以繼續維持,看電影、休閒喝咖啡人數可能增加,不過,販售部門的規模可能反而會縮小。

6.造紙、印刷傳統產業的規模會縮小。

由於企業可以在網路上放圖片、影像,遠比傳統的印刷、派送目錄、印刷品來得有效率,成本也較低,故長期而言,將對造紙、印刷等行業帶來不利的衝擊。

(三)電子商務對企業競爭力消長的影響

至於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相對相對競爭力的變化究竟有何影響?這可分為二個層面來看,就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EC)來看,隨著因特網的發展,不少大型廠商(如IBM、思科)均有將業務移轉至高附加價值的核心領域(如電子商務、行銷等),而將製造的業務外包的傾向,例如思科公司幾乎將90%以上的零元件生產外包,如此一來,臺灣OEM廠商取得代工機會大增。但大廠委外代工講究門當戶對,所以絕大部分的代工訂單仍然流入少數代工大廠之手,中小企業能夠直接取得的國際大廠訂單較為有限。

其次,電子商務的廣泛採用,將降低中間批發商的角色,以Dell公司為例,在直銷模式採用後,它的中間批發商由原來的200個降至15個;此一趨勢的發展將使產業結構重新洗牌,而有大者恆大的現象出現。此外,就電子商務的服務提供者(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而言,由於企業資源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模式的引用,動輒上百萬元新臺幣,因此大廠的使用較普遍,但大廠傾向於接受國外高知名度的ASP公司如IBM,而國內的ASP廠商就能尋找為國內中小企業服務的商機等利基市場。

但另一方面,如果由業者對消費者(B2C)EC的角度來觀察,網路、電子商務的使用,使中小企業得以擺脫中間商的交易成本及行銷網路薄弱的缺點,而可以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衍生更多的商機,所以對中小企業反而有利。因此,產業結構也不至於一面倒地由大廠主導,進而壓縮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